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牛透社」(ID:Neuters),作者 劉小慫。
最近,不少企業都被這則消息刷屏——拼多多首次盈利:三季度淨利 4.66 億元,股價盤前漲 16%。從創立到上市再到盈利,拼多多僅花了 5 年時間,堪稱網際網路電商界的神話企業。
事實上,回顧近幾年的創業市場,我們不難發現,以拼多多為代表的創業黑馬層出不窮,一浪高過一浪。
2019 年,成立於 2010 年的小米首度登上《財富》雜誌的世界 500 強榜單,成為最「年輕」的幾個中國面孔之一;同年,成立於 2012 年的字節跳動已經超越百度成為中國第二大數字廣告服務提供商,市場份額達 23%,僅次於阿里巴巴。
縱觀這些企業,他們無一不緊隨數字經濟浪潮,在商業模式上開創出新的模式,是國內最早一批搭上數位化浪潮的數字原生企業。
數字原生企業的崛起,必然是諸多綜合因素的疊加。如果將他們的賽道預判、產品創新、商業創新能力比作平靜水面下的「暗流」,那麼,其企業管理思維、經營理念,則是拍打在岸上的「浪花」,更容易被大眾所感知,也更容易被複製與學習。
下面,我們將深入剖析這些數字原生企業管理上的獨特思維,幫助大家在企業管理上開拓新的思路。
01 業務管理:不談 KPI,架構扁平化
對於絕大部分企業而言,KPI 是人事部門考核業務部門的重要指標,大部分部門的業績都在 KPI 的驅動下得以如期完成。
然而,大部分企業都看重的 KPI 指標,小米卻並不那麼看重。
每周,小米 MIUI 的開發,MIUI 的設計師、工程師內部全部泡論壇,然後都會根據用戶的意見來確定迭代方向。通過飛書的文檔協同功能,項目負責人會將用戶反饋整理成在線文檔,並直接在文檔裡「艾特」相關同事,安排相應的分工、流程安排。被「艾特」的同事可以獲得文檔的閱讀以及編輯權限,在完成協作的過程中,可以隨時同步進度,並根據實際情況作出修改。
儘管小米公司業務範圍覆蓋智慧型手機、智能硬體、網際網路服務、AIoT 平臺、生活消費品等領域,在全國多地和海外均設有子公司,溝通協作與其他公司相比有更高難度,但是,藉助飛書這一工具,小米各個區域、各個板塊之間的同事能夠快速協作,所有的工作流程、工作結果在飛書上一目了然,項目推進到什麼程度,遇到哪些問題需要什麼樣的協作,都能在軟體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團隊協作變得高效而便捷。高效的工作氛圍,讓小米不必過分強調 KPI 驅動,也能快速完成工作目標。
這種以用戶為導向、效率至上、弱化 KPI 的氛圍逐步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企業認真對待用戶、搜集用戶建議,利用數字協同工具高效反饋用戶需求,用戶感受到企業的回應後,會更加用心對待產品,頻繁與傳品團隊互動,提出更多優化產品的建議。
在這一良性互動中,小米將產品改動的決定權交給用戶,極大地避免了個人判斷的局限性,也避免產品與用戶的脫節,從而真正地做到釋放產品活力、解放團隊創造力。
無獨有偶,創立於 2011 年的微信也一直強調將 KPI 看作是產品的「副產品」。張小龍認為,只要認真做產品,自然而然就能達到 KPI 所規定的指標。單純地為了完成 KPI 而做出的產品,某種意義上已經背離了好產品的初衷。
02 人員管理:用最「牛」的產品驅動最「牛」的人
成立於 2014 年的笑果文化,是近年來衝在文娛內容領域前列的一匹黑馬。其出品製作的《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近幾年來爆紅網絡,是近幾年來最受觀眾喜愛的綜藝節目之一。
由於文娛內容的從業者往往非常有個性,「反集體主義」成為了笑果文化與生俱來的企業基因,所有的團隊成員都有著很強的英雄主義和非常驕傲的自我認同。
如何管理「反集體」的團隊,是笑果文化最大的難題。
簡單地劃定上下級關係,顯然無法管理這群成員。其團隊管理者確定了一個新的思路:「牛」人不可能被管理,但是可以被驅動。
抱著這一理念,笑果文化選擇了飛書作為企業協同的工具,希望通過飛書引導成員作出一個特別「牛」的產品,以此來實現對「牛」人的管理。
在飛書上完成一場脫口秀的策劃,是笑果文化「管理」成員的一個縮影。
藉助飛書,笑果文化會將所有員工聚集在一起,內容導演們會整理出近期的最熱話題,篩選後匯總在共享文檔上,再和高層們討論確定本期話題,製作發稿單(即編劇的協作大綱),給編劇分組。
完成初稿後,脫口秀演員們會被集合到一起,大家輪流在飛書上通過視頻對話功能表演主題脫口秀,並根據演出效果提出修改意見。在經歷過 2 次左右的打磨後,脫口秀演員演出中的 「爆梗」就被打磨成型,成為最終的演講稿。
在這樣的工作氛圍中,儘管各位演員各有個性特點,但由於在做同一件事,也認可脫口秀的價值,為了打造好脫口秀這個產品,個性再強的演員也會「乖乖配合」,這樣步調就會自然而然保持一致了。
對於笑果文化而言,通過飛書帶領所有成員共同打造好的產品,也就有了一個目標來驅動所有成員共同完成,這樣一來,90% 的管理問題都能夠得以解決。
對於網際網路企業、傳統企業,也是一樣的道理。當你的團隊成員全部是大牛的時候,難免難以管理,但如果有一個需要共同打磨的產品/項目,那麼,即便這群人再具個性,也會自然而然地自我驅動,圍著項目協調步調,從而實現團隊的共同邁步。
03 扁平化管理:弱化管理、強調協作
隨著數字原生企業的不斷湧現,新的模式、業態也在不斷出現。對於企業管理者而言,單一的管理模式顯然很難適應這個多變的時代。只有在管理思維、管理工具上不斷迭代,才能適應這個複雜、多變的時代。
一個較為明顯的共性變化在於,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選擇以「Context」式的管理替代過去「Control」式的管理,過去一對一、點對點流程式的線性溝通已經成為過去式,更多企業開始通過網際網路工具進行數位化改造,建立起網狀協作的業務流程。
儘管這一思路並沒有被大範圍採用,但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管理」這一思維必然在企業內逐步被淡化,扁平化的管理思維會逐步被企業所接受,並被大範圍應用。
在扁平化管理這一點上,字節跳動無疑是國內走在前列的公司。不同於大部分公司,字節跳動的員工編號用的都是隨機排列的 7 位數,倡導平等溝通拒絕論資排輩,即便是上下級關係,也會統一稱呼為同學。
字節跳動內部溝通用的飛書,是扁平化管理思維的典型體現。
打開飛書,不僅能夠隨時隨地進行視頻會議,還能做到一邊開會,一邊在線協作文檔。所有參會討論、過程,會被自動記錄並生成回放,不方便參會的同事僅需點擊回放,就可以快速同步相關信息。
在飛書這個軟體內,並沒有傳統的上下層級觀念,一切圍繞項目、業務展開。當你因為某個項目、業務需要與同事協作,即便對方是你的上級,也能快速找到,並能在軟體上確認其是否為忙碌狀態,極大地拓展了每一個員工的協作邊界,自然也就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飛書的幫助下,字節跳動內部協同效率大大提升,使得其全球業務快速推進,並滿足了諸多合作夥伴的個性化需求。管理理念上的前瞻性,讓飛書成為了一款助力企業實現扁平化管理、個性化管理的優質企業協同工具,自推出以來就受到了大量有著創新精神的企業採用,小米、笑果文化、美圖、馬蜂窩等各行各業的用戶都紛紛採用飛書推進企業的日常溝通及協作。
2020 年 11 月 18 日,2020 飛書未來無限大會將如期而至。作為飛書的首次公開亮相,本次大會將與所有致力管理創新的企業共同探討先進的工作理念以及未來可能的組織協同模式,幫助企業解放團隊、最大程度提升效率。
企業的核心商業模式、團隊力量或許無法複製,但企業的經營理念、管理思維,卻能夠以工具為介質,快速複製到各個希望改良協作流程、優化管理水平的企業中去。
如果你對企業管理有所思考、渴望進步,可點擊報名參會,11 月 18 日,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