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簡單的模型,幫你建立批判性思維

2020-12-12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批判性思維可以提高你對事物的判斷力,讓你在生活和工作中不那麼感情用事。那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又該如何建立批判性思維呢?本文和你一起探討。

上周,馮小剛終於在電影「手機2」殺青後第一時間在微博擲地有聲地寫了篇「十問崔永元」來回應「囂張地鬧騰了兩個月」的崔永元。像很多娛樂事件一樣,這個事情迅速攻佔了微博熱門繼而在朋友圈、微信群刷屏,躲都躲不開。既然躲不開,那就看看,畢竟這事兒我也關注了有一段時間了。你猜我看到了什麼?

馮小剛用至少80%的內容為我們全景呈現了教科書式的「邏輯謬誤」合集。

這裡因為文章太長,我就不做引用和分析了。馮小剛經過兩個月的觀察,並通過飽含了混淆概念、循環論證、錯誤歸因、個人懷疑、訴諸權威、訴諸動機、斥之虛偽、訴諸情感、謬誤謬誤、人身攻擊等邏輯謬誤的十問「證明」了崔永元是個壞人。

其實,馮小剛在寫這篇文章之初就犯了「證實偏差」,從原文第一段我們就可以看出,馮小剛的此十問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質疑崔永元指控,而是為了證明崔永元是個壞人,並把崔永元搞臭,繼而使用的證據都受到了汙染,因此引發了一系列的邏輯謬誤。

那麼,如何才能避免或者發現這些謬誤呢?

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個熟悉而陌生的詞語——「批判性思維」

一、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我們提到批判性思維不是一種專門用來批評別人的詭辯術,更不是為了教人變成一個槓精,而是指邏輯清晰嚴密的思考

這個概念最先由哈佛大學教授愛德華·格拉澤於1941年提出,他認為:

批判性思維包含認真考慮問題和事情的態度、邏輯推理的知識和運用邏輯推理方法的技能,一個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能夠依據證據去質疑真理和知識、並具有進行邏輯推理以及分析、綜合和評價的認知技能。

繼而學者羅伯特·恩尼斯提出:

批判性思維是指自己在決定要相信什麼或者要做什麼時所進行的合理和反思性的思考。

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哲學協會對批判式思維給了一個界定,並形成了廣泛影響。這一界定認為,批判性思維是用於指導自己的言行所進行的獨立分析、綜合和評價信息的過程,是有目的的自我調整判斷的過程,是充分考慮證據、概念、方法和標準的過程,是思考了又思考的過程。批判性思維技能包括解釋、判斷、推理、歸納、評價和自我調控等。

這些繁瑣的理論性文字說白了就是:批判性思維就是通過訓練,讓自己能夠運用多種思維方式從而更加理性地接近事情真相,從而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此,批判性思維更多的是自我要求,讓自己變得更加理性。

二、為什麼需要批判性思維?

首先,為了更好的學習,我們需要批判性思維。我們誤解了學習這一概念,對於信息和知識的態度主要在其獲得性上,處於那種來者不拒的狀態,猶如海綿一般見到水就吸收。學習的本質不是獲得信息,而是拓展獲得實現我們生活中真正渴望的成果的能力。

因此,我們對於信息和知識需要對話、互動,通過篩選和甄別形成自己合理的判斷。而這個對話、互動、篩選、甄別的過程就是一個批判性思維的過程。

其次,為了避免工作生活中太過感情用事,我們需要批判性思維。我們通常的習慣性思維往往會受到情緒、偏見、欲望等影響和支配,從而很容易受到「情感偏差」和「證實偏差」的影響。想要避免生活太過感情用事,我們需要調用理性思維,從而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因此,我們對於信息需要進行偏差排除,需要進行邏輯診斷,而這個排除和診斷過程就是一個批判性思維的過程。

三、如何才能培養批判性思維呢?

信息一般都會包含論題、結論、理由三部分,只要我們對這三部分進行詳細審查就可以獲得最為基礎的批判性思考。

批判性思維主要在於證實觀點是否正確,因此批判性思維需要對這三要素進行合理的分解。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我得出來了WYHI思維模型,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可以快速建立批判性思維。

WYHI思維模型是在分析信息時的4個步驟。

批判性思維第一步便是問WHAT,即觀點和來源分別是什麼。

面對任何一個信息,我們首先要分析其觀點是什麼,來源是什麼。只有弄清楚了觀點和來源我們才能進行下一步動作。這個步驟通常都會比較簡單,作者一般都會在文章的開始或者末尾明確提出觀點。

對於已知的觀點,我們只需要判斷觀點是合理的還是極端的即可。大多數新的觀點都是在原有知識基礎上的延伸,因此,與廣泛認可的知識相衝突的觀點必須引起警覺。時刻提醒自己:複雜問題幾乎不可能用簡單方法解決。

在獲得信息想要表述的觀點之後,我們需要對觀點的來源進行拷問,這個觀點通過什麼渠道發表出來的,提出這個觀點的人是誰,他是否有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發表該來源的人是否存在某種利益關係。

批判性思維第二步便是問WHY,即理由和證據有哪些。

只有你找到支撐結論的理由時,你才能判定一個結論的價值。每個理由的成立又是由若干個證據組成。沒有完整的證據鏈條理由就難以充分。

任何觀點的成立都必須有足夠充分支撐它成立的理由和證據。理由和證據是支撐觀點的

首先是理由和證據,我們需要對證據進行判定,再對理由進行判定,最後再確定是否接受這個觀點。一般情況下,越背離常識的觀點,就越需要舉證。如果不給舉證,通常都是錯誤信息。

推理證據的基本結構是「甲之所以成立是因為乙」。跟觀點一樣,我們對證據的來源也需要分辨,多問問自己為什麼要相信它,有沒有替代理由和證據,我們看到的重要的信息有沒有什麼重要信息被省略了,證據描述的過程中有沒有使用一些語義不明確的詞。

批判性思維第三步便是問HOW,即論證過程是否有汙染。

從理由和結論到觀點之間,需要一個舉證過程。在這裡我們應該遵循一個基本原則:理由和證據是論證觀點的充要條件,只有滿足充分且必要的論證過程,這樣的觀點才能成立。在論證過程中,首先要看觀點是否被汙染,其次要看從證據到理由再到觀點的論證過程是否遭遇了邏輯謬誤。

觀點一般容易遭遇「情感偏差」和「證實偏差」的汙染。

所謂的情感偏差是指人們運用經驗、直覺和本能對不確定事件進行判斷與決策的傾向。換句話說,人們通常在位觀點尋找理由和證據時通常會受到情感因素的影響。

證實偏差是指當人確立了某一個信念或觀念時,在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尋找支持這個信念的證據的傾向。換句話說,人們通常認定了一個觀點,之後在尋找證據時就會自動忽略否定此觀點的信息,甚至去貶低與此相左的觀點。

而在論證過程中,是否存在邏輯謬誤。馮小剛的「十問崔永元」存在大量的常見邏輯謬誤,前邊我已經列舉了其中一些謬誤名稱,有興趣的話你也可以對文章進行分析。關於謬誤也不需要死記硬背,隨後我會為大家介紹一個很好用的邏輯分析模型。

批判性思維第四步便是問IF,即如果多換幾個角度會怎樣。

經過前邊3個思維步驟,我們對於觀點似乎已經進行了完整的分析,這時你不要掉以輕心因為批判性思維並沒有這麼簡單,批判性思維還需要多元化視覺。你應該多用幾個如果,看到觀點的另外一面。

用如果開始是形成多視覺的最佳途徑。凡事多問幾個如果可以避免我們陷入情感偏差和證實偏差的最佳途徑。反覆使用如果的過程,也是最容易湧現創新思維的過程。

通過這4個步驟養成批判性思維,雖然不能百分之百幫你甄別所有信息的真偽,但一定能夠提高你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最後:請不要懷疑,唯一不需要懷疑的就是懷疑一切。

 

作者:陳小五,微信公眾號:小五知道(id:cxwshow)

本文由 @陳小五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蘇格拉底:「我們為什麼要建立批判性思維?」
    但在網際網路,如果你提出不同意見,幾乎沒有人會理性的同你探討,這就是批判性思維在今天已成為稀缺品的原因之一。人們在對待不同意見的時候,沒有理性探討,只有狂熱站隊。但要建立批判性思維,首先我們應該學會「理性思考」。
  • 建立批判性思維的五個要點
    國內缺少批判性思維的教育不是為了批判而批判,對象不是人,就事論事,針對的是「事實、觀點、推理、邏輯」。1、批判性思維的定義和內涵:它是一種有紀律的智力認知過程,這一過程包括了對來自觀察、經驗、反思、推理或者溝通的信息進行積極和訓練有素地分析、合成、評估及應用等。
  • 批判性思維(69/99個思維模型)
    理察.保羅,是批判性思維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他所著作的《思辨與立場》是一本非常好的批判性思維書籍。如果我們能將自己的思維看成一個個要素,並檢核自己是否具備批判性思維的認知特質,便能更好地發現思維中存在的問題。
  • 「深度思考」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一個人的批判性思維?
    從專業知識學習的角度來說,我認為,通過認識到生活中信息的良莠不齊,從而架起自己與信息之間的一道過濾網是建立批判性思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批判性思維並不等同於標新立異,為了質疑而質疑,它的真正含義在於獨立思考,不滿足於輕鬆給自己一個答案。批判性思維對於信息的接收和甄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12思維模型:批判性思維一用理性看清複雜的世界
    這些垃圾信息對你沒有太大價值,雖然可以娛樂一下,但是不宜太多,就像垃圾食品雖然美味,偶爾吃可以,但多吃無益。如果你不能使用批判性思維去篩選信息,就會被垃圾信息、垃圾觀念和垃圾方法入侵,可能給你帶來決策失誤。
  • 批判性思維的教學轉化
    我曾給批判性思維下過一個描述性定義:人們在面對(或作出)一些結論時,如果對結論不是簡單接受或斷然拒斥,而是研究這個結論有沒有依據,其中的推理是否合乎邏輯,甚至進一步對依據本身的真實性、代表性進行考察,當然還會思考結論本身是否合理,是否會推出謬誤,是否與已知的一切有衝突……這就是在進行批判性思維。當然,我們也要防止陷入另一種誤解,即認為批判性思維適用於任何領域,甚至無所不能。
  • 邏輯思考力——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指的是技能和思想態度,沒有學科邊界,任何涉及智力或想像的論題都可從批判性思維的視角來審查。批判性思維既是一種思維技能,也是一種人格或氣質。批判性思維在人類思想發展史中可以追溯到 2500年前的古希臘思想家蘇格拉底,作為一種思維方式,批判性思維擁有諸多的思維模型:蘇格拉底方法模型:通過提問,揭示習以為常、理所當然的信念背後的假設所包含的不一致性,以探求新的可能答案。反省性思維模型:反省性思維關注思維的因和果,本質上是假說的系統檢驗。元認知模型:元認知是對認知的認知,突出對認知的監控和調節。
  • 這裡有5招幫你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
    我們面臨各種決定的狂轟亂炸,以至於無法做到每次都作出完美的選擇,但有很多方式可以增加我們的機會,一種特別有效的方式是批判性思維,這是一種接近問題本質,使我們能夠仔細解構現象本身暴露隱藏的問題(比如偏見和操控),並作出最佳決定的方式。
  • 批判性思維,是未來人與人之間的根本區別
    批判性思維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如果批判不講邏輯,那批判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什麼才是理性思考?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最好的方式是舉個例子。 比方說,如果在野外遇見狗熊,最好的辦法是什麼?你的潛意識一定是告訴你裝死,你可能是在哪裡聽過或者看到過這樣的例子,又或者是某人親自告訴你的。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在這裡的話,批判性思維最重要的就是,現在做個網際網路,我們很難分清楚什麼東西是真的,什麼東西是假的,眾說紛壇我們需要探索的是,要形成一個對現象獨立判斷的能力,在這個真假不分的時代。沒有人能一直處於這有這一種批性的思維當中,不然的話這樣我們活著會很累的。反倒是說,他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所以過程和方式吧,我們再處理,大問題的時候有意使用這種批判性思維還是很好的。
  • 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這本書會給你答案!
    全書內容有兩種,一種是思維方式,一種是商業案例。其中跟多思維方式和模型,不但能用來做商業論證,也可以用來說服別人,或者用來寫作,形成有邏輯的文本。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本書的適用範圍不應該僅局限於商務人士。那麼,到底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呢?讀完書後,我認為所謂的批判性思維,說到底還是邏輯思維和科學思維。
  • 批判性思維與思維基本功
    談到批判,總要有一個批判的對象,也就是批判什麼;還要有一個批判的標準,也就是依據什麼來批判;當然,批判是有目的的。    如果對批判的對象一無所知或一知半解,那就不具有批判的資格。因而,批判首先意味著準確和充分地理解批判的對象。在這方面,批判性思維堅持理解的寬容原則,也就是以合理性的最大限度理解批判的對象。
  • 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
    可以說,批判性思維是對思維展開的思維,我們進行批判性思維是為了考量我們自我(或者他人)的思維是否符合邏輯,是否符合好的標準。簡而言之,完善我們的思考的辦法就是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它是一種走向問題本質的方法,讓我們仔細剖析現狀,揭露偏見和人為操作等隱性問題,從而讓我們做出正確的決定。
  • 席酉民:學生成長與批判性思維
    這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更是一個理念問題,是一個如何讓人真正成為人的過程。中國社會人們善於跟風,什麼東西火,人們就一窩蜂湧上去。這不是批判性思維,真正的批判性思維不是跟風,而是獨立的思考和觀察。現在大家談未來很多。因為很難說清楚,恰恰說明未來很豐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斷。教育永遠是一個面向未來的行業,但是我們根本不知道十年後的社會是什麼樣的,我們怎麼開展教育?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指對他人或自己的觀點、做法或思維過程進行評價、質疑、矯正,並通過分析、比較、綜合,進而達到對事物本質更為準確和全面認識的一種思維活動。人是很容易受暗示,受誘惑的一種生物,沒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會任憑各種誘惑的擺布,輕易受情感、貪慾、無關考慮、愚蠢偏見等的幹擾。而有批判性思維的人善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尋找解答方法,形成自己的意見、做出決定、形成結論。如何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 徐飛|批判性思維與學科教學融合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學科融合;高中語文批判性思維是一種自覺通過質疑、查證和推理考察論證的合理性從而決定信什麼和做什麼的思維[1]。一個完整的批判性思維過程包括理解主題論點、分析論證結構、澄清觀念意義、審查理由質量、評價推理關係、挖掘隱含假設、考察替代論證、綜合組織論證八個步驟[2]。
  • 四張圖讓你看懂江蘇省批判性思維課程基地
    經江蘇省教育廳、財政廳批准,江蘇省第一家普通高中批判性思維課程基地落戶南京市中華中學。下面四張圖讓你迅速看懂即將落成的江蘇省批判性思維課程基地,同時也能幫助你初步了解什麼是批判性思維。01江蘇省批判性思維課程基地標誌這個標誌概括起來是一個4C結構:第一個C是教室(Classroom)第二個C是課程(Course)第三個
  • 從簡單思維到多元思維模型
    意思是光有幾個思維模型不足以應對這個險惡的世界和瞬間萬變的現實。所以最好有上百個思維模型放在柵格裡隨時取用,融會貫通,這就是多元思維模型。多元思維模型和我們生活的關係在我看來,所謂的模型有兩個主要作用。其一:提高做決策的質量和正確率生活是一個又一個決定的延續。
  • 批判性思維修煉書籍2-《批判性思維工具》
    我讀過的第二本批判性思維方面的書是《批判性思維工具》,這本書的作者是理察·保羅和琳達·埃爾德。《批判性思維工具》一書的核心內容,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要成為一名批判性的思考者,就需要將9個思維標準,應用到8個思維元素中,發展出特定的7個思維特質,從而讓自己成為一名高級的思考者,甚至是完善的思考者。這是一個高度概括的總結。
  • 留學Critical Thinking及批判性思維的應用
    批判性思維者的優勢可以幫助你在你的教育,職業和個人生涯中解決問題,有效地提升你在溝通觀點和理由方面的能力,使你具備在一個快速變化的全球經濟中管理改變和創新的能力,鼓勵你使用跨學科知識,並對人和他們工作的領域有更為寬廣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