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長崎開業的首家怪異酒店(Henn na Hotel,或「海茵娜酒店」)憑藉恐龍前臺和機器人客房服務實打實地火了一把,並在次年獲得了全球首家機器人酒店的金氏世界紀錄認證。但近來在員工和客人的抱怨聲中,該品牌已經陸續「開除」了一百多個機器人,243個機器人如今只剩下不到一半。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之所以「裁員」,是因為許多機器人非但沒有減輕員工的工作量,反而讓他們更忙了。
一位在該品牌酒店工作了三年的員工向《華爾街日報》表示,「現在情況好多了,我們不用再頻繁回應客人對機器人的投訴了。」
由恐龍機器人接待入住的體驗的確很新奇,這是在「怪異酒店」才能體驗的服務。
酒店運營方H.I.S在日本共開有八家酒店,均配備了機器人,外形各異。
開業時,怪異酒店約有80個機器人,之後整個機器人隊伍不斷壯大,大堂裡甚至還有會跳舞的狗狗機器人,只不過常常會「罷工」。還有客人投訴稱,房間裡的機器人一直在叫他起床,觸發機器人的竟是他的呼嚕聲。
酒店最先撤走的是房間裡的機器人Churi。2017年入住該酒店的Atsushi Nishiguchi向《華爾街日報》表示,與Churi的無效對話讓他窩了一肚子火,但他想致電前臺的時候卻發現,房間裡沒有電話,充當溝通角色的只有Churi。H.I.S執行長澤田秀雄說,「Churi的評價的確不大好。」
客人可以向Churi詢問時間或天氣信息,也可以讓它打開或關閉燈光,不過它常常無法及時回應客人的需求。
該品牌的東京灣舞濱分店也很詭異,只有在客人走近前臺的時候,恐龍機器人才會予以回應,突然傳出的「歡迎光臨」總會嚇人一跳。要不是它們戴著酒店的帽子,還真像是誤入了《侏羅紀公園》的片場。
在前臺辦理入住時,客人可以在平板電腦上選擇與恐龍機器人對話的語言(日語、英語、漢語、韓語),無論是手勢的比劃還是尖細的嗓音,都很貼合酒店的名字——怪異。
東京灣舞濱分店的經理Yukio Nagai也承認,有些客人覺得整個過程直讓人起雞皮疙瘩。他向法新社表示,「我們現在還無法判斷客人具體什麼時候想要人的服務,什麼時候可以讓機器人接待。」
酒店大堂的霸王龍和垃圾桶機器人。
H.I.S在日本運營的八家酒店均配備了機器人。
新奇感是怪異酒店的賣點。
客房裡擺放的另一款小型機器人Tapia和《星球大戰》的BB-8有幾分相像,它可以幫客人更改頻道、播放音樂。
哪怕是大堂裡的魚也都是電動的,在魚缸裡遊動時會發出閃爍的燈光,一旁的垃圾桶也是自動化的設計。
前不久帶著三歲兒子入住了酒店的Chigusa Hosoi說,「恐龍很吸引人,所以我覺得兒子應該會喜歡。他到了之後特別興奮,還很喜歡玩弄房間裡的蛋形機器人。」
為能及時響應機器故障,酒店有部分員工會隨時待命。從網上的評價來看,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
房間裡的蛋形機器人Tapia。
酒店的新奇感吸引了不少客人入住。
不過,經理Yukio Nagai仍舊錶示,考慮到日本緊縮的勞動力市場,由機器人提供前臺和客房服務的確能提高效率。「酒店要想招夠人手越來越不容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引入了機器人。」
東京灣舞濱分店於2017年開業,長崎縣佐世保市的怪異酒店則在2015年隨豪斯登堡(Huis Ten Bosch)主題公園的開張開業。
酒店定價80美元一晚,是首批使用人臉識別技術代替房卡的品牌。按照設想,機器人遠不止是賣點和噱頭。
怪異酒店的前臺有多種外形的機器人。
執行長澤田秀雄當時向美聯社表示,機器人的使用旨在運用技術提高效率,降低用人成本,他希望機器人能完成90%的工作。
走進怪異酒店的前臺,穿戴整齊的恐龍機器人會告訴客人,「如果您想辦理入住,請按一。」之後客人就可以在觸控螢幕上輸入自己的入住信息。
客人按鍵後即可在觸控螢幕上辦理入住。
客人入住時可以解放雙手,智能行李車會帶領客人前往指定客房。
整個入住過程從錄入信息到行李存放均由機器來完成,客房服務也都是由機器人提供。房間裡的空調可以感應人體的溫度,客人如果需要其他服務,可以點擊平板電腦上的各類選項。
只不過現在看來,想像總是比現實更美好。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