借著中秋,聊聊嫦娥的故事

2021-02-13 天權國學社

   嫦娥這個神話人物在中國歷史上很早就出現了,有一個旁證:嫦娥原本叫做恆娥,結果到了西漢,漢文帝叫做劉恆。中國古代有一個「避諱」的制度,就是皇帝名字裡出現的字,在別的地方,別人的名字裡就不能再出現了,原來有的也要用別的字代替。即便是神話人物也不能倖免,恆娥就改叫嫦娥了。不過普通老百姓避諱,只要這個皇上一死,最多這個朝代一完,就不用接著避了。否則上下五千年,那麼多皇上聖賢,基本上沒有能用的字了。但神話人物反而沒有這個待遇,嫦娥的名字改過來就沒有再改回去,以至於好多人都不知道她的曾用名。

  對於現代人來說,嫦娥之所以家喻戶曉,首先是嫦娥奔月的故事生動,再有就是因為另一個著名的人物——豬八戒。說實話,沒有豬八戒的話,恐怕嫦娥的知名度還不會像現在這麼高。嫦娥被老豬調戲受辱,倒成就了她更高的知名度。而老豬卻因為這個事被開除公職,變成了老豬,算是夠慘的。但是因為開除公職,老豬又加入了取經項目組,到西天成了正果,這又是一大收穫,正所謂「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或者就像「阿甘正傳」裡那句臺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下一個是什麼味道。

  李商隱有一首膾炙人口的「嫦娥」,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詩中說的「嫦娥應悔偷靈藥」,說的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和那個射太陽的后羿是合法夫妻,后羿成為人人景仰的大英雄,又找西王母要來了長生不老藥。這就應該是大團圓的結局了,當然,一般也就到了劇情要反轉的時候了。后羿的一個徒弟逄蒙,心術不正,看到師傅那麼大本事,那麼漂亮的老婆,再加上長生不老藥。這真叫羨慕嫉妒恨啊。趁著后羿出門,來到他們家,找到他師母,逼著嫦娥交出長生不老藥,惦著連藥帶師母都歸他。嫦娥一看,跑是跑不了了,乾脆自己把藥都吃了,然後就飛上了月亮。

  還有一種說法是嫦娥對后羿不滿,就一個人頭吃了長生不老藥,飛上了月亮。李商隱這首詩應該採用的是這種說法。只不過嫦娥長生不老是長生不老了,結果到了月亮上一看,什麼都沒有,就一隻兔子跟她作伴。對了,還真有一個男人,但一天到晚就知道掄著斧子跟樹較勁,這就相當於發到大西北支邊了,繁華熱鬧的生活是見不到了,這樣的生活一萬年不變,長生不老又有什麼意思?所以李商隱說:「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秦始皇、漢武帝喜歡找神仙求長生不老藥,是因為他們是皇上,最大的享受都是他們的,所以希望這樣的生活永遠繼續下去。他要是被抓去修長城的的民夫,而且規定活多長時間就得修多長時間,你看他還求長生嗎?

   下面說說后羿,這個人在歷史上是確有其人的,在史書上記載過。話說在堯舜禹時代,那個時候皇位不是父親傳給兒子,而是用禪讓制,在內部選擇優秀人選來接班。大禹治水之後,他的兒子啟不想讓他爸爸再把位子給別人,就殺了原來的接班人伯益,自己當了皇上,從此中國的皇位就都是一代傳一代了。啟建立的就是夏朝,啟死了以後,就把位子傳給了兒子大康。這個大康有點不著調,經常組織出城公費旅遊,打個獵什麼的。這時候后羿就出場了,他趁大康出城之後,在城裡發動政變,大康回不去了,死在城外了。后羿先是又立了一個仲康,後來覺得這麼玩不過癮,乾脆自己當了大王(那會兒還不叫皇上),結果后羿這個王位也沒坐穩,下面人有樣學樣,一個叫做寒浞的人又用同樣的方法做掉了后羿。這個王朝夠亂的,都後來大康的兒子少康帶著人打回老家去,拿回了位子,少康中興,這樣夏朝才走向正軌。真正的后羿並不是什麼英雄,就是一個野心家。當然,現在很多人認為夏朝是不存在的,所以后羿這些人物也都是虛構的,這個我不抬槓,您認為沒有我也說服不了您,不過我認為是有的。

  再說說那個逄蒙,歷史上其實也確有其人,他是當時被分封在逄地的一個諸侯,然後以國為姓。還有一個神話傳說,說這個逄蒙在嫦娥奔月之後非常不爽,又無可奈何。但他在當時也是個勇力非凡的英雄人物,死後也成了神仙。您看了麼,沒有長生不老藥,最後人家也能長生,而且是在瑤池供職,類似於現在在北京二環以裡工作,看盡了天宮的繁華,比嫦娥強多了。所以您看了嗎?不知道哪塊雲彩有雨。而且逄蒙的官職不低,官拜天蓬元帥,統領天庭八萬水軍。各位,不用我再多說了吧。

   當然,這個傳說體現的是因果報應的說法,正所謂一啄一飲,莫非前定。回頭還說嫦娥,都覺得嫦娥仙子令人羨慕,可她寂寞、孤寂和清苦又有誰能知道。所以,再風光的人物,再顯赫的地位,在他光鮮的外表之後,總有些不足為外人道的辛酸和苦澀。有一句話怎麼說來著:光看見賊吃肉,看不見賊挨打。所以各位,我覺得沒必要總是羨慕別人,總覺得別人比自己過得好,也許他還挺羨慕你的呢。所以,把握住自己有的,過好自己的日子,這就是最好的活法。

請按住和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本人微信公眾號,您的轉發是對我最大的肯定,謝謝各位的鼓勵和支持

相關焦點

  • 八月十五話中秋,中秋故事知多少?2個起源4個 傳說道一道
    年年過中秋節,看看你知道中秋故事有多少,而有關中秋的二個起源和四個傳說,人們也許知道一些,但知道多少呢?中秋節作為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節日,有關中秋和中秋節的來歷,民間傳說很多,而二種起源說,和四個傳說則是主流,這裡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中秋這個話題。
  • 中秋恐怖故事:嫦娥竟是蛤蟆精?
    ——唐·許晝《中秋月》密恐預警的分割線以蟾代月是古文中常見的借代手法,如蟾月、蟾宮、蟾闕、蟾光等。不過說起來,民間但凡與蟾蜍扯上關係的俗語大多不是什麼好詞,如「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癩蛤蟆趴腳面——不咬人,膈應人」、「癩蛤蟆墊床腳——死撐活挨」等。
  • 中秋:原來嫦娥出現的這麼早,難怪嫦娥奔月會有這麼多的故事版本
    又到一年中秋節,又是闔家團圓,吃月餅賞月的好日子,中秋夜晚,在月光的沐浴下,大人們又開始和孩童們講起「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關於「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國人民都不陌生,但其實這個故事有很多的版本,就是不知道大家聽得都是哪一個版本了。不過在說故事版本之前,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與嫦娥有關的一些小知識,畢竟她不僅僅是一個神話傳說,還具有很高的文史價值,也曾被放在許多詩詞歌賦之中,因而也具備很高的審美價值。
  • 中秋懸案:吳剛與嫦娥 劉學
    中秋佳節,先祝各位闔家團圓每到中秋,賞花賞月賞秋香(木哈哈哈哈)心中一陣竊喜小時候過中秋嫦娥的故事根本聽不進去
  •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嫦娥姐姐在月亮上是不是也在思念后羿?
    一年分成四季,而中秋節卻在秋季,又因為秋季的中間時期,所以古人叫它中秋也可以叫它為仲秋。因各地習俗的差異,那晚的活動不一,但總體來說都是借著,這輪明月表達思念親情或者對未來生活的憧憬等等!網絡配圖中秋節還有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話說當年天上曾經有過十個太陽,當太陽出現時,莊稼都被曬死。
  • 過中秋你只知道嫦娥,中秋節你可以知道嫦娥
    她嫦娥憑什麼有這麼大的名氣?凡間過中秋節念叨的都是她,我們都生活在月亮上,哪裡比她差了?」仙娥乙:「誰讓咱們不會造勢呢?嫦娥的前夫是后羿,后羿是射日的英雄;知道吳剛吧?每天看著嫦娥的身影砍桂樹,胳膊都練成了麒麟臂;再有天蓬元帥,為了她都變成了豬……你要是和這些人都有緋聞,也能混成月宮一線明星。」「咳咳,你們說什麼呢?」
  • 中秋節只跟嫦娥有關?唯美的中秋故事,看完才知道被騙了這麼多年
    「孟仲季」:一個季節分為三段,「孟」是初,「仲」是中,「季」是末,「仲秋」就是中秋月亮最圓的時候。宋代吳自牧在《夢粱錄》裡也解釋說:「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 。」天黑了之後,月亮升上天空,又詩意、又浪漫、又團圓的節日。
  • 嫦娥奔月的故事大家已經熟悉,但吳剛和兔子呢?兔子好感人
    中秋就快到了,當大家吃到月餅的時候是不是又會想起月亮,想起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這故事多麼悽美。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吳剛和兔子。這個傳說是衍生出來的故事,最不靠譜,另外一個傳說相對比較真實。吳剛是三皇五帝時期的一個小夥子,因為要為老百姓採摘桂花,去了月宮,他的愛人就是嫦娥,而嫦娥後來嫁給后羿,最後知道吳剛上了月宮,自己也偷了不死藥上了月宮。
  • 《中秋月·嫦娥甩袖》
    作者:邱承彬   版本一:《中秋月·嫦娥甩袖》   嫦娥甩袖 輕舞翩躚 ·嫦娥甩袖兮》   嫦娥甩袖兮 輕舞翩躚   金蟾多子兮 繁星爍閃   中秋節以月圓寓人團圓,有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想念情人、祈盼豐收、祈禱幸福之寓意,是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神話傳說,嫦娥是羿的妻子,羿是遠古時一個力大無窮、善於射箭的英雄。當時天上共有十日,十日盡出,大地焦枯,人們很難生存,羿為民除害,射下九日。
  • 中秋特刊 嫦娥與吳剛到底……?
    月宮嫦娥吳剛玉兔八月十五的傳說缺一不可女神與大粗人與小萌寵這樣的組合能引起我們多少遐想
  • 中秋傳說故事四:嫦娥奔月
    這就給嫦娥故事又添進了新內容。清初小說《有夏志傳》裡說,夏朝國王太康,見后羿之妻嫦娥美豔,便想用幽州來換取。后羿竟然答應了。嫦娥遂偷吃不死藥,毅然飛升。其他小說作者如蒲松齡,也寫過嫦娥。《淮南子》引嫦娥進來,是要用她的故事說道理的:「譬若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何則?不知不死之藥所由生也。是故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鑿井。」
  • 周至美文: 中秋的故事
    她那諸多神奇美麗的傳說故事給人們留下了無限的避想。欲知她的原由還得從她的由來說起:一、由來   舊曆八月十五日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中秋一詞始見於《周禮》:「中春晝,鼓擊士鼓吹豳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雲。」
  • 民間故事:嫦娥身邊的玉兔是從哪兒來的?
    金秋時節,又迎來了我們國家一年一度的中秋團圓節。八月十五一家人聚在一起,歡度中秋佳節,這是自古以來中國人的傳統習俗。小時候我們過中秋的時候都會在院子裡面擺上一張桌子,桌子上放滿瓜子花生糖果以及中秋特有的食物——月餅。
  • 從小聽到大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其實真相是?
    特別是關于美人嫦娥姐姐的故事。作為古代的抓馬女王,嫦娥姐姐的故事怕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就單單一個喜聞樂見的「嫦娥奔月」的傳說也有無數版本。關於美若天仙、生活幸福的嫦娥為什麼會奔月呢?她又是如何奔月的?人間眾說紛紜。1、被逼無奈版:后羿射日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
  • 文話中秋——你知道這些與中秋節有關的傳說和故事嗎
    中秋,顧名思義,秋天過了一半的日子。「中秋」一詞最早出現於《周禮》中,但直到初唐,在《唐書太宗記》中,才有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明確記載,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關於中秋節的來歷,有很多古老的傳說,其中「嫦娥奔月」流傳最廣。后羿射日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嫦娥就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射下九個太陽,為民除害後,向王母娘娘求得長生不老的仙藥。后羿的徒弟知道後,在八月十五這一天,乘后羿不在家的時候,要挾嫦娥交出仙藥。
  • 古代中秋節起源,跟嫦娥完全無關,為什麼她還能一直做中秋代名詞
    一年一中秋,圓月圓相思。中秋節馬上就到了,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其實中秋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那個時候的先民就開始從月崇拜到每年的定期祭祀了。到今天,耳熟能詳的中秋神話傳說:吳剛折桂、玉兔搗藥、嫦娥奔月等故事從兒時就聽父母講過,極具特色的中秋習俗:吃月餅、猜燈謎、賞桂花等都已經融入我們當下的生活中了。但你知道嗎?
  • 中秋知多少,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的中秋故事
    歲月流逝,月華輪轉,颯爽的秋風送來了月圓的氣息,又是一年中秋時!中秋節是一個喜慶團圓的日子,那麼你知道中秋節從何而來嗎?關於中秋節的起源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其中最悽美的當屬后羿和嫦娥的愛情故事了。有說法稱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
  • 除了嫦娥奔月,中秋還有這些故事,你一定沒聽過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一年月色最明夜,千裡人心共賞時」。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團圓節或月夕、仲秋節、八月節等。有關中秋節的來歷眾說不一,據專家考證,在中國傳統的三大節日——春節、端午和中秋中,中秋節形成最晚。
  • 【國慶中秋】幼兒園中秋活動、遊戲、兒歌、故事、手工全都有!
    活動準備:班級中秋祝福視頻、歌曲《讓愛住我家》、古詩《靜夜思》《古朗月行》、歌曲《中秋節》、舞蹈《花好月圓》、教師器樂歌曲表演《水調歌頭》、祖海《盼團圓》、劉向圓《幸福向圓》、夢想劇場表演故事《嫦娥奔月》、彩色麵團、裝飾盤、製作好的大月餅、手工材料、剪刀、場景布置碩果纍纍、團團圓圓、祝福滿滿三個主題、空中懸掛中秋神話故事的圖片、月亮圖片氣球
  • 李商隱在中秋之夜寫下一首詩,看似寫嫦娥,其實是表達內心的無奈
    除了蘇軾的這首詞之外,還有一無數這種很傷感的作品,譬如李商隱的這首《嫦娥》,那也是一首極為悽美的作品,詩人也正是在中秋之夜漂泊在外,無法與家人團聚,內心更是感慨萬千,為此寫下了這麼一首經典的名篇,雖然通篇看似在寫嫦娥,但其實是表達內心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