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一個人的批判性思維?

2020-12-08 文和先生

在爆炸的資訊時代,我們大多數的人缺少理性分析和判斷的能力

更是對批判性思維的本質知之甚少?更多的是人云亦云,跟著情緒,臉紅脖子粗。

批判性思維

那麼為什麼我們容易輕信一個答案?從受方看

1、與我們切身利益不甚相關——不會去真正關心和批判。

2、沒有切身的實感——不會去驗證。

3、非熟悉領域——不會去質疑。

4、傾向按照自己易於接受和理解的方向選擇答案——喜好簡單厭惡複雜喜好新奇厭惡俗套。

容易被輕信事實上卻存在謬誤的答案有什麼樣的特徵?從施方看

1、有基本的邏輯和一套理論

2、有理有據有圖有真相

3、信息源背景:一些貌似權威的人口中說出的話

4、不與讀者價值觀和世界觀發生嚴重衝突的新視角、新觀點。

從專業知識學習的角度來說,我認為,通過認識到生活中信息的良莠不齊,從而架起自己與信息之間的一道過濾網是建立批判性思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批判性思維之甄別信息

首先認識到信息的欺騙性,提高警惕,然後才是不斷地提高自己鑑別信息的能力。

那麼尋根本源,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呢?

在我看來,批判性思維是一種質疑和求證的能力,進行過批判性思維訓練的人在面對問題時不會輕易接受既有結論,而是會進一步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評估問題的深度、廣度以及邏輯性,從而得出自己的見解。批判性思維並不等同於標新立異,為了質疑而質疑,它的真正含義在於獨立思考,不滿足於輕鬆給自己一個答案。批判性思維對於信息的接收和甄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今天我們經常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在信息海洋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以及如何避免錯誤的信息左右我們的大腦。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獨立思考與質疑精神——這也是批判性思維的核心原則。缺乏批判性思維容易導致輕信和盲從。關於這一點我們在社交網絡上可以找到不少例證,看看朋友圈裡被大量轉發的謠言以及漏洞百出的成功學和雞湯故事就知道了。

總結:批判性思維的人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因為好奇心是驅使他們探索的原動力。

他們會用懷疑的眼光去看待相關事物,他們用各種方法驗證相關事物的真實性,如果超出他們經驗和能力的範圍,他們會通過學習來攻克。

他們總會想盡辦法,把事物的來龍去脈搞清楚。這一系列的行為看似複雜,對他們來說已成為習慣。

明白了我們為什麼需要批判性思維,以及為什麼批判性思維這麼重要,我們也要避免流於「為反對而反對」,那麼如何培養一個人擁有批判性思維去批判性思考呢?

1、 學會提問。

學會提問其實就是學會用批判性思維來看待問題,所謂批判性思維包括:

有一套相互關聯、環環相扣的關鍵問題的意識. 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關鍵問題的能力. 積極主動地利用關鍵問題的強烈願望.

好的提問猶如信息海中大浪淘沙淘,直指問題本質。

2、對關鍵概念做出清晰的定義,這是批判性思維必不可少的技能。

只有當我們理解了一個論證中的關鍵詞句時,我們才能對這個論證進行評價。你需要:

了解自我和他人使用的核心概念與觀點能夠解釋他們使用的關鍵詞與短語的基本含義能夠區別詞語的特殊、非標準用法按標準用法謹慎使用詞語對使用的概念進行深入思考

3、對整句話的真值條件做出清晰的判定也是必要的。

批判性思維思考

通常,一旦我們把關鍵概念都澄清了,那麼這一步通常就水到渠成,無需額外費力了。在討論其他議題時,可能會再涉及那種即便搞清楚關鍵概念,也難以斷定真值條件的情況。

4、最重要的批判性思維技能就是論證。

所謂論證,就是給某個結論或主張提供理據來支持它。強有力的論證能讓聰明人心服口服。而弱的論證則只能讓蠢人受騙上當。

5、訴諸個人偏好、聯想、滑坡論證、無限制自由主義和既有法律條文的論證,都是相對弱的。而採用功利主義、美德倫理學、社會契約、自由放任主義的大框架,則是相對強的論證。

6、功利主義是最為主流的判斷行為對錯的底層框架。它是根據行為的後果是否能造成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來判斷行為的對錯。

寫在最後,因為不同凡想,所以不同凡響批判性思維,讓我們真正的做一個明白人。

批判性思維

當然也閱讀前人智慧,構建自己的批判性思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比如,《這才是心理學-看穿偽科學的批判性思維》

它能幫助你建立批判性思維,了解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對偽科學說不。以後再看到滿天飛的「科普」文章、刷屏的雞湯和信誓旦旦的微商,內心毫無波動甚至有點想笑。

能學會像心理學家一樣批判地思考,具備大多數人所不具備的科學思維能力和習慣。我的很多關於心理學的認知就是這樣被刷新的:

1.近幾年非常火的弗洛伊德,他的精神分析實際上並不被主流科學派的心理學家認可,因為其學說就有「不可證偽」「過於依賴個案研究」「不做控制實驗」、「只能解釋,不能預測」等特點,他更多是提出假設,而並未做真正的檢驗。

2. 星座、血型、屬相、玄學、心靈雞湯等完全不屬於心理學,因為它們不滿足「可檢驗」的標準:它們的本質是玄而又玄的,並不能通過可操作的過程來檢驗。

特別慶幸自己讀了這本書,現在市面上自稱心理學專家的「大師」和自媒體太多了,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就好像借來了一雙慧眼,看穿牛鬼蛇神,將使我們終身受益

培養一個人的批判性思維,這是一個需要長期練習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以有意地進行以下策略來進行思維的練習:

每天解決一個問題。將思維標準內化。堅持做思維日記。練習思維策略。重新塑造你的性格。改變你的自我。改變你看待事物的方法。關注自己的情緒。分析群體對你生活的影響。

與大家共勉。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指對他人或自己的觀點、做法或思維過程進行評價、質疑、矯正,並通過分析、比較、綜合,進而達到對事物本質更為準確和全面認識的一種思維活動。人是很容易受暗示,受誘惑的一種生物,沒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會任憑各種誘惑的擺布,輕易受情感、貪慾、無關考慮、愚蠢偏見等的幹擾。而有批判性思維的人善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尋找解答方法,形成自己的意見、做出決定、形成結論。如何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 如何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在網際網路時代,信息的交換變得非常的迅速,孩子處於這樣一個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究竟該如何去處理他們每天通過網絡,社交媒體,電視廣告等等接收到的大量信息呢?其實這與我們一些家長經常有所耳聞但又不清楚具體是什麼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有很大的關係。那麼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呢?批判性思維是什麼?
  • 批判性思維:人云亦云,如何保持獨立思考?
    但是我們所看到的究竟是真相還是表象,聽到是真知灼見,還是未經推敲的觀點,你是否用自己的理性思考過?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保持獨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或許你可以了解一下「批判性思維」。簡單來說,批判性思維,是能夠對問題,論述,證據等進行辯證性的思考,從而提出或形成自己觀點的思維方式。批判性思維是我們區分事物表象和本質,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上)
    Pascal說,[人是會思考的蘆葦」。然而在這樣一個信息過載的時代裡,形形色色的聲音與觀點魚龍混雜。生活在信息洪流中的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隨波逐流,做到真正的獨立思考?或許你可以了解一下「CriticalThinking" —— [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以一種合理的、反思的、心靈開放的方式進行思考,從而能夠清晰準確地表達、邏輯嚴謹地推理、合理地論證,以及培養思辨精神。
  • 一個簡單的模型,幫你建立批判性思維
    其實,馮小剛在寫這篇文章之初就犯了「證實偏差」,從原文第一段我們就可以看出,馮小剛的此十問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質疑崔永元指控,而是為了證明崔永元是個壞人,並把崔永元搞臭,繼而使用的證據都受到了汙染,因此引發了一系列的邏輯謬誤。那麼,如何才能避免或者發現這些謬誤呢?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個熟悉而陌生的詞語——「批判性思維」。
  • 如何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在基礎教育中很重要,學校應該如何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相關課程又該如何設計和實施?首先,學校需要釐清目標。培育學生這些開放理性、靈活思考和實證素質的最好辦法,就是進行實證和探究性學習。學校教育可以從小學高年級開始推行批判性思維教育,重點培育學生三種能力:批判性閱讀、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和批判性寫作。這也是技能培養的三個目標,學習過程中,對問題的分析、評估和發展是學生要掌握並貫穿始終的技能。為什麼?因為閱讀是學習知識的主要渠道,但「背誦式閱讀」常常會造成學生「高分低能」。
  • 《學會提問》:如何擁有批判性思維?
    要成為一個「不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你需要打磨哪些技能?一起來看看魚串串讀完《學會提問》後的思考和感悟吧。一、這本書主要講了啥?這本書告訴我們,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通過提出關鍵性的問題,學會批判性的接受別人的觀點,做出理性的選擇。
  • 家長應如何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亞當·斯密不僅總結了近代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經驗,還批判地吸納了他之前的重要經濟理論,正是亞當·斯密具有批判性思維,所以敢於去質疑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原理,敢於去批判自己之前的理論。中國有句俗語「隨大流,不吃虧」,但這句話也造就了很多人的平庸。批判性思維是希望激發孩子更多的思考,不盲從,擁有自己的主見。
  • 創新應注重培養批判性思維
    【創新掃描】高校是培養大學生創新素質,提高大學生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基地。創新素質的核心是理性批判的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也正是批判性思維的靈魂與本質。注重批判性思維養成可以有效涵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氣質,提升創新思維能力。創新離不開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有目的、有規則的判斷過程,是為決定相信什麼或做什麼而進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維,主要包括批判性思維品格和技能兩個方面。創新始於問題,創新是自主思考與邏輯論證相結合的過程,在創新的各個階段批判性思維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邏輯思考力——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指的是技能和思想態度,沒有學科邊界,任何涉及智力或想像的論題都可從批判性思維的視角來審查。批判性思維既是一種思維技能,也是一種人格或氣質。隨著批判性思維的演變,我們可以大致的理解為批判性思維主要是對相信什麼和幹什麼做出判斷,這種判斷需要有分析和評價。批判性思維的分析和評價需要做到清楚、準確、相關、有深度,並具有嚴格的邏輯性。
  • 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
    可以說,批判性思維是對思維展開的思維,我們進行批判性思維是為了考量我們自我(或者他人)的思維是否符合邏輯,是否符合好的標準。簡而言之,完善我們的思考的辦法就是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它是一種走向問題本質的方法,讓我們仔細剖析現狀,揭露偏見和人為操作等隱性問題,從而讓我們做出正確的決定。
  • 獨立思考,批判性思維,人類兩大「軟實力」,如何從小培養?
    盲從只會抑制個性發展,對於人的思維、創造力都會變的沒有主見和默守陳規。」 缺少了獨立思考與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也是盲目跟風的重要因素。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有時候也需要技術性的方法,比如懷疑一切的勇氣。 2.批判性思維 保持質疑精神,並且全方面的思考衡量 美國學者理察·保羅認為,所謂批判性思維是我們對思考過程的再思考。批判與批評性不同,批判更多的是否定,而批判性則是思辨式的,是有建設性的。
  • 批判性思維修煉書籍2-《批判性思維工具》
    《批判性思維工具》一書的核心內容,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要成為一名批判性的思考者,就需要將9個思維標準,應用到8個思維元素中,發展出特定的7個思維特質,從而讓自己成為一名高級的思考者,甚至是完善的思考者。這是一個高度概括的總結。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就是什麼是批判性思維,這個名字可能大家都聽說過,但是準確來說的話,沒有很多人去了解。小編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批判性思維就好像是職責的表面和本質區分開來的一種能力吧,然後理清這點之後,我們才能討論如何去培養這種能力我來舉個例子,就是說,我們會遇到一些事情,但是說得出來的一個論點,我們要去討論一下這個這個論點是否有支撐,而不是道聽途說
  • 如何在英語閱讀中培養批判性思維?
    因此在閱讀時除了學習英文表達,還要學會運用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去分析文章,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是一個在近年來被頻繁討論的概念,幾乎所有人都在強調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但對於具體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很多人並不能給出一個清晰的定義。
  • 怎樣在閱讀中培養批判性思維?
  • 精英孩子是從培養批判性思維開始(好文)
    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在面對新的信息和應對複雜問題的時候,都能夠輕鬆吸收和迎刃而解,這時候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了解批判性思維的朋友都覺得現行教育非常缺乏這種思維模式,如何培養和鼓勵孩子從小就開始批判性的思考呢?首先我們來說明什麼叫做批判性思維?
  • 培養寶寶獨立思考能力,從批判性思維啟蒙開始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近年來已經成為一個火熱的教育話題,一提到國際教育與中國的差別,這個詞語就經常跟隨浮現。各類留學考試中,批判性思維對閱讀、寫作等的作用也突出了這種差異。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孩子多大開始需要培養這種思維習慣?如何培養?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另外,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不僅有利於提升學生整體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順應了時代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伴隨課程標準而變化的閱讀課堂更加關注思維領域的發展,批判性思維開始在閱讀課堂上受到關注。
  • ,如何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在孩子成長的歷程中,批判性思維越來越重要。在講究標準化答案的今天,批判性思維提倡表達自己的見解,不盲從權威,打破慣性思維,是一種稀缺但越來越必不可少的思維方式。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只有愛思考的人,才能提出不同的觀點。批判性思維使孩子不盲從,而是經過自己多方面的思考最後得出觀點,這樣的孩子不僅能在以後的學習中收穫頗深,而且在生活裡也能遊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