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釘釘未來校園教育發展峰會在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園區總部召開,發布會現場,阿里釘釘CEO無招發布了釘釘未來校園助力教育數位化的解決方案。浙江大學信息技術中心主任陳文智發表了「智雲實驗室:開放、創新、共贏」主題演講,分享了浙江大學智雲實驗室與釘釘共同攜手助力高校信息化的探索成果。
踐行教育信息化2.0 數位化服務成校園信息化建設新目標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讓「資源管理轉變為數位化服務」成為了校園信息化建設的新目標。
陳文智認為,打造高校「數位化服務」需要從三方面展開突破:首先,為學生、教師、行政人員搭建暢通的信息渠道,使其可以直接、實時獲得信息。其次,為高校職能機構提供生活、教學、科研服務的在線化智能平臺,打造數位化全服務平臺。同時,構建支持學生、教師、行政人員與高校管理者積極有效的互動,打造高效治理的交互平臺。只有這樣,才能構建一個泛在學習環境,整合智慧教學、智慧科研、智慧管理、智慧校園資源,支撐人才培養的終身學習體系。
以數據驅動校園信息化 實現高校數位化保障、治理、人才培養
陳文智重點強調了高校信息化應當實現從傳統逐層管理系統建設到數據驅動的全新轉變。然而,當前校園信息化卻面臨著數據面窄、運維困難、數據孤島、管理困難、重複開發等一系列的挑戰。
因而,陳文智提出了以數據驅動高校信息化的演進路徑。首先,建設聯動共享的數位化支撐保障體系,夯實IT資源底座,建立高於信息化的數位化生態,實施溫和演進的數位化戰略。同時,實現高效的數位化治理與「零時差」的公共服務,實現高校數據在線上雲,建設高校數據中臺,讓高校治理「數據可視化」、「決策數據化」。並且,推進人才培養的精準智能與學術科研的網絡協同,建立全周期、全過程量化的可追蹤體系,塑造突破邊界、精準觸達的人才培養範式,將數據智能融入學術科研網絡協同平臺。
「未來,數據將在高校信息化時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潛力。在學生畫像、輿論研究、學生需求、學生行為、意外預警、就業指導、高校決策、部門績效等方面,發揮巨大價值。」陳文智表示。
釘釘+智雲實驗室,打造教育信息化2.0新引擎
陳文智認為,當前系統建設煙囪林立,重複建設投入大、收效小,學生與教職工無感,使用頻次低,高校治理依然是人治而非「數據治理」,人才培養「燈下黑」,科研協同弱。
而浙江大學信息技術中心攜手釘釘、阿里雲共同打造的智雲實驗室,從實現知識共享到挖掘數據價值,再到創新高校信息化服務,以服務為導向,將國內最先進的企業、技術引入高校信息化場景,藉助現代數據科技和生態能力,打造中國高校信息化工程樣本,並為浙江大學校內教職工及學生提供優異的信息化服務,無異於成為了全國高校信息化的「新引擎」。
作為智雲實驗室的重要合作夥伴,釘釘為浙江大學打造了移動智能辦公與協同服務、校園生活即時通訊體系、移動應用接入與訪問入口。通過將通訊錄系統、即時通訊、群聊天、郵箱雲盤、擴展模塊等整合,構建了即時通訊模塊,實現了校園生活的即時通訊需求。
同時,通過使用釘釘的核心平臺能力,浙江大學統一了學校移動應用接入,建立浙江大學移動APP應用工作檯,實現學校移動應用與服務的整體接入構建移動開放平臺,具備第三方應用接入能力,並且開放接口,提供開發者授權、應用審核、上架、推薦等一系列功能,服務於移動應用開發者、學校管理員,構建新型移動服務生態環境。
跨界聯合阿里釘釘 建立數據中臺打造課程雲平臺
陳文智提到:「未來,浙江大學信息中心將積極落實深化校園信息化建設,促進業務協同,加強數據的統一管理與共享,夯實數據中臺的建設目標,打通業務數據,發揮歷史數據價值,豐富數據應用建設,為各部門提供數據計算分析服務。同時,與釘釘深度合作,打造課程雲平臺,實現課程資源的採集、存儲,基於人臉識別、語音識別技術的課程資源智能生產,建立移動端、網絡電視盒等完善的在線課程發布管道,實現以課程云為核心的課程資源的高效調動。
「當今時代,跨界產業聯合,實現高校信息化生態繁榮已經成為大勢所驅。浙江大學雲平臺將與阿里釘釘等行業翹楚通力合作,實現移動辦公、智能化課程雲、基礎雲服務、智慧教室、安全防護、數據大屏等多領域的合作,打造從『相加』向『相融』過渡的雲平臺生態,將優秀的教育資源普惠給每個學生。」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