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Critical Thinking及批判性思維的應用

2020-08-30 考而思教育

Critical Thinking,中文叫「批判性思維」,在講究標準化答案、唯一性答案的中國教育體系裡,是屬於非常稀缺的,如果想要了解它,我們首先要知道它是什麼。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一系列的認知和知識性技能的總括,批判性思維不是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通過分析和評估做出更好的判斷。在學術寫作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其他研究者的結論有一個清晰的和確信的接受或者拒絕。

第二,適當地闡述為什麼其他研究者的結論會被接受或者需要被謹慎對待。

第三,能清晰地陳述觀點,給出自己的證據,並引出結論。

第四,能認識到你自己的證據論證和結論的局限性。

在海外的教育中,老師最常跟孩子說,當別人告訴你什麼事兒的時候,要問問自己:

Who - 這是誰在說?熟人?名人?權威人士?想想看,誰在說這句話,重要不重要?

What- 他們在說什麼?這是一個事實(fact)還是一個想法(opinion)?他們說話有足夠的根據麼?他們是不是有所保留,有的話出於某種原因沒說出來?

Where- 他們在哪裡說的這些話?在公共場合,還是私下裡?其他人有機會發表不同意見麼?

When-他們什麼時候說的?是在事情發生前、發生中,還是發生後?

Why- 為什麼他們會這麼說?他們對自己的觀點解釋得充分麼?他們是不是有意在美化或醜化一些人?

How-他們是怎麼說的?他們說的時候看上去開心麼?難過麼?生氣麼?真心麼?僅僅是口頭表達的,還是寫成了文字?...

對外界言論進行過濾和思考,是海外教育的一大特點。

為什麼批判性思維很重要呢?

有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學生可以獲得更好的分數,不那麼依賴聽課和課本,能夠創造知識,甚至評估,調整和改變社會中的結構。批判性思維者的優勢可以幫助你在你的教育,職業和個人生涯中解決問題,有效地提升你在溝通觀點和理由方面的能力,使你具備在一個快速變化的全球經濟中管理改變和創新的能力,鼓勵你使用跨學科知識,並對人和他們工作的領域有更為寬廣的理解。

如何開始進行批判性思維

簡單來說,培養批判性思維就是培養「如何思考」和「思考什麼」的過程。培養批判性思維的能力,首先是要學會區分事實和觀點。

事實:就是可以反覆證明的東西,關鍵詞有:科學概念,數字,日期,歷史事件,信息文等。

觀點:是一個人的感受或者想法,關鍵詞有:我覺得,我想,我相信,最...等等。

接下來,拿冰激凌舉個例子:

關於冰激凌的事實:冰激凌很涼;吃完一個冰激凌,要吃大約50口;用牛奶可以做冰激凌。關於冰激凌的觀點:巧克力口味的冰激凌最好吃;每個人都喜歡吃冰激凌。

批判性思維在學術寫作中應用

批判性思維包括從描述到分析再到評價的整個過程,下面是一個批判性思維的模型圖

應用在學術寫作中是這樣的:

描述一般是用於介紹你所研究的課題

第一步就是確定題目,比如essay的標題,包括副標題,或者在某一段你想要探討的一個觀點。

第二步就是定義術語,並確定問題或者說是議題,第三步包括普遍的背景信息,在introduction部分我們經常會需要寫到一些普遍的背景信息,接下來就是找一些情境資料,就是相關的一些內容。

分析形成任何深度研究的主要部分,分析包括的問題類型有

怎麼樣

為什麼

假使……將會怎麼樣

怎麼樣問題就是思考事情是用什麼方法操作的,為什麼問題是找出理由,這些答案我們從一些具體的理論和調查結果中找到,比如說從學術雜誌,出版書,研究報告或者政府文件等出處找到這些理論數據。假如的問題可以幫助我們考慮可能存在的影響或者某個特定行為的結果會是什麼。

評價是把我們引向結論或者建議的。常見問題類型包括那又怎麼樣和接下來會怎樣。

那又怎麼樣問題是評價價值和意義的,並區分重點或非重點因素,為自己的立場辯護並說明意義。接下來怎麼樣問題第一是評估你的論證發現的或者給出的建議和預測,第二是幫助你考慮計劃更多細節的行動,尤其是在一個商業報告中。

批判不是批評,批評是一個負面的過程,是為了找出錯誤,而批判性分析同時又正面和負面,我們需要權衡對一個論點的支持和反對的論據,怎麼去權衡呢,就涉及到解釋,評估一個觀點或者理論,並且把這個觀點和理論與其他的觀點和理論進行對比。對比或者比較的目的是表明一個看法或者為了一個目標服務,也是批判性思維的一個體現。

Critical thinking是每個中國留學生初到國外都必然經歷的一個cultural shock。幾乎每一位講師布置給學生的第一篇學科論文都是去批判本領域裡非常權威的一篇學術期刊,從這項學術研究的選題到文獻綜述、到抽樣、到數據收集、數據分析、直至最後的結論, 一步步都必須挑出錯誤或者局限性。這讓剛開始學習的中國學生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準備。不如利用好這個假期和考而思的老師一起學習這門課吧。

相關焦點

  • 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維?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今天,讓我們撥開迷霧,一些先來了解critical thinking。即使自己沒有能力去推動孩子習得critical thinking,至少不要去扼殺它。在國內外,Critical Thinking(國內翻譯成批判性思維)是大熱詞彙,已經走入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教育體系,比如美國於1994年正式將Critical Thinking列入全國性教育目標,BC 省新教學大綱指出「每個學生都將在協作、批判性思維和溝通方面獲得實踐經驗,而這些技能是他們在大專、大學以及工作中獲得成功所必需的」。有一天,當我認真地去探究「批判性思維是什麼?」
  • 如何在Essay寫作中運用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沒有它,論文寫作會是什麼?事實上,沒有critical thinking,essays將是高度不合邏輯的。critical thinking允許你挖掘表面來理解和闡明一個主題或觀點。換言之:如果你想用自己對問題的智慧和權威的把握來影響別人並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你必須善用那些批判性思維技巧。
  • 【譯家之言】批判「批判性思維」——談談英文critical thinking一詞的中文翻譯
    我個人覺得這是惡譯劣譯,不願意用它,但我又不能在整篇博文裡不斷中英夾雜地老說critical thinking critical thinking,對不對?無法可想,我只能先批判一下「批判性思維」這個翻譯,說明它何以是個惡譯劣譯,然後才能舒舒服服的、心安理得的,用我認為較妥貼的翻譯「審辯式思維」來指critical thinking。
  • 微觀經濟學所培養的思維方式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新東方網>留學>留學考試>AP>正文微觀經濟學所培養的思維方式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2016-08-29 10:48 來源:
  • 關於「審辯式思維(critical thinking)」的漢譯
    這是他以《批判性思維辨析》為題發表於《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4年第9期的文章。通過文獻調研和問卷調查,杜老師深入討論了「審辯式思維」概念的漢譯問題,指出「批判性思維」不是一個好的漢譯,主張譯為「審辨式思維」。杜國平老師主張的漢譯與我使用的「審辯式思維」有一字的差別,是「辨」和「辯」的差別。這裡摘編了這篇文章的部分內容。
  • 第444期:關於critical thinking的翻譯
    」(文秋芳,2008:29),事實上其後來也採用過「思辨能力」等翻譯方式(文秋芳,李英傑,孫旻,張伶俐,楊松,2014);另外,李莉文2010年在中國外語期刊發表的文章中將「critical thinking」譯為「批判性思維能力」(李莉文,2010),之後2013年在同一期刊上發表文章又將其譯為「思辨能力」(李莉文,2011)。
  • 為什麼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對寫assignment很重要?
    「批判性思維」是近年來經常被提及的一個詞彙,但對於其具體含義及應用,很多人並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大部分人對「批判性思維」的第一次直觀認識可能是在出國考試作文的練習中。比如GRE寫作的Argument部分對批判性思維能力就有一定的要求,考生需要在很短時間內找出給定材料中的邏輯漏洞並進行反駁。
  • 「周末不定時更新」學術英語第2期——Critical Thinking
    上周小編預告過,這周末的學術英語欄目會鎖定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維。因為批判性思維源於西方,是西方的主流思想,本推的正文內容也會以英文為主。正文約600字,喜歡的小夥伴們記得留言加轉發哦!
  • 淺談對critical thinking及其中文釋義常見理解誤區
    根據我們認同的批判性思維的定義——Critical thinking is the objective analysis of facts to form a judgment.(by Ennis, R.H——編者注)抑或批判性思維的原則——There is no absolutely right answer to a question, only optimum solutions under current circumstances
  • 第874期:葉劉淑儀:Critical Thinking 的翻譯問題
    自此,「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 一詞,在香港逐漸為人所熟悉。但很可惜,本人認為由於教育當局翻譯上的謬誤,將西方提倡的Critical   thinking 譯為「批判性思考」,令不少學生只是按字面解釋,誤以為批評即等同思考,對很多事情還未作深入的分析,便妄下定論,對他們分辨事物的邏輯能力,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 批判性思維,並不意味只有批判
    批判性思維包括三個要素:發現其他論點的弱點的能力,對良好證據有熱情的能力,以及反思——且留意可能去改變——自己的觀點和價值觀的能力(哈佛大學,2018年)。 3. 批判性思維是依據解釋、理解、應用和綜合,來對從觀察、閱讀和實驗中收集到的證據做出清晰的、理性的判斷的藝術(愛丁堡大學,2020年)。 4. 批
  • 圖解:批判性思維
    本書從批判性思維的角度講述提問技能,讓你換個思維方式,找到你真正需要的東西。十大關鍵問題分別解釋:精彩書評★這本《學會提問》是一本非常經典的批判性思維讀物,很出色地完成了傳授批判性提問的技能這一目標,既簡潔又全面,實踐指導性強,會對同學們提供很大的幫助。
  • 【批判性思維英文雜誌推介】《探究:跨學科的批判性思維》(美國薩姆休斯頓州立大學出版發行)
    Across the DisciplinesFrank Fair, Managing Editor弗蘭克.費爾,執行主編Inquiry: Critical Thinking Across the Disciplines is a forum for multi-disciplinary discussion of issues related to critical
  • 在英語教學中的批判性思維
    近兩年,ELT領域越來越多提到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維),以前還只是在學術英語範圍,現在已經擴展到了學前英文教育。
  • 談美國大學文理教育的Critical Thinking (理性思維)
    我向他寫道:「Critical thinking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reasoning capability which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humanity, arts, and natural sciences.
  • 英國留學:必備重要技能 – 批判性思維養成法!
    批判性思維(criticalthinking)不僅僅是進行學術研究時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更是大家即將受用一生的人生技能。 在英國留學的整個階段,是機會也是訓練大家全面提升獨立思考以及批判性思維運用能力的過程。
  • Stem科學教育與批評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而今天,高度流行的一個詞彙,「批判性思維」,其本義,卻被很多人偏解。可能因為,它看起來是個褒義詞,因此,凡是鼓吹說是培養批判性思維,就被大家追捧,因而,其字面的偏解帶來的可能是教育方法,教育內容的更大的偏差。Critical thinking,看看英文的定義。
  • 留學生常說的Critical thinking到底是什麼???
    Critical thinking常被翻譯成批判性思維,但小編覺得辯證思維更符合它的內在含義
  • 要提高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需要怎麼做?
    要真正提高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必須改變思考模式。【比對式】思考模式:我們平時一直在用的思考模式,這是妨礙批判性思維的主要原因我們平時使用的思考模式,是一種【比對式】思考模式,就是在認識事物的時候,首先與自己記憶中的經驗、知識、預期、情緒進行比對,如果與自己的經驗、知識、預期相一致,就找與之相關的理由支持這種事物。
  • 2021年考研英語作文預測(批判性思維與盲從話題)
    創新與之相關的是批判性思維,後者有利於後者,前者可以說是後者的體現,所以批判性思維更重要。如何寫這篇文章,角度可以不同,你可以寫批判性思維的表現,也可以寫其好處與做法,但是不能同時都寫,因為文章篇幅限制,不能面面俱到。無論選擇哪一種,要邏輯清晰,層次分明,結構合理。同時想說的是,這個話題可以衍生很多子話題,例如謠言與謊言、理性分析以、網絡辨別、自主學習與獨立學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