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有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那些考得好的考生英語成績普遍都很高。湖北理科狀元唐楚玥英語143分,文科狀元是自於恩施州巴東一中的王欣怡,英語也是143。
安徽理科狀元有兩名,分別是來自安慶一中的王修遠和太和中學的吳國華,兩人總分同樣是714分,前者英語148分,後者英語143分。文科狀元則是合肥168中學的李瑾文,英語149。
貴州理科狀元唐明川英語147,文科狀元黃阿想英語143。重慶理科狀元謝欣穎英語148分,河北理科狀元邢雨菡英語147……
看到這個表單,我們可以發現,基本上各省的理科和文科狀元的英語都是140分以上。這不禁讓人問一句,為什麼這些學霸們的英語都這麼好?是英語太好學了,還是這些學霸掌握了什麼學習的竅門?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英語容易學,但也難學,為什麼這麼說?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對多個國家的語言進行了學習難度的分級,結果英語被列為最easy那一級,也就是說英語其實是世界上最容易學的語言。
但是比較諷刺的是,在我們國內的許多人,英語水平都比較差。孩子們在學校偏科最多的也是英語這一門學科。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1.接觸英語的時間晚,錯過了學習英語的黃金期。
2.沒有學習英語的環境,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得不到鞏固,自然沒辦法學好英語。
3.沒有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對英語沒興趣,自然就學不好英語。
如果英語是一門選修的學科那也就算了,偏偏英語是一門重要的學科,中考和高考都是必須考的。社會其實很公平,孩子們的人生差距也在這幾次重要的考試中被拉開。是上普通的學校,還是上名牌學校,多考一分和少考一分,結果都會完全不一樣。
講到這裡,大家都知道孩子英語差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了。那麼反過來說,為什麼那些高考學霸們英語都那麼好?
並非他們比較聰明,而是他們大多數接觸英語的時間早,或者說從小就接受過英語方面的啟蒙,抓住了學習英語的黃金年齡期,等到上學那會兒已經有了基礎,學習起來自然要輕鬆很多。對於這些學霸來說,中考或者高考的英語滿分150分,其實有140以上的分數就是給他們送分的。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名來自山東棗莊的農村小女孩恩恩,才兩歲而已,就已經能用英語熟悉的和人交流了。據了解,恩恩媽媽是從恩恩6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給她做英語方面的啟蒙了。
而被問到為什麼孩子這麼小,就讓她學習英語時,恩恩媽媽的一番話讓人印象深刻。恩恩媽說:讓孩子學英語,就是想讓孩子以後考試的時候能輕鬆一點。
說到底,我們現在的教育制度還是以考試為主,所以如果能從小就給孩子打好基礎的話,那孩子就能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
恩恩媽也分享過她教育孩子的方法:
1.把英語當成一種方言來學習。
2.從小就給孩子看英語繪本,聽英語兒歌,看英語動畫片。
3.為孩子營造一個學習英語的環境,每天用英語跟孩子進行日常互動,提高孩子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這些方法其實很簡單,最重要的一點就要是讓孩子早點接觸到英語。如果我們能從小就對孩子進行英語啟蒙的話,那麼將來不說孩子一定能成了高考狀元,至少也是學霸級別的。
我是好爸育兒!專注於親子教育等領域,對於本文的觀點如果您有不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