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要樓梯房還是電梯房?過來人都是這麼選擇的
導語
對於居住在城市裡的朋友們來說,開發商的的房子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多層和高層(別墅屬於土豪居住的房子,在本文中不做討論)。一般建築高度在24米以內的房子,屬於多層,也就是7層以下的房子。不少開發商的多層住宅都沒有安裝電梯(安裝了電梯的多層我們一般稱作多層洋房),高層住宅按照建築設計規範是必須要安裝電梯的。那麼,多層樓梯房和高層的電梯房,他們都有什麼優缺點呢?今天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以下,希望對大家在今後的選房過程中有所幫助。
樓梯房和電梯房的優缺點比較
首先,就是我們最關心的公攤面積。所謂公攤面積,就是我們購買的樓內的大堂,電梯,電梯間和過道以及樓梯間等公共部位,這些面積都要計算在內,由這棟樓所有的業主分攤。有許多朋友說起公攤面積來咬牙切齒,覺得這是開發商在老百姓身上刮油的撒手鐧,這其實是誤會。公攤面積大的房子,對於裡面的業主來說居住舒適度是非常高的。如果國家真的把公攤面積取消了,按使用面積購買,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每平米單價絕不是現在的樣子。我們這裡以100平米的房子為例,對於多層,公攤面積一般在10-15平左右,高層裡面的水分就大了,小高層還能在20平以內,高層住宅基本在20-30平。對於城市裡一平動輒1-2萬的單價來說,這些都是購房者兜裡的真金白銀。當然這也是有限度的,前不久一則新聞,某小區的公攤面積達到了52%,這實在是太過分了。
第二,每平米單價的差別。對於多層住宅來說,由於建築高度比較低,在基礎的承載力,鋼筋強度和混凝土強度等等指標上,在滿足設計規範的前提下,造價勢必低於高層住宅,售價也就隨之低了不少。小編以為對於計劃購買三層以下的購房者來說,肯定是多層的性價比要高的多。因為除了裝修的時候使用次數多一些,平時電梯真的沒什麼卵用。而且樓梯房的物業管理的費用比電梯房要低,你既然享受了額外的便利,自然要多拿一部分費用,這個也沒什麼可說的。
第三,居住的舒適度。這裡面的情況就千差萬別了,需要考慮到購房者自身的情況。如果家裡有老人,或者是自己購買的養老房,應該首選帶電梯的房子。如果你住在五樓或者六樓的樓梯房,說實話,上去以後是真不願意下來。如果家裡有病人的話,那時候就真真切切的看到有電梯的好處了。但是對於上班族來說,高層住宅的電梯有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就是等待時間過久。特別是早晨的上班、上學的高峰期內,相信住高層的朋友肯定是把下樓的時間排在計劃內的。
最後,就是居住安全上的差別。眾所周知,高層住宅一旦發生火災,消防都是個大問題。因為發生火災以後,電梯是不允許使用的。除了增加消防雲梯的高度,現在世界各國都在研究高層滅火的更優化方案。如果你住在30多層,而樓內發生火災的話,那真的只有自求多福了。還有就是現在經常會看到電梯出問題的新聞。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電梯無法及時修理,甚至看到大爺大媽帶著菜天天爬20多層,想想也是太恐怖了。有一次小編被困在電梯裡一個多小時,說實話當時自己真的沒有多害怕,問題是急著要去衛生間,不多說了,大家可以自行腦補。
小編有話說
小編本人是一位在房地產圈裡摸爬滾打15載的業內人士。在2015年的8月份,綜合考慮了個人所有因素,購買了一套多層樓梯房。是6層和7層的複試結構,可以說是空中的小別墅,受鄰居的噪音影響可以忽略不計,舒適度真的非常高。現在夢寐以求的就是如果安裝了室外電梯就好了,自己這套房子真的就完美了。一般來說,二線城市的多層房子,如果加裝了電梯,每平單價馬上看漲2000元左右。當然,到了冬天交暖氣費的時候也很煩,要交5000多大洋,確實是心疼啊。
綜合來說,可以說樓梯房和電梯房各有利弊,至於您怎麼選擇,還是要看以上的這些優缺點,您最看重的是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