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前,總覺得幼兒園應該沒有作業,畢竟現在幼兒園已經不讓教授小學課程了,每天玩玩鬧鬧,哪來的什麼作業?
但孩子上了幼兒園才知道,原來「玩」也能玩出這麼多作業。
孩子幼兒園作業,難倒博士老爸
最近,糖媽在朋友圈看見一位寶媽,曬出了4歲兒子的幼兒園作業。
題目是:小豬佩奇問:我在排隊,前面4個人,後面6個人,隊裡共幾人?
乍看上去這是一道基礎的算術題,孩子的博士老爸也飛快的給出了答案:4+6+1=11人
但孩子從幼兒園回來之後卻說,爸爸答錯了,正確的答案是10個人,因為小豬佩奇不是人。
這可把寶媽笑壞了,本以為這是一道簡單的算術題,但沒想到這卻是一道「腦筋急轉彎」,怪只怪爸爸平時不看動畫片,不認識小豬佩奇是何許人也。
這道:大巴車往哪個方向開?也難道了不少家長。
題目中的大巴車是一個完全對稱的圖案,光從圖片中根本無法判斷,哪邊是頭,哪邊是尾。一位寶媽吐槽,他們全家齊上陣也未能解出。
其實這也是一道思維邏輯題,題目中的大巴車並沒有車門,這就意味著這是車的另一側,我們試著翻轉一下,就可以發現車其實是向「左側」行駛的。
當然這是處於絕對理性化的情況下,現實生活中的大巴車是有司機門的,老師也表示這主要是想考試孩子的思維邏輯和空間想像能力。
當然如果孩子說車是向家開的、向學校開的,也是可以的,出這樣的題目的是為了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只要孩子言之有理即可。
相信大家上學的時候都做過不少「找規律」的題,但這道題卻難道了不少家長,但神奇的是雖然家長解不出,但孩子不到1分鐘就解出了正確答案。
和很多找規律的題一樣,這道題也給出了很多數列,許多家長是加減乘除,甚至等差、等比挨個算了一遍,結果依舊是滿頭霧水。
可孩子看了一眼就告訴媽媽,這道題的答案是2,原來這道題根本沒有考數字之間的規律,而是找「○」,數字中有幾個○,答案就等於幾。
幼兒園作業難道都是給家長留的?
如果說上面那些題是為了激發孩子的想像力,是給孩子留的作業,那麼下面這些作業可能真是給家長留的。
什麼畫畫、剪紙已經不算什麼了,現在的幼兒園更流行樹葉畫、石子畫、瓶蓋畫、豆子畫、瓜子皮畫等等。
有家長吐槽,瓜子皮畫現嗑瓜子,瓶蓋畫現買飲料,石子畫還要刷石頭,也就樹葉畫還簡單一些。
更高級一點的還有設計陽臺、找100不同種類的葉子、500字動畫片的觀後感、學習3種不同語言。
更有甚至還有要求孩子和家長一起完全「能看、能發聲的熊貓牌電視機」,你確定孩子上的是幼兒園,而不是大學?
這些作業已經遠遠超過孩子的能力了,與其說這是給孩子留的作業,還不如說這是給家長留的作業。
還有些更「奇怪」的作業,要求孩子做照片旅行展、和自己家的車合照,老師留這些作業的意義在哪?
那些假期沒有旅行的孩子、和家中沒車的孩子怎麼辦?這樣的作業未免太欠考慮,可能會引起孩子的攀比心,不利於孩子身心發展。
我相信幼兒園最開始的初衷,一定是希望通過這些手工作業,增強孩子的想像力和動手能力,此外也可增加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增強親子關係。
希望老師們少布置一些「高難度」作業,多理解一下家長們,畢竟不是每個家長都是「藝術家」。
你還知道哪些幼兒園「趣味」作業?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