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孩子最不喜歡這五類父母,不改過來可能越付出越失敗

2020-10-03 長脖子媽咪

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理解自己,至少不要討厭。因此,許多父母經常向孩子強調:「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儘管有時孩子們聽不懂,但這也反映了父母渴望得到孩子的認可。

北京大學心理健康學院兒童診所的楊莉博士根據研究結果提醒父母:孩子最不喜歡以下這5種父母,希望你不在中間。否則付出的越多,孩子可能會越失敗。

一起來看看是哪五種,希望對我們都有所警醒。

第一類父母:不停嘮叨。

根據一項調查報告,超過一半的小學生最討厭嘮叨的父母。因為他們在慢慢長大,父母卻還習慣把他們當作孩子對待,不停地說一些他們早已了解的道理。這不僅不利於他們改正,而且還可能使他們出現逆反。

建議這類父母要採用子女能接受的方式來進行溝通和教育,否則說得越多,孩子出現各種問題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二類父母:逮住機會就罵子女。

在許多孩子眼中,那種不問青紅皂白、抓住機會就責罵的父母是最可恨的。因為孩子們也有尊嚴,也要面子,但是父母卻完全不會考慮,甚至經常在公共場合罵他們。即使是有道理的話,但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根本聽不下去,只記得父母對自己的羞辱,也可能在心中種下不滿的種子,日後會使自己變得自卑或不感恩。

第三類父母:老和別人攀比。

網上有個笑話:如今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許多父母,無論自家子女的表現如何,都會將其與別人家的子女進行比較,然後打擊他們。實際上,這種行為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需要多給孩子正面的評價,才有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第四類父母:習慣下命令。

許多父母習慣於有條不紊地教育和照顧自己的孩子,例如「每天必須喝牛奶」,「不允許在外面玩」等。這樣做會使孩子感到失去了自由,沒有得到尊重,也不利於建立健康的人格。

第五類父母:眼裡只有學習成績。

還有不少父母,因為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他們只看到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因此,孩子在吃和玩的所有東西,都必須與學習成績聯繫在一起,否則將被認為是毫無意義的。

實際上,我們都聽說過一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讓孩子們發展才藝,多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也可以提高他們的情商,對他們日後取得成功大有幫助。

各位寶媽,你們是不是以上這幾種父母呢?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越不孝順的孩子,越受父母喜歡?
    在家庭生活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越孝順的孩子,越不受父母喜歡,偏偏不孝順的孩子,更容易得到父母的喜歡,為什麼?一、不孝的孩子有脾氣,父母只能討好通常,不孝順的孩子會發脾氣,當他們不滿意時,他們會發脾氣並表達自己的意願,這類似於哭泣的孩子有奶吃,父母首先會安慰甚至取悅這樣的孩子,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孝順的孩子
  • 「層次越低的人,越愛做這6件事」:若發現,及時改過來
    「層次越低的人,越愛做這6件事」:若發現,及時改過來人的層次高低,按什麼樣標準來判斷呢?有人說,按收入來區分,但又存在高收入的「流氓」;有的人說,按文化來分,但有些人滿腹經綸卻有人面獸心;有的人說,按道德水平來分,可是又存在為人低調老實卻一無所成的人。
  • 別讓父母越年邁越無助,越付出越心寒(發人深思)
    父母愛孩子是本能,中國很多父母都是以兒女為中心活著,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這是中國父母的偉大,也是他們的悲哀,因為他們的犧牲和成全,往往換來的不是感恩和回報,而是嫌棄和不滿。 我們這代人正在經受獨生子時代帶來的傷害。
  • 越是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導讀:越是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害了孩子還不自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越是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害了孩子還不自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越長大越不快樂?可能我們忘記教孩子這件事
    可是,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註定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與挫折。當孩子面對逆境時,又該用怎樣的能力抵禦呢? 這正是一項特別重要,卻又特別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品質——樂觀。—— 總是給孩子設定了太多超過他們能力範圍的目標,並要求他們要做到;面對孩子的失敗,總是冷嘲熱諷,美其名曰是「讓娃越挫越勇」;當孩子難過沮喪時,我們非但不安慰,反而怪他們太不堅強;……
  • 父母付出越多,孩子越不知道感恩,沒做到這4點可能養一個白眼狼
    導讀:父母付出越多,孩子越不知道感恩,沒做到這4點可能養一個白眼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付出越多,孩子越不知道感恩,沒做到這4點可能養一個白眼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心理學:為什麼父母越冷淡,孩子越迎合
    為什麼許多從小不被父母寵愛的孩子,往往越懂事、越處處為他人著想、越懂得付出和貢獻?這其實是一種迎合。在五六十年代,大多家庭都是重男輕女,我媽會主動承擔家務,照顧弟弟妹妹,所以幾乎就沒時間上學,後來長大後,我媽也是他們五個兄弟姐妹中對我外公外婆最好的那個子女,她也是最賢妻良母的那個。我外公外婆經常給我們說,我媽小時候特別懂事,也從來都不向他們提要求,愛幹活,她幾乎就是我外公外婆誇大的孩子。
  • 馬伊琍:越「懂事」的孩子,越代表家庭教育失敗!父母該認真反思
    馬伊琍:越「懂事」的孩子,越代表家庭教育的失敗!這天馬伊琍看到大女兒文君竹正在和小朋友做遊戲,大女兒經常會扮演自己不喜歡的角色,把一些喜歡的角色都讓給了別的小朋友,馬伊琍一眼就能看出女兒的心情。於是中間休息的時候過去和大女兒說:「要是不喜歡這個角色,我們可以換一個角色的。」大女兒說:「我不敢。」
  • 清華博士一封信打臉千萬父母:為什麼父母越無私,孩子越自私?
    評論區頓時炸開了鍋,有人評論這完全就是「教術不教德,叫別人改名字極其不禮貌但兒子非但不體諒,還抱怨母親賺得太少,自己更是花錢如流水,時常出入高級場所。自私冷漠、不懂感恩的孩子,越優秀,對家庭的反噬越大。
  • 為什麼越長大越不快樂?可能我們忘記教孩子這些了
    可是,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註定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與挫折。當孩子面對逆境時,又該用怎樣的能力抵禦呢? 這正是一項特別重要,卻又特別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品質——樂觀。—— 總是給孩子設定了太多超過他們能力範圍的目標,並要求他們要做到;面對孩子的失敗,總是冷嘲熱諷,美其名曰是「讓娃越挫越勇」;當孩子難過沮喪時,我們非但不安慰,反而怪他們太不堅強;……
  • 李玫瑾教授推薦: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放手,孩子越優秀
    導讀:李玫瑾教授推薦: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放手,孩子越優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李玫瑾教授推薦: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放手,孩子越優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有的孩子剛出生很好看,長大後卻越長越殘,5類孩子屬於這類人
    再說了,孩子的長相是父母給的,如果娃長得不好看,那肯定是父母&39;造成的。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因此生活中很多因素都有可能直接影響到孩子的長相。很多孩子父母雙方樣貌都不錯,小時候也長得冰雪可愛,卻因為受到一些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出現的負面因素的影響,如營養缺失、骨骼或肌肉受損、藥物副作用、生活不良習慣等等,最終導致&39;的情況出現。在這些負面影響中,最常見、且最不宜被家長察覺的就是生活中五個潛移默化造成孩子越長越醜的壞習慣。
  • 孩子最不喜歡這幾種父母
    作為父母,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除非他們不討厭他們。因此,許多父母經常強調自己的孩子:「我為您做這件事」。儘管有時孩子不理解,但這反映了父母尋求孩子身份的熱情。很多父母說,我捨不得吃穿,把最好的都給了孩子,為什麼孩子一點也不爭氣,成績不行,也不懂得感恩。說到底,教育孩子本就是一場艱難的徵程,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對,累死也教不出好孩子。
  • 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越優秀
    其實家長捨得在教育孩子上下血本,甚至為了把孩子送去名校砸鍋賣鐵,並不意味著孩子的成績一定會好。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們不僅要重視物質的投入,更要注重精神層面的培育。以下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就越優秀,你都做到了嗎?
  • 「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做這三件事」:若發現,趁早改過來
    讓人在相處過程當中,不自覺地發自內心地佩服。而「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做這三件事」:若發現,趁早改過來。一味地炫耀自己。層次越高的人,吃過常人未曾吃過的苦,見過常人未曾見過的世面,更加懂得了低調做人的道理。越是沒本事的人,越喜歡炫耀!
  • 父母越幫孩子越笨?溺愛是另一種虐待
    育兒暢銷書作家 Tim Elmore 說,當今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存在著三個大誤區,導致孩子沒有學會獨自面對風險和困難,無法了解世界的運行規則,變得越能越膽小和無能。而如果大人過多幹預,避免孩子自己去解決困難,當孩子下次再遇到困難時,ta可能不會那麼積極去解決了,「會有人來救我的」;或者當ta失敗時,會認定一定會有大人來解決掉這件事情。過度的幫忙根本無法讓孩子了解世界的運行規則,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無能。3.
  • 《越批評、越罵,孩子越不改,有辦法了!》
    《越批評、越罵,孩子越不改,有辦法了!》孩子犯錯誤是正常的事,大人如果老是習慣性地對孩子進行批評和責罵是不正常的事。這樣的家長應自我改正,家長若不改正,孩子也就錯過了改正的機會。家長想自我改正,下次批評和責罵前,可以先這樣問孩子:1「發生什麼事情了?」
  • 孩子越大越不聽話,父母該怎麼辦?
    因為他弱小打不過跑不掉,不就範肯定是自己吃虧,輕則挨罵,重則受皮肉之苦。可是,孩子總會長大,而父母則是越來越老,如果從小因為怕而屈服,在他身體越來越強大時,自然就有膽量說不,有能力去反抗。這時候最容易起衝突,就是人們常說的,越大越不聽話,叛逆。
  • 「你這麼不聽話,對得起我嗎?」孩子最怕的事,是父母付出太多
    又過了一分鐘,喊她趕緊過來,依然沒聲,離我出門上班的時間只剩五分鐘左右。 一年級才上幾天,因為要等著給她梳頭髮,我已經上班遲到兩次。 所以,這次她還是不應我時,我的理智被怒火迅速淹沒。 我氣勢洶洶地跑到她床邊,大聲兇她:「為了給你梳個頭髮,我已經遲到兩次了,你呢?還在這裡磨嘰,對得起我嗎?」 女兒嚇得大哭。
  • 孩子越「不聽話」,父母越「有問題」?為什麼?
    導讀:孩子越「不聽話」,父母越「有問題」?為什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越「不聽話」,父母越「有問題」?為什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