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幼兒園奇葩作業一直都是社會熱議的內容,很多作業之所以奇葩難以忍受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家長覺得是難為家長,比如看月亮的變化等,但比起難操作,帶有別的含義的作業更令家長們難以忍受。
幼兒園老師要求學生拍自家車
4月8日,深圳某幼兒園一名老師給孩子留了一道奇葩作業,就是讓家長給孩子拍張以「我家的車」為主題的照片,用於裝飾班級主題牆。此舉遭學生家長們的強烈質疑。11日,區教育局獲悉情況非常重視,立即叫停,園方和教師都已向家長道歉。
網友的看法
佳***r: 我認為老師的初衷和想法是沒有錯的,只是圍繞主題展開活動,只是有些家長認為自己家的條件不如別人,反而指責老師的不是!而這樣的活動孩子們也並不覺得會不如別人,反而是家長對於家庭條件的高低從車上有了對比,更容易帶給孩子影響!
溫**繭:袁華獲得區一等獎的作文,題目為《我的區長父親》。這老師就是個勢利眼,想看看誰家孩子車好,有錢。為了摸清楚孩子們的家庭條件,假模假樣的不知作業讓孩子回家畫車牌,這不就是為了看看孩子家裡都是什麼車,好區別對待嗎!以後收禮也更方便,鄙視。不配為師。
幼***子:這只是個活動延伸啊,可能只是讓孩子了解一下車的知識啊,我作為一個幼師說這個話我知道很有可能會被罵但是還是想為廣大同行說一句,每次挨罵的都是幼師啊。
教書育人的是我們,帶30多個孩子的是我們。每次挨罵也是我們!
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具體形象為主,幼兒園活動的開展基本以圍繞某個物品等為線索的主題形式進行!活動開展可能用調查表的形式,讓家長幼兒共同調查,目的是調動孩子的已有經驗,同時也激發參與活動興趣!老師前期沒和家長做好溝通,所以才會引發誤會!
愛***5:這個作業主題布置的就不好,拍什麼照片不好呢,讓孩子回家拍這個,還張貼在牆上,是不是還要署名,難道讓這麼小的孩子就學會攀比嗎?不論出發點在哪兒,此舉確實欠考慮。
這樣的例子其實早已屢見不鮮,像是老師留作業孵小雞令家長崩潰,讓孩子做家務,還請攝影師拍攝出來朋友圈點讚等等,家長們紛紛表示,太難了!孩子長大以後這些科目的作業真難輔導,以後怕就是更輔導不了了!
幼兒園留作業應該怎麼留
增加孩子的興趣,不要讓孩子厭學
不要為孩子留重複的、機械的練習的作業,如背書、寫數學練習題等,這種、抄寫數字等,這種作業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意義不大,反倒會適得其反,變成孩子的負擔,讓孩子厭煩學習。
鼓勵一些創造性的「作業」,比如給爺爺奶奶講個故事,和父母郊遊的時候觀察一下環境,設計一個小模型,儘量讓孩子去喜歡,培養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到了孩子上學的時候,對他的幫助,可比機械背書要強出許多。
鍛鍊孩子思維能力
其實小孩子在學校的時間並不及在家的時間長,家長不能把所有的教育責任都推給幼兒園老師,即便教師不留這祥作業,父母也要每天陪孩子看看書,講講故事,堆堆積木,聽聽關於律動教學的歌曲,提高孩子的素質,拓展孩子眼界,並增進親子關係。
遊戲式作業
讓幼兒學習的原則應該是不強迫、不超負荷,還要求家長的陪伴,不過不要難為家長。孩子特別感興趣,家長也很樂意配合孩子來共同完成。
據不完全統計,給幼兒布置的作業中,家長能陪伴孩子認真完成的一般都是親子遊、觀察日記、遊記、手工等遊戲類作業。
不管是老師出於好心,沒有溝通好產生的誤會,還是真的是以扭曲的眼光來汙染孩子的純淨小世界,老師是孩子的榜樣,要以「教書育人」為前提,如果是後者的話,園方應該採取必要的措施,淨化校園,杜絕這種事情對孩子和家長的傷害,但如果是前者,即便是產生了誤會,也是老師的教學方式欠妥。
我是糖果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