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在平安普惠分期貸款17萬後質疑「被套路」,小編一查,平安普惠...

2020-12-20 騰訊網

據《守望都市》報導,祝女士在平安普惠分期貸款了17萬元,分36期還,祝女士下載了平安普惠APP後才發現裡面每個月還的錢包含了保險費、服務費、擔保費,沒有合同,就是在辦公室拿平板電腦籤的,祝女士表示,她也不知道為什麼她籤的一個筆記的名字被弄到了好多張合同上。祝女士現在質疑業務員隱藏了她的《費用明細》。

1

在現場與業務員連線中,祝女士說:「當時沒跟我說保險費、服務費用什麼的,但APP上的合同卻體現了出來。」平安普惠貸款業務員孟女士則表示,電子合同在籤字的時候都有,借款人祝女士當場否認,孟女士則回答肯定有,讓祝女士再去看看平安金管家裡、保單寶裡都有。記者截稿前,接到了祝女士的電話,稱對方要私底下跟自己見面聊,看看錢怎麼退,並表示不希望記者在場。祝女士希望平安方面能給她拿出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平安普惠的問題還真不是個例,小編檢索後發現,平安普惠因為類似的問題,經常被網友投訴。

據新浪黑貓投訴顯示:消費者「匿名」在7月3日向黑貓投訴平臺反映:「我於2018年平安普惠的主動電話給我說可以將我的貸款提額到20萬,三年還款期,每月還款8049元,三年後一共還款總額29萬,等於3年利息總額達9萬元左右,當時我不是很懂,問過客服利息是否正常,她回答我說是銀行規定利息。現在才知道這個利息已經屬於高利貸了,遠遠超過國家規定利息。我已經還款23期了,每個月30號還款都跟準時,從來沒逾期,本金20萬已經還了18萬多了。上個月因為疫情原因生意不是很好,一下子資金周轉不過來,我跟客服說了延緩2天,我資金到帳就一定給,可是他們還是電話威脅我說當天不還就搞我徵信,爆我通訊錄,然後還電話騷擾我老公和父母,並幾個人加我微信威脅我,我於2號中午也按很守時轉了款過去。下午天明還是打了電話來騷擾我沒接。我投訴希望平安普惠能按國家規定利息收取,只還本金和正常利息!」

消費者「用戶5968382554」在7月2日向黑貓投訴平臺反映:「2018年元月14號,本人用保單在平安普惠貸款50000元,實到帳48500元,其中1500元被平安普惠以平臺費為由一次性收走了,但還款金額是50000元,分36期還款,每期還款金額2051.06元,其中裡面包括保險費200元,服務費275元。現在我已經還了28期,保險費扣了5600元,服務費扣了7700元,剩下的才是本金和利息了。現在仔細一算,貸這筆款成本實在太高了,真後悔呀。本人對金融知識不是很懂,面籤時平安普惠業務員也沒有對各項費用解釋告訴我,只是要我趕快籤字。現在疫情期間工資也不高,手頭又有多筆貸款,如今沒有錢還而逾期了,平安普惠的催收員天天打電話,影響到我的生活了。現在我要求退還給我保險費,服務費,砍頭息,解決這筆貸款。以免催收員又來搔擾我。」

消費者「匿名」在7月2日向黑貓投訴平臺反映:「本人魏國琴,在2019年10月28日在平安普惠業務員介紹下,貸款30萬,當時業務員騙我說利息特別低,家裡人看病著急用錢稀裡糊塗就貸款了,給我分了36期,當時不知道利息是多少,每個月要還多少,一共利息加本金要還多少,都不知道,現在還了8期,才知道每個月本金加服務費、利息要還11910.56元,年化利率29.9%,超過了國家貸款標準,36期我一共要還428***.16元,利息就12萬多!給我這個家庭婦女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我覺得我被騙了,要是當初知道利息這麼高,我就不貸款了!一到還款日就電話騷擾我和我的家人,真的很煩,一天幾十個電話,不一樣的號碼。嚴重影響我的生活,我要求平臺給我一個公平公正,要求平安普惠停止騷擾,降低利息,退掉多餘的利息,當作還款本金。」

這裡只是舉了三個例子,因為在新浪的黑貓投訴上,關於平安普惠的投訴實在太多了,不能一一列舉,小編在百度檢索後發現,僅7月2日一天,投訴就達數十起。

而中國質量萬裡行官方也對平安普惠進行了數次投訴披露:

3月22日,《「平安普惠」涉嫌欺詐客戶 暴力催收》

3月24日,《「平安普惠」涉嫌違規搭售保險 高利貸、砍頭息》

3月24日,《平安普惠借款12萬 收取6.1萬高額服務費》

4月8日,《「平安普惠」高利息太嚇人:借了100000要還174316》

今年5月份的時候,網上披露一份追償糾紛裁定書,涉案平臺為平安旗下的兩家公司:平安普惠擔保和深圳平安普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通過法院審理,這兩家公司通過設立關聯公司的方式大量放貸,從中獲取不乏利益。其行為涉嫌經濟犯罪,相關材料已經移送相關機構處理。

關於網貸,一般人不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是不會去碰的,選擇平安普惠一定是看中了平安的招牌,希望平安普惠不要砸了自己的招牌,不要變得和那種非法網貸一樣,人人喊打。

來源:守望都市、中國質量萬裡行、新浪黑貓投訴

相關焦點

  • 平安普惠不普惠?服務費、保險費高過利息遭質疑
    背靠中國平安這顆大樹,平安普惠緣何如此不愛惜羽毛?屢遭消費者投訴背後,平安普惠的收費邏輯又是否合理?打著「普惠金融」的旗幟,平安普惠的貸款產品真的夠「普惠」嗎?砍頭息問題屢禁不止消費者鍾先生投訴稱,其於2017年7月在平安普惠平臺上申請了一筆本金2萬元的車主貸,分36期償還。申請完成後,鍾先生發現,該筆貸款的實際到帳金額只有19400元,本金中的600元在放款過程中被平安普惠直接一次性扣除。
  • 平安普惠與興業銀行合作貸款 強收高額服務費 被國務院通報批評
    平安普惠與興業銀行合作貸款強制收取高額服務費平安保險(集團)下屬平安普惠與興業銀行合作發放小微企業普惠型貸款,強制捆綁銷售保險,收取高額服務費,推高綜合融資成本。經查,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平安普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在與興業銀行合作開展普惠型貸款業務時,強制捆綁銷售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借款保證保險,未提供其他增信方式或其他保險公司產品供客戶選擇,侵害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興業銀行依賴第三方合作渠道獲客,忽略對合作方收費情況及綜合融資成本的評估。
  • 平安普惠輸了官司,公開怒懟法院,公安局沒有來找我
    徐州中院已經審理過多起與平安普惠相關、案情類似的案件,幾份裁定書均裁定,平安普惠通過關聯公司的放貸行為是套路貸,有經濟犯罪嫌疑。這些裁定書,或許會成為P2P小貸公司「死亡」的裡程碑。這起案件所涉及的兩家平安普惠業務的公司,平安普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與深圳平安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小貸」),都屬於中國平安集團旗下的普惠金融業務集群。
  • 平安普惠貸款利息多少?算高算合規嗎?
    上周,在發表了《「新貸款騙局」不貸也會被騙,已有數萬人中招!》的文章後,不少粉絲紛紛留言,讓筆者寫一篇關於平安普惠貸款利息的文章,隨後筆者對身邊的借款人和想了解貸款的朋友做了份市場調查, 發現很多朋友都想要了解一下平安普惠的貸款利息政策。
  • 剛剛,平安消金「小橙花」正式上線,已和美萊合作線下分期
    具體說來,用戶開通小橙卡後,即可使用平安消金額度進行消費,不僅可通過平安消金APP展示銀聯標準付款碼進行支付,也可以將該卡綁定到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渠道,並在消費時選擇平安小橙卡進行支付。如果說小橙卡類似於「花唄」,那麼小橙花則類似於「借唄」。
  • 平安普惠到底是幹什麼的?銀行?小貸?助貸?遊走的新物種
    整合後的平安普惠的產品部分由無抵押、有抵押及中小企業(SME)三個條線構成。由於此可見,不僅在股權結構上關聯深,在管理半徑上,平安小貸和平安擔保同屬一個管理條線。//一個貸款,三層「羊毛」//根據相關人士表述,針對信用類無抵押貸款,平安普惠的放款模式有兩種,一是合作銀行聯合放貸,需要通過信用保證保險來接入銀行資金,另一種是宅e貸原有放款模式,主要由平安旗下的小貸公司進行放款,
  • 如何區分平安銀行、平安普惠,他們的真實利息是多少,值得貸嗎?
    有貸款需求的朋友經常會接到推銷電話,對方說自己是平安銀行,利息只有5、6釐,但貸款辦理完才發現,對方是平安普惠,實際利息也高得嚇人。那麼如何區分平安銀行和平安普惠呢?平安旗下各個公司的貸款產品是怎樣的呢?小編一文解答。平安旗下(僅統計線下)從事貸款業務的主要分為三個板塊:平安銀行、平安普惠、平安綜合金融。
  • 從平安普惠判例風波窺小額貸款維權困境
    原標題:從平安普惠判例風波窺小額貸款維權困境近日,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平安普惠的一份民事裁定書引發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引發媒體震動的原因並非平安普惠敗訴的這一結果,而是審判中的一些細節。該裁定的全稱為《平安普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與李福春追償權糾紛二審民事裁定書》,其間內容顯示,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平安普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與案外人平安小貸公司通過設立關聯公司的方式大量放貸,以達到獲取不法利益的目的,其行為涉嫌經濟犯罪。一審法院裁定駁回平安擔保公司的起訴,將案件材料移送公安機關處理,並無不當。」
  • 管窺平安普惠等消費貸真實還款成本 呼籲消費金融公司明示年化利率
    現在市場上出現比較多的針對消費金融「高利貸」的質疑聲音,其中一部分是因為確實存在少數客戶逃避債務的可能,但卻更多向行業提出了共同的問題:提供消費貸款的公司應該向客戶提供更明確的真實年化利率,即貸款成本,以避免被指責為貸款「套路」和「誘導」。在「明示年化利率」方面,儘管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辦等自2017年12月就有所強調,但很多機構並未完全執行到位。
  • 央視曝光現金貸高炮一周年,平安普惠、閃銀奇異變相「砍頭息」還在...
    互金商業評論注意到,過去一年,無論是持牌金融機構、網絡小貸,還是助貸平臺,涉及「金融借款糾紛」或「民間借貸糾紛」,法院只支持24%以內貸款息費。然而,貸款平臺為規避監管,將高額利息換成「服務費」、「諮詢費」,甚至強行搭售保險或強制購物方式變相收取「砍頭息」。
  • 從平安普惠捆綁意外險,看最強金融生存法則:底子厚、路子野、扛得住
    平安普惠業務集群是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營公司旗下開展融資諮詢、融資擔保、小額貸款等業務的公司的總稱。2005年平安普惠開展小貸業務,距今已有近15年,是絕對的「小貸始祖」,早在2014年淨利潤就突破了20億,2015年淨利潤當時被估計達到40億,2017年貸款餘額突破2500億。
  • 「高仿」APP撈錢套路:價格4千到10萬,12306、平安普惠都中招
    點擊簡訊卻遭遇「釣魚APP」,平安普惠、中郵錢包被假冒「一個月前,我收到了一條『恭喜您獲得5萬元貸款額度』的簡訊,署名為中郵消費金融,並附有下載連結。我點擊連結後下載了一款名為『中郵消費金融』的APP,但想要借款時,客服要求我繳納工本費,我繳納之後也無法下款,才發現這個APP是假冒的。」
  • 平安普惠,耗子尾汁
    2、平安普惠與興業銀行 平安保險(集團)下屬平安普惠與興業銀行合作發放小微企業普惠型貸款,強制捆綁銷售保險,收取高額服務費,推高綜合融資成本。 「平安普惠」為興業銀行的小微企業經營貸款提供擔保,條件是貸款人必須買一份自己集團內的平安財產保險公司的《借款保證保險》。
  • 高仿APP撈錢套路:價格4千到10萬,12306、平安普惠都中招
    點擊簡訊卻遭遇「釣魚APP」,平安普惠、中郵錢包被假冒 「一個月前,我收到了一條『恭喜您獲得5萬元貸款額度』的簡訊,署名為中郵消費金融,並附有下載連結。我點擊連結後下載了一款名為『中郵消費金融』的APP,但想要借款時,客服要求我繳納工本費,我繳納之後也無法下款,才發現這個APP是假冒的。」
  • 平安普惠,3000多投訴3.5%解決率背後的違規問題
    3000多件投訴反映了平安普惠諸多涉嫌違規問題:低息背後隱含其它名目的費用,實際借款年化利率高於合同所示利率;保單查不到相關信息,或涉虛假;各種暴力催收仍在繼續……   相關投訴,此前聚投訴已陸續轉達給平安普惠。與其他大平臺截然不同的是,平安普惠一直奉行不回應、不處理、不改善的」三不政策「。
  • 「315投訴」「平安普惠」貸款亂收保險費和服務費
    CR202003091232390170213投訴時間:2020-03-09 12:32:39投訴人:王*投訴人手機:156******70消費日期:2019-12-26消費方式:線下消費投訴對象:平安普惠貸款
  • 平安普惠扶助三農案例:浦北「新型農場主」王曉霞
    錢一到位,王曉霞馬上投入開發。「農藥、肥料需要現金,設備也需要購買。然後就是擴展——我的初始資金只能做幾十畝地,資金缺口補上後,半個月不到,就擴大到200多畝。」實際上,王曉霞正是平安普惠重點服務的一類創業者。
  • 銀保監會點名通報工行、平安普惠等4家銀行保險機構
    經查,2016年9月至2019年11月,民生銀行共有10.19萬筆小微企業個人經營性貸款(擔保方式為抵押)的客戶購買了該行代銷的借款人意外傷害保險,67%的借款人意外傷害保險保費金額/貸款金額不低於0.40%。該行與絕大多數保險公司通過總對總合作協議,約定代理手續費率為保費的50%—80%。
  • 平安普惠為農業注入新活力 助圓農場主創業夢
    「了解到平安普惠是平安集團旗下專門做小微借款的公司,可以憑藉保單借款。」王曉霞說,2010年前後,母親身體不好,做了幾回大手術,自費醫療負擔很重,她就決定拿出餐廳部分利潤投保,給家人和自己一個健康保障。這麼多年下來,她在平安人壽共投了14份保險,保費加起來將近20萬元。  「這麼多保單,讓平安普惠非常認可我的資質。我嘗試遞交材料,沒想到幾天時間借款額度就出來了。
  • 平安普惠回應複製籤名隱瞞借貸費用、搭售保險:貸前已告知
    疑「複製」籤名至其他合同2019年5月,在購買了一份平安保險後,業務員告知楊志海「有保單後可以申請貸款」,當時做生意剛好需要一筆資金,在對方介紹下,楊志海聯繫上了平安普惠平臺業務員王海龍。通過平安普惠客服人員介紹,陸麗麗在平安普惠APP中找到了4份貸款相關文件,讓她詫異的是,4份文件均有自己籤名,且所有籤名皆一致。「我明確記得只籤了一份《借款合同》,後面3份文件根本不是我籤的。」陸麗麗提供的四份文件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