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中國都城」二里頭建遺址博物館,將讓夏朝「活起來」

2020-12-18 澎湃新聞

「最早中國都城」二里頭建遺址博物館,將讓夏朝「活起來」

澎湃新聞綜合報導

2017-06-12 16:29 來源:澎湃新聞

6月11日,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二里頭遺址博物館開工奠基,計劃於2019年10月建成,建成後將呈現「最早的中國都城」風貌。屆時也將成為全國大遺址保護、展示和利用的示範區,中國早期國家形成和發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展示基地。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說:「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和考古公園的建設,是讓埋藏在伊洛平原的文物、書寫夏朝歷史的文獻『活起來』的典型項目。」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和河南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李亞共同為奠基石揭幕。

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二里頭遺址博物館項目佔地208畝,建設規模3.1萬平方米,總投資6.3億元,計劃於2019年10月建成,屆時將成為全國大遺址保護、展示和利用的示範區,中國早期國家形成和發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展示基地。

二里頭遺址博物館鳥瞰圖

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內還將設有早期中國研究中心。早期中國研究中心的職能是持續開展二里頭遺址的發掘、整理與研究工作,開展文明起源、國家形成等領域的研究和國內外學術交流工作,策劃重大考古發現專題展覽工作等。

二里頭遺址發現的綠松石龍綠松石龍頭部二里頭遺址發現的綠松石鑲嵌銅牌飾二里頭遺址發現的牙璋二里頭遺址發現的銅器二里頭遺址發現的銅鉞二里頭遺址發現的鴨形陶鼎二里頭遺址發現的玉刀

二里頭遺址博物館的展(藏)品主要來自二里頭遺址近60年來考古發掘出土的遺物(包括部分搬遷的遺蹟)、二里頭文化區內重要遺址出土遺物,以及夏商周斷 代、中華文明探源兩大學術研究工程開展過程中留下的文字、圖像資料等,總量預計近4萬件。

二里頭遺址博物館效果圖

與此同時,另有規劃佔地613畝的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與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同步建設。考古遺址公園將對宮城城牆、宮殿建築基址群、「井」字形道路、鑄銅作坊遺址、綠松石作坊遺址、祭祀遺址等進行保護展示。考古遺址公園內還將對古環境進行模擬展示,主要展示內容包 括古環境景觀模擬,建造部分溼地、稀樹草原風貌景觀以及手工業作坊功能區等。此外,還將恢復遺址南側古代洛河的部分河道景觀。

二里頭遺址位置示意圖

二里頭遺址宮城復原效果圖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在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奠基儀式表示:「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和考古公園的建設,是讓埋藏在伊洛平原的文物、書寫夏朝歷史的文獻「活起來」的典型項目,有利於讓公眾更好地認知了解中華文明悠久歷史,提升國家文化影響力。」

二里頭遺址3號基址二里頭遺址宮殿區2015年春季發掘現場二里頭宮城西牆夯窩宮城東牆、東2城門與4號基址二里頭遺址車轍

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自1959年發現以來,歷經幾代考古學家的不懈探索,於近60年來發掘總面積超過4萬平方米,現已發掘出宮城、「井」字形大道,以及鑄銅、燒陶、制玉、制骨等作坊遺蹟,出土青銅器、玉石器、綠松石器、陶器、骨器等文物萬餘件。二里頭遺址所發現出土的大量用於祭祀與宮廷禮儀的青銅酒器、樂器、武器、玉器的,對中國早期的禮制傳統研究也有重要意義。

二里頭遺址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介紹:「二里頭遺址是探索中國最早的王朝文明——夏商文明及其分界的關鍵性遺址。在這裡,我們已初步探明了東亞大陸最早的核心都邑,勾畫出公元前1800年至前1500年二里頭都邑繁盛時的大概樣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二里頭,三代考古,大遺址保護

相關推薦

評論(31)

相關焦點

  • 二里頭夏都遺址,中國最早王朝
    但在中國考古界,她卻一直聲名顯赫。中國最早的「紫禁城」、中國最早的「井」字形城市主幹道網、中國最早的雙輪車轍、中國最早的青銅禮器群……二里頭夏都遺址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王朝,有「華夏第一王都」之譽,在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和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據史書記載,夏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距今有四千年左右。在很長一段時期裡,夏朝只存在於古文獻中。
  • 河南二里頭遺址博物館開建,將呈現三千多年前夏朝都城風貌
    河南二里頭遺址博物館開建,將呈現三千多年前夏朝都城風貌 奠基儀式現場。  新華網 圖新華社消息,「十三五」期間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二里頭遺址博物館6月11日開工奠基。兩年多後,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將向公眾呈現最早中國都城的歷史風貌。
  • 探秘華夏之光——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
    洛陽目前有77座博物館。據了解,今年我市將大力建設「博物館之都」,在已有博物館的基礎上,在建、續建洛陽倉窖博物館、萬裡茶道博物館等18座博物館,重點打造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等15座精品博物館,建成3座「實體+數字」博物館。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
    (記者田宜龍李宗寬溫小娟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王雪娜)在二里頭遺址科學發掘60周年之際,10月19日,國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正式開館,掀開了展示悠久燦爛中華文明、傳承厚重綿長中華文脈的新篇章。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第一期「最早中國」考古研學夏令營圓滿落幕
    博物館作為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溝通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橋梁,是研學旅行不可或缺的載體。為了幫助學生從考古的角度了解夏朝的歷史文化,走進最早中國,感受文物保護的意義,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作為研學洛陽,讀懂中國的前沿陣地,精心組織了「最早中國」考古研學夏令營活動。
  • 二里頭遺址真的是夏朝都城嗎?二里頭夏都博物館為什麼引起轟動
    二里頭夏都遺址為什麼會引起轟動?確切地說,二里頭遺址引發的不是「轟動」而是「很大爭議」。在考古學還沒有任何確定證據鏈的情況下,洛陽方面就大張旗鼓,整出個「二里頭夏都博物館」粉墨獻醜了。很多報導居然恬不知恥喊出「華夏第一都」「獲得學界共識」。
  • 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將藉助高科技還原夏朝都城
    新京報快訊(記者倪偉)國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二里頭遺址博物館項目於今年9月動工,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二里頭遺址考古隊隊長許宏今天(12月27日)告訴記者,該博物館目前展館建設和陳展大綱制定正同步進行,未來將以豐富的多媒體手段展示考古成果。
  • 中國歷代都城-夏朝商朝(三)
    關於夏朝,《史記 夏本紀》記錄了這個王朝的興衰史,其他一些歷史文獻中也有記載。1959年,中國的考古專家在河南洛陽附近的二里頭發現一處古代遺址。一些專家認為,這裡是夏朝都城斟鄩的遺址,而另外一些專家質疑,二里頭遺址所代表的文化是否能稱之為夏文明。十年級的國慶假期,我到河南洛陽旅遊,特意去參觀二里頭遺址。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誕生記
    徐旭生判斷「此次我們看見此遺址頗大,但未追求四至。如果鄉人所說不虛,那在當時實為一大都會,為商湯都城的可能性很不小。」考古所隨即開啟二里頭發掘。一九六一年在《考古》上發表的一九五九年發掘報告將收穫概括為:「找到了從龍山晚期到商代早期連續發展的三層文化堆積。根據遺物可分為早中晚期。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探索時光流轉中的夏文化之美
    你知道最早的中國是什麼樣的嗎?你見過3500多年前的青銅器物嗎?河南洛陽偃師市二里頭,在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裡,一個被歷史塵埃掩埋了數千年的夏文化古城得以重見天日。現在,讓我們跟隨洛陽師範學院暑期二里頭文化資源調研隊一起走近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去探索古老而神秘的夏文化之美。
  • 河南日報推出重磅聯版特刊:聚焦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 走進最早的...
    十月十九日,萬眾矚目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終於揭開「紅蓋頭」,夯土結構的獨特建築、紫銅色的精美外觀,建築天際線中央高起並逐漸融合於大地,象徵著華夏最早王朝威儀四方的恢弘氣勢。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同步開放。行走其中,「最早的中國」觸手可及,三千八百年前古人生活的圖景清晰可見。
  • 在這裡,致敬中華文明的根與魂——走近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
    匯聚二里頭遺址考古成果精華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的建成與開放,將對進一步增強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文化自信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10月19日,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20日起將正式開館迎賓。記者率先來到這裡,探秘這座「都城」。
  • 雖然沒有證據證明二里頭遺址是夏朝都城,但所有的邏輯都指向它
    我們歷史課上學到的和歷史記載的中國第一個王朝是夏朝,傳十四代,國祚470多年。但由於都是史料記載,沒有直接的證據,而被很多考古學家特別是國際考古界否認,他們認為夏朝不存在。
  • 真實存在的夏朝,為何一直尋找不到夏朝都城?
    一、夏朝歷史上可能真的不存在,只是鬆散的部落聯盟,後人為了研究歷史命名這一時期為夏朝。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沒有大規模的都城建設找不到遺蹟。在古代基本都是集權出現以後才有實力在某一地集中力量建設城市,才有可能集中留下大量遺蹟。鬆散的部落聯盟不太可能產生集中的城市效應也就沒有大量的城邦遺址了。
  • 如何讓文物「活」起來?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數字館告訴你
    頂端新聞·河南日報記者郭歌 通訊員 白雪 「看到博物館的公告後慕名而來,果然不虛此行,很震撼!」1月3日,來自南京的王先生在參觀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數字館後表示。
  • 二里頭夏都博物館,"夏都"二字為何如此敏感?
    在網上,有諸如《二里頭遺址博物館有何資格冠以"夏都"?》、《二里頭和夏朝怎麼聯繫到一起的?》等文章,對二里頭的夏都進行多方面的批判。甚而,還有人上升到"中國"與"西方"標準之爭。  那麼,"夏都"兩字為何如此重要?  這個還要從"夏"說起。而在中國文明史上,商代是王朝的說法已經得到很多人的認可,但夏是否是王朝本身則是眾說紛紜。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今年十月中旬開館
    9月5日,在河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洛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飛透露,備受關注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將於今年十月中旬開館,博物館總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目前,博物館主體已經完工,布展完成,智慧化信息平臺正同步進場安裝調試。
  • 一座都城遺址,揭開了「最早王朝」夏都之謎
    夏朝作為我國第一個王朝,卻一直不被國外所認可,因為他們認為中國拿出的證據不足以滿足國際判斷文明標準的三個要素。那麼什麼是國際公認的文明判斷標準呢?二里頭遺址考古現場第二個條件是要有文字,這也就是為什麼夏朝一直不被國際所認可,因為一直以來國內一直沒有發現夏朝使用的文字。
  • 河南二里頭遺址發現60周年,原來夏王朝真實存在
    長期以來夏王朝是否存在始終缺乏足夠的考古證據,不過河南二里頭遺址的發現,成為中國考古學界找出夏朝的一把重要鑰匙。 日前中國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在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開幕,並展出2,000餘件距今3,800年至3,500年前的青銅器、陶器、玉器、綠松石器等藏品。恰逢今(2019)年二里頭遺址發現60周年,博物館的成立使這個紀念更格外具有意義。
  • 夏朝遺址出土的5大文物,一件疑似穿越,一件是「真龍」
    每個朝代有每個朝代的遺址,周朝有豐鎬遺址,商朝有殷墟遺址,那夏朝有什麼遺址呢?眾所周知,我國的歷史非常久遠,別說距今4000多年的夏朝遺址了,就連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大型古代遺址也發現了不少,如良渚遺址、紅山文明遺址、仰韶文化遺址,而夏朝的遺址則是二里頭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