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幼兒園老師太奇怪了,總是布置一些高難度的手工作業給娃做。為了這些作業,全家忙得團團轉。而且這些手工作業家長做起來都費盡心思,更何況是娃娃了。到底是在教育娃娃,還是在教育我們家長?」
小柒(化名)是一名80後媽媽,現在在麗江城區打工,女兒3歲的時候就在家附近找了一家私立幼兒園上學,一開始由爺爺奶奶幫忙照顧上下學。因為老人沒那麼多精力,現在上幼兒園的事,幾乎都由她來操持。可沒想到是,白天在公司做銷售的她,晚上還要和一家人為女兒幼兒園布置的手工作業熬夜、發愁……
孩子:幼兒園高手工作業難倒家長
原來想著孩子上幼兒園以後能夠鬆口氣的小柒,反而比從前更累了,她發現做幼兒園的家長,真的太難了!「以前家裡老人說,幼兒園經常布置些手工作業,他們老人家不會做,一般是喊隔壁鄰居的年輕人幫忙,要麼為了給老師交差,就去花錢買現成的。」小柒無奈道。
家長幫孩子做的手工
據小柒介紹,一般一個星期老師會布置一次手工作業,但有時候老師會布置用紙做出玫瑰花、做撞球桌、做毛線鉤出來的小包等等複雜作業,有時候一份手工,家長從準備材料到完成,幾乎要大半天。「利用手工和動手的方式開發娃娃的智力和腦力發育無可厚非,但是老師不根據實際情況,經常布置一些超乎三、四歲年齡階段的手工作業。難度很大,大人都費勁,更不要說小孩了,真是為難死人。」
「說是孩子動手,其實就是讓家長做。有幾個孩子能做得出來呢?然後全部由家長代勞,這樣的作業又有何意義?」小柒向記者抱怨道。
家長:敢怨不敢言,只能應付
小柒表示,和她有相同苦惱的還有很多孩子家長。但是大家都是敢怨不敢言,心裡覺得老師這樣做不合理,但還是只能默默接受。「要知道現在孩子想上個家附近的幼兒園有多難,特別是我們片區基本是從農村來城裡務工的家長。所以對老師布置的作業,雖然覺得不合理,但我們也只敢私下討論,怕老師知道了會為難小孩。」
家長幫孩子做的手工
「這樣高難度作業,娃娃沒有學到什麼,反倒是增加了家長的負擔。」小柒稱,像鉤毛線包類似的手工作業,大部分家長都會找地方臨時買一個給老師「交差」。
在某購物網站上搜索「手工作業」四字,立刻出現來自不同地方的店鋪。有成品,有半成品;有日常手工,還有科學發明小製作。
對於幼兒園老師布置高難度手工作業的問題,小柒和不少同園的家長也討論過。「我們打聽過一些城中心的幼兒園,別的老師也沒這麼做,難道是因為住得偏僻,我們又是從農村來的孩子,就該被這種不合理的方式『教育』嗎?還是有些老師根本就不合格?」小柒忍不住發出了質疑。
就此,記者也進一步採訪了麗江部分幼兒園。
麗江市幼兒園:幼兒園不允許布置家庭作業
據麗江市幼兒園園長何國梅介紹,市幼兒園有規定,不能給幼兒園孩子布置家庭作業。「如果要開發小孩的動手能力,我們一般只會讓家長幫忙收集家裡廢舊物品拿來學校循環利用,做一些環保的手工製品,並且由老師來指導做。說到與家長的互動,我們幼兒園一般只會組織家長來學校做一些親子互動活動。」
除了市幼兒園等公立幼兒園外,記者也採訪了城區幾家私立幼兒園負責人,這些幼兒園教師表示:「家長之所以把孩子託付到幼兒園,不僅是要打開孩子的學習思維,也是想要減負。布置作業、鍛鍊孩子是可以有的,但作業內容要具有合理性,要針對相應年齡段的孩子來設計,而不是走個過場,最終變成了家長的負擔,孩子卻一無所獲。」
網友:在家庭教育上,不折騰孩子,折騰家長
比起讓孩子主動寫作業,輔導家庭作業是讓很多家長更為頭疼的事,因此才出現了「不輔導作業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的局面,有家長稱:為輔導孩子寫作業,工作報告凌晨3點才做完。
@人民網在微博發起投票:「作為家長,你現在最苦惱的是?」4499位網友選擇「要求批改作業」,「家庭手工作業、各種活動投票」選項則分別以3176和2037票並列其後。評論點讚數第一的網友@楊家大潔ang留言:「雖然我不是家長,但我想問為什麼沒有全選。」知乎網友「刺桐紅」則表示:「在家庭教育上,我們不折騰孩子,我們折騰家長。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在網上有很多關於給「幼兒園小孩布置手工作業」的新聞,大部分家長認為這種教育方式不可取。不僅起不到教育作用,還「逼瘋了」家長。在新浪微博上就有很多網友的吐槽:
也有網友表示:這是幼兒園老師給我布置的手工作業
你遇到過哪些奇葩作業
給幼兒園小朋友
布置高難度手工作業的問題
你怎麼看?
來源:麗江讀本
校對:朱麗
編審:趙梅圭
【來源:春城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