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幼兒園「製作一本書」難倒家長 親子作業你怎麼看?

2020-12-19 人民網江蘇頻道

原標題:幼兒園「製作一本書」難倒家長 親子作業有人吐槽有人力挺

  用落葉拼一座橋、用廢舊盒子做一輛汽車、畫份手抄報……這樣的親子作業已經out啦,這不,市民張女士最近遭遇了史上最難作業:「家長和寶貝共同製作一本書」,前前後後忙了兩天才搞定。

  昨天,記者調查發現,如今幼兒園的親子手工「升級換代」,從「製作手抄報」到「製作一本書」,對於這些形式多樣的親子手工作業,有些家長直呼「hold不住」;不過,也有家長對此表示認可,認為學校布置親子手工不僅可以增進親子感情,也能更好地發掘孩子的興趣和能力。那麼,該如何正確對待花式手工作業?不妨聽聽業內人士建議。

  1

  親子手工「製作一本書」

  沒點手藝混不了幼兒園

  「小書可以採用繪畫、粘貼、剪紙、立體書等多種形式……」張女士的女兒在市區一所民辦幼兒園讀大班,剛收到這份親子手工作業時,她感到無從下手。

  「老師發了兩個封面,要我們填充裡面的內容,我就諮詢了很多『前輩』,然後上網搜圖片列印出來,讓孩子畫封面,前前後後忙了兩天才搞定。」張女士感慨說,孩子讀了兩年多幼兒園,大大小小的作業沒斷過,覺得自己也被逼得練就了十八般武藝。

  記者昨調查發現,如今像「製作一本書」這樣難度係數頗高的親子手工作業在幼兒園已經不是稀罕事了,有的幼兒園甚至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去改造舊衣物。

  「幼兒園讓我們自己做個科技方面的手工,我特別請教了大學老師,最後用廢舊的易拉罐做了一個帆船。」市民徐女士告訴記者,幼兒園幾乎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個親子手工作業,前不久老師布置的親子創意手工是改造舊衣物。

  「孩子哪裡會啊,剪刀都不怎麼會用,只能由我們代勞。」徐女士告訴記者,她拆了一條牛仔褲給女兒做了一隻包,還拿到學校去展覽了。

  2

  「手殘黨」家長求外援

  也有家長「樂在其中」

  走訪中,記者了解到,對於幼兒園花樣繁多的親子作業,家長們的態度也是大相逕庭。

  「我最怕老師布置親子作業了,對我這樣動手能力很差的媽媽來說簡直太難了。」家住東關街的陳女士說,兒子今年上小學三年級,從幼兒園開始,每學期學校都會布置一些親子作業,對於她這樣的「手殘黨」來說,就是一種負擔。

  不少家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為了花樣繁多的創意手工,他們絞盡腦汁,先上網搜做法,自己做不了的請「外援」,還有的索性求助淘寶,以求儘快完成。

  記者昨在網上搜索「手工作業」關鍵詞,就可以搜出各種「專業人士」,光「幼兒園diy繪本包」就有很多類,有好習慣、有交通安全、還有繪本故事等。

  當然,也有家長非常支持這樣的手工作業,並樂在其中。「我周末很喜歡和孩子一起動手,這是難得的互動時間。」市民楊女士告訴記者,這兩年一直陪孩子做親子手工,這些創意手工可以開拓孩子的發散性思維,家長參與其中還可以增進親子感情。同樣,市民姚女士也認為與孩子一起做親子手工很有意義,「我印象很深,一起動手完成了廢舊物改造的手工作業,後來孩子上小學後竟把它寫在了作文裡」。

  

  園長建議

  讓孩子參與其中 家長不應「包辦」

  幼兒園為什麼會布置各種各樣的親子手工呢?吉的堡翰林英傑幼兒園汪園長告訴記者,幼兒園親子手工多數強調父母參與,也是為了藉機培養親子感情,增加父母與孩子交流的機會。

  「幼兒園階段是孩子性格品質、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有父母的陪伴很重要,通常幼兒園教學有自己的計劃和教案,也會安排家園合作的小任務,老師會根據孩子年齡特點來布置,這其中有些任務的確需要家長配合孩子一起完成。」汪園長強調,親子手工都是開放性的,相比作業成品是否精美,老師們更看重的是孩子有沒有真正參與其中,得到動手動腦的機會。她指出,在親子作業問題上,家長要擺正心態,充分相信孩子的潛能,把自身角色定位在陪伴與合作上,而不是「一手包辦」。

(責編:朱殿平、張鑫)

相關焦點

  • 家長吐槽幼兒園親子作業難 被逼成「手工達人」
    昨日,福州倉山一民辦幼兒園中班家長向本報968111「吐槽」說,幼兒園經常給家長布置親子手工作業,而且有一定難度,對家長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熬夜做手工,家長逼成「手工達人」  林女士的孩子在倉山區華夏濱江幼兒園讀中班。前不久,幼兒園布置了一個製作房屋模型的手工作業,要求家長與孩子共同完成。林女士說,自己從事餐飲業,對手工一竅不通。
  • 幼兒園親子手工作業變味 次數多要求高還評比家長
    幼兒園親子手工作業緣何變了味兒  調查動機  為了提高孩子動手能力、增進家長與孩子的交流,不少幼兒園常常布置各種親子手工作業。幼兒園的初衷無可厚非。然而,不少家長在參與親子手工作業過程中發現,這些高要求的作業非但無法讓孩子參與其中,而且讓家長身心俱疲。
  • 幼兒園手工作業累壞家長 老師稱是鼓勵親子互動
    「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後,基本上每個月都要接到一件手工作業任務,用環保材料製作火箭、手工縫製布偶、製作卡通水彩畫冊、中秋節花燈……太折騰人了。」日前,一位南昌家長在網上曬出兒子從小班到大班的一系列手工作品,稱想當稱職媽媽一定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 孩子家庭作業讓家長批改 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你怎麼看
    一市民近日發微博吐槽:孩子的家庭作業如今讓家長批改,老師掌握不了孩子的學習情況怎麼辦?針對這種現象,家長和老師怎麼看的呢?且聽老師伯說一說。這正是:  學生作業誰批改?  家長角色變化快!  支持意見  家長監督孩子做作業  可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市區一名二年級小學生的家長說,孩子入學後,他和妻子每天必做的工作包括檢查閱讀、背誦和默寫,周末和節假日可能還有製作手抄報、完成手工製作等作業。
  • 家長曝麗江一幼兒園手工作業很考「技術」:快被逼瘋了!
    可沒想到是,白天在公司做銷售的她,晚上還要和一家人為女兒幼兒園布置的手工作業熬夜、發愁……孩子:幼兒園高手工作業難倒家長原來想著孩子上幼兒園以後能夠鬆口氣的小柒,反而比從前更累了,她發現做幼兒園的家長,真的太難了!
  • 因被作業難倒,孩子「幼兒園學渣式崩潰」走紅 網友:這可太難了
    小朵在幼兒園的時候我從沒想到過原來還會發生這樣難的事情,我經歷過幼兒園、小學、中學以及大學,比起後來階段的作業,我覺得幼兒園時期是最輕鬆的,但是現在當了家長,不僅要伺候穿衣慢,吃飯拖拉的孩子,還得時不時應付老師留下的功課。 我想很多家長是不是和我一樣,抱怨過幼兒園老師總是布置一些奇奇怪怪的作業,美其名曰為了孩子全面發展,其實孩子哪裡做得來,只是給家長留的作業而已。
  • 沒點手藝,做不了家長,幼兒園手工作業難倒家長
    上個禮拜小寶的幼兒園布置了一個手工作業——製作樹葉標本。要求:不同樹木的葉子,要能代表秋天這個季節的樹葉。樹葉形狀完整,顏色鮮豔,貼在A4紙上,並塑封,每片葉子下面標註好樹葉的名稱。並發了參照標準圖在群裡(下圖所示)。
  • 阿毛家親子手工課程盒子,幫你交幼兒園作業!
    >面對幼兒園你恐怕都不敢說應對自如你永遠不知道幼兒園作業能有多奇葩!當天晚上我就請哥幾個出去吃了一頓,攢了三十多個瓶蓋吧,結果第二天老師說啤酒蓋不算……@江上飛鳥2013:父親節,幼兒園叫小朋友做紙衣服送給爸爸,有家長說,呃……清明節又來了
  • 孩子幼兒園作業,難倒博士老爸,只怪爸爸不認識「小豬佩奇」
    但孩子上了幼兒園才知道,原來「玩」也能玩出這麼多作業。 孩子幼兒園作業,難倒博士老爸 最近,糖媽在朋友圈看見一位寶媽,曬出了4歲兒子的幼兒園作業。
  • 因被作業難倒,孩子「幼兒園學渣式崩潰」走紅,奶兇語氣萌翻網友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作為經歷過幼兒園、小學、中學以及大學等階段的家長來說,幼兒園根本毫無壓力,孩子去幼兒園都是去玩。然而今時不同往日,為了孩子全面發展,有時候幼兒園老師也會布置一些鍛鍊孩子動手動腦能力的作業,然而一些「幼兒園學渣」被作業難倒。
  • 親子手工作業為何會變成對家長的折磨?
    新學期開始不到一個月,不少家長在微信朋友圈中吐槽,訴說被各式奇葩親子手工作業折磨。孩子在廣東某省一級幼兒園軟讀小班的嚴女士告訴記者,剛開學老師就布置了「找春天」的作業,要養蠶找蝌蚪,聽蛙聲看雞啼,最終只能向單位請假,帶孩子郊外住了一晚,用DV拍了一個花紅柳綠的春天視頻。某幼兒園負責人稱,幼兒園教學指南對每個年齡段的小孩有其年齡段的能力要求,就會布置作業。
  • 幼兒園另類作業太折騰 家長感嘆做功課「拼媽」
    原來幼兒園上周布置了一個親子作業,要求父母和孩子一起用廢舊物製作一座大橋。這麼大的工程,光靠大班的Emmar當然無法完成,媽媽只好拉上爸爸一起謀劃,普通的小橋不搶眼,難度太高的又做不來,「家庭會議」商量之後決定「修」一座「南浦大橋」。剪硬紙板,Emmar手小力氣小,根本剪不動,由爸爸代勞。橋身大致成形了,怎麼做斜拉鎖?斜拉鎖怎麼固定? Emmar連斜拉鎖是什麼東西都不知道,當然又是爸爸媽媽幫忙。
  • 家長感嘆幼兒園作業折騰人 做功課是「拼娘」
    每次遇到這樣的作業,Emmar媽媽就頭痛不已,一方面由於自己主要照顧孩子學習,這種功課基本上也就是自己的功課;另一方面,就怕做得不夠好,孩子在幼兒園得不到表揚,心裡難過。最吐血製作百物圖紀念入園百天「親愛的家長,你的寶貝加入××幼兒園已經100天了。
  • 孩子的「親子作業」變成家長的「親自作業」,別讓家園共育變了味
    孩子上幼兒園了,不是家長就解放了。教育孩子不光是幼兒園老師的事兒,為了讓家長加入家園共育之中,幼兒園則想到了很多方法。除了定期的親子活動外,經常的親子作業則更是普遍。家長們在離開被作業折磨的多年後,為人父母卻重新經歷起作業的恐怖。
  • 幼兒園為什麼布置親子作業?答案在這裡
    老師在給孩子布置作業的同時也是給家長布置作業,又要找廢舊物品,又要找蔬菜、繪本感覺最後都是家長的活。這是最近班上部分家長對親子任務的反映,認為這些「作業」費時、費力,給工作了一天的家長帶來不少負擔,如果做不好沒得到老師的表揚,孩子還會不開心,比自己上幼兒園還累。
  • 幼兒園布置「親子作業」,作業完成了,幸福的一家四口卻毀了
    大部分父母都幫孩子做過幼兒園的作業,因為有些幼兒園的作業,以孩子的能力根本不可能完成。壯壯今年上幼兒園中班,有一個剛上小學的姐姐。這天,壯壯告訴爸爸,幼兒園老師給他們布置了一個親子作業,要家長和孩子去抓蝌蚪,觀察蝌蚪是怎麼變成青蛙的。
  • 幼兒園「親子作業」,卻使得兩個寶寶失去爸爸,媽媽:求你取消吧
    文/泡沫媽媽談育兒家有上幼兒園孩子的爸媽,能體會到這種無力,一種叫「親子作業」的無力。生養孩子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事,好不容易孩子送去幼兒園了,卻還被幼兒園的「親子作業」折磨的「不人不鬼」,而在一次親子作業過後,一位媽媽卻哭著說:「求求你取消吧」。
  • 幼兒園的親子作業有用嗎?家長不認真對待,畢業後媽媽悔不當初
    文/赫媽育兒「現在的孩子上個幼兒園還有親子作業,真是煩死了」媽媽說到。「可不是嗎?我既要給大寶輔導作業,還要做小寶幼兒園的親子作業,一晚上啥也不幹,光圍繞孩子轉」另一個媽媽說到。確實很多家長都面臨相同的問題,以前孩子上個幼兒園就是玩,現在可好上幼兒園都開始給孩子安排親子作業了,而且還要家長陪著孩子一起做,每天老師還要孩子把親子作業拿回來展示,看誰和家長做的最好。
  • 幼兒園親子作業「逼瘋」家長,媽媽三下五除二做出它,網友:絕了
    孩子們在上幼兒園之後,每天都會有作業要完成,現在幼兒園裡面經常會留一些親子作業,讓父母和孩子一起完成,很多家長因為白天有很忙的工作,而晚上還要幫助孩子做手工作業,也感到身心俱疲。
  • 杭州一幼兒園小班男孩一月看60本書,媽媽做親子筆記幫打卡
    錢江晚報 圖本周一,「閱鹿書院」7月排行榜出爐,誕生了一位閱讀量冠軍,一個月看了60本書,寫了60個讀後感。這個消息在浙江24小時APP上推送後,很多網友跟帖留言,想知道他是誰?他是怎麼做到的?昨天,記者聯繫上了這位閱讀小達人,他叫黨驕陽,小名九九,在杭州錦繡幼兒園讀小班,是個小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