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有沒有篡奪夏朝?河南發現史前古城,證實司馬遷隱藏了歷史!

2020-12-18 諸史

1964年,在河南新密市東23公裡劉寨鎮新砦(zhài ,同寨)村西部,考古專家上古遺址。1979年,考古專家進行了第一次挖掘,發現這是一座早於二里頭文化一期、晚於河南龍山文化晚期的夏初遺存,將其命名為「新砦期二里頭文化」,但當時並未得到重視。

夏商周斷代工程開啟之後,新砦遺址因所處特殊時代而備受重視,2000年之後再度挖掘。這一次考古,出土了眾多文物,但也帶來了令人不解的疑問:歷史上真有后羿代夏嗎,為何司馬遷的《史記·夏本紀》不記載?后羿篡奪了夏朝之後,立都新砦遺址嗎?

關於后羿篡奪夏朝,《左傳》晉侯與魏絳的對話,其中就提到了后羿代夏。

《左傳·襄公四年》:夏訓有之曰「有窮后羿」。(晉侯 )公曰:「后羿何如?」(魏絳 )對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遷於窮石,因夏民以代夏政」。

太康(夏朝第二位君主,夏啟之子)繼位之後,荒淫無度尤好打獵,於是漸失民心。一次,東夷有窮氏首領后羿趁太康外出狩獵,就射殺了太康,此後自立為王,這就是「后羿代夏」。

不過,更多的史書上只提到「太康失國」,而沒有提到后羿代夏,比如《史記》中只記載「太康失國」這四個字,至於后羿根本沒有提及。於是,「后羿代夏」也就成了一個說不清的歷史謎團。

值得一提的是,神話故事中的后羿射日,其實是大羿射日。大羿是帝堯時代的神射手,後來建立了《山海經》中的「十日國」,后羿是夏太康時代的神射手,嫦娥的丈夫大羿而不是后羿。

那麼,后羿代夏到底存不存在呢?新砦遺址中的諸多疑點,證實后羿代夏或許並非虛構。

一,新砦遺址所處時間非常特殊,其一段至二段延續時間甚短,但處於二里頭文化一期和河南龍山文化晚期的中間,說明新砦遺址可能是后羿代夏之後的產物,至少從時間上很吻合。

二里頭是夏朝國度,而之前的夏都是在陽城,大禹「建都陽城」處於河南龍山文化晚期。歷史學家李伯謙等認為,河南王城崗遺址就是禹都陽城,也就是夏朝最早的都城所在地。

二,新砦遺址出土的文物很特別,如子母口雙銴圜底錐足鼎、子母口雙鋬圜底扁足鼎、子母口雙銴圜底穿孔錐足鼎等,或具有明顯山東龍山文化特點,或是河南龍山文化特點,但明顯受到山東龍山文化影響。

山東是當時東夷人的勢力範圍,而后羿(有窮氏)就是東夷人。因此,文物上的這一特點,非常明顯地表明了東夷人對夏朝的進攻或影響。

可見,夏王朝建立不久,的確有一支來自東方的山東夷族文化進入中原,以后羿為代表的東夷族來到河南,打斷了河南龍山文化晚期(當時夏朝建都王城崗遺址,即陽城)的正常發展。

根據考古,新砦遺址其一段至二段延續時間甚短,基本「太康失國」的50餘年時間。

結合史料記載和考古發現,可以基本還原出當時的歷史真相。

后羿射殺太康之後,廢除了陽城夏都地位,遷移到了新砦遺址。此後,后羿親信寒浞造反,殺死后羿奪取有窮氏大權,自立為王,篡奪夏朝大權50餘年,繼續立都新砦遺址。多年之後,夏王室後裔少康崛起,率軍打敗了寒浞兒子澆,消滅了有窮氏,重新恢復夏朝統治,但卻建都二里頭。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李伯謙認為根據新砦遺址,可以確認后羿代夏的存在,「新砦期遺存即是文獻所記『后羿代夏』至『少康中興』事件的物質遺存,是其運行軌跡的記錄,它的發現和被確認,證明『后羿代夏』是確實存在的歷史真實。

令人疑惑的是,為何更多的史書上只提「太康失國」,而不提后羿代夏呢?

其實很簡單,后羿之後的寒浞,因為名聲很臭,以孔聖人儒家思想為主體的中國歷史就把他排斥在帝王之外,將他統治中國的歲月從史書上抹掉,想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辦法是只含糊一句「太康失國」,而隱藏后羿代夏、寒浞王朝的歷史。

恰如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中所云,「夏後帝啟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國,昆弟五人,須於洛汭,作五子之歌(哀嘆亡國之歌)」,絲毫不提后羿和寒浞,隱藏了一段真實殘酷的歷史!

相關焦點

  • 揭秘:中國歷史上真的有夏朝嗎?夏朝的遺址在河南被發現?
    揭秘:中國歷史上真的有夏朝嗎?夏朝的遺址在河南被發現?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係,政治上有分封關係,經濟上有貢賦關係,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範圍。夏西起河南西部、山西南部,東至河南、山東和河北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北部,北及河北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稱夏朝毋寧稱夏國。現在歷史學中的夏商是一種朝代輪替的因果關係。
  • 夏朝或真實存在!考古發現史前大洪水遺蹟
    但尷尬的是,中國雖然號稱有五千年文明史,但根據史料記載和出土文獻的佐證,可以確定的文明史只有自商朝開始的3600餘年,遠遠達不到五千年的關卡。為了論證中國的悠久歷史,中國學者曾提出眾多意見和證據,但沒有真實的出土文物和歷史遺蹟,世界根本無法認同。為何呢?明明中國傳說最早的文明史可以上溯到三皇五帝時期,據近甚至有六千餘年,堪稱最為悠久的文明。
  • 外國人質疑中國歷史,夏朝真實存在嗎,為何尋找不到夏朝都城?
    外國一直質疑中國口中的數千年歷史,不承認夏朝的存在,而真實存在的夏朝,為何一直尋找不到夏朝都城?夏朝否定論的由來隨著20世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在中國史學界萌生了」疑古思潮「,古史辨派也隨著應運而生。古史辨派呢對以司馬遷《史記》為代表所記載的夏商周三代歷史以及五帝時代歷史提出諸多質疑。
  • 夏朝的國都:究竟在山西還是河南?
    在我國的歷史年表中,夏朝是我國古代的第一個朝代。因為夏朝距今太過遙遠,那時的歷史記載也不甚清晰,所以經常見網友在夏朝的首都問題上爭的不可開交。尤其是河南、山西的網友,都覺得夏朝首都在他們那裡,那麼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 夏朝存在的另一證據:其中一支王族春秋稱霸,還延續到了秦漢時期
    夏朝滅亡之後,殘餘族人大約分為三支:一是剩餘勢力主要留居中原,二是夏桀帶著不少族人從歷山南遷至南巢,這便是南支,三是北支進入蒙古高原,與當地諸族融合,司馬遷認為匈奴祖先是夏人,「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但現代考古發現匈奴並非源於夏人。
  • 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一共十七位帝王。距今已有4000多年
    第二位:姒啟夏王啟,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帝啟成為中國歷史上由「禪讓制」變為「世襲制」的第一人,在位39年。在位期間擊敗了強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華夏族內的反對勢力。在位晚期,發生了武觀之亂,以至政局動蕩。他一生四處徵戰,最終病死,葬於安邑附近。
  • 考古發現夏朝遺址,為什麼西方國家依舊不承認夏朝的存在?
    考古發現夏朝遺址,為什麼西方國家依舊不承認夏朝的存在?關於夏朝的存在,國際上一直有著不少的爭議,而西方國家更是不認可夏朝這個朝代的存在。而在後面,考古學家已經在河南洛陽市二里頭考古發現了夏朝的都城遺址,並出土了多件文物,從遺址出土的文物年代以及史料記載來看,足以證明夏朝的存在,但是為何西方國家卻一直都不願意承認這個朝代的存在呢?
  • 河南不為人知的商丘古城,地下埋藏著4500年的歷史!
    作為中原大省,河南的歷史是非常久遠深厚的。從史前時期開始,河南就出現了最早的人類聚居區。發展到現在,河南也是國內古城數不勝數的一個省份,比如著名的安陽殷墟,開封古城,洛陽古城,這些都聞名海內外。但是你或許不知道,在河南商丘,也有一座歷史非常悠久的古城。它就是位於商丘睢陽區的商丘古城。商丘的地理位置,在河南和多個省份的交界處,和安徽,江蘇,山東的距離都非常近。這裡在4500多年前就有了建城史,現在的商丘古城是明朝弘治年間修建的,距今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歷史。
  • 考古發現,大禹治水或失敗告終,夏朝建立者另有其人
    正是由於缺乏各種資料,夏朝的歷史是模糊的,甚至是明顯不合理的,如夏朝君主平均統治時間過長。據史書記載,夏朝的前身是崇氏。當古代洪水威脅到人類的生存時,宗室首領鯀被宗室聯盟選為控制洪水的首領,但失敗了。鯀死後,他的兒子於把堵塞物改為稀疏的。花了13年時間,終於在世界上取得了成功。
  • 夏朝距今只有4000年,為什麼我們說5000年中華文明史?
    中國人對自身歷史的評價,最普遍的就是一句:「中華文明擁有5000年的悠久歷史」。從目前的考古成果來看,即使夏朝是真實存在,並被確認為國家形態,它距今也只有4000年時間。那麼,「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的說法是究竟怎麼來的呢?是否有科學依據呢?
  • 「夏朝」為何在歷史上不被承認?具體原因是什麼?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同時,中華文明也是世界歷史上唯一有完整歷史記載的文明。在四大文明古國中,今天只剩下中國。不得不說,中華文明能夠流傳下來,原因是多方面的。那麼眾所周知,中國已經有五千年的歷史了。但問題是,西方學者對此提出了質疑。
  • 夏朝的地望到底在哪裡?最有可能的是山東、江蘇、河南交界一帶
    目前,國內大多數學者都認為夏朝應該位於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一帶,尤其是以洛陽為中心。《國語》上有說:「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而洛陽發現的二里頭遺址也被很多人認為是夏朝的都城遺址。然而,二里頭遺址並沒有發現夏朝文字,無法證明是夏朝的遺址。
  • 夏朝歷史進程
    夏朝的建立,是中國歷史上「家天下」的開始,夏朝共14代,17位王,存在約471年(前2070-前1600),被商朝所滅。夏朝實際是三個朝代,前夏,窮朝和後夏。在這四百多年中,中原的經濟,文化,法律等各個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為2000多年後的中國文化第一個全盛時期打下了基礎。原始公社制度下,禪讓制實行。
  • 時間久遠,又無確切的文字資料,為何司馬遷說匈奴是夏朝後裔
    夏朝的時候,這裡被夏朝王室的後代取代,也就是淳維,後來就發展成了匈奴。 司馬遷說匈奴是夏朝的後裔,但是並沒有說為什麼匈奴是夏朝後裔,也沒有說夏朝後裔是怎麼取代山戎、獫狁、葷粥這些民族,住到北疆的。其間經歷過哪些事情?北疆原來的居民山戎、獫狁、葷粥到哪裡去了?是被同化了,還是舉族搬遷了?
  • 夏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時代,始於夏禹,終於桀,共17帝!
    有扈氏對啟破壞禪讓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滿,拒不出席鈞臺之享。夏啟發兵對有扈氏進行徵伐,大戰於甘,有扈氏戰敗被滅。這次戰爭的勝利,使新生的政權得到初步鞏固。夏朝皇帝簡介:大禹:禹是夏朝的開國皇帝,史稱大禹、帝禹,為夏后氏首領。
  • 寒浞殺羿與「少康中興」(二里頭與夏朝文明)
    后羿奪取夏朝政權後,「不修民事」,喜好畋獵,被讒臣寒浞(zhuó)殺害。少康在遺臣靡的幫助下,滅掉寒浞,實現夏朝中興大業。這段歷史,殘酷激烈,跌宕起伏,給世人留下許多經驗和教訓。  后羿奪取夏朝政權後,「不修民事」,喜好畋獵,被讒臣寒浞(zhuó)殺害。少康在遺臣靡的幫助下,滅掉寒浞,實現夏朝中興大業。這段歷史,殘酷激烈,跌宕起伏,給世人留下許多經驗和教訓。
  • 河南鄭州東趙遺址,發現大、中、小三座城址,專家:夏朝真實存在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5000年悠久的歷史,而夏朝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世襲制朝代。然而在我國五千年文明史上,夏朝是否真實存在一直受到國外學者的質疑,在他們看來沒有出土遺蹟的證明無法承認一個朝代的存在。
  • 真實存在的夏朝,為何一直尋找不到夏朝都城?
    一、夏朝歷史上可能真的不存在,只是鬆散的部落聯盟,後人為了研究歷史命名這一時期為夏朝。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沒有大規模的都城建設找不到遺蹟。在古代基本都是集權出現以後才有實力在某一地集中力量建設城市,才有可能集中留下大量遺蹟。鬆散的部落聯盟不太可能產生集中的城市效應也就沒有大量的城邦遺址了。
  • 為什麼國際上不承認夏朝?這三位考古學家的觀點至今無法反駁
    夏朝是我國上古歷史的一個未解之謎,但我國大多數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認為,夏朝的存在是勿容置疑的。古文獻和史料中對夏朝的記載比較普遍,比如西周的《尚書》、戰國時期的《竹書紀年》和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其中描述的夏朝歷史基本上相同。
  • 中國最早的奴隸制國家 夏朝的建立
    夏朝,是禹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約為公元前2050年—前1600年)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時禹的兒子啟廢除了傳統的部落「禪讓制」,殺死益而稱王,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王朝。由禪讓制變成王位繼承制。夏朝共13代,16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