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號上一篇文章是講怎麼背誦知識點,主要針對歷史政治這類文科的學習,今天再講講提高數學方面思考能力的核心學習方法。經常有小朋友做數學題很厲害,大家會誇他很聰明;但是一個小朋友語文作文寫得很好,你會聽到大人誇他聰明嗎?不會,更多的是會誇這個小朋友文字表達能力很強、有文採。這裡就是一個我們都懂的道理:數學學得好說明思考能力很強,思考能力很強是學好數學的條件。
那怎麼樣提高思考能力呢?首先選訓練載體。訓練思考能力能夠學好數學,而數學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思考能力科目,所以我們就把提高思考能力的載體放在學習數學上,這樣能有個正循環。就是說我們直接通過學習數學來提高思考能力,又可以因為思考能力提高而提高數學成績。其次是要知道,提高在數學上的思考能力需要兩個基礎能力:對知識體系刨根問底的能力、對困難問題持久韌性的能力。
對知識體系刨根問底的能力,就是說要能對數學基礎知識裡的一些基礎的定義、概念、定理要有自己的深刻理解、儘量知道來龍去脈,要有這個衝勁去研究問題、發現體系根基的來源、體會數學智慧的美。例如學習數學的新內容,學渣(努力的那種)上課認真聽講,內容有些懵懂但不細究那麼多,只會聽老師的話把不理解定義、公式背下來,應用的時候囫圇吞棗、能套就套;可能他很勤奮也背了很多東西,構造了初步的鬆散的知識體系,但很多問題深究起來或者遇到難題就顯示出很弱的思考能力了。學霸剛學習新章節也是有點蒙(大家的接受能力其實差不多),但是他會刨根問底的把這個定義理解透徹,追問為什麼符合這個定義的就是這個概念,會把定理反覆推演知道來龍去脈,老師布置的作業也有認真做並且會加以思考,一旦思考了會發現太基礎了又會促使自己主動去找難題做。這樣,遇到基礎題學渣和學霸同學都是差不多的,但是遇到難題他們對數學的思考能力就顯示出來了。
另一個能力就是對困難問題持久韌性的能力。教過這麼多學生,發現基礎不好的同學往往對老師的依賴性很強,遇到難題就想馬上從老師那得到答案,從而快點讓自己遠離不舒適區。這也是人之常情,這種缺少韌性的表現就是提高思考能力的大忌啊,連想都不肯想,那談什麼提高思維能力呢?所以數學成績不好的同學,就要檢討下自己是不是一看到難題就繳械投降了,甚至看到答案這麼複雜他就連答案也不看了。學霸同學遇到難題反而會開心,因為他之前深層次的思考現在有發揮之處啦,解答難題的過程對他來說是一種享受,這樣怎麼會輕易放棄呢?實在解不出來才看答案,這樣看完答案也會印象深刻些。那這個能力對學渣同學怎麼培養呢?很簡單,不要那麼快放棄就好了,盯著題目多梳理幾遍條件、儘可能的把能寫的式子都寫出來,寫多了自然就有思路了自然就會做題了。
所以數學不好的同學,只要努力使對知識體系刨根問底、面對困難問題不要輕易投降,多多動腦筋(是指真的動腦了),兩三個月後效果肯定會在成績上體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