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已是大勢所趨,今年北京、山東、天津、海南四省市已經進行了新高考的落地檢驗,尤其是山東省首年高考志願填報數據警醒了廣大考生,新高考選科非常關鍵。考生只有贏在選科上,才能擁有更多專業和院校的選擇權,不至於導致志願滑檔。對低年級考生來說,提前了解選科知識必不可少!
不同的選科組合具有不同的優勢和特點,考生怎樣選科才能更大地展現自身優勢?昨天,英才君整理了「3+1+2」模式下6種選科組合的優劣勢(點擊查看),今天接著分析其餘6種選科組合優劣勢及可報專業。即將面臨新高考選科的同學們千萬不要錯過~
科目關聯度:物理和化學都屬於理科類學科,政治注重知識記憶和理解,三個學科之間的關聯度不高,學科領域跨度較大。
組合劣勢:物理和化學都屬於理工類科目,物理的學習難度較高,知識之間的聯繫緊密,注重邏輯思維的培養,化學的學習難度在物理和生物之間,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要求考生具有較高記憶能力還能夠充分理解,政治屬於文科學科,偏記憶性的知識較多,但是又比較貼合生活和時政熱點,所以政治想要得高分還是比較難的。
組合優勢:這種組合專業選擇面廣,專業覆蓋率高,同時政治科目的加入也為未來發展提供幫助,有利於考生考研和公務員。
科目關聯度:生物學中有很多偏向於記憶性的知識,而政治學同樣也需要記憶和理解兼備,從知識的學習上來看,這兩者關聯度較高,但是這兩者和物理學的學習上有些不同,學科的跨度較大。
組合劣勢:物理和生物雖然都屬於理科學科,但是生物的難度和地理的難度相差不是太大,當然也是因人而異。政治背誦理解知識較多且貼合生活,取得高分較難,這個組合學習難度不大,想得高分還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組合優勢:選擇物理保證了一定的專業覆蓋率,政治則為考生後續考驗和考公務員提供了基礎。
科目關聯度:學科之間跨度較大,選擇這一組合的考生,要麼是喜歡物理但是不喜歡生化,要麼就是擅長文科但是想拓寬專業的選擇範圍。
組合劣勢:政治、地理偏記憶和理解,物理注重邏輯思維基礎,整體來說,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取得高分的概率不是很高。
組合優勢:這個組合是最具挑戰性的,由於學校師資和場地的限制,大部分學校很難單獨為人數少的組合設計走班課程時間表,選擇這個組合的人數較少,同組合的競爭壓力小。
科目關聯度:歷史、政治都是文科類學科,這兩者在科目的學習上關聯度較高,化學屬於理科類,但是又不像物理那樣具有很強的理科性質,三者在學習上有一定的關聯。
組合劣勢:這種組合各科目的學習難度都不是特別大,更適合有文科偏好但是對地理不感興趣的考生,另外,有了化學科目的加入,擴寬了可選擇的專業範圍。
組合優勢:選擇這個組合的考生並不是很多,組合內競爭壓力一般,但是專業可選擇範圍有限。
科目關聯度:化學、生物屬於理科專業但是也需要一定的記憶力,歷史則側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如果是對物理學科十分不擅長,但是對化學、生物有一定的興趣的考生,可以選擇這樣的選科,並且這樣的科目組合在學習上也有一定的關聯度。
組合劣勢: 此組合學習難度不大,考生可以取得不錯的分數,但是在專業的競爭上不佔優勢。
組合優勢:選擇這一組合的考生一般為成績不是很好的考生,文理分化嚴重,這個組合的競爭壓力小。
科目關聯度:生物也被稱為理科中的文科,偏記憶的知識很多,這一組合在學習上有一定的關聯性。
組合劣勢:「歷史+地理+生物」這個組合更適合不擅長物理,同時對政治也不感興趣的考生;或是擅長以記憶為主,動手和文字表達強的學生。這個組合雖然學科跨度小,但思維跨度很大。根據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市的選科數據來看,選擇這個組合的人數不在少數,這就證明這種組合下的競爭也會非常激烈。
組合優勢:這一組合的知識沒有太大的開放性,以擅長記憶為主,學習難度不大,但是因人而異。
新高考下,考生在選科方面需要考慮志向、興趣、自身優勢、高中優勢學科與大學所選專業的匹配度等因素。新高考選科,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考生未來的學習和就業方向。因此,在選科之前,考生要了解各個選科組合的優劣勢,為順利進入理想大學做足功課!
聲明:本文系百年英才高考升學規劃研究院團隊原創整理,目的在於傳遞和分享優質內容。如有不妥,歡迎交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