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探標準,甘坑小鎮緣何成特色小鎮樣本?

2020-12-17 南方網

如今的甘坑客家小鎮,不僅是「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還憑藉「IP Town」模式榮獲「2017中國文化旅遊融合先導區(基地)試點」,更成為首批國家級文旅特色小鎮。

  草木蔥蘢、青磚灰瓦、房連巷通,位於深圳龍崗的甘坑新鎮依山傍水,猶如嬌羞的客家姑娘。街道上間或出現的小涼帽動漫形象,又為這座特色小鎮增添了一抹活潑亮色。如今的甘坑客家小鎮,不僅是「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還憑藉「IP Town」模式榮獲「2017中國文化旅遊融合先導區(基地)試點」,更成為首批國家級文旅特色小鎮。

  甘坑新鎮緣何從破敗落寞的古村落,一躍成為特色小鎮的樣本?近年來,特色小鎮群起,避免同質化的呼聲漸響。解碼甘坑新鎮成功破題同質化的關鍵,在於其用文化給小鎮輸血並且造血,讓文化創意在這座小鎮與現代生活、科技、人工智慧發生緊密聯繫,讓傳統在這座小鎮與未來相遇。甘坑小鎮崛起的背後,實則是華僑城集團「文化+旅遊+城鎮化」戰略的落地實踐,也是「以商承文、以文帶旅、以旅興商」模式創新運用的縮影。

  「文化既有復古的,也有面向未來的。面向古代的小鎮好做,面向當代的小鎮難做,而面向未來的小鎮沒有標準。讓小鎮更有活力、可持續,是未來小鎮發展必須要思考的問題」,深圳華僑城文化集團總經理胡梅林說道。

  挖掘傳統,打造原創專屬IP

  文化,首先要用現代大眾接受的方式去表達。比如,同樣是中國文化的精粹,京劇、粵劇即便原汁原味也難免「曲高和寡」,而融合中國武術的《功夫熊貓》卻成為火遍環球的系列賣座電影。

  甘坑客家小鎮曾是客家人聚居地,古建眾多,有歷經120餘年滄桑的南香樓,有建於雍正年間的狀元府,一磚一木與幾百年的客家老屋一道形成了獨特的客家文化載體。這樣深厚的客家文化,必須要大眾看得見、看得懂,同時必須和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發生聯繫。

  挖掘傳統,打造原創專屬IP勢在必行。南方暑期長,天氣炎熱伴隨雨季頻密,客家人便製作中間鏤空、帽簷寬大的涼帽,既可擋雨、又能遮陽。過去,甘坑小鎮就有涼帽村,八十年代出口的涼帽佔據全球八成份額。隨著布料成本下降,雨傘與空調的普及,涼帽逐漸成為歷史一景,並被列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客家涼帽與溫柔純情的客家姑娘一結合,便誕生了大眾所熟悉的「小涼帽」IP形象。

  文化創意無形,不僅要變成可以消費的內容,更要變成可以消費的產品。小涼帽IP的產業布局,是從小說、繪本、動畫,再到主題樂園、主題酒店、主題農場,直至300多種主題衍生產品同步推出,使小涼帽形象不僅局限在單一領域,而是通過更為豐富多樣的形式擴大影響力。其中以主題IP「小涼帽」為切入點舉辦的小涼帽國際繪本獎,已成為華語甚至全球頂尖的繪本比賽新星。繪本獎旨在鼓勵並獎勵所有致力於繪本創作的出版機構和個人,發掘國內外優秀的繪本創作力量和繪本作品,為出版機構、繪本作者和繪本插畫師營造國際交流及合作的良機,同時為小涼帽繪本的探索與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50元一頂的小涼帽,是甘坑小鎮目前最暢銷的商品,佔到衍生品商店收入的一半。在甘坑新鎮,幾乎大街上每三個家庭,就有人拿著刻著家風家訓和姓氏的戒尺。」胡梅林講起甘坑新鎮的變化,難掩興奮。回憶起初來小鎮的第一件事情,是把賣同款佛珠的商戶升級,胡梅林表示許多小鎮千人一面的原因在於未能把原創IP導入,因而無法形成銷售產業鏈。

  如今,甘坑新鎮已形成以小涼帽IP為核心的文創產業基地。在深圳龍崗,除華僑城文化集團之外,還有一批以數字內容、IP產權為核心業務的創新型公司以及佔據深圳半壁江山的印刷業集群,結合上下遊產業打造完整的生態圈,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已見雛形。

  科技賦能,用數位化豐富IP表達

  科技的誕生,是為了需求更好地滿足。「在『連接』思維和『開放』戰略下,文化多業態融合與聯動成為數字娛樂產業尤其是內容產業的發展趨勢,開放、協同、共融共生的泛娛樂生態系統初步形成」,《2018年中國泛娛樂產業白皮書》如是寫道。

  在當下多元化、生態化的形態趨勢下,數字文化產業中「IP+」的發展方式正取代原本「IP」為王的策略定位。科技賦能,用數位化手段豐富IP內涵,將是延續IP可持續發展、推動產業品牌升級、文化升級的重要力量。

  在甘坑客家小鎮的火車站內,總建築面積約2000平米的V谷樂園正式開放,一眾小朋友駐足停留。作為中國首批原創主題VR樂園,V谷樂園區別其他依附於綜合商業體內的VR體驗店模式,有更強的故事性和更突出的一體化沉浸式體驗。其以原創的小涼帽IP故事為核心內容,在主題環境包裝中融入原創數字內容。家長和小朋友,可以在獨立的單體建築中實現虛擬實境世界暢玩、體驗親子互動娛樂、學習科普知識等。

  在V谷樂園,與其說是VR(虛擬實境)技術的運用,不如說是VR(虛擬技術)、AR(增強現實)、MR(混合現實)等數位化技術的綜合落地。最早,華僑城集團曾在世界之窗耗資一個億打造飛行影院,為了達到俯衝移動的效果,影院裝載了車軌、遊客入園需要搭乘道具車。而如今,同樣一個飛行影院,其佔地面積更小、成本縮至兩百萬,但沉浸式體驗更佳,要做的只是安裝吊椅、讓屏幕故事場景應時更替。憶及此,胡梅林不免感慨,數位化技術的誕生讓小鎮更有科技活力。

  人工智慧,讓小鎮兼具服務

  破題同質化,不是簡單復古,而是面向當下與未來,為小鎮注入活力、形成自我更新的生態。其一,便是讓小鎮智能化,能夠服務於人。在中國,小鎮多在偏遠郊區,交通不便、硬體設施跟不上,醫療、購物等日常需求常常需要去到城裡或者中心地區解決。胡梅林以為,小鎮過去沒有服務,而人工智慧恰恰是手段。

  把手放在機器感應區上,等候一分鐘左右的時間,精準的全身健康數據報告就實時生成,關注微信號便可發送到手機上。這樣一臺藍白交錯、一人高的機器人名為花兮智能健康檢測機器人,由華僑城文化集團研發,是甘坑小鎮名副其實的「健康管家」。輕鬆檢測,便可知道小鎮居民、遊客是否處於亞健康狀態,並指導在哪些方面進行調養。

  相隔不遠,人工智慧平臺小鎮通也亮相鎮內。遊客、居民可以通過此平臺在小鎮實現場景化、智慧化消費,票務、預訂、餐飲、支付、發票通通解決。未來,在小鎮購買的東西可以快遞寄回家,電子繪本也可以在平臺上面免費借閱。胡梅林表示,以硬體和網際網路技術為基礎,依託華僑城產業聯盟的資源整合能力,將在未來實現多個小鎮的互聯互通,真正實現「萬物互聯」。

  不僅在資金、技術上輸血,華僑城集團更希望小鎮能自主造血。實際上,甘坑小鎮已然形成自我革新的生態。藝術畫廊,是甘坑小鎮文化商業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其餘景區中的畫廊不一樣,甘坑小鎮的藝術家們探索出了「藝術家廚房」的新路徑。

  藝術家在自己家的畫廊開設餐飲區域,由藝術家本人掌勺,遊客、藝術同僚、潛在購買者同聚一堂,在飯聚中藝術家或袒露自己的創作心路、或眾人共享人生趣事。一頓飯下來,潛在購買者真成了購買者,藝術氛圍也因此傳播開來。受此啟發,胡梅林決定改造小涼帽國際繪本館,在其中增設餐飲、手作區域。

  「真正的小鎮,必須有生活、有自我革新的意識。面向過去的小鎮好做,因為形式上不過是參照古書去復古,因而千人一面。面向當下和未來的小鎮難做,因為沒有標準。」胡梅林表示,更願意把華僑城文化集團目前在特色小鎮模式的新作為,定義為探索標準必須邁出的堅定步伐。

  統籌/文字/圖片:陳盈珊

相關焦點

  • 甘坑小鎮入選2019年度「小鎮美學榜樣」
    通過評審會評審,以及評委和專家實地考察和終審評定,甘坑客家小鎮成功入選2019年度「小鎮美學榜樣」。保護性開發為前提 以與當地村民共建共享甘坑距今已三百多年歷史,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因地勢低洼、甘泉匯聚成坑而得名。這裡曾是深圳為數不多的扶貧地點,環境髒亂差、逢雨必澇,是被遺忘的角落。
  • 深圳甘坑客家小鎮旅遊小鎮項目案例
    甘坑客家小鎮北起甘坑水庫,南至三聯村,擬規劃總面積約12平方公裡。2017年7月,甘坑客家小鎮入選首批國家級文旅特色小鎮。甘坑客家小鎮共分六大板塊:文化休閒區、特色產業區、農耕體驗區、溼地科普區、農業觀光區、山地運動區。
  • 隱藏在深圳的世外桃源:客家風情的甘坑小鎮
    這個周末,我決定帶他到小涼帽IP的發源地甘坑客家小鎮。因為這裡就可以滿足我以上所有的心願及幻想。甘坑客家小鎮曾為瑤族人聚居地,相傳三百多年前,甘坑村的始祖、梅州的客家人謝文明、卓美發看中了這裡的自然環境優美,於是便決定留下來在此定居並繁衍生息。瑤漢兩族從衝突到和諧。隨後粵東梅縣、五華縣、興寧市張姓、鍾姓、彭姓、李姓、葉姓、陳姓客家人也結伴遷居到甘坑,於是有了現在的甘坑客家小鎮。
  • 「甘坑涼帽」化身原創IP 深圳客家小鎮成熱門景點
    小涼帽國際繪本館 陳錦堯 攝【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甘坑涼帽」化身原創IP 深圳客家小鎮成熱門景點 中新網深圳9月26日電 (陳錦堯)「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網絡主題活動廣東行活動第一站來到了位於深圳市龍崗區的甘坑客家小鎮。小鎮內留有百年客家老屋,開設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甘坑涼帽」為原型打造的特色IP:「小涼帽」的主題酒店、VR主題樂園,共同打造了一個獨特的客家文化載體。「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網絡主題活動廣東行啟動 陳錦堯 攝2017年中旬,甘坑客家小鎮成為國家文化部授予的首批文化旅遊融合先導區試點。
  • 深圳甘坑客家小鎮 親子家庭出遊好去處
    最近深圳天氣陽光燦爛,招招很開心來到了甘坑客家小鎮旅行,小鎮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吉華街道甘坑社區,是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由客韻古鎮、主題樂園、特色酒店、文化博物館四大版塊組成,佔地面積18萬㎡,北起甘坑村、涼帽村,南至三聯村。
  • 親子遊玩好去處-深圳甘坑客家小鎮
    甘坑客家小鎮曾為瑤族人聚居地,相傳三百多年前,甘坑村的始祖、梅州的客家人謝文明、卓美發看中了這裡的自然環境優美,於是便決定留下來在此定居並繁衍生息。瑤漢兩族從衝突到和諧。隨後粵東梅縣、五華縣、興寧市張姓、鍾姓、彭姓、李姓、葉姓、陳姓客家人也結伴遷居到甘坑,於是有了現在的甘坑客家小鎮。景區主要分為兩大部分,客家小鎮和生態公園。
  • 深圳布吉甘坑客家小鎮
    起源於明清時期的甘坑村在大深圳鬧市的中心,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客家風情小鎮即甘坑客家小鎮。大門牌樓來到甘坑客家小鎮,到街區逛逛可以見到很多保留濃厚的粵式風格的建築。小涼帽農場還可以到小鎮的一個老火車站逛逛,只是一個小小的站房,但在民國時期這個火車站十分熱鬧。
  • 「家鄉的特色小鎮—珠三角」一處民俗小鎮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圖片來源:經濟觀察報)特色小鎮建設熱潮持續兩年多以來,住建部公布的國家級特色小鎮已有403個,各省市級的特色小鎮更是數以千計,它混雜了特色產業發展、房地產開發、新農村建設等諸多概念,裹挾著巨大的利益。
  • 深圳甘坑客家小鎮「小涼帽農耕節」啟動
    2020華僑城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甘坑客家小鎮「小涼帽農耕節」 啟動,為期兩個月的「小涼帽農耕節」,基於傳統客家文化,圍繞文化+旅遊「美好如期,歡樂同行」的活動主題和小涼帽IP。 同時,在小涼帽農耕節活動中,從小鎮玩、看、住、吃、遊、娛全方面感受到自然健康的生活狀態,開啟一個小鎮風味的夏日農耕特輯!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甘坑客家小鎮:小涼帽打造大IP
    採訪團參觀甘坑小鎮博物館。中國青年網記者 靖強攝  中國青年網深圳9月27日電(記者 靖強)阿妹、古鎮、涼帽、中華田園犬、野貓……這些看起來平淡無奇的事物融合到一起,就成為了獨一無二的「小鎮IP」——甘坑涼帽。  甘坑客家小鎮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吉華街道甘坑社區,起源於明清時期,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村莊。
  • 甘坑客家小鎮,深圳周末親子溜娃聖地!
    答案揭曉——這裡就是位於 深圳 布吉的「甘坑客家小鎮」。其實早在兩年前我懷孕時,就和銀星一起去過甘坑,當時就覺得這個地方非常不錯,不僅保留了客家的原味建築和文化,還有山有水,很多小巷子適合拍照,文藝氣息十足。但可惜當時的小鎮在商業方面有些混亂,商家良莠不齊,體驗感差一點。
  • 甘坑客家小鎮煥新綻放 「十一」黃金周美食美景民俗等你來
    深圳新聞網9月30日訊(記者  李云云  通訊員  鄒凱)百年小鎮再次煥新!9月29日,華僑城甘坑客家小鎮煥新盛典在龍崗區吉華街道甘坑客家小鎮南香樓藝術酒店舉行。這也是自2016年華僑城集團進駐甘坑客家小鎮,歷經兩年多的全面升級和跨越式發展,也標誌著小鎮正式從建設期全面進入運營期。
  • 益田旅遊商業攜手華僑城 甘坑客家小鎮煥新盛典啟幕
    圖片來源:甘坑客家小鎮   多家特色品牌籤約入駐  客家風情與精緻商業融合   據悉,坐落於深圳中部布吉片區的甘坑客家小鎮,佔地面積18萬㎡,商業面積約4.5萬㎡,定位為「都市慢生活文化古鎮」,規劃了文創特色街區、客家美食街巷、文化體驗學院、親子娛樂空間、特色主題酒店五大組團,引入了諸多具有特色的品牌,涵蓋文創、美食等多個業態。
  • 甘坑小鎮「小涼帽採青節」上線 邀您共赴春宴賞春光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4月7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李云云  通訊員  曾星元)春日萬物生長,正是踏青好時節,漫步在小鎮古巷,樂遊田園農場,遠離喧囂,盡享自然之美!日前,記者從甘坑客家小鎮獲悉,小鎮推出「原生態田園」「文藝清新漫遊」等體驗型療養式度假系列活動。「小涼帽採青節」暖心上線,閒暇之時,市民可到甘坑客家小鎮來一場春日田園之旅。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甘坑客家小鎮:從500億起步邁向GDP上...
    當天,活動第一站去往深圳龍崗區的甘坑客家小鎮。據悉,這個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小鎮,通過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打造「旅遊+文化+城鎮化」的示範點,未來有望成為其他城市及地區的參考範例。位於深圳龍崗區的甘坑客家小鎮,起源於明清時期的赤竹寨,距今已三百多年歷史,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
  • 「文化+旅遊+城鎮化」推動甘坑客家小鎮舊貌換新顏
    第十五屆文博會甘坑客家小鎮分會場今天(17日)啟動「小涼帽文化節」,圍繞中國非物質文化超級IP動畫「小涼帽」的動畫及系列作品首發,原創八大IP、八大文旅品牌集中亮相,第三屆小涼帽國際繪本獎同步啟動。甘坑客家小鎮是深圳市龍崗區以「文化+旅遊+城鎮化」推動發展的代表性項目。20世紀80年代前後,處於改革開放前沿的深圳經濟發展十分迅猛,甘坑村卻因環境惡劣始終沒有得到發展機會。
  • 深圳甘坑客家小鎮,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非常值得去遊玩!
    深圳甘坑客家小鎮裡的手工磨豆腐店,不知這裡製作的味道如何!在手工磨豆腐店後面的建築是家風家訓館,建築面積很大很有當地風格。文昌塔,甘坑客家小鎮十大著名景點之一。從塔底往上仰望,文昌塔非常宏偉壯觀!甘坑火車站,甘坑客家小鎮十大景點之一。這個火車站同樣很有特色,它並不是擺設,而是不是有火車從裡面經過。甘坑火車站正面照,不知道裡面怎樣?
  • 龍崗多路徑打造特色小鎮和產業園區
    ●徐劍 陶清清 鄒小波 宋豔麗天安雲谷、大運軟體小鎮、六約珠寶文化產業園、甘坑客家小鎮……近年來龍崗區湧現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小鎮和產業園區,成為了龍崗區產業新名片,同時也見證了龍崗區社區集體經濟轉型發展的活力。
  • 深圳甘坑客家小鎮,硬生生把一個農村變成一個讓人期待的景點
    10年前的深圳甘坑客家小鎮就是一個小農村,如今搖身一變成了一個非常讓人期待的景點。這幾天再一次來到甘坑客家小鎮。發現這裡再一次進行升級改造,旁邊的臭水溝變成了清溪的河流,仔細往裡看,河流裡還有小魚在遊動。裡面的景點更加豐富了。
  • 深圳甘坑客家小鎮狀元府的詩詞 自是南天風日麗,清聲又引狀元來
    甘坑客家小鎮狀元府關於深圳甘坑小鎮狀元府甘坑村起源於明清時期,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村莊,與觀瀾版畫村、鶴湖新居、麻磡村、大萬世居等一同被譽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題甘坑客家小鎮狀元府風馬驢深樹高牆掩舊扉,獸墩遙想盛時威。春風曾自長安道,萬綠叢中打馬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