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華為,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任正非,而行內人都知道,華為曾經有個徐家駿。他離職前曾是華為的副總裁,技術超級大神,年薪超過千萬,名副其實的「打工皇帝」。
近日,中國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周彥軍行長批示:將華為離職副總徐家駿給任正非的辭職信推薦給全行青年員工學習。
今天,小編將這封信分享給天緣綠的家人們,希望大家能從中有所啟發。
總得說來,我在華為的十年是懵懵懂懂過來的,當初我好像沒有什麼遠大的理想、沒有詳細的規劃,只是想著把一件一件事情做好。通過自己的總結和反思,將來我希望自己能夠更加有規劃、更加清晰一點。大概想了想,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是這些年深有體會的經驗和教訓,值得今後再發揚。
從小事做起,學會吃虧,與他人合作
從小事做起不是一直滿足於做小事,也不是誇誇其談好高騖遠。學會吃虧不是忍受吃虧,是不斤斤計較於一時一地的是非得失,是有勇氣關鍵時候的放棄。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我們很多的成功,來自於敢想,敢做,就像我第一次接到問題單,根本不懂,但敢去試,敢去解決,還真的解決了。當然,這不只是盲目的膽大、心大,還意味著積極地關注廣大的外部世界,開闊寬容的心胸接受種種新鮮事物。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真正的成功者和專家都是「最不怕學習」的人,但是,學習絕對不是光從書本學習,其實更重要的是從實踐工作中學習,向周邊學習。比如說我在華為覺得學到最重要的一個理念是「要善於利用逆境」:華為在被CISCO起訴時沒有慌亂,而是積極應對,利用了這次起訴,達到了花幾億美金可能都達不到的提高知名度的效果,把幾乎是滅頂之災的境遇反而轉化為成功的有利條件。
奔跑
Running on the road of dream
勇於實踐,勇於犯錯,善於反思
很多事情知易行難,關鍵是要有行動,特別是管理類的一些理論、方法、觀念。沒有實踐中的反覆演練和反思,即使是人人皆知的東西,要做好其實都不容易。舉個小例子,比如做管理者要會傾聽,我想華為99.9%的管理者都很懂這一點,但實際做的如何呢?華為有多少管理者做到了不打斷別人講話?不急於下結論給定義?不急於提供解決方案?
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專家有過一個研究,雪崩發生時,一般受害者都是一批一批的,很少有單個人的受害者,原因很簡單,單個人在雪崩多發地會相當小心和警覺。但一個群體,群體越大,每個個體就會有一種虛幻的安全感和人云亦云的判斷,但現實是不管群體的力量有多大,雪崩都是不可抵抗的。因此我覺得在大的機構裡,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尤為重要。
少抱怨,少空談;積極主動,多幹實事
我曾經是個抱怨很多的憤青,經常容易陷入抱怨之中。但多年的工作使得我有所轉變,因為知道了抱怨是最無濟於事的。世界上永遠有不完美的事情,永遠有麻煩,唯一的解決之道是面對它,解決它。做實實在在的事情,改變我們不滿的現狀,改變我們不滿的自己。
對職業負責、對目標負責、對自己負責
大企業肯定會有績效考核、會有論功行賞、會有KPI、會有領導指示、甚至會有一點企業政治。但如果我們片面地追求這些,片面地對上負責、對別人負責,而不對自己負責、不對自己的目標負責,失去工作的使命感、責任心、熱情和好奇心,必將不能達到自己的最佳境界。而一個企業如何能夠成功營造一個環境,讓每個個體儘量發揮到最佳境界,企業才會戰無不勝。
多點人文修養和審美情趣
傑出成就的取得離不開對美的境界的追求,最偉大的科學發現,往往蘊涵著秩序、簡潔和美。缺乏一點審美的追求,什麼UGLY(醜陋)的事情都敢做、不擇手段、凡事湊合,一點都不「高雅」,必將不能長久。
關注人,幫助人,真誠待人,厚道做人
我們自己要能夠真誠對待他人,在與他人互動中將心比心。當然,工作中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實際上衝突也是沒有必要去避免,甚至很多衝突對組織來講,是大有益處的。就象夫妻吵一架後,感情往往更好。只要我們掌握兩大原則:一是對事不對人;二是與人為善。就肯定能把適度的衝突引導到對自己、對組織都有利的方向。
開放和分享的態度
在一個高科技公司工作,如果報著保守和封閉的心態,成長肯定會受阻。
做好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是我在華為工作當中最大的教訓之一。可能也是公司整體性的問題,工作缺乏計劃,經常是面臨不斷的被打斷;或者是不斷去打斷同事下屬;或者是不斷的會議、討論,佔去絕大部分的時間;或者是被自己的興趣所牽引,花大量時間搞一些不著邊際的事情;或者是花很多時間在一些細枝末節的事情上,把很難很重要的事情,一直拖到非解決不可的地步然後被迫倉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