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琍:越「懂事」的孩子,越代表家庭教育失敗!父母該認真反思

2020-11-04 鬧鬧的奶爸說育兒

「你家的孩子真懂事啊」,是不是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想想有人這樣誇獎你的孩子你是什麼心情?

沒錯,一定很開心!

「懂事」本身是一個褒義詞,是對孩子的誇獎,也是對家長教育孩子的肯定。但是「懂事」的孩子,真的是孩子自己本身的意願嗎?我看到更多的是懂事的背後是被壓抑著失去本來自我的孩子。我們父母有沒有好好坐下來想想:懂事真的是孩子希望的嗎?

馬伊琍:越「懂事」的孩子,越代表家庭教育的失敗!

馬伊琍有兩個女兒,但是教育兩個女兒的方式卻是完全不同的。馬伊琍對大女兒奉行的是嚴厲教育,也就是「虎媽式育兒」。只要孩子犯錯的,馬伊琍就會嚴厲指出女兒的問題。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大女兒則變非常懂事。對小女兒呢,因為年紀還小,馬伊琍並沒有對小女兒進行過多的約束,所以常常也為小女兒的調皮感到頭疼。

但一次「懂事」大女兒的經歷,讓馬伊琍徹底認識到了自己的教育方式的問題。這天馬伊琍看到大女兒文君竹正在和小朋友做遊戲,大女兒經常會扮演自己不喜歡的角色,把一些喜歡的角色都讓給了別的小朋友,馬伊琍一眼就能看出女兒的心情。

於是中間休息的時候過去和大女兒說:「要是不喜歡這個角色,我們可以換一個角色的。」

大女兒說:「我不敢。」

「為什麼不敢呢?」

大女兒說:「因為媽媽要我做一個懂事的孩子,要懂得謙讓。」

馬伊琍聽到女兒這樣說,這次意識到自己嚴厲的教育方式,讓女兒放棄了多少孩子的天性,也受到了多少委屈。

有人曾經做過這樣的一項實驗,他們跟蹤觀察了具有反抗意識和懂事孩子各100名,觀察他們的成長曆程。

最終跟蹤結果表明,那些具有反抗意識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取得好的成就。相對於那些「懂事」孩子而言,具有反抗意識的孩子更加自信而且有主見,不會隨意聽信他人,更具冒險精神。而那些」懂事「的孩子更傾向於一份穩定的工作。

你到底想要什麼的孩子呢?你又想做怎麼的父母呢?

孩子不是我們的附屬品,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希望我的孩子活出他自己的樣子,而不是我希望的樣子。

父母可以這樣做,讓孩子不再「懂事」。

1.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

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我們的附屬品。要做到這一點最關鍵的是教會孩子自己做決定,而不是給孩子做好決定。

生活中有很多披著「一切為了孩子」的外衣的父母,打著為孩子好的幌子,替孩子做好了一切決定,大事到工作、大學,小事到吃飯、穿衣。有的孩子甚至今天要穿哪件衣服的決定都沒做過。

是不是曾經因為孩子整理床鋪太慢,索性直接不用孩子做了!

是不是因為孩子洗衣服弄得滿地髒水,所以告訴孩子以後別再洗衣服了!

是不是.......

是不是剝奪了了孩子的很多做決定的機會。

2.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和足夠的陪伴

我相信大部分父母都認為自己對孩子的付出都是無條件的,也不期望孩子能回報什麼,只要孩子過得好就行。

但是您對孩子的愛真的沒有條件嗎?

「這次考試考到班級前十名,我就給你買你喜歡的玩具。」這樣的話是不是很熟悉,仔細想想如果給孩子買玩具代表對孩子的愛,你的愛是需要孩子付出代價的,那就是考到班級前10名,如果考不到,孩子是得不到你的愛的。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是不是比比皆是?如果有能力那就給孩子買他喜歡的玩具,如果玩具太多了和孩子說明,孩子會懂得。因為即使孩子考了最後一名,你也不會給考第一名的孩子買玩具的。

讓孩子活成他自己希望的樣子,不要給孩子本該不屬於他的壓力,不要讓孩子活成我們希望的樣子。希望我們的孩子真懂事,而不是為了讓我們開心而「懂事」。您家的孩子是哪一種呢?

相關焦點

  • 馬伊琍:「懂事」的孩子,是家庭教育失敗的產物!父母該引起反思
    引言「你家孩子真懂事啊!」聽到這話的父母往往一臉光榮,「懂事」,似乎成了對孩子最好的讚揚,對家長教育的最優肯定。然而在「懂事」背後,我們看到的更多的卻是被壓抑著失去了自我的孩子。的孩子,是家庭教育失敗的產物馬伊琍有兩個女兒,但是她卻採用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教育孩子,導致兩個孩子性格大相逕庭。
  • 馬伊琍:養一個懂事的孩子可能是父母最大的失敗
    ,一開始馬伊琍也很開心:這樣的方法養出來的孩子果然聽話、懂事,幾乎不怎麼哭鬧。這樣的教育方式你或許可以培養出一個懂事的孩子,但同時你也失去了那個原本靈動、有趣的孩子。我們生孩子的初衷是什麼?僅僅是為了養一個聽話的孩子嗎?我想不是的,如果每個孩子都按照父母想法去長成一個父母要求的樣子,那麼孩子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
  • 為什麼孩子越懂事,家長越需要注意?
    很多像李學琴這樣從小到大懂事的孩子,往往都是以別人的情緒和需求為先,壓抑自己真實的感受和需求,即便感到委屈和痛苦,也選擇默默忍受。為了讓父母滿意、高興,為了得到愛,迎合「懂事的孩子」形象,他們總是可以體諒父母的難處,不亂要東西、從不給父母惹麻煩、努力學習考好成績。
  • 想孩子越長大越懂事,父母要常說這四句話
    文丨悠悠想孩子越長大越懂事,懂得感恩父母,這四句對孩子成長很有用的話要多說。一句沒對孩子講過的父母,需要好好反思下了。1、「沒關係孩子,我理解你」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很多反對意見。當孩子面對挫折,很有挫敗感時,寶媽寶爸們有沒有先站在孩子的角度,認同他們的感受,對他們表示理解?!父母告訴孩子自己也是從小孩子長大,很能理解他們的感受,不僅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在,還容易拉近和孩子心靈之間的距離。父母再給孩子講道理時,他們更容易接受。2、「我相信你,你可以的」相信能給人無限勇氣和力量。
  • 為什麼越懂事孝順的孩子,父母越不待見?過來人講出實情,很戳心
    但是有些家庭的父母,卻對懂事孝順的孩子視而不見,偏偏寵愛囂張跋扈的孩子,還覺得他們可愛。△ 父母不待見懂事孝順孩子的三個原因,你認同嗎?因為很大程度上,父母會覺得懂事的孩子並不需要他們,所以在懂事孩子身上付出的時間會比較少,那麼付出的愛自然也會減少。而對於另外一個整天調皮搗蛋的孩子,他們所付出的精力和時間更多,相處的也更多,感情會比懂事孩子的深,所以自然會多寵愛那個調皮的孩子。
  • 小時候越懂事的孩子,長大就活得越辛苦,真相讓家長沉默
    >曾經看一位網友的留言:我就是那個過早懂事的孩子,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不敢任性,不敢惹父母生氣,只要父母流露出失望的神情,我就會特別內疚,覺得對不起父母。小時候越懂事的孩子,長大就活得越辛苦,真相很傷人。
  • 孩子越大越不聽話,父母該怎麼辦?
    第二天早上,我先生給兒子吹頭髮時,朋友就在旁邊嘮叨,你們這也太將就孩子了,身上不舒服哪裡睡得好?餓著肚子怎麼能睡覺?孩子必須該吃飯時就要吃飯,該洗澡時就要洗澡。前不久,朋友跟我打電話說,孩子經常被老師投訴不寫作業,上課愛說話帶壞同桌,還打架。越大越管不了,說不過,打不得,已經無能為力了,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只能說,有其因必有其果。
  • 越懂事的孩子越讓人心疼,那些有人格魅力的孩子是如何養成的?
    前段時間,知乎上面一個問題火了:為什麼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儘管那位媽媽全程都對周圍的人說她女兒多懂事、多聽話,周圍的人也表示很羨慕。那位答主卻不以為然,他覺得小姑娘很可憐。《解憂雜貨鋪》中說:人的心聲是不能無視的。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在和孩子溝通過程中,忽略孩子的心聲。
  • 家庭教育失敗的「產物」居然會是——懂事?反思過後該做些什麼
    很多父母喜歡聽到周圍的人誇獎孩子「好懂事」,其實懂事的孩子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件好事情,但是從另外的角度上說也是一種教育失敗的一種體現,為什麼這樣說呢?過於懂事的孩子,有時候會表現出來唯唯諾諾,失去了天性,不會太開朗,還有可能為了討好父母而出現討好型心理,做事情沒有主見,喜歡看別人的臉色。
  • 還再以孩子「懂事」為驕傲?其實這是父母最大的失敗
    在我們大部分人的觀念中,對一個孩子誇獎「這孩子真懂事」,這應該是對這個孩子和家長極大的肯定。但如果孩子過於懂事,你們還覺得這是一件值得欣慰和驕傲的事嗎?又或者說,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真的會很快樂嗎?愛馬的這些表現,讓馬伊琍認識到,女兒已經習慣了屈服、讓步甚至壓抑自己的內心。「懂事」的連拒絕都不會了。
  • 孩子越想學習越做不好?「瓦倫達效應」在作祟,父母要幫他避開!
    當父母的,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能有能一番作為,為了幫孩子打好基礎,許多父母從小就給他們報各種補習班,期望孩子的學習成績能有所提高。大多數的孩子也能理解父母的苦心,然而有的時候,孩子越想學習越想進步,卻越做不好! 孩子越想學習進步反而容易失利?
  • 孩子越想學習越做不好?"瓦倫達效應"在作祟,父母要幫他避開
    當父母的,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能有能一番作為,為了幫孩子打好基礎,許多父母從小就給他們報各種補習班,期望孩子的學習成績能有所提高。大多數的孩子也能理解父母的苦心,然而有的時候,孩子越想學習越想進步,卻越做不好!孩子越想學習進步反而容易失利?
  • 你的孩子「特別懂事」?對不起,這可能是作為父母最大的失敗
    歡迎轉 發、收藏本文~據《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曾經進行過一項關於「懂事」的調查。調查結果表明,有78.1%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喜歡懂事的孩子。我們做父母的也總是為自家孩子太「皮」而感到頭疼,羨慕「別人家的小孩」。
  • 越懂事的女人,越沒人心疼,別不知道
    -01-似乎從小到大,我們都在被教育要做一個懂事的人。在家裡被父母教育,要做一個懂事的孩子,不要任性,不要和比自己小的孩子爭搶,要學會謙讓。在學習也被老師教育,要做一個聽話的學生,除了學習以外不要再想其他的事情。
  • 馬伊琍直播中懺悔:我最後悔的事,就是把女兒養得太懂事
    :我最後悔的事,就是把女兒養得太懂事馬伊琍的家庭生活頗引人關注,她沒有諱莫如深,反而在一次直播中大方分享自己的育兒二三事。馬伊琍表示自己是在父母嚴格管教下成長,所以也把這老一套的育兒方法用在女兒愛馬身上。
  • 父母越能「忍」,養出來的孩子越優秀
    父母與孩子之間,也是同樣的道理。李嘉誠說:父母事業再大的成功,都彌補不了子女教育上的失敗。教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絕對是我們這一生最值得驕傲的事。作為父母,最可貴的就是時常反思,不以錯誤的方式埋沒了孩子的成長成才。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不同心態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天差地別。
  • 為什麼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
    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家長們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等等。小孩子心裡知道:自己表現得「乖」,大人就會高興,自己聽大人的話、察看大人的臉色行事,大人就會喜歡自己,誇自己「懂事」。
  • 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教出「太懂事」的孩子
    每個「懂事」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不懂事的父母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兩個單身爸爸,機緣巧合之下,組成了一個新的五口之家,上演了各種悲歡離合究其原因,每個「懂事」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不懂事的父母。當子秋看到凌霄的母親回來的時候,他雖然嘴上說著自己才不想,但是心裡難過極了。
  • 孩子太「懂事」可能不是什麼好事,可能造成性格壓抑
    「你家孩子真懂事啊!」聽到這話的父母往往一臉光榮,「懂事」,似乎成了對孩子最好的讚揚,對家長教育的最優肯定。然而在「懂事」背後,我們看到的更多的卻是被壓抑著失去了自我的孩子。:「懂事」的孩子,是家庭教育失敗的產物馬伊琍有兩個女兒,但是她卻採用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教育孩子,導致兩個孩子性格大相逕庭。
  • 你的要求越高,孩子越容易退縮!這樣引導,孩子越變越優秀
    導讀:你的要求越高,孩子越容易退縮!這樣引導,孩子越變越優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你的要求越高,孩子越容易退縮!這樣引導,孩子越變越優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