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融媒體6月22日訊(記者李亦中 攝影記者許魏巍 通訊員楊槐柳 黃赤橙) 在PC端「網上警局」辦理網上政務事項,之前需要提交電子版個人證件材料,現在只要下載了「電子證照卡包」APP,打開後直接掃一掃「網上警局」界面上的二維碼,就可以進去網上辦事了。記者22日從武漢警方獲悉,「電子證照卡包」是警方推行「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十條措施中的一項。
武漢市公安局警務指揮部負責人介紹, 作為年均辦件量高達1570餘萬件的職能部門,武漢警方近年快速推進電子警務建設,建成一體化公安民生服務平臺,對外將治安、交管、出入境、消防、網安、禁毒、內保、信通等八大警種148個事項全部上網,對內將平臺與各警種業務系統對接,過程、數據實時監控,辦理效果簡訊回復。同時,著力打造審批事項最少、審批流程最簡、審批時限最短、審批服務最優的流程。
22日,武漢警方出臺涉及治安、交管、出入境、消防、網安、內保、禁毒等多警種、多部門的《武漢市公安局推行「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十條措施》。
圖為:市民用「電子證照卡包」APP「刷臉」 採集生物特徵,APP會自動生成了一個二維碼,掃描這個二維碼,個人資料信息就能自動上傳到了內網審批系統。
這十條措施具體內容包括:
1、武漢公安「一局兩微」民生服務平臺通過「全程網上辦理」「網上申報、窗口辦理」「網上預約或網上查詢」等方式,為群眾、企業提供112項公安政務服務。
http://www.wsjj.whga.gov.cn ,或手機微信關注「武漢公安」「武漢交警」,便可進入治安、出入境、交管、消防、網安、禁毒、內保、信通等8個警種的網上服務系統。
2、武漢公安推出「電子證照卡包」,可為全市政務服務「網上辦」提供實名和實人的身份認證服務。
「電子證照卡包」是基於公安部「網際網路+可信身份認證」平臺開發的一款手機APP應用,可為線上政務服務平臺、線下政務服務窗口等需要實名制的應用場景,提供實名、實人的身份認證服務。
公安機關介紹,以前,市民到公安機關辦理戶口遷移等業務,可能需要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等相關證件,有了「電子證照卡包」後,只需出示卡包即可。目前,市民僅能在市民之家治安窗口持「電子證照卡包」辦理業務。在網上警局,持「電子證照卡包」辦理就比以前方便多了,省掉了各種認證手續。
此外,市民之間的身份信息認證可以使用「電子證照卡包」。比如,租房需要認證房東身份證與房產證是否一致時,「電子證照卡包」上一清二楚,不需要房東掏身份證、房產證。
「電子證照卡包」APP下載地址:http://www.mycards.net.cn。目前安卓手機版已經開通。
在武漢市民之家治安窗口,記者看到市民小朱做了一個體驗。她從網上下載APP,通過「刷臉」 採集生物特徵後,APP就自動生成了一個二維碼。前臺工作人員直接掃描這個二維碼,她的個人資料信息自動上傳到內網審批系統,方便在辦理這項業務時進行實名、實人的身份認證。行政審批處負責人透露,通過「電子身份卡包」,還可以在兩個陌生人之間進行實名、實人的身份驗證。目前這個APP正在測試完善,下一步會考慮更多場景的推廣運用。
據了解,「電子證照卡包」是武漢警方在全國首創。
3、全面貫徹落實戶口新政,方便新市民落戶。
4、為大學生提供「社區公共戶」落戶服務,將外籍高層次人才辦理居留許可時限縮減到7個工作日。
在全市戶籍派出所及開發區規模較大的工業園區,設立「社區公共戶」。對符合落戶條件但無自有住房的在漢就業創業的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可在單位所在地「社區公共戶」落戶。高層次人才辦理居留許可時限,由原來的15個工作日縮短至7個工作日。
5、可為「四上企業」(在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質等級以上建築業及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限額以上商業企業、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上門提供集中辦理身份證、居住證服務;可為100人以上有在漢落戶需求的企事業單位,上門提供戶口政策諮詢和受理服務。
6、在出入境電子卡式自助受理機上辦理港澳通行證個人遊再次籤注,立等可取。
7、在全市中心城區、新城區城關區域的公安派出所、警務綜合服務站設立自助服務區,方便群眾就近辦理業務。
8、可為重大建設項目消防行政審批提供前置技術服務。
對列入省、市重大項目目錄,取得《重大項目證》的建設項目,在完成方案設計但尚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前,公安消防機構提前介入,提供技術服務,提高消防審批效率。
9、2017年7月1日起,全市公安政務服務窗口和網上服務平臺,利用居民身份證一號索引,取消公安內部互相證明。
群眾在辦理公安政務服務事項時,如需開具武漢公安機關制發的居住證、戶口簿等證明材料,窗口工作人員可通過內部系統調取相關信息核實,不再要求群眾出具證明。
10、2017年10月1日起,開通武漢公安「雲端窗口」。對群眾的公安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程網上辦理或「雲端頂層受理,窗口一次辦結」。
建設武漢公安統一雲端受理窗口,對辦事群眾變「多口受理」為「一口受理」;後臺設立受理中心、證明中心、監察中心,實行辦理事項全覆蓋,辦理流程全監管,實現減窗口、減環節、提效率。
據介紹,十條措施中,一部分已先行推進,成效明顯。自5月22日實施新戶籍政策以來,全市已辦結落戶11494件。其中,大學生就業創業類就達到8801件;國家、省、市評定的人才落戶77件。為了方便大學生落戶,全市「社區公共戶」由原來的111個增至198個,3741人成功在「社區公共戶」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