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非首次!漏洞在哪?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2020-12-20 人民日報

這兩天,脫口秀演員王越池(池子)同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經紀合約糾紛案引發公眾關注。比起合約糾紛本身,大家更關注池子銀行流水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銀行洩露給了「大客戶」笑果文化。目前,中信銀行致歉,支行行長撤職。7日下午,多家媒體證實,上海銀保監局已經正式介入調查。

銀行洩露客戶流水是否是個案?

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非首次

今天一早,#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非首次#話題登上熱搜,引來新一輪討論熱潮。

5月7日,據天眼查信息顯示,中信銀行擅自查詢個人信息並非首次。其太原分行曾在2018年遭行政處罰,處罰原因是「未經同意查詢個人或企業信貸信息」。該行被罰款50萬元,直接責任人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移送公安機關。

中信銀行捲入洩露客戶流水事件,是否是個案?一位業內人士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只要是銀行員工,有內部授權就可查詢客戶流水。甚至有人宣稱,幾千元就能在「黑市上」查詢到別人的帳戶流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由此看來,銀行並非鐵板一塊,在制度設計上還需徹底堵住漏洞。

中信銀行,錯在哪兒?

「侵犯池子個人信息」一案引起眾怒,銀行出現這樣的所謂「失誤」,錯在何處?

如果是出於司法機關調查等原因,存款人在銀行的信息並非絕對不可碰觸。但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昨天答覆媒體稱:該院沒有籤發過調查令。

而在沒有調查令的情況下,商業銀行無權洩露個人帳戶信息。商業銀行辦理個人儲蓄存款業務,應當遵循為存款人保密的原則。不僅如此,對個人儲蓄存款,商業銀行還有權拒絕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查詢。這是《商業銀行法》明文規定的,更是廣大儲戶信任一家銀行的基本前提。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分析,中信銀行事件反映出銀行在客戶隱私信息保護上,的確存在問題。

郭田勇:「客戶在銀行的信息,包括流水、各種記錄,除非是有國家公檢法系統來正式查案,有公文的要求下,可以調閱。除此之外,任何第三方都沒有權力對客戶的隱私進行查閱。」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中信銀行和相關公司的行為,顯然缺乏對法律的敬畏。

劉俊海:「如果有關的仲裁機構、人民法院向中信銀行發函,要求調取相關的證據,中信銀行當然應當配合。但如果一方當事人隨意要求金融機構向自己提供對方當事人的個人隱私信息,應該說缺乏法律依據。」

@中信銀行 發布致歉信截圖

職業底線,不能突破!

中信銀行稱,「在客戶信息保護方面,我行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及流程,但個別員工未嚴格按照制度操作,反映出我行個別機構在制度執行上不到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指出,制度設計存在漏洞、制度貫徹落實存在短板,都會導致消費者個人隱私信息保護制度被掛在牆上、束之高閣。

而據中信銀行的回應,經核查是銀行員工未嚴格按規定辦理,向笑果文化公司提供了池子的收款記錄。對此,郭田勇認為,在銀行或商業機構,因人情,或者為了維持與大客戶的關係,突破職業底線的現象,應該引起高度關注。

「銀行的職業操守和從業的底線,任何時候都是不能突破的。內控上,未來也應該再進一步的強化。比如說我們知道銀行有雙人記帳、雙人臨庫。未來對於客戶信息資料這塊也要有監督。」

銀行洩露個人帳戶信息,如何處罰?

這種錯誤犯法嗎?該怎麼判?

有網友問,難道隨便把公民個人帳戶流水信息提供給他人,不是犯罪嗎?對此,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分析,若該中信員工洩露行為累計超過50次則觸犯刑法,而池子獲民事賠償可能性高。

「按照我們國家兩高關於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司法解釋,只有在情節嚴重的情況之下,這個行為人可能要承擔法律責任。

若該中信員工此行為累計超過50次,則觸犯刑法,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且這是一個雙罰制,對相關的單位和主要的涉事人員、主管人員都要有刑法的處罰。

如果發現他的這種行為的數量超過了500次,可能要處以三年到7年有期徒刑。 只有違反刑法才會被終身禁業。此次池子獲民事賠償可能性高,具體金額待法院裁決。」

個人信息方面,公民理應受到哪些保護?

除銀行的個人帳戶流水信息外,公民的各種個人信息都應受到保護。

朱巍:「公民在銀行的存款的數額、財產變動情況、收支狀況,相關流水的帳戶,屬於公民自己的財產信息,財產信息是公民個人信息的重要組成方面。我國多部法律對公民個人信息保護都有規定。

比如說商業銀行法,對公民自己在銀行裡面的儲蓄的相關信息,銀行是有保密的義務;再比如說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對公民個人信息有特殊性的保護;特別是刑法修正案九中,把財產狀況、財產信息作為公民個人信息的特殊的保護方面。」

即便道歉迅速,中信銀行仍遭到網友怒懟↓↓

選擇銀行就是選擇信任,這次中信徹底「失信」了

不論是銀行業還是其他行業

洩露公民個人信息行為屢見不鮮

市場有眼睛,法律有牙齒

面對行業隨意性消解法治權威

適當時刻,我們需要拿出法律武器

捍衛個人信息安全

當然,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

以「信」為基方有發展前景

善待公民個人信息的企業

才能贏得大家的尊重

(來源:中國之聲)

相關焦點

  • 中信銀行洩露池子個人帳戶信息,除了道歉還應承擔法律責任嗎?
    中信銀行深夜回應此事並致歉,稱該行已按制度規定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並對支行行長予以撤職。此事引發熱議,對於銀行方面的道歉許多人並不買帳,紛紛提出疑問:洩露個人流水信息有什麼法律責任?用戶是否可以向銀行索賠?未通過合法途徑獲得的信息能否作為證據呢?針對這些問題,法報君採訪了北京市嶽成律師事務所主任嶽運生律師,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 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非首次 對公司股價有影響嗎?
    個人信用到底有多麼重要?其實對於我們來說,現在都是很注重著個人信息隱私的,更是需要好好進行保護的。但是近期中信銀行被爆出洩露個人信息,而且數據也指出中信銀行洩露非首次,此前曾因同樣原因罰款50萬元,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個人金融信息洩露 銀行難辭其咎
    個人隱私洩露事件再引關注。5月7日凌晨,中信銀行在官方微博上發布致歉信,回應個人帳戶交易信息被調取一事。中信銀行表示,該行員工未嚴格按規定辦理,向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提供了其員工的收款記錄和個人交易明細。據悉,中信銀行已按制度規定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並對支行行長予以撤職。個人金融信息也屬隱私範疇,隨意洩露應受何懲處?如何堵住漏洞?
  • 中信銀行洩露交易明細引熱議,媒體聚焦信息安全漏洞怎麼堵
    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銀行流水屬於財產信息,是個人信息的重要組成方面,任何人都不得侵害。要根據信息洩露過程的不同特徵進行具體分析,如果是銀行的不當行為,應由銀行承擔責任;如果個人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則可能觸犯刑法或商業銀行法。
  • 池子斥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 牽出銀行服務大客戶潛規則 金融消費...
    (原標題:池子斥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 牽出銀行服務大客戶潛規則 金融消費者隱私保護行至哪一步)
  • 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非首次 其太原分行曾遭行政處罰
    5月7日,據天眼查信息顯示,中信銀行擅自查詢個人信息並非首次。其太原分行曾在2018年遭行政處罰,處罰原因是「未經同意查詢個人或企業信貸信息」。該行被罰款50萬元,直接責任人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移送公安機關。5月7日,因員工違反規定提供記錄,中信銀行向池子道歉。
  • 中信銀行違規洩露客戶流水 信息保護是否存漏洞?
    對此,中信銀行向池子鄭重道歉,表示已按制度規定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並對支行行長予以撤職。6日,池子發布微博稱,中信銀行虹口支行在未獲池子授權情況下,將其個人帳戶流水提供給與其存在經濟糾紛的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笑果文化」)屬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
  • 中信銀行洩露個人帳戶「流水」 專家:侵害隱私權觸碰了法律紅線
    對此結果,網友們表示,「以後可不敢用哦」「撤職之後換個支行繼續當行長,這集我看過」,也有人表示這樣的道歉認識還不夠到位,沒有提及賠償事宜,站出來留言做普法:「別玩文字遊戲了,什麼叫『未嚴格按照規定』?那叫違法。什麼叫『提供了收款記錄』,那叫違法洩露個人信息!!!!」
  • 池子舉報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 「配合大客戶」說辭遭自家客服打臉
    今日,脫口秀演員池子在微博上發布消息稱,中信銀行上海虹口支行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將其個人帳戶流水提供給了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池子認為,中信銀行的這一行為侵犯了其自身權益,目前已通過律師發函要求中信銀行、笑果文化賠償損失,並公開道歉。對此,笑果文化公司晚間回應稱,關於池子所提出的經紀問題,正在仲裁程序中。
  • 被懟洩露藝人個人帳戶流水中信銀行撤支行行長 專家:各銀行都該...
    在什麼情況下憑什麼樣的文件可以調取?銀行出現這樣的所謂「失誤」是否違法?根本原因是什麼?如何預防類似事件發生?脫口秀演員池子質疑稱,「你也沒有我的身份證,你也沒有我的銀行卡,你也沒有司法機關的調查令,笑果文化公司竟然能從中信銀行拿到我近兩年的流水,還列印出來,你為什麼不乾脆把餘額全取出來拿走呢?」那麼,公民在銀行的個人帳戶流水信息屬於什麼性質的信息呢?
  • 中信銀行洩露客戶交易流水引「眾怒」
    不過,不少法律人士認為中信銀行的行為不僅是違規,而且已經是違法,不能用一句道歉敷衍過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非法查詢、凍結、扣劃個人儲蓄存款或者單位存款,對存款人或者其他客戶造成財產損害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 中信銀行「流水門」背後:爭議銀行查詢個人信息權與責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針對中信銀行被控訴洩露客戶信息一事,有律師表示,銀行中誰可以觸碰並對外提供這些個人信息,權限管理是問題的一個方面。上海銀保監局有關人士表示,5月6日已經關注到脫口秀演員王越池(藝名「池子」)指責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洩露其個人帳戶交易信息一事,並介入調查。5月6日下午,脫口秀演員池子在微博稱,與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產生勞務糾紛之後,後者未經個人允許,從中信銀行獲取個人近兩年流水,並且中信銀行對池子一方稱,這是配合大客戶的要求。
  • 銀保監會對中信銀行立案調查:洩露池子帳戶信息 支行行長被撤職
    來源:中國證券報銀保監會對中信銀行立案調查!洩露池子帳戶信息,支行行長被撤職陳瑩瑩 歐陽劍環 官方回應來了。日前,脫口秀演員池子發文吐槽中信銀行洩露隱私信息引發熱議。來源:銀保監會網站要求各銀行保險機構引起警示通報稱,2020年3月,中信銀行在未經客戶本人授權的情況下,向第三方提供個人銀行帳戶交易明細,違背為存款人保密的原則,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和銀保監會關於個人信息保護的監管規定,嚴重侵害消費者信息安全權,損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 一文讀懂正確的銀行流水列印姿勢 盤點中信銀行近年被罰百萬元明細
    中信銀行的操作是否合規?什麼情況下,銀行可出具客戶流水?中信銀行是否將面臨懲罰? 非法獲取、出售或提供財產信息50條以上即可入罪 在池子和笑果文化的糾紛中,中信銀行不知不覺成為了事件主角。發布致歉信,並撤銷支行行長職務,意味著,中信銀行承認存在操作不合規。
  • 原創|銀行洩露個人信息,5個真實案例……
    梳理銀行信息洩露案件引發的各類爭議後,我們發現案件雖有民刑之分,但大多數事件不是「禍起於蕭牆」,就是外賊的「趁虛而入」。以已有爭議為抓手,發現銀行管理的疏漏之處,才可防患於未然、治禍於未亂。禍起蕭牆:銀行內部工作人員洩露客戶信息1 民事糾紛:員工的爆料獵奇,侵犯客戶隱私李某與銀行籤訂《個人信用貸款合同》。
  • 中信銀行洩露儲戶信息,農行員工轉走儲戶存款,銀行還安全嗎?
    而緊接著,銀行頻頻爆出負面新聞,這讓很多普通老百姓很迷茫,「我的錢到底放在哪才安全呢?」先來盤點一下,近期銀行爆出的負面新聞。孤寡老人去世,唯一親人侄女無法取出存款?郅女士稱,之前來銀行,該工作人員已經承認此事,並說,一年還12萬,還20年。郅女士不同意,但U盾還在該工作人員手中。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中信銀行洩露儲戶信息,儲戶安全感何在?說到洩露個人信息,是令每一個人都煩惱的,而現在的人,都非常注重保護個人的信息。
  • 中信銀行網銀現漏洞:輸入任意手機號可知姓名
    在中信銀行網銀上隨便輸入一個電話號碼,即可查知機主相關信息中信銀行網銀現漏洞 輸入任意手機號可知姓名中國山東網青島頻道5月19日訊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用中信銀行的網上銀行為手機進行充值,在不付費的情況下可以知道機主的名字,導致手機用戶隱私被洩露。
  • 黑天鵝|洩露個人隱私!池子怒撕中信銀行 二級市場股價緣何絲毫未損?
    這次事件哪怕判罰中信銀行賠了池子幾十或幾百萬,對中信銀行全年的營收和利潤幾乎不會造成任何影響,股票價格也很難因此出現明顯的下跌。看似突發「黑天鵝」,實則資本市場的「噪音」。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一波未平,中信銀行洩露池子銀行流水一波又起。
  • 中信銀行是道歉了,但我們不配擁有隱私嗎?
    無論銀行的業務怎麼開展,儲戶和銀行的關係,本質上是債權和債務關係,不是商品的買賣關係。我借你錢,你還把我的信息給買了。這樣的騷操作,真的很不負責任且沒有商業道德。這也不讓不少儲戶擔心,哪天大客戶有要求,你是不是還能把我的餘額給提走?
  • 中信支行長被撤!池子舉報背後,銀行卡信息洩露頻發
    中信銀行向王越池道歉,並稱已按制度規定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對支行行長予以撤職。雷達財經注意到,脫口秀演員池子5月6日發布微博稱,中信銀行未獲本人授權,便將其個人帳戶流水提供給笑果文化,屬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並通過律師發函要求中信銀行、笑果文化賠償損失、並公開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