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三高」之一的糖尿病,隨著患病率的升高,導致越來越多的併發症存在,尤其是足部的病變,非常明顯。因為沒有辦法控制血糖的穩定,在糖尿病繼續進展的病史中,雙腳最容易被影響引發為糖尿病足。中年之後建議大家定期的檢測血糖,一旦發現血糖超高,就要積極的控制並降低血糖的含量,否則一旦發病,身體健康就會受到威脅。糖尿病病發的時候足部又會有哪些特殊表現的呢?這4點你必須要知道的
乾燥起皮
在血糖不斷升高的情況下微血管也會不斷的產生病變,局部的循環就會出現問題,營養和血液等物質無法及時供給,雙腳皮膚就會因為皮膚抵抗力薄弱而容易乾燥起皮。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就應該阻止糖尿病的發展,改善局部的微血管循環,如果不加以重視,病情會愈發嚴重。
溫度感知能力降低
糖尿病足會在尺寸發病的過程中逐漸降低患者雙腳感知溫度的能力,正常身體健康的人雙腳皮膚對溫度都會非常的敏感,而糖尿病患者的雙腳會因為病情的加重,導致皮膚和神經功能包括告知溫度的能力都下降,接觸到一些溫度變化明顯的物體時也不會有太大的知覺。如果發現自己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就要警惕糖尿病足了!
莫名其妙的麻木
血糖不斷的升高對於人體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血糖過高的人其雙腳在長期受到高血糖的刺激下會出現功能下降的感覺,有的時候要會莫名其妙的感覺雙腳麻木,這也是局部血液循環不暢造成的影響。糖尿病確診之後,隨著血糖的不斷明顯升高,會繼續加速微血管的病變,血液因為循環受阻不能第一時間提供給身體的每個部位。而人體的下肢因為遠離心臟獲取到的血液量本來就少,所以特別容易導致麻木的情況發生。如果長期出現這樣的現象,雙腳沒有辦法保持靈活的狀態,可能就是血糖過高引起的,需要及時控制和改善血糖含量了。
形成傷口潰爛
如果發現自己的雙腳傷口開始形成潰爛,這可能是糖尿病的持續發展,因為血糖的升高對於皮膚組織也有影響,會使皮膚的黏膜受損,恢復能力變差,抵抗力也會變得薄弱,皮膚上的傷口更容易感染。雙腳除了傷口癒合的能力會下降,在高血糖的影響下還會加劇疼痛感,這種情況下就是在暗示血糖持續升高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了人體健康,需要及時控制血糖,才能改善糖尿病足。
總之,如果足部出現了像一直穿著襪子一樣的感覺,刺痛、麻木或者是對溫度不敏感、行走困難等症狀時一定要及時尋找專科醫生確診,好儘早針對性的治療,一旦出現了腳部外傷、感染或者是潰爛的情況下也要儘快的就醫治療,以免延誤治療的時機。如果已經確診為糖尿病足,不想被截肢的話也一定要減輕雙腳的負擔,可以使用輪椅或者雙拐,讓雙腳懸空,配合醫生積極治療,平時也要注意避免穿不合腳的鞋子,襪子也要選擇純棉透氣性的,避免腳部的外傷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