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提高群眾網上辦事效率,電子證照6項國家標準近日推行,包括《電子證照總體技術架構》、《電子證照目錄信息規範》、《電子證照元數據規範》、《電子證照標識規範》等。今後,每個電子證照都將有自己的「身份證號」,異地電子政務業務辦理更順暢。
「實施國標,有助於規範電子證照的標準,在政務部門之間實現大範圍共享互認,才能真正實現『一網通辦』,提高為群眾辦事的效率。」區辦事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目前電子證照已經在蕭山實施,提高了行政效率,但仍存在證照系統分散建設和管理、整合應用困難等問題。
隨著「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改革不斷深入,電子證照作為具有法律效力和行政效力的專業性、憑證類電子文件,日益成為市場主體和公民活動辦事的主要電子憑證,是支撐政府服務運行的重要基礎數據。實施國標,將推進國家電子證照庫和基礎平臺建設,實現跨層級、跨部門、跨區域的電子證照互認共享,為推動證照類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共享等提供標準支撐。
「接下來,蕭山將加強標準的宣傳培訓和實施推廣,加快推動各部門各領域應用標準,支持電子文件的標準化工作在蕭山『落地開花』,讓百姓辦事更便捷高效。」區辦事服務中心負責人說。
「使用電子證照,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又一次深化。」據區跑改辦工作人員介紹,我區目前正在迅速推進以電子證照代替居民身份證等材料複印件的工作,利用數據共享簡化辦事流程,居民辦事將不用提供許多證件和各類辦事材料複印件。
去年我區圍繞減省辦事材料開展了不少有效的探索。截至去年底,我區通過對個人事項進行梳理,實現了僅憑身份證辦理事項248項,涉及29家部門、企業;取消個人辦事事項所需證明材料278項,涵蓋146個事項23家部門、企業。
比如,針對群眾沒有帶齊材料的情況,推出了「容缺受理」,對非核心材料,窗口實行先受理、後補齊。截至目前,區辦事服務中心有257個事項在辦理時可實現容缺受理,容缺材料清單達到334份。
而讓企業普遍反映「跑斷腿」的工業用地續期辦理,在去年也有了新辦法。我區在全省率先推行「一個窗口受理、一個平臺辦理、一套服務管理」的「三個一」聯辦服務。一份材料,送到辦事中心的任一窗口,就可以辦工業用地續期了,為辦事企業節省了很多精力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