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西安全市50%區縣(開發區)擁有社區全民健身中心示範項目!

2020-12-11 西安發布

搶抓承辦十四運和建設「全國體育消費試點城市」重大歷史機遇,西安市將加快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增加體育經濟收入,提高體育服務管理水平,讓西安的體育產業發展面貌煥然一新。

12月7日,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同意《西安市建設世界賽事名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世界賽事名城體系基本形成,實現全市50%的區縣(開發區)擁有社區全民健身中心示範項目,體育產業總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

2025年世界賽事名城體系基本形成

——2021年,以籌辦第十四屆全運會為主要任務,精心組織好西安市承擔的全運會和殘運會項目比賽;全力唱響「全民全運、同心同行」「相約西安、築夢全運」主題,精心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動;配合組委會做好開閉幕式、火炬傳遞、雙先觀摩等重大活動,確保第十四屆全運會「精彩、圓滿、順利」;覆蓋城鄉的全民健身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基本建成,體育產業和體育消費的基礎更加完善。

——2023年,持續放大全運會綜合效應,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賽事聚集產業為要素的體育產業發展新格局。以舉辦亞洲杯足球賽為重大契機,不斷提高足球、籃球、排球「三大球」發展水平,積極承辦國際A類體育賽事,每年舉辦各類高水平體育賽事40場次以上。把「辦賽」與「營城」充分融合,以賽事舉辦提升城市傳播力影響力。實施開放辦賽、多元辦賽,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源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2025年,覆蓋城鄉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賽事活動深入開展,市民身體健康水平和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大幅提升,體育消費持續旺盛。世界賽事名城體系基本形成,各項指標均達到或接近國際標準。全市體育產業法人單位數量超過4000家,國家體育產業基地或示範單位、項目達到3個以上,體育產業總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

五大重點任務促進體育產業轉型升級

為加快建設世界賽事名城,促進體育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從推動競賽表演業健康發展、夯實體育產業發展基礎、促進體育消費提檔升級、強化政策措施支持、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等五個方面制定了重點任務。

●明年舉辦各類體育賽事活動80場次以上

通過努力打造體育精品賽事、豐富賽事活動載體、壯大體育市場主體三個方面,提升我市競賽表演業水平,為建設賽事名城提供條件支撐。2021年藉助十四運契機,舉辦各類體育賽事活動80場次以上,群眾參與體育的熱情持續高漲; 到2023年,一區縣一特色體育品牌基本形成,地區性體育活動賽事品牌效應初步顯現,每年舉辦國際國內體育賽事活動40場次以上;到2025年,各區縣(開發區)賽事品牌效應全面呈現,培育自主體育品牌賽事2-3個;引進1-2個知名體育組織或企業落戶西安,各類體育產業資金扶持政策配套完善。

●2025年新建全民健身綠道達到200公裡

主要包括擴大體育用地供給、提升體育場館設施運營水平、加快體育產業集聚發展三方面內容,從體育設施基礎建設到產業發展新模式提出具體要求,確保體育產業發展基礎牢固。

從2021年起,每年規劃建設或提升改造1-2個智慧化健身園區,實施1-2個社區全民健身中心項目建設,不斷豐富區域體育服務配套功能,打造體育生活化示範片區;2021年底建成絲路國際體育文化交流培訓基地(西安市體育訓練中心);組建完成西安體育產業集團發展有限公司,成立體育產業協會。到2023年底,啟動西安市水上項目運動訓練中心項目規劃工作;將白鹿原、翠華山等山地戶外運動旅遊景區等培育成國家體育旅遊精品目的地。到2025年,實現全市50%的區縣(開發區)擁有社區全民健身中心示範項目,配合「三河一山」生態綠廊建設,新建全民健身綠道達到200公裡;各區縣(開發區)全面建成「四個一」,即一個公共體育場、一個全民健身活動中心、一片室外運動場地、一個國民體質監測和科學健身指導站;將港務、滬灞打造為「體育+旅遊+會展」增長極,成為我市體育產業功能的承載區;將灃東新城打造成為以足球產業為特色的產業聚集區;培育國家體育產業基地或示範單位、項目3個以上,運動休閒類的特色小鎮1-2個。

●「西安智慧體育大管家」平臺明年建成使用

結合我市目前建設「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目標任務,重點突出支持體育網際網路業態發展以及推進「體育+」產業融合發展兩個方面要求,通過體育產業創新發展模式帶動我市體育消費水平。

到2021年,建成「西安智慧體育大管家」平臺,並全面推廣使用;基本形成國內領先、符合西安特色的「體教融合」發展模式。到2023年,持續放大「體育+旅遊」融合發展效應,推出夜跑路線、體育旅遊線路20條以上。到2025年,「體育+科技」在體育產業領域運用更加廣泛,並成為優化產業供需結構、延長產業價值鏈、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強勁動力;全面形成「體育+」融合發展新格局;體育產業統計體系和數據檢測更加科學完善。

●多渠道培養體育產業專業人才

主要從加強體育產業人才隊伍建設、完善產業投融資政策、落實產業稅費優惠政策、完善產業信貸政策四個方面提出要求,重點構建政府、企業、社會組織、高校等多方共同參與的體育產業人才培養體系,加強人才培養、交流與合作,多渠道培養體育產業專業人才;完善、落實產業投融資、稅費優惠、信貸政策,吸引各類投資基金支持體育產業發展,為體育企業提供全面的政策保障。

●營造公開公正透明的體育產業營商環境

主要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優化營商環境、強化市場督導三個部分。建立西安市「建設世界賽事名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工作運行機制,鼓勵區縣、西鹹新區、開發區結合自身情況,研究制定適合本區域需求的體育產業發展政策措施;落實「放管服」措施,建立多部門聯合「一站式」服務機制,優化辦理流程,提高服務效率;建立健全體育產業法律法規體系,努力營造公開、公正、透明的體育產業營商環境。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文豔)

相關焦點

  • 西安整理8類52項任務清單 引進新十大名校、十大國際學校
    根據投資項目建設需求,《方案》共整理出8類52項任務清單,明確了負責統籌謀劃重大投資項目的牽頭單位。交通樞紐工程 今年貫通斷頭路50條交通樞紐工程方面,加快西安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啟動西安第二貨運機場項目,大力發展航空物流業,構建「覆蓋國內、通達全球」的空中開放大通道,虹吸歐亞、貨運全球,加快國際航空樞紐經濟體系建設。
  • 西安市健康社區健康家庭示範建設工作推進會及觀摩活動在蓮湖區舉行!
    家門口升級4月12日,記者從全市健康社區健康家庭示範建設推進會上獲悉,我市衛健委將與市體育局、市民政局聯合打造15分鐘就醫圈、15分鐘社區健身圈和15分鐘養老圈,讓市民享受便捷健康服務,擁有健康生活。打造健康社區「15分鐘」健身圈市體育局計劃建立健康社區「15分鐘健身圈」,在社區打造集室內健身房、室外健身場地於一體的綜合社區全民健身中心和多功能運動場(籠式籃球場或籠式足球場);在我市新建的公園、廣場同步規劃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
  • 西安社區大學赴各區縣、開發區2020年申報全民終身學習體驗基地開展實地調研
    為貫徹落實《西安市社區教育促進條例》,進一步合理統籌、整合、利用社會資源,紮實開展我市社區教育市民體驗基地工作(以下簡稱「基地」),在市教育局高職成處及西安社區大學領導的指導下,8月25日-9月1日,西安社區大學組織部門全體工作人員分4組分別前往各區縣、開發區2020年申報的全民終身學習體驗基地(28個基地)開展實地調研工作。
  • 西安:新建改造體育場館54個 打造「15分鐘健身圈」
    據介紹,西安奧體中心位於國際港務區中軸片區核心區,項目由「一場兩館」及室外配套運動場地組成,規劃佔地面積863畝,總建築面積52.6萬平方米,計劃投資75億元,建成後將承辦第十四屆全運會開閉幕式和田徑、體操、遊泳、跳水項目比賽。
  • 到2016年西安將新建百所公辦幼兒園 開發區是重點
    到2016年,西安市要新建100所公辦幼兒園,改建356所公辦幼兒園  使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數量,達到在園幼兒總數的50% ,並力爭使公辦幼兒園的數量佔全市幼兒園總數的50%  根據《西安市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到2016年,西安市要新建100所公辦幼兒園,改建356所公辦幼兒園,使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數量,達到在園幼兒總數的50%,並力爭使公辦幼兒園的數量佔全市幼兒園總數的50%。爭取到2016年底,全市初步建成以公辦幼兒園及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為主體的學前教育服務體系。
  • 大西安規劃:2021年GDP超萬億,國際化大都市初步建成
    按照「有利於古城保護、有利於歷史文化特色彰顯、有利於產業協調推進、有利於區域協調發展」的原則,適時開展行政區劃調整工作,不斷優化開發區與行政區的管理範圍和事權關係,建立開發區與區縣「優勢互補、融合共享」的新型合作機制。進一步釐清開發區與市級部門、區縣的責權利關係,建立市級統籌協調機制和項目流轉補償機制,推進開發區之間的有序競爭與錯位發展,充分釋放開發區的能量和活力。
  • 問政:全民健身設施如何從「有」到「好」? - 2012年全市十件實事...
    他們先後赴各轄市、區政府和部分體育企事業單位,實地考察公共體育場所全民健身設施和重點項目,並約請市和各轄市、區有關部門開展專題討論,召開了8次各類座談會、約談了30多人次、走訪了16個全民健身場所,發放了300份徵詢意見函和400份調查問卷,徵集了許多合理化建議。
  • 健身場所搬到「家門口」 讓淄博「動起來」
    記者看到,改造後的鐵路小區,不僅為籃球協會、桌球協會、毽球協會等社區體育協會建設了專門的籠式多功能運動場地,而且還安裝了路燈,新鋪的水泥地面更是填補了之前的坑窪不平,方便度和安全性大大提高。除中心城區,淄博其他各區縣也頻頻發力於此。 記者獲知,今年淄博市體育局陸續實施了對社區健身場地和設施的改造更新工作,使得全民健身的氛圍愈發濃厚。
  • 精彩比賽即將來襲,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全民健身運動會如火如荼
    (雷勇、鄭語涵 報導) 為期三個月的依雲水岸·2020年武漢開發區(漢南區)第四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正在如火如荼地舉行。疫情過後,武漢開發區(漢南區)正在恢復往日的生機與活力。依雲水岸·2020年武漢開發區(漢南區)第四屆全民健身運動會,由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漢南區政府)主辦,中共武漢開發區工委(漢南區委)宣傳部承辦,武漢國際文體發展有限公司負責運營推廣。
  • 市民身邊看變化|健身場所搬到「家門口」,讓淄博「動起來」
    對來來回回穿梭於社區長達15年的周法軍而言,社區任何細微的變化都逃不過他的眼睛。周法軍是淄博市張店區科苑街道潘南社區的一名送水工。在潘南社區連續經營15年的時間裡,他對城市、對社區的變化體會頗深。而社區對文化廣場的改造就是他體會的一個方面。
  • 2019蘭州市全民健身運動會開啟 燃燒你的卡路裡
    實現了「運動」「廣場」「健身」「休閒」的全容納小編還獲悉,2019年7月27日,蘭州體育史上濃墨重彩必須被標註的一個日期,在這一天蘭州奧體中心在七裡河區崔家大灘片區正式奠基開建,蘭州人16年的奧體中心夢開始實現了
  • 十三五期間健身全民總動員 青島「8分鐘健身圈」基本建成
    僅2020年,就藉助「市辦實事」,全年建設以籠式足球場為主的多功能場地102片,加快老城區健身設施改造,更新新建600處健身設施;拓展金邊銀角,建設口袋公園、森林公園、時尚健身公園104處;融合時尚元素,建設社區健身吧26處、建設時尚運動公園4處,建設智能健身設施20套,為20個試點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配置健身器材,群眾健身更加便利。
  • 布局近200個全民健身體育場館!
    規劃範疇及對象:體育設施的布局規劃、體育設施的產業發展引導、體育設施的管理機制,其中體育設施的布局規劃為涉及空間的內容,具體包括競技體育設施、全民健身設施、時尚體育設施。規劃期限:規劃期限為2019~2035年,近期至2025年。
  • 打造時尚運動之城,濰坊全民健身事業蓬勃發展……
    近年來,濰坊市把實施全民健身設施全覆蓋工程、老舊社區健身設施改造提升工作列為重點辦好的民生實事,每年定向投入資金用於新建、改造和提升全民健身工程設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在全市行政村(社區)基本實現全覆蓋,健身設施遍布城鄉,體育場地設施達近萬個。
  • 完善健身網絡 今明兩年重慶將布局建設600個社區健身點
    渝北區雙鳳橋街道桃園社區健身中心,市民正在鍛鍊身體。  記者 萬難 攝  8月22日,家住南岸區後堡社區的王涵吃過晚飯後,準時來到剛剛建成的社區健身點報到。  為推進我市公共體育服務均衡發展,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體育健身需求,市體育局提出「體育為民惠民」理念,並制定出臺了《重慶市社區健身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計劃今明兩年在全市新建600個社區健身點,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隨時隨地參加體育鍛鍊,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該項目今年也首次納入我市正在實施的25件民生實事。
  • 西安市人民醫院年底開診 西安國際兒童醫院完成項目立項
    6月25日,西安市政府召開「西安市醫療衛生、醫院建設及全民健身、第十四屆全運會體育場館建設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西安規劃建設一批醫療項目,其中西安市人民醫院建設項目位於航天基地,佔地面積226.6畝,計劃年底開診試運營;將在經開區建設西安紅會國際醫院和西安國際兒童醫院,目前,兩所醫院項目已經完成項目立項等工作。
  • 西安部分公園裡健身器材破損嚴重 只能湊合著用
    3月31日上午11時許,記者來到北門外東側西安環城公園全民健身長廊安遠園,看到一臺名叫按摩揉推器的健身器材,其中一個圓盤中間有一個約5釐米的裂縫,如果市民鍛鍊時不注意,很容易劃到手。一臺太空漫步機只剩下一個腳踏板,已經不能正常使用。
  • 李強今天來到社區健身中心、市民體育公園、上賽場調研!
    加快設置一批布局科學、功能豐富、特色鮮明的嵌入式社區健身場所,更好激發廣大市民群眾的健身動力和參與熱情徐匯區康健街道市民健身中心是全市首家社區體育場,總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年服務超10萬人次,已經成為社區居民家門口健身鍛鍊的好去處。
  • 瀋陽:每年8月奧體等健身中心免費開放
    今年起,瀋陽的奧體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區縣、街道的健身中心將設立免費開放月,每年的8月份將免費對市民開放。  此外,這些場館在公休日、法定節假日將設免費開放時段,平時設優惠時段。  昨日,瀋陽市政協委員、瀋陽市體育局副局長張曉權介紹了體育惠民新舉措,以及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