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我本可以一個月賺2000萬,但《道德經》讓我放棄了

2021-01-07 卡斯說說小白兔

人生在世,總要面對很多的困局。

當然,最難也是最多的,便是金錢的問題了。

在生活中有這樣的一種人,他們總覺得現在到手的工資並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應該去賺更多地錢,而自己最缺少的,並非是錢財,而是一個能賺大錢的機會罷了。

這便是現在年輕人最常面對的一個困局。

對此,我從白巖松的訪談中得到了一些啟示。

白巖松曾經說過,原本,有一個能月賺2000萬的機會找上了自己,讓自己很心動,這樣豈不是不用多長時間就能變成富人了,但是白巖松令人意外的是,他拒絕了!

拒絕的理由很簡單,白巖松說,他想起來之前讀書讀到老子的《道德經》的時候,裡面有一句話讓自己大徹大悟,他感受到了踏實,面對外物,心裏面也不會再起波瀾,心態更加平靜了。

《道德經》裡的這句話就是:「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白巖松說到,假如我得到了這2000萬,並將這筆錢用完了,那麼以後的所有事情都會變得更加輕鬆,那麼,我便會自然的認為成,我現在生活的任何改變,都不是這筆錢的原因,那麼日後便會更加心安理得了。

那麼,往往在個時間,最關鍵的就是「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他解釋道,這筆錢在一定程度上會變成我的負累,而我更需要在這此時學會不爭,這樣我才能做到無害,開心。

那麼,老子所說的「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天之道其實就是立於眾人,不會妄害,而人之道,就是做事順其自然,不故意起事端,不故意掠奪,這便是聖人追求的純真心靈與珍貴的人格。

簡單的一句話,卻蘊含了《道德經》中「捨得」的大智慧。

具備這種大智慧的人,往往格局也要更加寬大。大格局的人都懂得在為人處世的時候,捨棄一個,來換取另一個回報。

而白巖松的這個故事,恰恰證明了他的大格局以及大智慧。

而這些從《道德經》中學到的智慧,白巖松直到30歲以後,才發覺到他的重要性。

因此,他在對年輕人演講的時候總是被會說,30到40歲,對他最重要的一本書,便是老子的《道德經》。並將此稱之為是他的生命之書。

剛開始看《道德經》的時候覺得很簡單,看得越多,越覺得不簡單。有人以為我在研究《道德經》,我也不得不反問,我該做這樣的事嗎?我當然覺得該做這樣的事,因為任何好的東西都束之高閣,那麼蘊藏其中的智慧就不可以澤被眾人了。

可以說,《道德經》讓白巖松在每次面對人生重大選擇的時候,能夠做到更好的取捨。

聽了白巖松的很多演講之後,我對《道德經》就更加好奇了,因此就買來自己讀了讀。

果不其然,我讀完之後才發覺,老子的智慧實在太偉大了,怪不得都說,老子的思想,中國至今的智慧思想都無法超越。

它是一種勘破宇宙的大智慧,跳出了人本位的思考!

西方哲學家研究的終極問題,你都能在《道德經》裡面找到,並且作出了中國式的解答,凝聚著中國智慧,實力不容小覷。

學習道德經,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維方式,提升自己人生的領導力,曾國藩就是一個受益者。

任何一個認真對待生活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道德經,「一以貫之」,每一個人都應該做自己的領導者。

因為道德經全書字字珠璣,因此非常深奧,讀不懂的人,覺得晦澀,讀起來更是一臉懵逼。

但就是因為這種深奧性,很多人對道德經這本書又愛又恨,因此,我推薦大家可以嘗試讀一下全注全譯版本+圖解版本的《道德經》。

原文,註解還附有插圖,一應俱全,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方便快捷的掌握書裡面的精髓。

同時,道德經還是一篇非常經典的韻文,它的字字句句之間全是語言美的高度濃縮,堪比藝術品。

馬雲有一次看《道德經》時突然很興奮地說:「哎呀!這哪是我在讀老子,明明是老子在讀我,而且他讀到了我內心的最深處。

有人說,《道德經》是老子寫給後世的書。

只要靜下心來看完,相信都會對你們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相關焦點

  • 白巖松:我有月賺2000萬的機會,因為《道德經》裡1句話,放棄了
    月賺2000萬的機會,但因《道德經》裡的1句話放棄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手裡的這三四千的工資,根本不符合自己的能力,自己應該能夠賺得更多的。但白巖松告訴你,當你出現這樣想法的時候,就代表著你已經入局了。為什麼說這樣的想法是一個局呢?
  • 白巖松說:《道德經》中的這句話,讓我放棄了一個月2000萬的機會
    有人曾說讀懂《道德經》可以受益終身,《道德經》的影響之力,甚至可以說延續到了很多地方,俄國作家「列夫託爾斯泰」也曾深受其影響寫過:孔子的中庸之道妙極了,同老子一樣——順應自然法則即智慧,即力量,即生命這是以天道喻人道,也是貫穿道德經全篇的上善之人「利」與「不爭」的行為準則從看到這句話後,這句話一直對我的影響很深刻。
  • 白巖松:我有月賺2000萬的機會,但《道德經》這句結束語讓我放棄
    在白巖松事業如日中天時,他在一次採訪中說到:「我也有一個月當一次評委,一下子掙2000萬的機會但是我最終放棄了,因為我發覺掙錢如果這麼容易的話,我拿它幹嘛呢?」現實生活中,可以說,能真正跟隨自己內心生活的人不多,而是變成了金錢的奴隸,拿著一個月兩三千的工資,還想著掙更多的錢,最後才發現,就算掙再多的錢,也開心不起來。
  • 白巖松:因為《道德經》裡的一句話,我放棄了月賺千萬的機會
    2000萬的機會,就是去綜藝節目當評委,但最終白巖松還是拒絕了。白巖松也羨慕那些月入千萬的生活,但他還是保持了自己的清醒和覺悟,選擇走那條最踏實、最心安、最喜歡的路——新聞主持人。他拒絕在巨大的利益漩渦中失去本心。
  • 白巖松:不要讓自己陷進金錢的局中,讀道德經幫你尋回真正的自己
    白巖松:我曾可以月賺2000萬,但道德經中的話讓我放棄了如今的社會,要說我們最離不開的一樣東西就是:錢!好像我們住在了被金錢圍繞的牢籠裡。小白個人覺得真正能將這幾個字付諸實踐的,我覺得有一個人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白巖松。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我一樣的想法,在我們年輕氣盛時,總覺得自己一身本領但沒處施展,3000塊月薪的安穩工資不是我們的歸處,只要給我一個機會我也能月入幾十萬。
  • 白巖松:我可以月入兩千萬,想到《道德經》裡這句話,我拒絕了
    白巖松老師在一個訪談節目中是這樣說的:他說我可以去做兩千萬一個月的評委,但是我害怕掙錢變得這麼容易了,我拿它幹嘛呢,我的生活不需要這麼多錢,之前我也迷茫過,但《道德經》裡結束語「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 白巖松:被念歪的《道德經》
    被念歪的《道德經》在中國古代哲學文化中,「道」是一個源起。先寫一個「首」,再寫一個「走之」。道路、道德、道理、道法自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說明了它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也揭示了「知行合一」的規律。任繼愈老先生認為,《道德經》是寫給弱者的哲學慰藉,但也有很多人-包括我-認為,這是老子寫給掌權者、君王和政治家的一部經典。有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在我看來,四分之一部《道德經》就可以治天下。……《道德經》第十七章把我看樂了。「太上,下知有之。
  • 跟著白巖松重讀《道德經》,開始相信時間是世界上最好的良藥
    我一直以為,書架上的那本《道德經》我讀過。其實不然,我只是把它抄過一遍而已,從來沒有真正讀懂。這是一本大書,不是三日兩日就能讀完,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盡,終吾一生也未必知其一二。今年國慶非比尋常,本不該有的團聚不可言說,似偷來的幾日閒暇時光,好好享受,便是美好。
  • 白巖松書單:生命中,影響我最深的4本書,幫我提升4個層次
    第二本書:《朦朧詩選》當我打開《朦朧詩選》的時候,我看見:1986年5月8號購於王府井書店。我永遠記得那一個秋日的下午,在我租來的地下室裡頭,牆上斑駁的光影一寸寸移動」當年輕的白巖松合上最後一頁時,他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他逐漸感悟到應該回歸內心,不以簡單的對錯、輸贏去看待世界,也更有勇氣去面對新的挑戰。
  • 白巖松:即使再困難,也不要忘記《道德經》的這句話,建議收藏
    白巖松曾經在公開演講中說過,讓他頓悟的書,除了《曾國藩全書》就是《道德經》。其中影響最大而且自己最喜歡的就是《道德經》。在一次演講中,他說過讓自己的學生抄《道德經》中印象最深的十句話。但是沒想到,中選率最高的就是《道德經》中第二十三章的一句話: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當然這句話也是讓曾國藩頓悟的一句。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從《道德經》中看自我,本我,超我
    其實這中間缺少了一個中間環節,三段論中少了一個小前提——人生中的本我,自我,超我的討論,這也是人為下人、中人、上人的區別。本我是遵循著「快樂原則」,大部分行動是受欲望驅動的,像是大家都喜歡美麗的好看的電視劇刷抖音,都喜歡做容易的事待在舒適圈,都偏愛高富帥,都喜歡當爭先。
  • 被白巖松稱為「生命之書」的《道德經》,到底有什麼奇特之處?
    ,他說,古聖人完全能解讀今天的人心;央視主持人白巖松,更把《道德經》作為的生命之書,30歲後的處世參考;此外,老子《道德經》的利害之處,是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維方式,提升自己人生的領導力,
  • 白巖松:在我25歲時,這本書讓我讀懂了人性的複雜
    今年的6月25日,私家車999攜手白巖松《對白2019》高校巡迴演講走進百年學府——河南大學30到40歲:對我最重要的是老子的《道德經》對於這樣的感悟,白巖松慶幸自己在25歲的時候可以主持《東方之子》,也可以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段讀到了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白巖松:1993年我25歲的時候開始做《東方之子》的節目主持人。
  • 白巖松:再困難,都不要忘記《道德經》裡這句話,風再大,終會停
    白巖松是央視著名的主持人,在主持界的地位和口碑都很好,也許很多人都看到白巖松的功成名就,但其實白巖松也曾患過抑鬱症,承受著不為人知的痛苦,甚至和妻子交流都只能用紙條傳文字。後來通過家人的關懷和讀書,他才走出了陰霾。他當時主要讀的就是《曾國藩全書》和《道德經》。
  • 白巖松書單:這4本書,影響我人生4個10年,值得每個人去閱讀
    我的答案永遠是標準的:「對我影響最大的一個人是我媽,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新華字典》;沒有我媽就沒我,沒有《新華字典》我不會認識那麼多字,看那麼多書。」其實,人的生命就像一條奔騰不息的江水,總有很多分支不斷地給你注入新的能量,一本又一本的書就是如此。但是突然有一天,有一個提問很殘忍—哪本書最重要?手心手背難以割捨,怎麼去回答呢?
  • 白巖松來肥作讀書月報告 列舉對他影響最大的四本書
    昨天,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做客中國科大,為安徽省直機關「讀書月」活動作報告,並列出《新華字典》、《朦朧詩選》、《曾國藩》、《道德經》四本書,回望自己過去40年讀書生涯。這本詩選裡的舒婷、楊烈、顧城等人的詩句,深深地改變了白巖松,「那些文字,融入了我的血液。」白巖松說,他把這本詩選永遠擺在書架上,是除了《新華字典》外,翻得最多的書。《曾國藩》助他洞悉人性「90年代,我看到了唐浩明先生寫的《曾國藩》。」白巖松說,那是他剛剛從電臺進入電視臺的時候,還懷有很多年輕人的懵懂、好奇。
  • 道德經:安靜下來,回歸本我,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有這種想法的人,往往自身就是存有一定惰性的,他們對於學習的態度即便是沒有《道德經》的影響,往往也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如果你真的潛下心來靜讀《道德經》,你會發現這本書的指導意義有很大,它會教導你成為一個處事不驚的人,而這樣的人往往更容易走向成功。
  • 黃明哲正解道德經 道德經講解視頻全集
    如果人生只讀一本書,你會選擇哪一本?每次遇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道德經》。這不僅因為,它是暢銷兩千年的「古代奇書」,被譽為「萬經之王」。全書僅僅5126個字,可研究它的書籍少說也有5000萬字。還一路暢銷到國外,據說德國每3個家庭中,就有1個家庭擁有它。
  • 馬雲的經商聖經,白巖松的生命之書,《道德經》你總要讀幾句!
    為什麼《道德經》被稱為「萬經之王」,俗話說「經是良言」,佛教的經晦澀難懂,但是明白其中的意思後,就可以手敲木魚而嘴裡念念不忘。所以說,無論什麼文學作品,單是文字的排列組合是沒有意義的,要明了其中對生活對生命的借鑑意義,才有了價值。
  • 一個家庭為什麼總存不住錢?《道德經》:這2件事做的「太滿」了
    李嘉誠說:「我盡我自己的努力,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我並不是什麼救世主,我也有挽救不了的時候」。李嘉誠說話從不說大話,也不把話說得太絕對。所以一個家庭想要存住錢,一定不能把事做得太滿和把話說的太滿。《道德經》中充滿了智慧「每天讀道德經,不一定會有什麼用,除了朋友間聊天,偶爾蹦出一句以顯逼格,但是……」最熱門的回答是這樣的:「《道德經》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來悟的,結合生活,工作,經歷等等,去猜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