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歷史上真的有夏朝嗎?夏朝的遺址在河南被發現?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係,政治上有分封關係,經濟上有貢賦關係,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範圍。夏西起河南西部、山西南部,東至河南、山東和河北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北部,北及河北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
稱夏朝毋寧稱夏國。現在歷史學中的夏商是一種朝代輪替的因果關係。以這種觀點來看,除了一些並不可靠的史籍文獻沒有實物證據表明夏朝的存在。但是如果夏國和早期商代理解為並存的兩個部落聯盟,在一個長時間共存,或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雜存狀態。(商自契至湯史載凡九遷,王忠愨公詳考其起始。)也就是說現在的很多商早期的實物可以被理解成夏國的文物,而不是非要把兩國朝代的更替分的這麼清楚,斷代斷代,也行根本沒有辦法可以斷。夏國直至商末都有堅實的存在。
當然在神話故事中夏朝的傳說還是很多的。筆者認為不能忽視神話傳說的歷史考古價值,雖然神話故事大多是經過加工帶有奇幻色彩的文學作品。但這其中我們在進一步挖掘的同時也會發現深層次的東西。例如大禹治水,在聖經中大洪水和諾亞方舟的描述和各民族之間流傳下來的典籍來看,在人類某一時期確實發生過大洪水爆發的事件,只不過各民族在對這件事情的描述上各有不同,參雜著各種神話色彩
眾所周知,西方早在公元前4000年--也就是6000年前就發展出了文明(兩河流域、埃及、蘇丹、以色列、敘利亞、伊朗、希臘、東歐高加索地區、土耳其半島、印度哈拉帕這些地方都在五六千年前就發展出了文明)。
西方文明以印歐人為主體,帶著先進的技術,通過「青銅之路」向東方遷移,逐步影響東方,或徵服、或融合東方土著部落,發展出新文明。
最原始的《山海經》因年代久遠,也許是用最原始的、不成熟的文字書寫,後世無法完全讀懂,因此古人在整理過程中不斷編造,拼湊出來的《山海經》就顯得的光怪陸離。那麼,哪個朝代的文字最原始呢?當然是夏朝或三皇五帝時期
據此,當代學術界一般認為,夏王朝紀年範圍是在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與夏朝年代對應的夏文化是存在的!!!記錄是有的!!!
就在祖國的山川溝壑裡面。夏文化的二里頭類型的分布範圍比較廣: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陝西等等。
外國人不願意承認華夏的文化有著近5000年的文明。在他們的眼中中國只有不到4000年的文明(3000多年)。其實夏朝遺址已經發現了,夏朝的遺址集中在河南偃師二里頭處,學界稱「二里頭文化」。考古界認為二里頭一期、二期屬於夏文化。二里頭的地理位置,恰與古籍記載中的「太康仲康居斟」「桀居斟」相同,並發現有大型宮殿遺址和文物,因而它應當是夏的一處帝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