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因為《道德經》裡的一句話,我放棄了月賺千萬的機會

2020-11-17 重慶臺家事有道

白巖松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主持人,曾獲得「中國金話筒獎」、「長江韜奮獎」等多個榮譽獎項,但即使身肩名與利,他卻仍能做到不忘初心。功名利祿、紛紛擾擾,世間誘惑太多,而白巖松也曾動過心,卻也守住了心。

白巖松曾表示自己曾有月賺2000萬的機會,就是去綜藝節目當評委,但最終白巖松還是拒絕了。為何?其實是因為受到《道德經》中的一句話影響——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天道總是利於眾生,而非傷害它們,聖人的行為準則是普濟大眾而與世無爭。只有舍,才有得,得失皆在一念間。白巖松也羨慕那些月入千萬的生活,但他還是保持了自己的清醒和覺悟,選擇走那條最踏實、最心安、最喜歡的路——新聞主持人。他拒絕在巨大的利益漩渦中失去本心。

白巖松說:「我總是害怕,因為我掙錢變得這麼容易了。然後我拿它幹嘛呢,我的生活方式不需要這麼多錢,衡量的標準不能拿外在的標準去衡量,說我掙多少錢,而是要看你是不是真的開心。我覺得我做這件事情(新聞主持人)是真的很開心呀,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確實如此,一旦錢財來得容易,就會讓自己被成就感衝昏頭腦,反而忘了最初的本心,況且我們其實真正喜歡的生活方式未必需要那麼多錢。可現如今這個喧囂浮躁的社會,人們總是貪婪地想著掙一筆、再掙一筆,錢越多越好,但你是否在那些忙碌麻木的日子裡反思審視自己的本心,也許最初不過是想掙錢給父母買一件新衣服而已。

那些活得通透的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記著自己最初的追求,堅如磐石,矢志不移。所以說有些人之所以能站在高處,是因為這個人確實有超乎常人的耐心和毅力。白巖松就是這樣一個人。

在白巖松的人生中,是《道德經》拽住了白巖松的心,讓白巖松堅守住了自己最初的想法。「烏鎮文化講堂」中,白巖松就說出了《道德經》對自己的幫助。為他解答自己的人生兩大困惑:「私」與「滿」。

「以其無私,故成其私。」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就是書中的解答。《道德經》在白巖松的生命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就如同一位充滿智慧的人生導師,引領他正確且堅定地前行。

如果我們也想學習更多的大道智慧,就可以來讀讀《道德經》。《道德經》是老子對自然萬物,對人生、社會等方面進行觀察後所做的哲學思考,體現了他的自然觀和人生觀。特別是對於生活在物質力量迅速崛起、精神信仰反倒日漸消退的今天的人們,《道德經》中呈現的精神內核一定會為你答疑解惑。

魯迅先生曾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總之,《道德經》是一部值得你去反覆閱讀反覆體驗的文化典籍,將為你提供全新的啟迪。

相關焦點

  • 白巖松:我有月賺2000萬的機會,因為《道德經》裡1句話,放棄了
    月賺2000萬的機會,但因《道德經》裡的1句話放棄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手裡的這三四千的工資,根本不符合自己的能力,自己應該能夠賺得更多的。但白巖松告訴你,當你出現這樣想法的時候,就代表著你已經入局了。為什麼說這樣的想法是一個局呢?
  • 白巖松:我本可以一個月賺2000萬,但《道德經》讓我放棄了
    在生活中有這樣的一種人,他們總覺得現在到手的工資並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應該去賺更多地錢,而自己最缺少的,並非是錢財,而是一個能賺大錢的機會罷了。這便是現在年輕人最常面對的一個困局。對此,我從白巖松的訪談中得到了一些啟示。
  • 白巖松說:《道德經》中的這句話,讓我放棄了一個月2000萬的機會
    我敢這麼說,並非對諸位有何不敬之意,因為我本身就是如此。因此,那些上智的學者,便由譏笑老子、研究老子,而成今日的哲學先驅,以致老子成了他們終身的朋友。這是以天道喻人道,也是貫穿道德經全篇的上善之人「利」與「不爭」的行為準則從看到這句話後,這句話一直對我的影響很深刻。
  • 白巖松:我有月賺2000萬的機會,但《道德經》這句結束語讓我放棄
    在白巖松事業如日中天時,他在一次採訪中說到:「我也有一個月當一次評委,一下子掙2000萬的機會但是我最終放棄了,因為我發覺掙錢如果這麼容易的話,我拿它幹嘛呢?在採訪的最後,白巖松用老子《道德經》中的一句結束語給出了答案:「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也正是這一句話,讓身處外界各種誘惑的白巖松真正清醒起來,最終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 白巖松:不要讓自己陷進金錢的局中,讀道德經幫你尋回真正的自己
    白巖松:我曾可以月賺2000萬,但道德經中的話讓我放棄了如今的社會,要說我們最離不開的一樣東西就是:錢!好像我們住在了被金錢圍繞的牢籠裡。現在有一句話非常的火:「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但是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卻很有人做到。小白個人覺得真正能將這幾個字付諸實踐的,我覺得有一個人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白巖松。
  • 白巖松:我可以月入兩千萬,想到《道德經》裡這句話,我拒絕了
    白巖松老師在一個訪談節目中是這樣說的:他說我可以去做兩千萬一個月的評委,但是我害怕掙錢變得這麼容易了,我拿它幹嘛呢,我的生活不需要這麼多錢,之前我也迷茫過,但《道德經》裡結束語「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 白巖松:被念歪的《道德經》
    道路、道德、道理、道法自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說明了它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也揭示了「知行合一」的規律。任繼愈老先生認為,《道德經》是寫給弱者的哲學慰藉,但也有很多人-包括我-認為,這是老子寫給掌權者、君王和政治家的一部經典。有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在我看來,四分之一部《道德經》就可以治天下。……《道德經》第十七章把我看樂了。「太上,下知有之。
  • 白巖松:再困難,都不要忘記《道德經》裡這句話,風再大,終會停
    白巖松是央視著名的主持人,在主持界的地位和口碑都很好,也許很多人都看到白巖松的功成名就,但其實白巖松也曾患過抑鬱症,承受著不為人知的痛苦,甚至和妻子交流都只能用紙條傳文字。後來通過家人的關懷和讀書,他才走出了陰霾。他當時主要讀的就是《曾國藩全書》和《道德經》。
  • 白巖松:即使再困難,也不要忘記《道德經》的這句話,建議收藏
    白巖松曾經在公開演講中說過,讓他頓悟的書,除了《曾國藩全書》就是《道德經》。其中影響最大而且自己最喜歡的就是《道德經》。在一次演講中,他說過讓自己的學生抄《道德經》中印象最深的十句話。但是沒想到,中選率最高的就是《道德經》中第二十三章的一句話: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當然這句話也是讓曾國藩頓悟的一句。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跟著白巖松重讀《道德經》,開始相信時間是世界上最好的良藥
    做家務的時候,放著小視頻,剛好是白巖松「白說」《道德經》,聽著聽著才發現道德經我算是白看了,於是無比慚愧地,鄭重其事地把《道德經》從書架上請下來,這一次順著白巖松的題點去讀,只找相應的幾句,反覆思考,受益良多。
  • 道德經一句話揭示,為啥你創業賺不到錢?
    道德經一句話揭示,為啥你創業賺不到錢?有人說現在是最好的時代。當然,也有人說現在是最不好的時代。不管是什麼時代,賺錢的人總能賺到錢,賺不到錢的總是賺不到錢。不出意外的話,不出一個月,不不,或許不用一周,甚至一兩天之後,依然是有錢的越有錢,沒有錢的依然變回一無所有。為啥?就是因為每個人的【思維】不同。
  • 與抑鬱症抗爭5年,3次想自殺,白巖松:曾國藩的一句話,拯救了我
    曾經,這些傳言,全是針對著名主持人白巖松的。沉寂多年後,他本人正面回應了「抑鬱自殺」一事。在年度演講《對白》中,被一名95後女大學生提問,你抑鬱過嗎?「如果不是讀很多人看很多人我怎麼能接受缺陷呢?接受缺陷之後我就好多了。」那個時候白巖松看了一部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全集》,這裡面曾國藩說的的一句話,點醒了他,也拯救了他。「花未全開月未圓」。
  • 《道德經》:這2件事做的「太滿」了
    中國人從古至今一直很忌諱「滿」這個字,老子在《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在身邊,大家時候經常聽到別人抱怨「總是存不住錢」這句話呢?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其實我們看看身邊那些混的好的人就知道了。
  • 白巖松《白說》:讀書,讀得真的是書嗎?
    在我的很多文章的文末都會看到這麼一句話,「願你在別人的故事裡,見自己。「人生本來就是一個,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的過程。萬事萬物,皆可為鏡。我喜歡白巖松,因為他的主持風格自成一派,最重要的是有態度!正如他說《道德經》是他生命裡的一本大書。(對我來說也是。)它揭示宇宙萬物的本原,洞察人間世事的奧妙,充滿強大而實用的辯證法,讓你受用終生!
  • 《道德經》簡單才是極致!創業賺不到錢?你把事情搞複雜了
    創業,做生意,打工、賺不到錢?是你把事情搞複雜了,《道德經》中講,只有簡單才是極致。任何複雜的事情,都有簡單的辦法可以解決。你一定會說:胡說八道,哪有這麼簡單的事!每個人立場不同,角度不同,觀點不同,自然對同一句話,同一件事理解不同,感悟不同。
  • 白巖松來肥作讀書月報告 列舉對他影響最大的四本書
    昨天,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做客中國科大,為安徽省直機關「讀書月」活動作報告,並列出《新華字典》、《朦朧詩選》、《曾國藩》、《道德經》四本書,回望自己過去40年讀書生涯。所以,現在白巖松看到有人說「道德崩盤」之類的話,會認為是一種推卸,「要改變環境,把中國人優秀的一面逼出來。」從《道德經》裡汲取營養剛剛過去的十年裡,白巖松最青睞的書是只有五千字的《道德經》。讀了《道德經》後,白巖松常常感慨,到底是什麼樣的夕陽流水,能啟發出古人如此的智慧呢?「老祖宗把經典都寫完了,我們還一邊撞南牆一邊去揣摩。」
  • 《道德經》:用天道平衡人生,「有為無心」才是最高智慧
    在《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人生,所有的刻意,只會讓生活越來越糟。有這樣一句話:有心栽樹樹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所以最好的智慧,就是讓自身去順應規律而施為,避免因為刻意妄為而背離規律。
  • 被白巖松稱為「生命之書」的《道德經》,到底有什麼奇特之處?
    老子充滿智慧,語言風趣,是中國最早的哲學家,僅僅用了五千字,81條,就把《道德經》就弄成了全世界翻譯各個語種發行量僅次於《聖經》的一本書。而就是老子寫的這本書,讓著名央視主持人白巖松稱其為「生命之書」,到底有什麼奇特之處?
  • 黃明哲正解道德經 道德經講解視頻全集
    每次遇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道德經》。這不僅因為,它是暢銷兩千年的「古代奇書」,被譽為「萬經之王」。全書僅僅5126個字,可研究它的書籍少說也有5000萬字。還一路暢銷到國外,據說德國每3個家庭中,就有1個家庭擁有它。
  • 《道德經》:為什麼第一章難以理解?因為第一章是序言,不是正文
    大家回想一下,有沒有這種感覺,在最開始接觸《道德經》的時候,我們興致勃勃翻開第一章,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後面又是『玄之又玄』之類的。瞬間感覺非常繞,不好理解。我之所以能堅持下來去反覆學習《道德經》,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聽了一場講座,解開了我心中的疑惑,希望大家也能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