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朵在幼兒園的時候我從沒想到過原來還會發生這樣難的事情,我經歷過幼兒園、小學、中學以及大學,比起後來階段的作業,我覺得幼兒園時期是最輕鬆的,但是現在當了家長,不僅要伺候穿衣慢,吃飯拖拉的孩子,還得時不時應付老師留下的功課。
我想很多家長是不是和我一樣,抱怨過幼兒園老師總是布置一些奇奇怪怪的作業,美其名曰為了孩子全面發展,其實孩子哪裡做得來,只是給家長留的作業而已。
因被作業難倒,孩子「幼兒園學渣式崩潰」走紅
一道幼兒園邏輯推理題難倒了我,孩子的邏輯思維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讓小朵特意去請教了我的小外甥,小朵用我的手機跟她表哥語言聊天,結果聊著聊著,小外甥用近乎情緒失控的聲音大喊:我也不會做,別問我了!
聽了小外甥和小朵的對話,我內心感觸頗深,但是小朋友之間的奶兇式情緒失控也讓我感到十分好笑,沒想到平時書生氣的小外甥居然也能發出如此撕心裂肺的聲音!看來小朵這是遇到困難了啊,這麼小就已經暴露了學渣的潛質。
這件事我告訴了很多人,包括我的閨蜜,我閨蜜說兩個小朋友太可愛了,但是另一方面,她說這是很多大人都感同身受的體驗,回想當初我們的微積分,那是真的感到無力啊。可是站在父母的立場上,我認為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在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本該是無憂無慮的,幼兒園要做的應該是促使孩子健康成長,而不是給孩子壓力。
在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本該是無憂無慮的,為什麼孩子卻在為作業煩憂?
1、老師布置作業不合理
經常跟一些寶媽討論孩子的作業,發現現在孩子的幼兒園作業越來越超乎想像了。尤其是老師希望父母和孩子一起完成,所以布置的一些親子作業不太適合孩子,比如做手工燈籠、南瓜燈、紙房子、自己裁衣服等等,孩子無法獨立完成,最後往往都是父母接手完成。
2、孩子學習習慣差
幼兒園的作業難度一般都不會很大,很多孩子都能完成,而不能完成的孩子,一方面是只想著玩,不願做作業,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習習慣差,比如上課的時候不認真聽老師講課,一回家就忘了作業是啥,一問三不知;做作業的時候不專心,一邊玩一邊寫,自然啥也完不成。
想要孩子學習好,補充營養很關鍵
學齡前兒童生長速度略低於3歲前,但仍屬於迅速增長階段,該年齡段兒童活潑好動,消耗量大。他們對熱能和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按每千克體重計高於成人,應注意平衡膳食。注意食物品種的選擇和變換,如葷素搭配、粗糧和細糧的交替使用。平時可以多給孩子喝牛奶,牛奶當中的營養成分是很豐富的,我朋友推薦我給小朵喝布瑞弗尼4段兒童配方牛奶,特別添加DHA、ARA、膽鹼、牛磺酸等益智成分,幫助孩子大腦發育,有助於提高孩子學習和理解能力。
很多事情孩子沒有經歷過,道理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在空談,雖然有時候孩子的成熟程度超乎我們大人的想像,但是也不是萬能的。老師布置的親子作業讓家長必須抽出一些時間去和孩子一起互動一起完成,能夠增進感情,但是作業不應該如此難,不然會讓孩子恐懼學校,而且還會過多依賴父母。
所以,建議幼兒園應該做的就是教會孩子上課認真聽老師講課,下課後認真的將老師布置的作業完成,更多的是教會孩子如何相處,學一些兒歌,或者是學一些舞蹈,至於高深的學問,還是等以後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