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課火爆,孩子到底該不該學?國學的正確打開方式家長了解嗎

2020-12-15 媽寶園

《媽寶園》,一群智慧媽媽陪著寶長大,沒有華麗的句子,和你分享生活中育兒的故事!歡迎大家一起探討!當媽那些事兒

國學課火爆,孩子到底該不該學?學國學的正確打開方式家長了解嗎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去朋友家做客的時候,聽到她的孩子在背誦弟子規。在國學課異常火爆的當下,她也讓孩子加入了學習的隊伍。

在很多家長看來,國學是非常高大上的存在,孩子搖頭晃腦地背誦著古書中的句子,也讓人覺得神氣活現。

學習國學確實能給孩子帶來很多的好處,但是當前市面上的國學班比較混亂,學習的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家長如果想讓孩子學習國學,應該先了解學習國學的意義,以及如何正確的學習國學。

一、學習國學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1、孩子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3至6歲是孩子智力開發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讓孩子有針對性地去記憶一些知識,能有效地幫助孩子開發智力。

在學習國學的過程中,孩子還能認識很多漢字,掌握記憶知識的方法。在以後的學習中,孩子也能更好地將背誦的內容與學習的新知識聯繫到一起。

2、孩子的品德得到培養

在國學文化中,包含著很多古人的智慧,也包含著很多做人的道理,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受到薰陶,有助於他們成長為更懂禮、更孝順的人。

國學雖然能帶給孩子諸多益處,但是國學並不是隨便背一背文章就可以的,學習國學也有正確的方法,家長要有所了解。

二、孩子應該怎樣正確地學習國學

1、選擇正規的國學機構

因為近兩年國學異常火爆,各種國學班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其中不乏沒有資質、糟粕叢生的機構。

例如有些國學班完全照搬古時候私塾的標準,對孩子實施體罰教育,家長在選擇學習班的時候,一定要規避這種機構。

2、不要強迫孩子背誦

家長要明確孩子學習國學的真正目的,學習國學是為了讓孩子養成更好的習慣,學習古人的智慧,絕不是一味的死記硬背。

如果孩子一時記不住書中的內容,家長不要急於責備孩子,也不要強迫孩子去背誦,可以將晦澀的古文轉變成通俗易懂的故事,當孩子明白了文章的意思,背誦起來也就更加容易了。

3、創造學習國學的環境

學習國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家長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首先,家長自己可以適當地去了解國學的內容,這樣就能夠更好地與孩子進行交流,對孩子興趣的培養很有幫助。

其次,家長可以多給孩子聽一些古風的音樂,買一些國學方面的書籍,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浸潤在國學環境中。

此外,國學的學習也不只是背誦古文這一種,如果孩子對書法、國畫、傳統樂器感興趣,家長也可以讓孩子去學習。

國學中蘊含著中國人獨特的智慧,是很值得學習的,只是在學習的時候,要注意甄別國學機構,用正確的方法去學習,讓國學成為培養孩子良好品德的助力。

互動話題:大家認為孩子應該學習國學麼?大家覺得國學應該怎樣學習?歡迎分享。

本文中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歡迎分享收藏!謝絕抄襲!

本文章《媽寶園》原創,歡迎關注或者點讚點評轉發文章。歡迎大家一起在下方多多留言交流育兒經驗!

相關焦點

  • 叫停全日制「國學班」,孩子國學教育該怎麼學?
    國學到底該怎麼教、怎麼學?傳統文化中,孩子需要繼承發揚的是什麼?類似國學教育機構除了開設經典國學課外,還會開展古箏課、書法課、圍棋課等供家長們選擇,而國學課程有的以《三字經》《弟子規》《論語》為主,有的則會在傳統國學基礎上,自己編撰教材。對於給孩子報名的目的,眾多家長的想法比較一致——以中國傳統文化給孩子開蒙。
  • 穿漢服拜孔子,國學課堂學什麼
    穿漢服拜孔子,國學課堂學什麼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6.08.16 星期二     一群6歲到10歲的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換上漢服,「穿越」成為漢代小書生。孩子們正衣冠、拜孔子、誦國韻、習茶道、學琴棋書畫……這是時下國學班常見的一幕幕。國學班、國學課為何悄然興起?傳統文化到底該怎麼教?
  • 國學經典落後了嗎?該不該學
    國學是最能觸動人心智的鮮活語言,一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閃爍著信仰之光;一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訴說著浪漫愛情;一句「如廝如磨,如切如磋」道出了平凡生活;一句「一陽一陽之謂道」又告訴了我們認識世界的方法,一句「格物致知,躬行求是」又道出了多少求學實踐精神……從哲學到信仰再到求學
  • 費用數千到上萬 這些國學培訓班到底學些啥?
    連日來,記者走訪市區多家培訓機構發現,國學培訓已經成為僅次於「閱讀」的熱門課程,一些專業國學培訓機構也開始走俏。據調查,在這些專業機構,學一套完整的國學課程需要6年,平均每年學費在1萬元左右。萬元培訓班到底學些啥?哪些孩子在學國學?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記者調查國學課到底學些啥?
  • 什麼是國學?國學該怎麼學?國學還有沒有用?
    而且這次的文化復興運動與歷次可能都不太一樣,這次的發起點基本上是從企業家這個層面開始的,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民國之前,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企業家,很多我們只能稱之為商人。最開始的時候,他們中有些人的目的也不見得有多高尚。前20年,我們是在拼命的追趕中度過的,國門打開,國外的先進技術和先進經驗讓我們眼前一亮,又沒有過系統商業和管理訓練的企業家們,如何管理企業?
  • 學前兒童學習國學的正確打開方式
    真正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幫助孩子建立冰山下的內容,真正的「還給孩子們快樂的童年」是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悄無聲息的完成了這樣的教育。孩子們在做遊戲的時候,刷牙洗臉的時候,生活中大量的時間空白時,將國學內容變成孩子的背景音樂,聲音不必太大,孩子們會在無意識當中接收到。如果家長用點心,每周或者每個月有計劃的帶孩子讀一讀當周、當月播放的國學經典,你會驚訝於孩子們雖然不理解,但是卻一回生二回熟了。
  • 學國學,意義有多大? 小學生學「國學」重在薰陶
    日前,廣州市某小學舉行了一場國學誦讀展示會,臺上,孩子們穿著古裝,搖頭晃腦誦讀經典,臺下,家長、老師報以熱烈掌聲。  近年來,對於小學生是否合適學「國學」,家長們一直爭議不斷。今年春節晚會上,一個7歲小女孩倒背《百家姓》的節目更是引發了大家的討論:小孩子到底要不要學「國學」?
  • 小學一年級,學校要求背三字經遭家長質疑:小學生學國學有用嗎?
    孩子上小學一年級,學校要求每天背三字經、千字文一段,每天抽查,抽查不會的,全班停課背,直到背會為止。學校的這個行為遭到很多家長的反對,大多數家長認為,這類內容已經「過時」了,不適用於現在的小學生,現在的孩子應該更多把精力放在學習現代知識上。
  • 小學一年級,學校要求背三字經遭家長質疑:小學生學國學有用嗎?
    對於孩子該不該學國學這個問題,爭議還是蠻大的,那麼小學背這些內容真的有用嗎?我覺得還是有用的,要看你從哪方面來看。南懷瑾先生曾經就指出,如果學習國學只是為了提升分數,那麼孩子就不算是真正的學習到了國學。
  • 國學培訓班,孩子到底能學到什麼?
    在北京、上海等地有著百餘家分校,提供國學培訓,輔之以書法、篆刻、國畫等傳統文化課程。記者觀察後發現,在該機構接受國學培訓的大多是小學生。曾老師坦言,「年齡在三歲半以上,孩子即可報名參加國學課程。」她建議,「可根據孩子的年齡和性格特徵,選擇相應課程,剛上學的孩子比較好動,可挑選一些規矩類的課程如《三字經》《弟子規》。
  • 被國學滋養的孩子會一生受益,國學啟蒙,來借鑑聰明媽媽的好方法
    ,即便不是為了參與比賽,但被國學滋養過的孩子會一生受益,品行、談吐上會與別人不一樣。國學啟蒙該如何進行呢?一起來借鑑聰明媽媽的好方法。但是沒想到僅僅幾年的時間,尤其是在《中國詩詞大會》紅火了之後,武亦姝的表現讓人眼前一亮,學詩詞、學國學……開始受到了家長們的推崇。
  • 贈書|從小讀國學的孩子,到底贏在了哪裡?
    而且從出題角度來說,文言文閱讀課內外比例由原來的1:1,變成了全部是課外閱讀,難度也大大提升了。所以,讀國學經典不僅是孩子應試上的要求,也是培養文化底蘊最好的方式之一。現在,很多家長也是讓孩子從小接觸國學,感受中國古典文化的薰陶。幾年前,李湘做客綜藝欄目《詩意中國》的時候,展示了女兒王詩齡的書畫作品。
  • 國學 | 大熱的「國學」,孩子要不要學,要怎麼學?
    你知道嗎?小學生一二年級就學文言文了!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國學大語文對孩子今後學習的重要性。面對浩海如煙的傳統知識,該學哪些?怎麼學?魔力恐龍國學課來幫你~魔力恐龍 國學課 參考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專為2-9歲兒童研發。
  • 談國學、論國學,那國學到底要學什麼?
    上篇文章講了什麼是國學,那麼這篇文章小編我接著講國學學什麼?各位讀者知道國學要學習什麼嗎?我們所說、所講「國學」之前,首先必須明確國學的範圍,如果不明確國學的範圍,那麼說再多都無意。國學因此我們學國學,除了學習外在的文化外,我們更應該重視學習它內在的精神。
  • 媽媽告訴我,那些學國學的孩子,身上有光!
    國學經典作為我們傳統文化的瑰寶,無論是誰都能從中受益匪淺。 家長是最重視子女教育的人。為了提升子女的學習成績、藝術素養,很多家長拼了命地給孩子報各種競賽班、補習班。可是,對於孩子的一生,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
  • 為什麼我非要讓娃學國學?家長不妨看看古代孩子有多厲害
    也有不少家長持反對意見,認為孩子不懂,死記硬背,對孩子來說有害無益。古代孩子有多厲害我今天想說說我為什麼非要給娃學國學,而且我是通過古代孩子的厲害之處,去分析學習國學的好處。其中有三點,我認為對於孩子成長來說,有益無害。
  • 學國學,是孩子一生的福報!
    青少年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除了國學、歷史知識的積累,古詩文的背誦,家長更應該引導孩子認識中華傳統價值觀,讓孩子樹立遠大志向。為此,劉餘莉教授團隊特別針對8-16歲的青少年,從劉教授的大量講座實錄中,選取精華內容,編輯成《給孩子的國學勵志書》系列叢書,旨在讓孩子認識中華文化,樹立遠大志向。這不僅是一套適合孩子學習傳統文化的課外讀物,也適合家長了解傳統文化,和孩子一起學習和成長。
  • 3歲前孩子要背多少首古詩?學多少規矩?媽媽必備的國學啟蒙指南
    有的孩子卻乖巧懂事,像個天使,讓家長引以為豪!那麼,孩子從幾歲開始出現分水嶺呢?2-3歲孩子對社會行為有了一定的了解!神爾國學機重新定義國學機,由阿里巴巴達摩院技術支持,新一代 AI智能國學好老師。「不僅僅是聽。。。 。。。可互動 可對話 可聽 可看 可玩 可學。。。 。。。神爾國學機」出現,讓國學啟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火爆媽媽圈!
  • 孩子學國學就去培訓班?我在家教孩子,只因請了一個「國學家教」
    學校管吃管住,每天5點起床,孩子們一天到晚都在學國學。孩子現在6歲了,特別知書達理、記憶力也特別好。學語文一點不犯愁,理解力也很好,其他學科也學得輕鬆。聽起來是很好,可是我可不捨得把這麼小的孩子送去住校。
  • 李廣斌:學國學的孩子知書達禮 更易成才(全文)
    除了這個以外,中國古代的文字,中國古代的經典,中國古代的唐詩宋詞,這些東西我認為都是我們應該去學習薰陶的,還有中國古代的各種藝術形式,無論是京劇還是各種各樣的地方戲,還有我們現在的一些民俗,其實這些東西實際上都是非常美好的,我覺得我們應該去尊重,所以這個我想,如果讓孩子多了解,我想對於孩子一生也是一種打開視野,打開心扉,因為我們只看到西方的現代社會,我們認為是打開孩子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