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綜合報導
2017-06-12 16:29 來源:澎湃新聞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說:「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和考古公園的建設,是讓埋藏在伊洛平原的文物、書寫夏朝歷史的文獻『活起來』的典型項目。」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和河南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李亞共同為奠基石揭幕。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二里頭遺址博物館項目佔地208畝,建設規模3.1萬平方米,總投資6.3億元,計劃於2019年10月建成,屆時將成為全國大遺址保護、展示和利用的示範區,中國早期國家形成和發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展示基地。
二里頭遺址博物館鳥瞰圖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內還將設有早期中國研究中心。早期中國研究中心的職能是持續開展二里頭遺址的發掘、整理與研究工作,開展文明起源、國家形成等領域的研究和國內外學術交流工作,策劃重大考古發現專題展覽工作等。
二里頭遺址發現的綠松石龍綠松石龍頭部二里頭遺址發現的綠松石鑲嵌銅牌飾二里頭遺址發現的牙璋二里頭遺址發現的銅器二里頭遺址發現的銅鉞二里頭遺址發現的鴨形陶鼎二里頭遺址發現的玉刀二里頭遺址博物館的展(藏)品主要來自二里頭遺址近60年來考古發掘出土的遺物(包括部分搬遷的遺蹟)、二里頭文化區內重要遺址出土遺物,以及夏商周斷 代、中華文明探源兩大學術研究工程開展過程中留下的文字、圖像資料等,總量預計近4萬件。
二里頭遺址博物館效果圖與此同時,另有規劃佔地613畝的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與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同步建設。考古遺址公園將對宮城城牆、宮殿建築基址群、「井」字形道路、鑄銅作坊遺址、綠松石作坊遺址、祭祀遺址等進行保護展示。考古遺址公園內還將對古環境進行模擬展示,主要展示內容包 括古環境景觀模擬,建造部分溼地、稀樹草原風貌景觀以及手工業作坊功能區等。此外,還將恢復遺址南側古代洛河的部分河道景觀。
二里頭遺址位置示意圖二里頭遺址宮城復原效果圖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在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奠基儀式表示:「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和考古公園的建設,是讓埋藏在伊洛平原的文物、書寫夏朝歷史的文獻「活起來」的典型項目,有利於讓公眾更好地認知了解中華文明悠久歷史,提升國家文化影響力。」
二里頭遺址3號基址二里頭遺址宮殿區2015年春季發掘現場二里頭宮城西牆夯窩宮城東牆、東2城門與4號基址二里頭遺址車轍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自1959年發現以來,歷經幾代考古學家的不懈探索,於近60年來發掘總面積超過4萬平方米,現已發掘出宮城、「井」字形大道,以及鑄銅、燒陶、制玉、制骨等作坊遺蹟,出土青銅器、玉石器、綠松石器、陶器、骨器等文物萬餘件。二里頭遺址所發現出土的大量用於祭祀與宮廷禮儀的青銅酒器、樂器、武器、玉器的,對中國早期的禮制傳統研究也有重要意義。
二里頭遺址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介紹:「二里頭遺址是探索中國最早的王朝文明——夏商文明及其分界的關鍵性遺址。在這裡,我們已初步探明了東亞大陸最早的核心都邑,勾畫出公元前1800年至前1500年二里頭都邑繁盛時的大概樣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二里頭,三代考古,大遺址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