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囀巴陵春初暖---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2020-12-14 湖南日報

    亞 平  夢 君  衛 和  金 輝

    清溪流過山幾重,空水澄鮮一色冬。1月4日,筆者來到嶽陽市「六建六擴」教育工程項目的代表學校,走進一個個校園,只見雄偉高大的教學樓一座連著一座,高度科技化的多媒體教室一間連著一間,樓與樓之間廊道暢通,花壇牆角整潔乾淨。學生們在偌大的操場上奔跑,在直播教室內與萬裡之遙的美國學生交談,朗朗讀書聲在校園上空飄蕩……此情此景,讓人覺得雖然身處深冬,卻感受到了春天一般的明媚。

    近年來,隨著嶽陽市城市化進程加速、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區入學難問題日益凸顯。如何緩解教育資源緊張的困境?嶽陽市委、市政府苦心孤詣。「要根據城區新的拓展態勢,調整優化中心城區教育布局規劃,加快重點片區、重點學校建設,統籌抓好大班額化解,切實加強學校周邊環境及配套設施建設,推動教育總體發展水平與新增長極建設相匹配、與人民群眾期盼相呼應。」嶽陽市委書記劉和生說。

    風乍起,吹動一池春水。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嶽陽市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中心城區學校「六建六擴」(新建6所學校、擴建6所學校),完善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嶽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愛武說:「學校建設對於破解中心城區入學難問題十分重要,要科學布局、抓緊推進,建成高品質學校,滿足群眾對教育資源的需求。」2016年,該市便開始在位於中心城區的嶽陽樓區、嶽陽經開區、南湖新區等地實施「六建六擴」工程。

    蜜成又帶百花香。截至目前,嶽陽樓區新建成了白楊坡小學,擴建了花板橋小學、奇家小學;嶽陽經開區新建了嶽陽市第十九中、北港小學,擴建了大橋河小學、八字門小學、通海路中學;南湖新區實現了畔湖灣小學的整體搬遷,改建了八仙臺學校。「六建六擴」不僅緩解了嶽陽市城區入學難問題,還有效化解了大班額難題,擴大了全市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增強了其輻射帶動能力。

    美輪美奐 此地春風吹白楊

    「我們的演播廳能同時容納1000多人呢!」筆者來到白楊坡小學時,正值該校舉行元旦匯演,演播廳內熱鬧非凡。演播廳所在的綜合樓佔地近2000平方米,集食堂、報告廳、辦公室、室內運動場於一身,功能齊備。校長盧波說:「有這麼寬敞的演播廳,以後不怕文藝演出沒場地了。」

    2016年10月,嶽陽樓區決定新建一所高規格、高標準的小學,即白楊坡小學。前期,區委、區政府廣泛調研、論證,2018年3月,正式啟動建設。區裡成立建設指揮部,抽調業務骨幹,對接市規劃、國土、園林等部門,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全力推進工程建設。8月30日,主體工程完成,9月1日,學校投入使用。盧波告訴筆者,白楊坡小學總投資約1.75億元,淨用地面積達到23000多平方米,增加了學位約3000個,目前在校學生達到1503名。

    新建只是其一,擴建同樣是「剛需」。2016年11月,嶽陽樓區投入約2200萬元,擴建花板橋小學,新建了60個教學班及10個功能教室。此外,還投資約1100萬元擴建奇家小學,目前,該校完成教學樓維修改造近3000平方米,新建田徑場跑道220米、幼兒園園舍2700平方米。

    今非昔比 如今風景勝往年

    「我們學校以前是個村級學校,校舍破舊,設施簡陋。」嶽陽經開區北港小學是一所有著70年辦學歷史的老校,2005年12月之前,該校教學樓低矮破舊,學生宿舍陰暗潮溼,沒有專門的田徑場,更別談多媒體教室了。

    星移鬥轉,世事變幻。隨著嶽陽城區不斷東擴,數年前,北港小學被納入城區範圍。學校周圍高樓林立,低矮的北港小學相形見絀,改變迫在眉睫。2008年,經開區工委、管委會對全區教育資源進行布局調整,開始建設新的北港小學。

    新校投資達1億多元,佔地面積有7萬多平方米,擁有4棟教學樓、1棟綜合樓、1棟食堂兼風雨活動室、1棟教學輔助用房,多達79個教學班、3800個學位。

    「硬體設施好了,教學更加便利、高效,我們老師也更有獲得感了。」北港小學體育老師李向陽臉上蕩漾著幸福的笑容。

    摘星還須上層樓。此外,嶽陽經開區新建了第十九中學,擴建了大橋河小學、八字門小學、通海路中學。截至2018年底,總投資約2400萬元的八字門小學建築面積擴展到1萬多平方米,預計2019年秋季可以投入使用。

    學校越來越好,自然吸引了更多生源。北港小學五(一)班丁思佳同學的家長告訴筆者:「以前我孩子在別的學校讀書,北港小學新建之後,變得很大氣很漂亮了,條件好了,我們做家長的自然更放心,所以我趕緊讓她轉學過來了。」

    眾人歡喜 學童安然爽讀書

    筆者走進位於嶽陽經開區的嶽陽市第十九中學時,發現教學區內溫暖如春。「現在教室裡都有了空調,暖和得我都不想出門了,這樣也好,我的學習時間就增加了。」7年級24班的劉俊蘭開心地說。環顧教室,筆者發現,為了防止班級人數過多,該校教室設計嚴格控制了面積,不允許隨意增加課桌。

    新建的嶽陽市十九中擁有3棟教學樓、1棟綜合樓、1棟食堂兼風雨活動室和1棟教學輔助用房,增加了42個教學班、2200個學位,且因為學校建設項目質量很高,在全市五個迎檢項目中獲得第一名。

    來到該校圖書館,但見館地寬闊,光線明亮。校長陳輝華介紹,單是購書,學校就花了200萬元。「硬體變好了,軟體也不能忽視,學校建設本質上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好學生,讓學生有豐富幸福的校園生活。」

    「六建六擴」,南湖新區也不甘示弱。筆者來到該區畔湖灣小學,領略了這所學校嶄新的面貌。據悉,該校整體搬遷新建於2016年10月正式立項,現前期所有工作都已井然鋪開,2018年11月,教學樓、綜合樓和地下停車場實現了基礎開挖。

    另外,南湖新區區委、管委會於2016年8月同意八仙臺學校的改建立項,預計將建成48個教學班,改建綜合樓、教學樓、學生食堂等用房。

    嶽陽市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德華說:「教育是長遠的、公益的、民心的公共事業,嶽陽市將繼續做好學校建設工作,按照標準化和基本功能需求,統籌規劃,全方位思考,切實提升學校辦學品質和影響力,讓校園每一處充滿靈氣和生機。」

相關焦點

  • 清明:春到最深處,桐花萬裡路---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記者 周月桂    清明時節的山野,春天的最深處,所有生機都在充分釋放。    桐花是「清明之花」,《周書》稱:「清明之日桐始華」, 一般認為,清明時節的桐花所指是泡桐花,高樹繁花,淺紫柔白,深具清明節悲欣交集的氣質,熱烈而沉靜。
  • 500句英語推介湖南---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12月22日訊(記者 周帙恆)「『Cece Will Do』,原來是『策策就會了』的意思啊。」今天下午,湖南省委外事辦舉行「湖南省國際語言環境建設開幕式暨第一次培訓活動」,旨在以籌備2021年第二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為契機,倡導全民學外語,為湖南省開放崛起營造良好的國際語言環境。
  • 歡迎刊登中縫廣告---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分類廣告已開通線上自助登報業務,微信掃碼關注「湖南日報分類廣告」公眾號即可辦理。    遺失聲明    湖南潔創環保工程有限公司遺失法人(蔣宏)私章一枚,聲明作廢。    遺失聲明    文藝生活雜誌社遺失開戶許可證,許可證號為:J5510004066004,聲明作廢。
  • 中南大學湖南師大名列前五---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2月17日訊(記者 王亮)在網絡大數據基礎上,人民體育、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今天聯合發布會了「2015中國普通高校體育競賽榜」,我省4所大學進入100強,中南大學和湖南師範大學還高居前五,分別是第4和第5位。    此外,湘潭大學、湖南大學分列第49和第58位。
  • ---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記者 蒙志軍 孫敏堅    6月2日,大雨傾盆。進入露天焊裝階段的湖南路橋公司南益高速公路第六合同段南洞庭(勝天)特大橋工程暫停主體施工,項目黨支部利用空閒時間,舉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專題黨課討論。
  • 把憲法鐫刻在每個人心中---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記者 沙兆華     通訊員 劉輝 蔡建勳    今年12月4日是第七個國家憲法日,11月30日至12月6日是第三個憲法宣傳周。連日來,圍繞「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主題,我省各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把憲法鐫刻在每個人心中。
  • 書寫有溫度的民生答卷---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記者 蘇莉 何金燕    就業創業成效顯著,全省城鎮累計新增就業383.8萬人,全省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努力實現應保盡保,企業養老保險參保1421.55萬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274.52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3459.71萬人;
  • 湖南時隔11年雙喜臨門再續殊榮---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12月20日訊(記者 陳薇)今天,第十三屆中國攝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在河南三門峽市舉辦,來自紀實攝影、藝術攝影和商業攝影三大類別的19位攝影師獲得殊榮。湖南兩名攝影家喜獲金像獎。兩名攝影家分別是湖南省攝影家協會主席謝子龍獲中國攝影金像獎(藝術攝影類),湖南省攝影家協會理事嚴志剛獲中國攝影金像獎(紀實攝影類)。
  • 湖南自修大學:最早培養革命人才的「職業學校」---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劉燕娟    通訊員 孫宸 張璐    【銘刻】    湖南自修大學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全國第一所研究、傳播馬克思主義,培養革命幹部的新型學校,為黨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革命人才。
  • 打造「邵陽月嫂」地理標識服務品牌---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8月21日訊(記者 周月桂 實習生 張移珍)邵陽縣與到家集團合作,打造「邵陽月嫂」地理標識服務品牌,開啟家政扶貧新模式。湖南省「百城萬村」家政扶貧邵陽縣對接會今天舉行。會上,邵陽縣政府與到家集團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探討「網際網路+家政」業態融合發展。
  • 極限挑戰落地巴陵廣場
    ●●● 文旅嶽陽 ●●●就在今天,10月22日,嶽陽城中上演了一場「現代科技秀」攝影機、攝像機、無人機……各大機器登場,聚焦巴陵廣場今天,他們準備就緒,在巴陵廣場上,開始「試飛」。挑戰路線全長共80公裡,盛廣強將從巴陵廣場出發,依次飛過南湖、嶽陽東站、城陵磯新港、三江口、君山島,最後再回到巴陵廣場,完成飛行。
  • 向我看齊---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通訊員 胡佩生 鄧華麗    湖南日報記者 唐愛平    2017年1至5月,華菱湘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實現利潤超過8億元,創下近十年來同期最好的經營業績。    曾經連續多年生存艱難的華菱湘鋼,重振雄風!
  • 進口五價輪狀病毒疫苗入湘---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10月28日訊(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張亞娜 沈菁)10月28日,進口口服五價輪狀病毒疫苗在長沙市婦幼保健院正式上市,填補了我省多價輪狀病毒疫苗的空白,將幫助嬰幼兒預防感染輪狀病毒。
  • 巴陵石化禁辦「升學宴」廉潔提醒談話全覆蓋
    7月15日,巴陵石化行政事務中心負責人在該中心客車隊走訪時,與駕駛員丁自元聊起家常,既送上關心和祝福,也叮囑遵章守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高考延期舉行,備受各方關注。據巴陵石化公司紀委摸底統計,和丁自元一樣,該公司今年共有449名員工的子女參加高考,其中黨員幹部193人。
  • 2019年我省發票開獎 獎金逾千萬元---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1月8日訊(記者 彭雅惠 通訊員 楊紫東)昨天,國家稅務總局湖南省稅務局發布消息稱,2019年我省「網際網路+發票有獎」活動共計發出獎金1185萬元。    為規範發票開具行為,我省於2016年10月開始啟動「網際網路+發票有獎」活動,對湖南增值稅普通發票或湖南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進行一次開獎,消費者在索取發票後,通過關注「湖南稅務」公眾號查詢發票真偽,可獲得微信紅包獎勵,單筆獎金最高100元,最低5元。
  • 湖南省郵政分公司與湖南日報報業集團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華聲在線8月27日訊(記者 鄧桂明)今天,中國郵政集團湖南省分公司(以下簡稱「湖南省郵政分公司」)與湖南日報報業集團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市場開拓、產品研發、渠道構建、活動執行、延伸產業等方面深度攜手,實現共贏發展。
  • 嶽陽縣舉辦2020年迎新春「巴陵墨韻」美術書法作品展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21日訊(特約通訊員 鍾斯洋)為豐富群眾節日文化生活,營造歡樂祥和的新春氛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推動嶽陽縣文化事業繁榮發展,1月21日,嶽陽縣2020年「巴陵墨韻」迎新春美術書法作品展在厚德廣場美術館開展,
  • 解讀經典的「經典」---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可喜的是,恩格斯誕辰200周年前夕,湖南省委原副書記文選德歷時數個寒暑、精心創作的《〈反杜林論〉學習筆記》,日前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問世了。細讀《〈反杜林論〉學習筆記》,深感這是一部解讀經典的「經典」,充分表現了作者在研讀和解讀經典方面有功底、有遠見、有勇氣、有恆心。    這是一部極具原創性的著作。
  • 巴陵石化志願者:為愛逆行捐獻熱血
    巴陵石化志願者:為愛逆行捐獻熱血彭展「曾哥,您明天機採(機採血小板)到時間了,有空過來獻愛心嗎?方便的話我派車過來接您。」曾北嶽是巴陵石化公司橡膠部聚丙烯裝置的一名黨員倒班工人,參加無償獻血已23年,累計獻血量118400毫升,接近30名成年人總血量,曾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新冠肺炎疫情突發以來,曾北嶽分別於1月23日、2月6日兩次無償捐獻4個治療量的機採血小板(成分血)。
  • 精準精細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12月12日,由永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湖南瀟湘技師學院(湖南九嶷職業技術學院)共同主辦,市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和學院招生就業處承辦的「永州市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暨湖南瀟湘技師學院(湖南九嶷職業技術學院)2021屆畢業生供需見面會」在該院圖書館前成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