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15日起接受網絡報名。向來被廣大學子視為「金飯碗」的國家公務員考試,今年更是備受青睞。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大四學生小李稱,班上九成人意欲報考。針對又一輪的「公務員熱」,華南師大人力資源研究所所長諶新民表態說:扎堆考公務員是時代的悲哀、教育的悲哀,也是大學生自己的悲哀。行政系統有一套嚴格辦事的程序,對創新要求不高,而剛畢業的學生往往是幹勁最足、創新意願最強的時候,應該選擇更有發展前景的職業。公務員不是唯一也不是主要出路,大多數人應該去基層、去企業。(10月15日《南方都市報》)
作為明年就要畢業的研究生,找工作已經成為我當前日程安排的重中之重。說實話,這幾天我就在考慮要不要報考公務員、報考哪個單位的。在我眼中,參加公務員考試只是就業的途徑之一,它和去企業、去醫院、去學校上班一樣平常,只存在有沒有機會的計算,不存在哪個更有前景哪個更沒有前景的考慮。
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已為整個社會所感知。對於大學生賣豬肉、大學生掃大街、大學生交通協管現象,社會輿論在熱議一陣之後也都給予理解和寬容。現實並不美好,但必須面對。報考公務員,不過是年輕人向招聘單位投出的另一份簡歷、寄託的又一份希望而已。加之這個行業具有工作壓力較小和工資待遇良好的優勢,所以就出現了「公務員熱」,以至於一個班九成同學都想報考。
說到底,這不過是一群「理性經濟人」做出的現實選擇,無論如何也不能上升到「時代的悲哀、教育的悲哀」的高度。如果這兩個「悲哀」成立,那麼,當下年輕人日益逼仄的就業空間、日益走低的工資待遇、日益看漲的生活成本、日益艱難的走向中產階層的進路又該是誰的悲哀?「選擇更有發展前景的職業」,足夠浪漫、足夠吸引人,但不足夠現實。在現實面前,我們當然毫不猶豫地堅守現實主義,暫時把浪漫主義安放在心底。即便冷眼相加,亦或好言相勸,仍不改初衷。我知道,像我一樣的應屆畢業生都深信:拋棄現實主義,就意味著被現實拋棄。
事實上,找工作一點兒也沒有浪漫色彩,反倒有幾分悲情。在招聘會現場和網上海投簡歷,有一絲可能性的機會都不放過,正折射出求職者的倉皇和迷惘。參加種種招聘考試,哪怕千軍萬馬也不退縮,是期待通過公平、公正的程序謀得一個崗位。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部隊去,這是國家多方考慮設計的政策,雖然有時候難免吃苦,也不失為一條奉獻社會的出路。更有甚者,動用權力和金錢的能量,側身從陰暗的後門擠進來,當然,可能帶著幾分自責和愧疚。不管怎樣,這些年輕人都願意積極有為,避免啃老和流落街頭是值得肯定的。
在這副圖景裡,所謂的「公務員熱」實在不必大驚小怪,只要有招聘的地方,必定應者雲集。同時也不必擔心大多數年輕人的幹勁和創新意願會在公務員的職位上流失,因為能從事這個「沒有發展前景的職業」的只是極少數,絕大多數畢業生還是要選擇「更有發展前景的職業」。
[責任編輯:wyxane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