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者不易得大腸癌

2020-12-17 生物谷

 

2015年3月11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對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成員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素食與非素食相比,前者患大腸癌的風險比較低。近日,此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JAMA Internal Medicine》雜誌上。

在美國,大腸癌是癌症引起死亡的第二大病因。儘管癌症篩查已經引起了高度的重視,但是,降低風險因子的初級預防,仍是一項重大的目標。研究發現,飲食因素已經被確定為大腸癌可改變的風險因子,例如,紅肉與增高的大腸癌風險相關,而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可降低大腸癌風險。

加州Loma Linda大學的Michael J. Orlich博士及其同事發現,在77,659名研究參與者中,380名患有結腸癌,110名患有直腸癌。素食者與非素食者相比,前者患大腸癌的風險比後者低22%,患結腸癌風險低19%,患直腸癌風險低29%。純素食主義者分別與非素食者,吃蛋和奶的素食者,吃魚的素食者及半素食者相比,前者患大腸癌的風險分別比後者低16%,18%,43%和8%。

如果以上的因果關係成立,那麼這些飲食因素對於大腸癌的初級預防就十分重要。與我們研究參與者相類似的素食者,會有較低的風險患大腸癌。另外,之前也有證據表明,素食者患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及死亡的潛在風險也比較低。在做飲食選擇和給與飲食指導的時候,這些依據均應該被慎重考慮在內。(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下載
生物谷APP。謝謝!

生物谷推薦英文原文報導:Vegetarian diet linked to lower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s

相關焦點

  • 吃魚的素食者 不易得大腸癌
    但《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刊登一項新研究發現,與全素食相比,半素食能夠顯著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新研究中,美國加州洛瑪連達大學預防醫學教授麥可·奧利奇博士及其同事對近77700名參試男女的飲食行為展開了跟蹤研究。7年之後發現,和一般吃肉的受試者相比,全素者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少了20%,而除了蔬果也食用魚類的半素食者,更是減少了43%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 吃得太「好」竟會得大腸癌?
    大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大腸癌早期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僅感不適、消化不良、大便潛血等。隨著病情發展,症狀逐漸出現,表現為腹痛、便血、腹部包塊、腸梗阻等,伴或不伴貧血、發熱和消瘦等全身症狀。
  • 大腸癌為什麼被稱為富癌,有錢了反而容易得癌?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其發病率在世界各地區差異很大,以北美、大洋洲最高,歐洲居中,亞洲、非洲地區最低。我國南方尤其是東南沿海明顯高於北方。近幾十年來,世界上多數國家發病率明顯呈上升趨勢。圖片來自網絡如圖所示,世界各國大腸癌與該國經濟的發達程度高度相關。
  • 半素食比全素者 更能預防大腸癌
    核心提示:現代年輕人愛吃燒烤類食物,蔬果攝取量普遍不足,大腸癌風險環伺而不自知。臺灣癌症基金會指出,國內有71萬的年輕人恐有大腸息肉的風險,而大腸息肉正是大腸癌的前身。多多攝取蔬果是維持腸道健康的前提,而美國研究顯示,食用魚類加蔬果的半素食者,比全素者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還要低,那麼一般人應該怎麼吃,才能遠離大腸直腸癌?美國營養師提出6種食物,包括燕麥,教你吃出健康。
  • 看看自己有沒有這三種症狀,可能是大腸癌,你應該早點知道
    一、在結直腸癌來臨前,身體會發出3個信號經常放屁的人也不一定會患上大腸癌,別自己嚇自己,還要考慮很多其他因素。所以,除了放屁之外,還有什麼疾病是患上大腸癌的前兆呢?有時候你一天要上好幾次廁所,有時候你連續幾天不上廁所,這可能是大腸癌的症狀。
  • 大腸癌怎麼治療,怎麼治療大腸癌
    大腸癌怎麼治療,怎麼治療大腸癌 時間:2020-11-24 15:45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那麼大腸癌怎麼治療呢?怎麼治療大腸癌呢?相信和多患者都想知道,其實現在治療大腸癌的方法也蠻多的,不過還是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才是很重要的。
  • 研究發現:素食者智商較高
    研究人員稱,素食者智商更高的具體原因還不清楚,但素食中豐富的水果和蔬菜可以增強腦力。南安普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對8000多名志願者進行了長達20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30歲之前一直以素食為主的調查對象在10歲時的智商平均高出五分。
  • 青年人大腸癌7成漏診 啥樣易得腸癌?
    青年人大腸癌7成漏診 啥樣易得腸癌? 原標題:   腫瘤科進行的一項統計顯示,在近兩年中,該科每100名大腸癌患者中35歲以下的患者就有4~5人。
  • 大腸癌是怎麼來的?如果你有這5個症狀,警惕大腸癌
    大腸癌是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總稱,它是指大腸黏膜在環境或遺傳等多種致癌因素作用下發生的惡性病變,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我國2018年診斷大腸癌521,490人,平均每天1429人診斷為大腸癌,也就是說,每小時診斷59.5人,幾乎每分鐘就有一人診斷為大腸癌。
  • 屁太臭或是癌症 大腸癌發出的危險信號
    大腸癌是結腸癌和直腸癌的合稱。  在上海,大腸癌又叫「癌老二」,意思是,大腸癌是發病率居第二位的腫瘤。在本世紀初的上海,大腸癌的發病原居第三位,僅十年時間,就取代胃癌上升為第二位。在全國範圍內,雖然大腸癌還居第五位,但其增速強勁。  為什麼大腸癌發病率有如此快的增速呢?人們熟悉的解釋是:生活方式西方化。什麼樣的「西方化生活」導致大腸癌呢?人們熟悉的解釋是:高蛋白質、 多脂肪、少穀物、少蔬果的膳食模式。為什麼這樣的生活方式會導致大腸癌?
  • 肉食者、魚食者和素食者的中風風險
    肉食者、魚食者和素食者的中風風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6 10:07:03 英國牛津大學Tammy Y N Tong小組的一項最新研究,分析了肉食者、魚食者和素食者患缺血性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 動不動有人得大腸癌!大腸癌的症狀有哪些?什麼食物能預防直腸癌
    那麼大腸癌的症狀有那些呢? 1.便血症 這是大腸癌早期症狀之一。 2.腹脹伴腹痛 我們也知道,食用過多的紅肉和缺乏鍛鍊是大腸癌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調整飲食習慣,多吃一些食物來抑制癌症,可以有效地預防結直腸癌的風險。什麼食物能預防結直腸癌? 1.大蒜:
  • 俄營養師比較肉食者和素食者的預期壽命
    在保持進食正確食物的情況下,肉食者比素食者的壽命更長。俄羅斯營養師尹娜卡諾寧科在接受俄羅斯五臺的採訪時表達了這一觀點。 照片 : PIXABAY她解釋說:「我們器官的所有一切實際上都是由蛋白質組成的。首先是頸總動脈血管壁的厚度,越厚老得就越快。由於素食者很少攝取膽固醇,因此其壁厚將比食肉者的要小。醫生強調說:「如果食肉者攝入足夠量的維生素B12、D3和K2,那麼血管壁的厚度就不會增加。」衰老的第二個標誌是線粒體功能的運作情況,專家稱它們為細胞的「發電站」。
  • 臺灣主持人賀一航因「大腸癌」去世,為什麼大腸癌發病率越來越高
    2019年6月3日,臺灣主持人賀一航因「大腸癌」去世。其實還有很多名人也是死於大腸癌,如著名電影演員奧黛麗·赫本,也是因大腸癌去世,終年63歲。大腸癌包括結腸、直腸癌。是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逐年上升。為什麼大腸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了?
  • 有沒有大腸癌,看一眼大便就知道!4個表現是「警示」
    如:當一個人發現大便有血,大便習慣改變了或幹稀糞便交替發生,同時還伴有膿液時; 經醫生檢查沒有患痔瘡,同時又給予藥物對症治療無明顯效果,並且有逐漸加重的趨勢,應該警惕有可能是大腸癌。
  • 問答|素食者如何吃得健康?
    不要以為,吃素就是「吃草」,素食者要吃的健康得比普通人更花心思。素食人群如果膳食搭配不合理,容易出現蛋白質、維生素B12、n-3多不飽和脂肪酸、鐵和鋅等微量元素缺乏。因此對這類人群膳食提出科學指導是很必要的。
  • 持續、帶黏液血便當心大腸癌
    據統計, 10年前年輕人僅佔大腸癌患者的1.8%至1.9%,而現在這一比例已高達6.8%至8%,並呈現繼續上升的趨勢。 「這主要跟現代人飲食習慣的改變有關。現在的年輕人往往多食高脂肪、高蛋白食品,蔬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吃得較少。」專家稱,尤其是一些年輕男子,往往只吃肉,導致消化負擔加重,毒素沉澱在大腸內膜上,最終長成腫瘤或先形成息肉然後發生癌變。
  • 大腸癌術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目前很多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已經逐漸西化了,這也使得最近幾年大腸癌的發病率是居高不下,生活中不少人就發現自己患上了大腸癌,目前大腸癌的治療以手術為主,不過大腸癌術前需要做好準備,下面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到底需要做哪些準備?
  • 越來越多年輕人得大腸癌?做到這3條,或許它會遠離你
    大腸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呈現年輕化趨勢,部分年輕人在不良習慣影響下也會出現大腸癌變的情況。在大腸癌發展過程中,身體受到的傷害明顯,有可能會威脅身體健康。因此,留意到大腸癌的信號來臨應該及時治療。有哪些好的方法能夠有效預防大腸癌呢?1、注意飲食健康為了有效預防大腸癌,最重要的就是注意飲食健康,因為大腸癌和飲食不合理有一定的關係。平時經常存在不正確的飲食行為,辛辣、醃製或者燒烤類的食物進食過多都有可能會增加大腸癌患病風險。
  • @龍鳳街坊,2020年大腸癌篩查開始啦,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近日,小e從龍鳳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了解到,2020年大腸癌篩查已經開始啦,符合條件的居民可以免費進行篩查,名額有限,先到先得哦!1.龍鳳街45-74歲常住居民(包括本市戶籍及本市住滿6個月及以上的非本市戶籍),2015-2018年已參加廣州市大腸癌篩查者也可以重新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