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神話故事(嫦娥成仙)

2020-12-24 涵萱朵朵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

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

后羿求到不死藥之後,將不死藥交給了嫦娥,並叮囑嫦娥將不死藥保管好。

嫦娥雖然不知此藥為何物,見丈夫如此鄭重的叮囑,便將不死藥藏進了梳妝檯的百寶匣之中。

三天後...

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而心懷鬼胎的蓬蒙不知從何得知后羿有一顆不死藥,便想得到這顆不死藥,升天成仙。

狩獵當天...蓬蒙假裝生病,以生病的理由沒有陪同后羿一起外出去狩獵。

蓬蒙雙眼緊盯著遠去的后羿,待后羿與眾人的背影消失之後,蓬蒙迫不及待的衝進了后羿的家中。

蓬蒙直接闖進後院,手持著長劍,劍尖直指嫦娥咽喉,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

嫦娥不知不死藥為何物,但在冰冷的劍鋒下讓嫦娥想起了后羿,也想起了后羿鄭重的叮囑,叮囑她保管好的那一粒藥丸。

嫦娥淺笑了一下,知道蓬蒙要的就是那一粒藥丸。

蓬蒙見嫦娥笑,心裡不安,不自覺的看像嫦娥的雙眼,那雙眼沒有畏懼只有決絕。

蓬蒙一驚,不在與嫦娥多費口舌,直接將手中長劍往前一送,劍尖直刺嫦娥咽喉。

冰冷的劍尖就要刺到嫦娥,危急之時嫦娥一個翻身避開了劍鋒,直接轉身到梳妝檯,打開梳妝檯上放著的百寶匣,拿出一粒藥丸,雙眼一閉,一口就把藥丸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之後,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飄去。

嫦娥雖然雙眼緊閉,但臉頰上的淚水卻不受控制的從眼角滑落。

一聲撕心裂肺,憤怒的嘶吼聲,將嫦娥從赴死之中拉回。

嫦娥睜開雙眼,見自己飄在空中,又發現自己可以在空中如履平地自由飛翔之時才知道,那一粒藥丸是多麼的珍貴,這簡直就是一粒成仙得道的一粒仙藥。

嫦娥成仙,成仙后要遠離世俗,選擇仙址。

嫦娥心中牽掛著丈夫后羿,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選月亮為仙址,建月宮,成了仙。

傍晚...

后羿回到家中,便知家中發生了何事,怒從心中起,抽劍就直奔蓬蒙家中而去,誓要斬殺惡徒蓬蒙,可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

后羿痛苦的仰望著夜空,呼喚著嫦娥的名字。

后羿這時突然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在月亮之中有個晃動的身影在起舞,那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的嫦娥。

月中起舞似嫦娥,這句話在民間傳開,百姓們也知有一民間女子叫嫦娥,民女嫦娥奔月成仙,成佳話。

八月十五,月下香案,向善良的嫦娥仙子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

當然,也有人說嫦娥背叛了后羿獨自成仙,後來嫦娥受到了懲罰,被變成了蟾蜍,只有八月十五才能變回美麗的嫦娥仙子,所以八月十五的月亮才會那麼亮,不是月亮美,而是嫦娥亮。

后羿射烈日,只為見月亮。

看完小神話故事,別忘了吃月餅哦,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相關焦點

  • 中秋節玉兔的來歷 中秋節關於月亮裡的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
    中秋節玉兔的來歷 中秋節關於月亮裡的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時間:2018-09-22 20: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玉兔的來歷 中秋節關於月亮裡的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 今天是中秋佳節,過中秋大家都要吃月餅,賞月亮,看見月亮就會想到那些久遠而神奇的傳說。
  • 分享幾個關於中秋節的神話故事
    中秋節作為中國第二大傳統節日,歷來就有很多關於中秋節的神話故事,這裡精選幾個小故事分享一下,也正好可以進行傳統節日的啟蒙。后羿的妻子嫦娥(原名: 姮娥),是個美麗善良的女子。她經常接濟生活貧苦的鄉親,鄉親們都非常喜歡她。一天,崑崙山上的西王母送給后羿一丸仙藥。據說,人吃了這種藥,不但能長生不老,還可以升天成仙。可是,后羿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妻子嫦娥,就讓她將仙藥藏在百寶匣裡。這件事不知怎麼被逄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藥弄到手。
  • 中秋節賞月的習俗 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中秋節賞月的習俗以及傳說故事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
  • 中秋節手抄報:嫦娥的故事
    奶奶看我望月神奇,就搬來了凳子坐在我的旁邊,給我講月的故事,說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現,曬得莊稼枯死,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氣大,同情百姓的苦難,用神弓射下九個太陽,留下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妻子叫嫦娥。后羿傳藝狩獵,不少人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
  • 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裡,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 濰坊古代神話——從小耳濡目染的嫦娥奔月,原來是來自於濰坊!
    嫦娥奔月我想是每個人都知曉的神話傳說,講述嫦娥被逄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賜給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藥後,飛到了月宮的事情。在濰坊寒亭區寒亭二村的雲臺山高廟,傳說為當年嫦娥升天的地方。在被稱為嫦娥奔月故事發源地的寒亭區寒亭一村內,至今仍遺存一處東西長約百米、南北六七十米的夯土高埠。據說,這便是所謂的「雲臺山」,其實為四千多年前古寒國的宮殿遺址。
  • 中秋節的故事簡短20字50字100字 中秋節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在我國的傳說中,嫦娥奔月是最為動人也影響最大的一個。中秋節要是沒有了月亮和嫦娥的傳說,將無法想像。除了嫦娥奔月以外,中秋節的傳說還有很多,比較出名的有吳剛伐桂、玉兔入月宮等。小編整理了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簡短介紹。
  • 中秋節,嫦娥的美麗傳說和朱元璋的月餅傳說故事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在古代,人們把七月、八月、九月、這三個月視為秋季,而八月居中,所以被稱為中秋。至於中秋為什麼會形成節日,民間認為與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有關。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有一次,后羿在外出途中碰到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見后羿救庶民於水火,賜予一顆不老仙丹。王母娘娘說「吃下此丹,能即刻升天成仙。」
  • 中秋節的故事傳說簡短 手抄報內容中秋節的來歷50字為何叫中秋
    中秋節的故事傳說簡短 手抄報內容中秋節的來歷50字中秋節由來  2018年中秋節是9月24日,很多人都要回家過節了,中小學也要被老師布置寫作文,或者做手抄報,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故事,就成了重要的素材,小編準備了中秋的由來故事傳說,希望對網友有所幫助。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啊。
  • 中秋節聽故事 英語版的「嫦娥奔月」
    這個家人之所以成為佳節也和「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神話有關。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the harvest family. In China's agriculture society, farmers in the abundant harvest season, has always been an issue and celebrate.
  • 嫦娥奔月怎麼與中秋節聯繫上的?中秋節吃月餅原來是這麼回事
    月餅在諸多關於中秋節和月餅的傳說中,有一個最悽美,也是大家最熟知的,也就是題目中提到的,關於嫦娥奔月的傳說。後裔每天在家中,都異常想念嫦娥,於是便在嫦娥最喜歡的後花園中,擺上香案,放上她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自己在月亮上受相思之苦的嫦娥。百姓們在得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之後,也紛紛在月下擺上香案,在桌上擺上一種圓餅,向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後來這種圓圓的餅就演變成了「月餅」。但拜月是女人的事情,在古代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 中秋節聊聊嫦娥三角戀、老北京萌寵兔爺兒的故事
    中秋節來了,就來係數一下關於民間傳說的動物神話故事,給大家吃月餅賞月的同時,增加一些傳統的趣味。先來說說嫦娥的故事,其實嫦娥本來是一位公主,她的父親是上古時期的三皇五帝之一的昊天上帝的女兒,自幼精通織布和刺繡,美貌天下聞名。
  • 【繪本故事】《中秋節的故事》與孩子過有「儀式感」的中秋節!
    今天我們繪本故事學習的內容是:《中秋節的來歷》,小朋友在認真聽的同時也要進行思考哦! 繪本故事.學前 《中秋節的來歷》
  • 中秋節與后羿嫦娥的故事,你還記得第一次吃月餅的場景嗎?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這句詩詞說的是關於中秋節的故事,中秋節以花好月圓,映照人心之團圓。中秋節寄託思念故鄉和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是我國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與端午、春節、清明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 中秋節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最後竟然還和朱元璋有關!
    八月十五,是我們國家傳統的中秋節,農曆八月中旬,所以稱為「中秋」。中秋節的月亮比其它的月份更圓更大,也更明亮。自古以來人們都有中秋賞月的習俗。月亮象徵著團團圓圓,人們都渴望和家人團聚。其實有關中秋節的故事非常之多,好多都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並且流傳久遠,深入人心。今天就和大家分享3個中秋的小故事,不但有趣,而且還蘊藏著人生哲理智慧。
  • 實際上跟嫦娥后羿沒什麼關係:中秋節究竟是如何起源的?
    中秋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但中秋節的起源卻是說法眾多。在傳統神話中,后羿之妻嫦娥吃了仙藥而飛到月宮成仙。留在人間的后羿便在月圓之夜遙祭月宮的妻子,是為中秋節。神話傳說當然並不是真的。根據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后羿所處的時代(古代文獻中有兩個后羿:一個在堯舜時代,一個在夏朝)還沒有過中秋節的傳統,。那麼中秋節究竟是如何起源的呢?「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儒家經典《周禮》的《禮記 ·月令》。根據《禮記 ·月令》的記載,西周曆法將秋季的三個月分為「孟秋之月、仲秋之月、季秋之月」,而「仲秋之月」指的就是「中秋」。
  • 有步驟的中秋少兒手工粘土畫《嫦娥奔月》中秋節就看它啦!
    當然還有欣賞我們小學員的作品《嫦娥奔月》少兒創意美術中秋節作品:手工粘土畫《嫦娥奔月》課程類型:少兒創意美術綜合類手工課程適宜年齡:6-9歲課程目的:了解中國傳統節日、通過創意美術的方式方法引導孩子學習更多的知識,通過手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 關於中秋節的六大經典傳說故事
    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 中秋明月夜,家國共團圓,原來在中秋節還有這樣的故事和傳說
    在中秋明月下,人們有了很多賞月、拜月、玩月的習俗,也流傳了下來關於月亮的傳說和神話。雖然人類登月的計劃早已實現,我國的嫦娥號也飛上了月球,但那些美好的神話依然和中秋節一起,代代相傳下來。嫦娥奔月和拜月的由來
  • 嫦娥奔月:神話故事變成了現實
    千年前,嫦娥奔月只是一個故事;千年後,嫦娥奔月卻成了現實。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在我們中華民族歷史上流傳了很久,也因此產生了很多獨特的風俗習慣,如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賞月、拜月等。神話故事中嫦娥是后羿的妻子,遠古時期,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將大地曬得異常焦熱,後來后羿射掉了其中的九個太陽並讓剩下的一個按時升起降落,此後百姓們又可以安心生產並把后羿當成大英雄。很多人也拜后羿為師學習武藝,這些人中確有一個叫逄蒙的奸詐貪婪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