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似乎女兒和爸爸更親近一些,女兒和媽媽可能是同性相斥,無論小時候還是長大後好像更容易產生矛盾。生活中,女兒犯個錯,對爸爸撒個嬌,爸爸往往就不得不投降,而這一套用在媽媽身上卻不一定奏效。過去講究女人「三從四德」、「女子無才便是德」、「男主外女主內」、女人一輩子最好的事業就是在家相夫教子,而現代社會,男女越來越平等,女性越來越獨立,如今很多寶媽為了拼事業早早就把孩子給長輩、保姆帶,事實上如果在5歲以前,媽媽不能與女兒建立親密關係,隨著孩子越來越大,性別意識越來越強,孩子與媽媽會越來越疏離。
從小就和媽媽不親近的女孩,長大後會擁有怎樣的人生?為此我特意採訪了近百位當事人,其中三位最具代表性,可以說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一、難以與同性朋友建立親密關係
@張小姐,24歲。由於媽媽是二婚,爸爸去世後,媽媽帶著我改嫁了,我7歲那年,媽媽和我的繼父生下來弟弟,媽媽原本就想要個兒子,加上二婚,害怕繼父不喜歡她、拋棄她,總是對弟弟更好,甚至刻意打罵、責難我,慢慢地我就和她的關係越來越疏離。直到我結婚嫁人時,媽媽都沒有表現出半點的不舍,似乎終於甩脫我這個拖油瓶了。這樣的成長經歷,導致我對女性天生恐怖,覺得她們很陰險、很詭異,從上學到後來肄業去工廠打工,我幾乎沒有一個女性朋友,更不用說閨蜜了,反倒和男生相處交朋友,我覺得更自在。沒有女性朋友我倒也覺得並沒有什麼損失,我現在很害怕肚子的寶寶是女孩,因為我不知道,將來我該怎樣處理和她的關係。
二、缺乏安全感,自卑到做什麼都沒信心
@林小姐,18歲。從小我和我媽媽關係就不好,小時受了欺負或委屈向他哭訴,她總是嫌我蠢,除了不耐煩就是打罵一通。媽媽脾氣很不好,每次和爸爸吵完架總是把氣撒在我身上,總是無緣無故就對我發火,可能她氣消了,以為我還小沒什麼感覺,其實我特別的害怕她。10歲那年,我因為不小心把鄰居家的花瓶打碎,結果被媽媽得知後把我狠狠打了一頓,甚至大半夜把我關在門外,不讓我進屋睡覺。或許是源於這樣的成長經歷,現在的我很容易敏感,缺乏安全感,不喜歡社交,由於從小就沒人傾訴,讓我變得越來越內向,無論做什麼都沒有自信心,自卑到走在馬路上問路都總是怕別人覺得我笨而不敢開口。
三、脾不好,不夠溫柔,找不到對象
@段小姐,32歲。小時候家裡很窮,由於爸爸有殘疾,整個家裡全靠媽媽一人操勞,記憶中我是被爺爺帶大的,媽媽幾乎每天都是早出晚歸,整天都見不到她。爺爺畢竟是個男人,生活很粗糙,卻又很寵溺我。由於從小缺失母愛,導致我長大後在情感上比較遲鈍、木訥,很多人都說我像個男的,一點也沒有女孩子的柔美,連撒嬌都不會,從來都沒有溫柔的一面,不說女生了,甚至很多男生都覺得我太霸道,或許我真的缺乏女人味,到現在沒有追求過我,也幸好沒有,如果有我真不知道該如何與男人相處,更不知道該怎樣做一個稱職的妻子、母親、兒媳。
總結:人們常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從那些從小和媽媽不親的孩子,其長大後的人生可以看出,母親是孩子的「港灣」,母親對待孩子往往更溫柔、更寬厚,女性的特質決定了母親在教育中往往更能包容理解、也更有耐心,尤其是女孩,如果從小沒有得到母親的關懷、愛戴,很難讓其長大後有寬廣的胸懷去愛別人。現在的女孩就是未來的母親,如果我們不能好好對待女孩,她將來就很難成為一名好母親,自然也教不出好的子女。從小處說,這是孩子的不幸,家庭的不幸,因為這樣的女孩將來嫁給別人,不僅不能給丈夫教育出優秀的子女,也很難處理好與婆婆的關係。母親就是女兒的土壤,是女兒汲取愛的源泉,一旦缺失母愛,縱使外面的陽光雨露再豐滿,這花的內心也必將會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