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朋友的孩子上了幼兒園,家裡和收破爛的似的。
有些幼兒園布置的作業,家長們表示無語。
老師的話就像聖旨一樣,為了不讓孩子失望,
趕鴨子上架也得完成這些奇葩作業。
剪、畫、折、拼、繡、粘十八般武藝全學會了,
孩子自己的能力又鍛鍊了多少?
到底是誰在上幼兒園?
那些奇葩的作業(低階)
01 用廢舊的紙箱或飲料瓶做手工科技作品
這基本上最普遍的一種作業。
說白了,就是考驗家長的手工能力。
家裡有廢紙盒的寶爸寶媽還比較容易操作。
像家裡平時不堆積廢舊的紙箱紙盒的,怎麼辦?
據說有的寶媽就周末去超市和小區垃圾箱找,
然後再上網查資料,折騰了兩天才完成。
02 養殖動物作業,讓孩子寫動物觀察日記
手工做完了,那就再來點養小動物的作業吧。
有的老師讓養蠶寶寶,
然後寶媽要完整的記錄蠶寶寶化繭成蝶的過程。
有的老師讓養兔子,
於是寶媽除了每天照顧兔子,
還要拍照最後列印貼著,弄得她天天苦不堪言的。
還有的幼兒園老師讓養小雞,
難為的還是老母親,硬是把小雞仔養成了大肉雞。
最後,因為養的已經有感情了,不忍心吃掉,
然後送給隔壁鄰居吃掉了。
03 手抄報
這是一項把家長培養成十項全能,
提高動手動腦能力,激發家長憤怒的綜合賣命型實踐活動。
你看到的一張紙精美別致的手抄報,很可能是家長的「傑作」。
04 節假日做各種小物件
比如,元宵節做燈籠
好多都是父母自己製作,費時費力,做出來還不好看。
有的家長於是乾脆就從網上買。
那些奇葩的作業(高階)
01 幼兒園布置奇葩作業,讓孩子畫家裡「戶型圖」
寶媽張女士有一個2歲半的女兒,上個周末從幼兒園帶回了一份家庭作業,居然是讓孩子畫家裡「戶型圖」。孩子自然是完不成的,最後是張女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這「戶型圖」給畫了出來,抹了把汗感嘆道:「得虧我們家裡小!」
隨後,張女士跟幼兒園其他孩子的家長一聊,才發現自己太天真。
有的家長有些擔心幼兒園不懷好意,隨便潦草作畫,只有張女士認認真真地臨摹了一副「戶型圖」。
02 幼兒園布置作業畫魚,爺爺用「神器」幫孫子
作業的內容是讓孩子們回家畫一幅關於寫實的畫。
爺爺聽到以後,也有些無奈,感覺這作業確實難度太高了。
回到家後,爺爺坐在了沙發上思考該如何幫助孫子完成作業,看到了在廚房忙碌的老婆婆,手裡拿著一條新鮮的魚正準備刮魚鱗呢,老爺爺一下子來了靈感,趕忙叫住老婆婆,一下子奪走了老婆婆手中的魚,仔仔細細拿在手裡觀看著。高興地點了點頭,邊走邊說:孫子的作業總算有眉目了。
只見老爺爺拿出了墨汁,塗抹在了魚的表面,然後把蘸有墨汁的魚,用力的按壓在了紙上,等到拿起紙一看,一隻栩栩如生的魚就顯現在了眼前。
旁邊的孫子開心地跳了起來。
第二天交作業的時候,老師看到這個作品,也連連稱奇。
只不過從這幅作品中散發出的魚腥味使老師明白了這幅作品的由來,也不禁笑了起來,這作品很不錯,就是味道有點大。
3 「畫月亮」感受自然變化
有網友稱,孩子上幼兒園時,老師布置每天晚上畫同時間的月亮的作業,連續30天,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家長心疼孩子,自己代勞去畫每晚午夜十二點的月亮。
4「數一億粒米」理解億數之大
日前,有網友爆料一小學數學老師布置在家數一億粒米的作業,並強調學生需要一粒粒數,要求用食物袋裝好並帶回學校。
雖然布置作業的老師後來解釋稱,本意是希望父母與子女一起動手實踐,1億粒大米只是概念,並不是要真拿出這麼多。
05 手寫網綜萬字觀後感,積累育兒知識
為了讓家長更好地總結理解育兒知識,某幼兒園要求家長每周觀看某檔網絡綜藝節目,撰寫萬字觀後感並提交。
對於家長們來說,估計只想直呼「我真的還只是個寶寶」。
06 要求學生出本書
王先生女兒學校布置了一道作業:老師要求學生自己出本書。
但是一本真正的書,還有封面、排版、印刷、序言這些必不可少的要素,王先生感嘆道,「這哪是做作業,純粹就是在拼爹呀!」
[ 結語 ]
聰明的家長懂得激發孩子的上進心,讓孩子積極而主動。
上進心強的孩子會認真做作業,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家長如果連孩子的作業都給完成了,孩子就會越來越懶得自己動手做事情。
長大了甚至會變成一隻寄生蟲,想要不勞而獲,越來越懶惰。
家長的行為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深遠。
歡迎留言吐槽,你的「家庭作業」有多奇葩?
PP視頻 | 獅小寶故事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