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守望都市》報導,祝女士在平安普惠分期貸款了17萬元,分36期還,祝女士下載了平安普惠APP後才發現裡面每個月還的錢包含了保險費、服務費、擔保費,沒有合同,就是在辦公室拿平板電腦籤的,祝女士表示,她也不知道為什麼她籤的一個筆記的名字被弄到了好多張合同上。祝女士現在質疑業務員隱藏了她的《費用明細》。
1
在現場與業務員連線中,祝女士說:「當時沒跟我說保險費、服務費用什麼的,但APP上的合同卻體現了出來。」平安普惠貸款業務員孟女士則表示,電子合同在籤字的時候都有,借款人祝女士當場否認,孟女士則回答肯定有,讓祝女士再去看看平安金管家裡、保單寶裡都有。記者截稿前,接到了祝女士的電話,稱對方要私底下跟自己見面聊,看看錢怎麼退,並表示不希望記者在場。祝女士希望平安方面能給她拿出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平安普惠的問題還真不是個例,小編檢索後發現,平安普惠因為類似的問題,經常被網友投訴。
據新浪黑貓投訴顯示:消費者「匿名」在7月3日向黑貓投訴平臺反映:「我於2018年平安普惠的主動電話給我說可以將我的貸款提額到20萬,三年還款期,每月還款8049元,三年後一共還款總額29萬,等於3年利息總額達9萬元左右,當時我不是很懂,問過客服利息是否正常,她回答我說是銀行規定利息。現在才知道這個利息已經屬於高利貸了,遠遠超過國家規定利息。我已經還款23期了,每個月30號還款都跟準時,從來沒逾期,本金20萬已經還了18萬多了。上個月因為疫情原因生意不是很好,一下子資金周轉不過來,我跟客服說了延緩2天,我資金到帳就一定給,可是他們還是電話威脅我說當天不還就搞我徵信,爆我通訊錄,然後還電話騷擾我老公和父母,並幾個人加我微信威脅我,我於2號中午也按很守時轉了款過去。下午天明還是打了電話來騷擾我沒接。我投訴希望平安普惠能按國家規定利息收取,只還本金和正常利息!」
消費者「用戶5968382554」在7月2日向黑貓投訴平臺反映:「2018年元月14號,本人用保單在平安普惠貸款50000元,實到帳48500元,其中1500元被平安普惠以平臺費為由一次性收走了,但還款金額是50000元,分36期還款,每期還款金額2051.06元,其中裡面包括保險費200元,服務費275元。現在我已經還了28期,保險費扣了5600元,服務費扣了7700元,剩下的才是本金和利息了。現在仔細一算,貸這筆款成本實在太高了,真後悔呀。本人對金融知識不是很懂,面籤時平安普惠業務員也沒有對各項費用解釋告訴我,只是要我趕快籤字。現在疫情期間工資也不高,手頭又有多筆貸款,如今沒有錢還而逾期了,平安普惠的催收員天天打電話,影響到我的生活了。現在我要求退還給我保險費,服務費,砍頭息,解決這筆貸款。以免催收員又來搔擾我。」
消費者「匿名」在7月2日向黑貓投訴平臺反映:「本人魏國琴,在2019年10月28日在平安普惠業務員介紹下,貸款30萬,當時業務員騙我說利息特別低,家裡人看病著急用錢稀裡糊塗就貸款了,給我分了36期,當時不知道利息是多少,每個月要還多少,一共利息加本金要還多少,都不知道,現在還了8期,才知道每個月本金加服務費、利息要還11910.56元,年化利率29.9%,超過了國家貸款標準,36期我一共要還428***.16元,利息就12萬多!給我這個家庭婦女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我覺得我被騙了,要是當初知道利息這麼高,我就不貸款了!一到還款日就電話騷擾我和我的家人,真的很煩,一天幾十個電話,不一樣的號碼。嚴重影響我的生活,我要求平臺給我一個公平公正,要求平安普惠停止騷擾,降低利息,退掉多餘的利息,當作還款本金。」
這裡只是舉了三個例子,因為在新浪的黑貓投訴上,關於平安普惠的投訴實在太多了,不能一一列舉,小編在百度檢索後發現,僅7月2日一天,投訴就達數十起。
而中國質量萬裡行官方也對平安普惠進行了數次投訴披露:
3月22日,《「平安普惠」涉嫌欺詐客戶 暴力催收》
3月24日,《「平安普惠」涉嫌違規搭售保險 高利貸、砍頭息》
3月24日,《平安普惠借款12萬 收取6.1萬高額服務費》
4月8日,《「平安普惠」高利息太嚇人:借了100000要還174316》
今年5月份的時候,網上披露一份追償糾紛裁定書,涉案平臺為平安旗下的兩家公司:平安普惠擔保和深圳平安普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通過法院審理,這兩家公司通過設立關聯公司的方式大量放貸,從中獲取不乏利益。其行為涉嫌經濟犯罪,相關材料已經移送相關機構處理。
關於網貸,一般人不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是不會去碰的,選擇平安普惠一定是看中了平安的招牌,希望平安普惠不要砸了自己的招牌,不要變得和那種非法網貸一樣,人人喊打。
來源:守望都市、中國質量萬裡行、新浪黑貓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