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理解自己,至少不要討厭。因此,許多父母經常向孩子強調:「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儘管有時孩子們聽不懂,但這也反映了父母渴望得到孩子的認可。
北京大學心理健康學院兒童診所的楊莉博士根據研究結果提醒父母:孩子最不喜歡以下這5種父母,希望你不在中間。否則付出的越多,孩子可能會越失敗。
一起來看看是哪五種,希望對我們都有所警醒。
第一類父母:不停嘮叨。
根據一項調查報告,超過一半的小學生最討厭嘮叨的父母。因為他們在慢慢長大,父母卻還習慣把他們當作孩子對待,不停地說一些他們早已了解的道理。這不僅不利於他們改正,而且還可能使他們出現逆反。
建議這類父母要採用子女能接受的方式來進行溝通和教育,否則說得越多,孩子出現各種問題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二類父母:逮住機會就罵子女。
在許多孩子眼中,那種不問青紅皂白、抓住機會就責罵的父母是最可恨的。因為孩子們也有尊嚴,也要面子,但是父母卻完全不會考慮,甚至經常在公共場合罵他們。即使是有道理的話,但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根本聽不下去,只記得父母對自己的羞辱,也可能在心中種下不滿的種子,日後會使自己變得自卑或不感恩。
第三類父母:老和別人攀比。
網上有個笑話:如今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許多父母,無論自家子女的表現如何,都會將其與別人家的子女進行比較,然後打擊他們。實際上,這種行為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需要多給孩子正面的評價,才有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第四類父母:習慣下命令。
許多父母習慣於有條不紊地教育和照顧自己的孩子,例如「每天必須喝牛奶」,「不允許在外面玩」等。這樣做會使孩子感到失去了自由,沒有得到尊重,也不利於建立健康的人格。
第五類父母:眼裡只有學習成績。
還有不少父母,因為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他們只看到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因此,孩子在吃和玩的所有東西,都必須與學習成績聯繫在一起,否則將被認為是毫無意義的。
實際上,我們都聽說過一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讓孩子們發展才藝,多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也可以提高他們的情商,對他們日後取得成功大有幫助。
各位寶媽,你們是不是以上這幾種父母呢?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