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媽媽親近的女孩,長大後會擁有怎樣的人生?結果有點心酸

2020-12-23 百家號

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似乎女兒和爸爸更親近一些,女兒和媽媽可能是同性相斥,無論小時候還是長大後好像更容易產生矛盾。生活中,女兒犯個錯,對爸爸撒個嬌,爸爸往往就不得不投降,而這一套用在媽媽身上卻不一定奏效。過去講究女人「三從四德」、「女子無才便是德」、「男主外女主內」、女人一輩子最好的事業就是在家相夫教子,而現代社會,男女越來越平等,女性越來越獨立,如今很多寶媽為了拼事業早早就把孩子給長輩、保姆帶,事實上如果在5歲以前,媽媽不能與女兒建立親密關係,隨著孩子越來越大,性別意識越來越強,孩子與媽媽會越來越疏離。

從小就和媽媽不親近的女孩,長大後會擁有怎樣的人生?為此我特意採訪了近百位當事人,其中三位最具代表性,可以說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一、難以與同性朋友建立親密關係

@張小姐,24歲。由於媽媽是二婚,爸爸去世後,媽媽帶著我改嫁了,我7歲那年,媽媽和我的繼父生下來弟弟,媽媽原本就想要個兒子,加上二婚,害怕繼父不喜歡她、拋棄她,總是對弟弟更好,甚至刻意打罵、責難我,慢慢地我就和她的關係越來越疏離。直到我結婚嫁人時,媽媽都沒有表現出半點的不舍,似乎終於甩脫我這個拖油瓶了。這樣的成長經歷,導致我對女性天生恐怖,覺得她們很陰險、很詭異,從上學到後來肄業去工廠打工,我幾乎沒有一個女性朋友,更不用說閨蜜了,反倒和男生相處交朋友,我覺得更自在。沒有女性朋友我倒也覺得並沒有什麼損失,我現在很害怕肚子的寶寶是女孩,因為我不知道,將來我該怎樣處理和她的關係。

二、缺乏安全感,自卑到做什麼都沒信心

@林小姐,18歲。從小我和我媽媽關係就不好,小時受了欺負或委屈向他哭訴,她總是嫌我蠢,除了不耐煩就是打罵一通。媽媽脾氣很不好,每次和爸爸吵完架總是把氣撒在我身上,總是無緣無故就對我發火,可能她氣消了,以為我還小沒什麼感覺,其實我特別的害怕她。10歲那年,我因為不小心把鄰居家的花瓶打碎,結果被媽媽得知後把我狠狠打了一頓,甚至大半夜把我關在門外,不讓我進屋睡覺。或許是源於這樣的成長經歷,現在的我很容易敏感,缺乏安全感,不喜歡社交,由於從小就沒人傾訴,讓我變得越來越內向,無論做什麼都沒有自信心,自卑到走在馬路上問路都總是怕別人覺得我笨而不敢開口。

三、脾不好,不夠溫柔,找不到對象

@段小姐,32歲。小時候家裡很窮,由於爸爸有殘疾,整個家裡全靠媽媽一人操勞,記憶中我是被爺爺帶大的,媽媽幾乎每天都是早出晚歸,整天都見不到她。爺爺畢竟是個男人,生活很粗糙,卻又很寵溺我。由於從小缺失母愛,導致我長大後在情感上比較遲鈍、木訥,很多人都說我像個男的,一點也沒有女孩子的柔美,連撒嬌都不會,從來都沒有溫柔的一面,不說女生了,甚至很多男生都覺得我太霸道,或許我真的缺乏女人味,到現在沒有追求過我,也幸好沒有,如果有我真不知道該如何與男人相處,更不知道該怎樣做一個稱職的妻子、母親、兒媳。

總結:人們常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從那些從小和媽媽不親的孩子,其長大後的人生可以看出,母親是孩子的「港灣」,母親對待孩子往往更溫柔、更寬厚,女性的特質決定了母親在教育中往往更能包容理解、也更有耐心,尤其是女孩,如果從小沒有得到母親的關懷、愛戴,很難讓其長大後有寬廣的胸懷去愛別人。現在的女孩就是未來的母親,如果我們不能好好對待女孩,她將來就很難成為一名好母親,自然也教不出好的子女。從小處說,這是孩子的不幸,家庭的不幸,因為這樣的女孩將來嫁給別人,不僅不能給丈夫教育出優秀的子女,也很難處理好與婆婆的關係。母親就是女兒的土壤,是女兒汲取愛的源泉,一旦缺失母愛,縱使外面的陽光雨露再豐滿,這花的內心也必將會枯萎。

相關焦點

  • 不和爸爸親近的女孩,長大後會有什麼樣的人生?跟你想的差異很大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也很少會對父母再產生這樣的感覺,因為這個時候,他們開始和外界的人有了一定的接觸和交流,生活圈子也不再極限於家庭當中,有些孩子進入叛逆期後,甚至會覺得父母就像是自己的羈絆,對父母產生各種不滿。
  • 從小不和爸爸親近的女孩,長大後多半會有這些問題,家長別不在意
    導讀:從小不和爸爸親近的女孩,長大後多半會有這些問題,家長別不在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從小不和爸爸親近的女孩,長大後多半會有這些問題,家長別不在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從小與爸爸親近的女孩,長大後人生會怎樣,或許與你想像的不一樣
    在很多家庭中,即使有了女兒,父親也會疼愛女兒,所以女兒和父親在一起或摔倒時,趴在父親的胸前更能得到安心感,但是,有的家庭,父親和女兒的關係不好,女兒在父親面前顯得很慌張,無法很好地與父親溝通,那麼,從小就和父親親近的女孩,長大後會怎麼樣呢?
  • 從小不親近爸爸的女孩,長大後擁有的人生,大多數人都預想錯了
    孩子出生後需要的是爸爸媽媽雙方共同的撫養。同樣,在孩子性格的形成過程中,父親的作用和母親的作用是一樣重要的。尤其是對女孩子來說,父親對女兒生活的影響更為深遠。那麼,那些父親不在身邊,自幼與父親不親近的女孩們呢?他們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了?看看下面三位網友的留言 第一位夏雪:我有個脾氣暴躁的父親。我從小不敢在父親面前調皮。
  • 孩子為什麼長大後會與媽媽疏遠?媽媽做好預防,切忌出現幾個行為
    兒子覺得媽媽的思想太守舊,太無知了,雖然嘗試了很多次溝通,但是看到媽媽一點轉變的意思都沒有,兒子也就放棄了,開始了無聲的對抗,拒絕跟媽媽溝通,越來越疏遠媽媽了。孩子為什麼長大後會與媽媽疏遠?很多母親都會感到心酸,看著孩子長大了,既覺得欣慰,但是又有點失落,因為孩子再也不像小的時候那樣需要自己親近自己了。而用一個詞概括,就是「代溝」。這種代溝的形成可能是因為年齡差,可能是因為媽媽對孩子的不理解,也可能是孩子對媽媽感到了失望。
  • 跟爸爸關係不親近的女孩,長大以後會難以走出這3道坎
    對於現在的社會,男女平等已經是一件很重要也很平常的事情了,不過因為各種原因,還是媽媽在家帶娃,爸爸出門工作的家庭比較多。也是因為這樣,爸爸跟孩子的相處時間會變少,跟爸爸關係不親近的女孩,長大以後會難以走出這3道坎。
  • 對於現在社會而言,和爸爸關係不太好的男孩,長大後人生會怎樣
    在育兒過程之中,媽媽比爸爸總是佔據著不可撼動的地位,這似乎也客觀的決定了爸爸和孩子的關係,小慶從小跟爸爸的關係不太好,因為爸爸喜歡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小慶不喜歡的,而爸爸不喜歡的東西有很多卻都是小慶慶很喜歡的,父子二人經常會為看個電視節目、去哪玩,吃什麼東西等小事而發生不愉快。長輩們說是父子犯相。後來,小慶長大後,去了很多家公司,都把領導氣了個夠嗆。換了很多家公司,自己總是不服不忿,以離職告終。
  • 小孩子只和這三類人親近,很難更改,媽媽都未必在其中
    前幾天聽朋友抱怨:自己十月懷胎、辛辛苦苦生下的孩子,現在居然不和自己親近,太讓人心痛了!現在孩子兩歲了,能讓奶奶抱就絕對不讓媽媽抱,弄得寶媽很心酸:雖然自己沒能陪伴孩子,但那是無奈的選擇啊,誰不希望能陪伴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細節呢?
  • 相比較從家裡帶來的雪雁,黛玉為何與紫鵑更親近?原因有點心酸
    按說,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黛玉肯定應該是和她自幼隨身的,從家裡帶來的丫頭雪雁,更為親近。然而,在《紅樓夢》中,實際情況卻是紫鵑和黛玉更為親密。那麼,黛玉為何最親近的人,成了賈母給自己的紫鵑,而不是自己從家裡帶來的雪雁呢?細細品味,其中緣由不免讓人為之心酸。其實,雪雁也是一個很機靈的小丫頭。比如趙姨娘找她借月白襖子,去給自己的兄弟守靈時,雪雁一番「我的衣裳,簪環都是姑娘叫紫鵑姐姐收著呢。如今先得去告訴她,還得回姑娘呢。
  • 那些未被富養過的女孩,成年後都怎樣了?聽了讓人心酸
    若是意識不到這一點,不能走出原生家庭「窮養」帶給自己的陰影,那麼在養育下一代時,會不可抑制地藉由滿足孩子來填補自己的內心空虛,尤其是那些出生在「重男輕女」家庭裡,已經當了媽媽的女孩們。那些未被富養過的女孩,成年後都怎樣了?她們的經歷讓人心酸。
  • 父母給女兒取名「招弟」、「來弟」,這些女孩長大後,一般會怎樣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農村多女戶家庭經常會給女兒起名叫「招弟」、「來弟」、「盼弟」等等,父母的寓意是希望在女兒之後,能夠有一個兒子。給孩子取什麼名字是每個家長的自由,但是,問題也恰恰反映在給孩子取名的這件事上。
  • 為什么女兒更喜歡親近爸爸?看了這3個原因,當爸的別再端著了
    文/園園媽育兒日記都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但現在很多80後、90後爸爸卻覺得有點難過,他們沒有覺得女兒和他們不親近,不像一些視頻中的父女,特別親暱,相反卻是冷漠、尷尬,很多人都羨慕和父女關係親密的家庭
  • 為什么女兒更喜歡親近爸爸?看了這3個原因,當爸的別再端著了
    文/山爸爸育兒記都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但現在很多80後、90後爸爸卻覺得有點難過,他們沒有覺得女兒和他們不親近,不像一些視頻中的父女,特別親暱,相反卻是冷漠、尷尬,很多人都羨慕和父女關係親密的家庭。
  • 有這3種特徵的媽媽,女兒長大後很難和你親近,很現實
    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女兒和媽媽最親,但是這句話放到我們小區黃阿姨的身上,那真是一點都不合適。黃阿姨前幾年剛剛退休,家裡有一個剛畢業不久的女兒,就在我們本市上班,可黃阿姨的女兒寧願在外租房,也不願意住到家裡,原因就是她從小就和黃阿姨不親近。
  • 為什麼孩子從小跟媽媽親,可長大後卻不親了?這幾種原因讓人心酸
    導讀:為什麼孩子從小跟媽媽親,可長大後卻不親了?這幾種原因讓人心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孩子從小跟媽媽親,可長大後卻不親了?這幾種原因讓人心酸!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怎樣養育一個女孩呢?爸爸媽媽該怎樣做才會讓女孩健康的長大?二
    上一篇我們說到了養育女孩的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安全感,第二個探索世界,第三個學會如何與人相處,第四個了解內心獲得快樂,第五個踏足成人世界,並對自己負責)中的前兩個階段,培養安全感和探索世界。其實我覺得前兩個階段男孩和女孩是差不多的養育方法,這個時期,他們都對別的孩子不感興趣,沒有意識到性別的差異,但是從第三個階段開始,男孩女孩之間的差異就慢慢出現了,那麼她們會怎樣呢?
  • 「血緣關係」你和孩子親近還是和父母親近?結果出乎意料
    分析娜娜在小時候因為玩具經常和姐姐吵架,每次吵完架以後,媽媽總會說「兄弟姐妹應該相互關愛,等我和你爸爸走了以後,你們才是最親近的人。」其實媽媽的本意是讓姐妹倆和好,但是仔細想想其實說的非常有道理。如果你是一個女孩,在沒成家之前,在你自己的家庭除了父母最和你最親近的自然是你的姐妹,但如果你成家之後就不一樣,你最親近的人應該是你的孩子。成家以後你的生活方式會發生變化,在這個家庭中孩子和你是血脈相通,心意相連,加上屬於父母的責任,你會對孩子掏心掏肺,所以相對來說比你的兄弟姐妹更加重要。
  • 從小缺父愛的女孩,長大會變成什麼樣子?來看看這8個女孩的自述
    文 | 幸孕姐孩子本應該是夫妻雙方來撫養和教育,但有很多爸爸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缺席,導致喪偶式家庭越來越多,但從小就不和爸爸親近的孩子,尤其是女孩,長大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呢?圖文無關@嵩嵩:別人不說我都忘了自己還有一個爸爸,他每天都是應酬,從小的家長會、運動會還有我的生日都是媽媽和爺爺奶奶陪我過的,每次他都說等下次,反正我現在都不報指望了。
  • 男孩只親近媽媽,穿女裝戴假髮,長大後父母悔不當初
    而一個孩子總是有些遺憾,有的媽媽是想要個女孩的,但是卻無法實現,最終只能在男孩身上找感覺。好在很多孩子在小時候長相可愛,即使打扮得&34;些也看不出來。慢慢我們發現生活中,明明一眼看去是女孩的,結果是個男孩子,也導致了越來越多男孩沒有了陽剛之氣。
  • 那些從小不自信的孩子長大後怎樣了?這些回答讓人心酸
    昨天,在小區門口遇到一對母女吵架,母親一直在數落女兒見到鄰居不主動問好,不像其他孩子開朗自信,這個小女孩怯怯地望著自己母親,眼眶的淚水在打轉,小聲為自己辯解。看到這一幕,突然想到知乎上一個帖子:"從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