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說考公務員就是沒出息的人,正在啪啪打臉,體制內真香

2020-12-25 時小慢慢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時小慢慢」。

01 高大上的金融圈工作,已經開始有人逃離

金融業是全球最重要的一個行業,不論大小國家,都非常重視金融業。與此同時,金融行業也有著光鮮亮麗的光芒,吸引著無數年輕人趨之若鶩。尤其是國有銀行,更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好工作。

對不少人而言,但凡進入銀行,就是端上了鐵飯碗,一輩子都衣食無憂。不過,時代在日新月異地發展,人們的觀念也在逐漸轉變。現在一些年輕人已經開始覺得高大上的金融業不香了,也有很多人選擇了逃離金融圈。

小麗曾經是一位令人羨慕的金融職員。但是三年後,她卻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金融圈,選擇去其他的行業。很多人對她的做法不理解,但小麗心中的那些苦,卻很少有人能知道。

小麗每天坐在密閉的寫字樓裡,終日不見陽光。而且上班時間,她都不敢喝水,因為水喝多了就得上廁所,而對於他們公司來說,上廁所時間長了,經理就會詢問。更令人難過的是,加班時間要減去上廁所的時間,每天吃飯就是外賣,小麗就這樣一天一天地堅持著。

小麗原本年輕漂亮,但由於公司管理嚴格,她每天都不敢化妝。而且她們公司的基礎職員男女比例是1:5,但是擁有合作人資格的男女比例卻是5:1。小麗作為一個女孩,在公司裡成為合伙人的機會十分渺茫,因為性別決定了她很難往上爬,只能利用自己的青春,去幹著基礎的工作。

除了日常工作,很多時候小麗下班後還得出去應酬。畢竟現在的金融業,即使科技發展、技術先進了很多,但吸納資金、尋找客戶,依然是他們主要的核心任務。所以公司裡除了技術員工之外,其他員工都面臨著業務的壓力。

金融行業大環境看起來在逐漸變好,但適合這個行業的職員卻在減少,職業空間也在不斷地萎縮。所以就出現了很多人趁著自己還年輕,毅然決然離開金融圈的情況。

02 過去的名校生考公務員會被認為沒本事,現在考公已經成為熱門

社會發展的同時,經濟也在不斷地轉型。曾經的計劃經濟時代,大國企是基本的就業崗位。那時候,大部分年輕人選擇的就業方向除了事業單位,就是國企,而且都是以包分配的方式開始了自己的工作。

後來改革開放,經濟的發展也迎來了春天,迎來了蓬勃發展。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推動著市場經濟井噴式發展,各類大公司、大廠相繼出現。因為它們急需各類人才,於是很多年輕人就放棄了國企和事業單位的工作,積極投身於改革浪潮中的私營企業。

曾經,國企公務員由於體制原因收入較低,而私營企業發展迅猛,經濟收益很高,這讓私營企業無疑受到了年輕人的喜愛。當然,市場經濟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會遇到各種困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不斷調整,現如今市場經濟處在轉型與陣痛時期,很多民營企業也遇到了困難。

這種大環境,也影響著年輕人在就業方向上的選擇。曾幾何時,市場經濟非常活躍,私營企業很受年輕人歡迎。那時候,很多年輕人都積極地投身其中,希望在商業領域裡有所成就。很少有年輕人會去考公務員,甚至很多年輕人覺得,考公務員是一種沒出息的表現。

但是,現如今私營的發展遠沒有那麼迅速,很多年輕人覺得現在私企工作不夠穩定,收入也沒有保障。於是,大量年輕人又把目光投入到了事業單位,選擇去考公務員,以便謀得一份穩定的工作。

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報考公務員的隊伍當中,考公務員成了時下的熱門話題。公務員的報考人數逐年增加,而報考與選拔比例也逐漸失調,很多崗位都是成百上千人去競爭一個名額。年輕人的就業選擇,成了熱門的社會話題,也體現出了社會發展的現狀。

03 找工作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項決定,想要找到好工作,不妨來看看這三條

對大部分人來說,找工作都是人生中的大事。那麼,我們要如何才能找到一個好工作呢?不妨看看以下這3條。

第一,找工作要看個人的性格和經歷,要找發自內心熱愛的工作,千萬不能把別人的認同感當成自己的擇業標準。

年輕人步入社會後,選擇工作非常重要,這關乎到後半生的幸福。而通過社會發展變革,我們也能夠看出,很多人都盲目地跟隨社會熱潮去找工作。這種做法往往會忽略自身特點,因為很多時候,熱門的工作並不適合我們自己。

所以在現實職場中,選擇工作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個人性格、經歷以及愛好等自身特點。千萬不能把別人的認同感當成自己的擇業標準。選擇一份自己內心熱愛的工作,這才有利於日後的發展。

第二,找工作的時候,能力對口比專業對口更重要。

現實中,很多人提到找工作,就一味地選擇專業對口的崗位。但其實,能力對口更重要。有些成功人士,也並非選擇和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例如撒貝寧,他畢業於北大法律系,但是卻成為央視著名的主持人。所以我們在選擇工作的時候,要多看自己的能力,有時候能力比專業對口更重要。

第三,找工作也要看家庭情況,跟家人進行良好的溝通很重要。

工作好壞不僅關乎到自己的人生,也會影響到自己的家庭。所以在找工作的時候,要多方面考慮,跟家人進行良好的溝通。有效的溝通有利於我們得到家人的支持,也能讓自己在找工作的時候無後顧之憂。

選擇工作對自己的人生非常重要,一定要多方面考慮,認真對待,爭取選擇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

對如何找到好工作這件事,你有什麼更好的建議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經驗。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沒出息?這種神邏輯真的讓人很醉
    「年輕人就該去奮鬥,而不是想著去體制內養老」「只有沒出息的人才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到過類似的言論,也不知道大家聽後是什麼感覺,但是至少我個人聽到這些話是很不爽的。不只是因為聽起來刺耳,而是這些話背後的神邏輯,真的讓人很醉。尤其是「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沒出息?」
  • 考公務員就是沒出息?你在什麼情況下決定考公務員?
    考公務員的人很多,不參考的人很多,考著玩的人也很多,真正考公務員的人也很多。真正考公務員的小夥伴們,你們什麼時候因為什麼情況決定考公務員?很多社會人士認為考公務員是沒出息的表現,找不到工作或者不知道畢業後做什麼才會選擇考公務員。
  • 真香警告什麼意思什麼梗? 把話說得太絕小心啪啪啪自己打臉
    真香警告的意思是,不要把話說得太絕,不要裝逼,不然事後變卦馬上就要啪啪啪自己打臉了。   「真香警告」是「真香」這個梗的衍生詞,真香最早出自《變形記》裡面城市主人公王境澤初到農村時撂下狠話「我王境澤就是餓死,死外面,從這跳下去,不會吃你們一點東西!」
  • 老闆為什麼不支持我考公務員
    他們說,「現在的你們相比於那些回家考公務員的同學,已經贏了,因為,考公務員是沒有前途的。」給出的理由大致有3點:第一,年紀輕輕選擇安逸,得不到社會鍛鍊,終有一天與社會脫節,甚至未來會面臨失業的風險。第二,發展艱難待遇普通。
  • 一個95後女生自願考公:「沒出息真的好爽」
    現在年輕人都被996嚇怕了,都是主動考公務員,還用父母逼啊?」他們給了很多考公的理由:「公務員能按時上下班。不考公難道去給資本家賣命嗎?身體都熬垮了。」「疫情最嚴重時,很多企業都發不出工資了,但體制內一直按時發工資。」「體制內至少不會35歲就失業,懷孕生孩子也不用擔心被辭退。」
  • 公務員=沒出息?公務員比你想像的厲害多了!
    說到考公務員,可能會有人覺得,公務員嘛,就是在機關裡打打雜,能有什麼出息?是的,在很多人眼裡,真正有出息、有能力的人,都去創業了,他們自己想一個點子,然後靠自身的凝聚力,聚集起一幫志同道合的少年,憑三寸不爛之舌,去說服天使投資人,把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是的,這確實不簡單,但是,考了公務員,就是沒出息嗎?一、考上公務員的,至少在學習上都是精英。公務員考試,稍微像樣一些的職位,現在都要求本科以上。
  • 985名校生大量湧入體制內,考公成熱門,普通人何去何從?
    放在前幾年,對於很多雙一流學生來說,當公務員確實不是首選。但到2020年時,不僅985、211高校的學生想要進入體制內,連從海外名校研究生畢業的學生,都在一番求職後選擇了家鄉的「鄉鎮公務員」。甚至在面試當天,在場所有面試鄉鎮公務員的人都來自各地的雙一流名校。
  • 為什麼那麼多人想考公務員?年輕人真是被父母逼著考嗎?
    父母那一代人經歷了改革開放之後大規模的裁員下崗潮,於是想讓子女穩定一點,不再有朝不保夕的危機感。而那些揚言走出舒適圈,去拼去闖的年輕人,多半也是未經社會毒打、不諳世事。」沒有人能逃得過「真香定律」,這飯真好吃!而且很多年輕人大概對公務員的工作有些誤解?
  • 為什麼體制內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考公務員?
    這些,都是年輕時候的我們欠缺考慮的地方,年輕的時候,總想多折騰幾年,覺得那樣才不會荒廢我們的青春,甚至還會對體制內工作充滿排斥與鄙視,但是真正工作到一定的年紀,才發現原來父母的考慮都是有道理的。一、相對公平的招考,備考有方向很多人對公考的第一印象就是沒有人考不進去,沒關係考不進去,覺得公考很黑暗,但是說實話,身邊有很多人都是沒關係、沒背景,就是自己硬生生考進去的。
  • 除了考公務員,還有哪些體制內值得考?
    考選調生選調生考試(僅面向應屆畢業生),往屆生沒法跟你競爭,無形之中上岸阻力沒那麼大,上岸機率大幅提升,如果你公務員落榜,趕緊備考選調,成功上岸就是編制!事業單位做的事情、工作的環境,和公務員基本沒差別,在工資待遇和休假制度上也差距不大,換句話說公務員有的事業單位也有,但是公務員每年只考1-2次,事業單位不定期招錄,如果沒考上公務員,馬上轉投事業單位也是一個選擇。
  • 網際網路大廠不香了!被996壓垮的年輕人,開始逃往體制內
    「老家市直公務員政審已過,放棄75W的工作,不必再忍受996和租房度日了……」年薪75萬,已經是打工人中「人上人」了,多少人夢寐以求?即使leader苦口婆心「你逃避了,你將來的孩子也得重走一遍你的路」,也沒能動搖他要走的決心。因為實在受夠了996加班,受夠了租房度日。年薪75W又怎樣?生活品質還不如老家體制內的朋友。
  • 那些被爸媽逼考公務員的人後悔了嗎
    我很佩服她的勇氣,因為我在她這個年齡,也曾叛逆過,卻沒有叛逆到底的勇氣。我曾在公務員考試的報名現場,當著我爸的面,撕掉了報名表,叛逆了一小把。然而,在我爸搬出「媽媽的話」——你媽很想你考公務員時,我又退縮了,回去重新填了一張報名表。
  • 太愁人!考公務員難度大,考教師「沒出息」!同是編制,怎麼選?
    2018年很多人立志考編制,事少錢多離家近,穩定、體面、有保障!公務員、教師、銀行、事業單位、國企都有編制,其中公務員和教師招聘人數多,是多數人考編制的選擇。先看看一個在編教師小姐姐的吐槽:我就是一名在職教師,而我男朋友就是一枚公務員。
  • 那些年扎堆進金融圈的年輕人,現在正扎堆挺進體制內
    為此,我採訪了3個我身邊進入體制內的朋友,想和你分享下他們的經歷,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必須說明一下,我這裡所說的「體制內」,包括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這三種類型。一句話總結:就是有國家管飯,國家兜底的單位。
  • 體制外的人怎麼看待體制內的人
    體制外,體制內,這個東西一種是很多人都在說的一個東西,那麼這兩方人究竟是怎麼看待對方的呢?今天衢州人才網就來說說這個事情。首先我們來說說體制外是怎麼看待體制內的。第一印象就是金飯碗,畢竟為公家辦事,只要你沒有過錯那麼就丟不掉工作。不想體制外老闆,領導一個不高興把你一擼到底,或者直接讓你捲鋪蓋滾蛋。這點還真的是大實話,你本身沒什麼問題,你的領導還真沒辦法把你開了,就算真的有過錯要開你也得向上面遞交一大堆的報告,還得等上面調查核實完之後才能執行。
  • 那些說自己運氣好考上公務員的人,私底下是這樣的
    可能是這樣的畢業就考上公務員的小美畢業那年運氣好,考上了老家的公務員,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還有屬於自己的小日子。依然奮鬥考公的小胖畢業幾年了,大大小小的公職考試都參加了,不是筆試沒過就是面試被反超,我那麼專心準備考試,卻總是差了點運氣…恰檸檬的我我真羨慕你們,不是已經在體制內
  • 那個考公務員失敗10次的人:體制內是圍城,有人想進,有人想出
    01身邊考公務員和公招的朋友挺多的,他們有些人是第一次試水,有些呢,是從畢業考到現在。其中有的人是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而有的人決定死磕到底,不考上誓不罷休。其實不止我身邊的朋友是這樣,我發現考入體制已經成了一個趨勢,很多將畢業的大學生,首選之路便是:公務員或老師。
  • 都2021年了,還以為考公務員是墊底出路嗎?
    考公務員=沒出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很多人的觀念中,考公務員成了沒出息的代名詞。多少考生在備考的時候,聽到過諸如「家裡沒人莫當官」,「公務員掙不了錢養不了家」,「年紀輕輕考公務員辜負青春」之類的冷言冷語。尤其是在很多年輕人眼中,體制如一潭死水,會蹉跎青春。企業裡的競爭能點燃年輕人的鬥志,體制內的公務員亦大有可為。
  • 真應該聽家長的話考公務員嗎?過來人告訴你,誰都逃不過真香定律
    很多人一聽父母讓考公務員就頭疼,嫌羅嗦,要不就打岔,要不羅列一堆公務員的不好。「公務員有什麼意思,年紀輕輕就跟一群大叔喝茶看報,混吃等死嗎?」「哪有你說的那麼好,你想讓我在山溝溝裡過一輩子嗎?」「畢業一年,我同學人家在上海已經月入1萬5了,我考個公務員,還不及人家的三分之一,我不幹。」
  • 30歲以上,還有必要去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嗎?體制內的碗還好端嗎
    常常有人問我,我都30歲了,或者我馬上35歲了,考公務員還來得及嗎?考事業單位還有什麼優勢嗎?如果以年齡大小來看進入體制,當然是有點晚,甚至拖了後腿。按正常的進入時間節點看,至少22-25歲進入體制內最佳的時間,30歲進入有點遲,但是不至於說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