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今年十月中旬開館

2020-12-17 騰訊網

5日下午,河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古都洛陽70年發展成就。 韓章雲 攝

中新網鄭州9月6日電(記者 韓章雲)開始於1959年的二里頭遺址考古工作,距今已經60年,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後,這片古老的土地將通過一座全新的博物館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

9月5日,在河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洛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飛透露,備受關注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將於今年十月中旬開館,博物館總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目前,博物館主體已經完工,布展完成,智慧化信息平臺正同步進場安裝調試。

二里頭遺址的發現,在新中國的考古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除了考古專家在這裡發現了數個中國「最早」,二里頭文化的核心地位,最突出表現在作為王國核心的二里頭都邑的輝煌成就。

為集中展示夏都文化、二里頭遺址、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2017年6月,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在河南省偃師市翟鎮鎮奠基,佔地面積約246畝,總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包括公共區域、業務區域、行政區域及早期中國研究中心四個部分,總投資約6.3億元。

王飛介紹說,目前,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主體已經完工,博物館所有的建築施工、裝修和設備安裝工作全部完成,博物館布展、考古遺址公園及其周邊配套設施工作基本完成,博物館智慧化信息平臺同步進場安裝調試。

圖為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綠松石鑲嵌青銅牌飾,是目前我國發現最早最精美的鑲嵌銅器,是夏代青銅文明的重要物證。 韓章雲 攝

「今年10月中旬,博物館將正式對外開放。」王飛說,相信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的落成,一定能讓公眾更好地了解中華文明悠久歷史,提升國家文化影響力,增強文化自信,促進社會進步和文明發展。

除了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有著1500多年建都史的古都洛陽正在打造「博物館之都」。據統計,目前洛陽有各類博物館、紀念館74家,博物館總數和三級以上博物館數量均居河南全省第一。

隨著近幾年文博電視節目的火熱,到洛陽各大博物館「打卡」的遊客數量也大幅攀升。據統計,2018年洛陽市各類博物館接待遊客840萬人次,而今年的牡丹文化節期間,洛陽市各類博物館就接待遊客90萬人次。

「這些博物館在保護文化遺產、弘揚河洛文明、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方便發揮了重要作用。」王飛表示,洛陽爭取到2020年建成並開放各類博物館100家,讓河洛大地上的文化遺產「活」起來。(完)

相關焦點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
    60周年之際,10月19日,國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正式開館,掀開了展示悠久燦爛中華文明、傳承厚重綿長中華文脈的新篇章。經持續發掘和研究確認,二里頭遺址是中國最早的王朝都城遺址,是研究中國早期國家形態、探索夏商王朝分界的關鍵遺址。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外觀設計以「華夏之源最早中國」為基本理念,包含「鑰匙」「盤龍」「銅爵」「玉璋」等元素。博物館平面形似一把「鑰匙」,象徵著二里頭文明是打開中華文明的一把鑰匙;博物館整體建築宛如一條盤旋的龍,以體現二里頭在早期中國研究中的獨特地位。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 用電上「三重保險」
    河南商報訊(記者付首鵬通訊員韓善起楊振宇)10月18日凌晨,距離有「最早的中國」之稱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還有1天時間。在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一臺洛陽供電公司的容量為400千伏安不間斷電源車,在經過幾個小時安裝後,順利接入博物館用電線路。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誕生記
    徐旭生的日記顯示他一九五七年十月開始為考察做文獻準備,當時作為所領導的尹達和夏鼐並不完全贊同徐的古史研究方法。然而,夏鼐對年長二十幾歲、具有西北考察傳奇經歷並曾與魯迅並肩戰鬥過的「徐旭老」頗為敬重,因此,徐的田野計劃始終得到所領導的行政支持。一九五九年四月十四日,徐旭生率隊出發,從羅莊西渡伊洛河進入偃師之後,隨即認為進入早商都邑的歷史空間。
  • 探秘華夏之光——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
    洛陽目前有77座博物館。據了解,今年我市將大力建設「博物館之都」,在已有博物館的基礎上,在建、續建洛陽倉窖博物館、萬裡茶道博物館等18座博物館,重點打造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等15座精品博物館,建成3座「實體+數字」博物館。
  • 大家眼中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咋樣?快來聽聽看看吧!
    昨日,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和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正式對公眾開放,共接待遊客3.8萬人次,專家、學者和遊客爭相走進博物館,探尋中華文明之源。大家眼中的博物館咋樣?一起來聽聽看看吧!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宣傳中心主任柯銳第一次來洛陽,參觀完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新穎的陳展、高科技的手段,讓她耳目一新。她說,作為一名文博工作者,她已經在微信朋友圈裡為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打廣告」,向朋友推介二里頭遺址。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文物如海,這些珍貴「寶藏」哪裡來?
    本文共計1170字,閱讀需約2分鐘距離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倒計時2天!今天,小河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文物背後的故事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在即,大量文物開始布展入櫃,其中部分珍貴資料和文物來自社會各界的捐贈。10月16日,記者從洛陽市文物局獲悉,日前,「夏商周斷代工程」項目辦公室將一批「夏商周斷代工程」珍貴資料移交至該館,將在該館展出。
  • 在這裡,致敬中華文明的根與魂——走近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
    匯聚二里頭遺址考古成果精華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的建成與開放,將對進一步增強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文化自信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10月19日,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20日起將正式開館迎賓。記者率先來到這裡,探秘這座「都城」。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成新的「文旅打卡地」
    備受矚目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和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自10月19日開館、開園以來,人氣爆棚。整整一個月,博物館接待遊客27萬人次,考古遺址公園的遊客也絡繹不絕。這裡,已成為古都洛陽新的「文旅打卡地」。一個月接待遊客27萬人次剛剛過去的雙休日,氣溫驟降,但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和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依然「熱度」不減,僅周六一天就有近萬人前來「打卡」。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調整參觀人數上限
    長假第一天,洛報融媒記者從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獲悉,為滿足假期期間觀眾的參觀需求,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自今日起,每日預約參觀人數上限由5000人上調至7000人。  長假第一天,洛報融媒記者從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獲悉,為滿足假期期間觀眾的參觀需求,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自今日起,每日預約參觀人數上限由5000人上調至7000人。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探索時光流轉中的夏文化之美
    現在,讓我們跟隨洛陽師範學院暑期二里頭文化資源調研隊一起走近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去探索古老而神秘的夏文化之美。最早的中國,揭開夏王朝的神秘面紗二里頭遺址距今大約3800-3500年,位於河南洛陽偃師市境內,是經考古學與歷史文獻學考證的最早王朝——夏代中晚期的都城遺址。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第一期「最早中國」考古研學夏令營圓滿落幕
    博物館作為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溝通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橋梁,是研學旅行不可或缺的載體。為了幫助學生從考古的角度了解夏朝的歷史文化,走進最早中國,感受文物保護的意義,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作為研學洛陽,讀懂中國的前沿陣地,精心組織了「最早中國」考古研學夏令營活動。
  • 二里頭夏都遺址,中國最早王朝
    中國最早的「紫禁城」、中國最早的「井」字形城市主幹道網、中國最早的雙輪車轍、中國最早的青銅禮器群……二里頭夏都遺址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王朝,有「華夏第一王都」之譽,在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和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據史書記載,夏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距今有四千年左右。在很長一段時期裡,夏朝只存在於古文獻中。1959年,考古學家徐旭生在偃師發現了二里頭遺址。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上榜!2019年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展覽...
    大河網訊(政務記者 孟媛)5月18日,大河網政務記者獲悉,第十七屆(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終評結果正式公布,共評出特別獎、精品獎、優勝獎、國際及港澳臺合作獎以及國際及港澳臺合作入圍獎五個獎項,其中,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的「華夏第一王都——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基本陳列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數字館告訴你
    頂端新聞·河南日報記者郭歌 通訊員 白雪 「看到博物館的公告後慕名而來,果然不虛此行,很震撼!」1月3日,來自南京的王先生在參觀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數字館後表示。
  • 河南日報推出重磅聯版特刊:聚焦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 走進最早的...
    十月十九日,萬眾矚目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終於揭開「紅蓋頭」,夯土結構的獨特建築、紫銅色的精美外觀,建築天際線中央高起並逐漸融合於大地,象徵著華夏最早王朝威儀四方的恢弘氣勢。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同步開放。行走其中,「最早的中國」觸手可及,三千八百年前古人生活的圖景清晰可見。
  • 二里頭遺址真的是夏朝都城嗎?二里頭夏都博物館為什麼引起轟動
    二里頭夏都遺址為什麼會引起轟動?確切地說,二里頭遺址引發的不是「轟動」而是「很大爭議」。在考古學還沒有任何確定證據鏈的情況下,洛陽方面就大張旗鼓,整出個「二里頭夏都博物館」粉墨獻醜了。很多報導居然恬不知恥喊出「華夏第一都」「獲得學界共識」。
  • 二里頭夏都博物館,"夏都"二字為何如此敏感?
    在網上,有諸如《二里頭遺址博物館有何資格冠以"夏都"?》、《二里頭和夏朝怎麼聯繫到一起的?》  實際上,除了文字,都城遺址、青銅器等都是極佳的標識物,而都城遺址作為古代王朝的必要條件,更是至關重要。也就是說,只要找到了與文獻中夏代相近的都城遺址,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證明使王朝史向前延伸。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黨支部一行到洛陽倉窖博物館參觀
    洛陽倉窖博物館訊2021年1月14日下午,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黨支部一行15名黨員,在副館長孟晨同志和副館長侯玉珂同志的帶領下,至洛陽倉窖博物館參觀學習。洛陽倉窖博物館館長聶曉雨為一行人介紹了回洛倉遺址的保護展示。
  • ...下帷幕|黃河|鄭州|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任以芳|臺灣|東森電視臺
    在他看來,黃河文化其實就是中華文化,而大陸對於文化的傳承和保護都非常用心,尤其硬體建設做得非常完美,相當考究,像是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就非常的國際化、現代化、專業化。「嘉應觀讓我印象還蠻深刻的,特別是那些建築據說保存了三百多年。」來自臺灣東森新聞雲的記者任以芳回想起這幾天的所見所聞時表示,希望自己未來有機會能多來河南走一走,畢竟「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
  • 紅旗渠旅遊區、寶泉景區、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河南這些...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關於臨時閉館為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控工作,有效避免人員聚集引發交叉感染,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決定從1月24日(大年三十)至2月8日(正月十五)暫停對外開放。恢復開放的具體時間另行通知,敬請關注。感謝您的理解、支持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