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後村一家民宿院內,住客在尋找最佳拍攝角度。 記者王曉斌 攝
中新網三亞11月17日電 題:三亞博後村「火爆」民宿催生「鄉村商業綜合體」 帶農民致富
記者 王曉斌
尋著民宿名聲而來,尋找最佳拍攝角度,尋覓當地特色美食。在三亞市吉陽區博後村,「三尋」是來訪遊客的相通特徵。絡繹不絕的「三尋」遊客推熱了博後民宿。
依靠「火爆」民宿,博後村由過去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黎族村落,逐漸發展成為滿足遊客吃住行遊購娛的「鄉村商業綜合體」。
民宿除了吸引住客留影,也吸引拍攝婚紗照片的情侶前來取景。 記者王曉斌 攝
博後村距離三亞市區約20公裡,位於亞龍灣國家旅遊區的西南邊。2017年起,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博後村立足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民宿業,成為遠近聞名的民宿村。這些散落在全村各處的民宿,是博後「鄉村商業綜合體」的核心。
「經近幾年高速發展,博後村現有民宿44家,客房總數約1300間,是海南最大的民宿村之一。」三亞吉陽區民宿協會秘書長譚中仙介紹,博後民宿在今年「五一」期間就呈現強烈恢復勢頭,今年「十一」長假,八天平均入住率高達92%,共接待2.34萬人次,收入1817萬元。
「目前日常入住率維持在70%左右,平均房價同比超過10%,每天給博後村帶來數以千計的過夜遊客。」譚中仙說,為了滿足住客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博後民宿業者紛紛外延自家的服務內容:這裡距機場30公裡,住店享免費接機;出遊周邊景區免費送;吃海鮮免費送住客到當地市場自行購買,民宿幫忙加工……此外,一些民宿還在院內設置酒吧等娛樂場所,既服務本店住客,又對外營業。
三亞市吉陽區博後村的一處景觀。 記者王曉斌 攝
在一家名為「宿約107」的民宿泳池旁,攝影師在引導住客挑選拍照背景、擺造型。「這是我們引進的專業旅拍攝影師,贈送給每個住店客人3張照片,客人有額外需求可再談。」民宿負責人曹琣說,因為提供多種服務,擁有36間客房的「宿約107」工作人員超過20人,「如果算上旅拍團隊那就更多」。
譚中仙說,正是這些貼心的外延服務,避免了過去一度出現的低價惡性競爭,做到了博後住宿體驗多樣性,也帶來了穩定的有高消費能力的客流。這些客流促使了民宿之外的其他商業形態在村內湧現。
遊客在博後村購買水果。 記者王曉斌 攝
如今在博後村可以看到,除了黎族文史館、文創基地、哎岬湖露營運動公園、農業觀光園、遊客中心等公共場所空間,村道邊三五步就是超市或便利店,租車公司、藥店、奶茶店等門店俱全。連鎖飯店、農家樂、火鍋店等餐飲飯店村裡開有十幾家。夜幕降臨時,村道兩側搖身變為煙火氣息濃厚的夜市,不光吸引本村民宿住客,還吸引亞龍灣域內酒店住客前來覓食。
一些遊客被為博後村「詩與遠方」氣息所吸引,停下腳步成了村裡的創業者,來自重慶的陽葉是其中之一。她2019年在博後開起了重慶火鍋店,將香辣火鍋與當地生猛海鮮結合,在亞龍灣灣區的激烈競爭中立穩了腳跟。「店裡生意不錯,節假日還得等位。」陽葉很滿意目前的生活和生意狀態。
博後「鄉村商業綜合體」還在持續拓展服務功能。今年5月,博後村成立了專門負責會務、接待和培訓的博宿公司,將村委會會議室利用起來,滿足會議培訓、學術交流等相關需求。目前,村委會旁1400平米的多功能大樓正緊鑼密鼓施工,預計2020年底投入使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