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0萬商業秘密案一審判決:愛興生物敗訴!科美診斷上市在即

2020-11-05 企業專利觀察

作者:吳徵


6月,科創板曾迎來開板以來最複雜的一起智慧財產權糾紛,訴訟雙方分別是北京科美診斷和成都愛興生物,兩家之間共有七起智慧財產權訴訟,其中技術秘密索賠額高達6950萬元:

雙方智慧財產權訴訟類型包括了技術秘密、專利、著作權、外觀設計GUI,涉訴總金額達到了7085萬元。僅科美診斷起訴愛興生物侵犯技術秘密的兩項訴訟就達6950萬元。


雙方互訴的智慧財產權類型之多,案件之複雜,看點之多,也創造了科創板開市以來的一個新記錄。

這起糾紛也因此登上了由《企業專利觀察》評選的「2020年第二季度Q2科創板十大智慧財產權熱點事件」榜單的第二名。

最近,這起案件迎來關鍵轉折點。


01 李逵 or 李鬼?:誰才是真正創新者

這起訴訟之所以成為熱點,除了案件複雜,還與科美診斷正處於科創板IPO審核的敏感階段,以及愛興生物咄咄逼人的進攻不無關係。

就在科美診斷招股書披露雙方涉訴信息後,愛興生物立刻在其官方微信上發布《嚴正聲明》對科美診斷招股書中重大訴訟等事項披露不完整,重要專利無效情況及科美診斷涉嫌「抄襲」其專利等問題進行了「揭發」

使得這場始發與去年,看似普通的智慧財產權糾紛,一躍變成了一場針對科創板上市公司能否闖關成功的智慧財產權狙擊戰

而雙方爭議的焦點主要是:從產品到專利,到底是誰抄襲的誰?

科美診斷指控愛興生物侵犯其技術秘密,而愛興生物則指控科美診斷的專利侵犯其著作權。

把兩家涉訴的產品與專利放到一起,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兩家公司專利附圖中公開的「均相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的外觀與愛興生物的LIA-12型產品具有很強的相似性。

最關鍵的一點,愛興生物的外觀專利申請和授權時間都要早於科美診斷的專利申請時間,雖然科美診斷在後申請的這件外觀專利保護重點並不是雙方爭議的「均相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而是該分析儀上的圖形界面GUI。

但因為專利申請時間在後的不利因素,科美診斷也會被普通公眾認為是有「抄襲」對方的可能。此時,愛興生物可以說佔據了輿論上的優勢。

特別是隨著愛興生物《嚴正聲明》的發布,科美診斷在隨後的上市委意見答覆中並沒有針鋒相對,而是採取了低調處理的策略。更讓公眾產生了愛興生物可能是這場糾紛受害者的印象。

而科美診斷的上市之路也由此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起來。

但如果仔細梳理雙方七起智慧財產權糾紛的脈絡,就會發現,索賠金額達到6900萬元的技術秘密糾紛一案,或是最終判斷兩家公司孰是孰非的關鍵之戰

如果科美診斷贏了,就能自證清白,不僅在後申請的專利並非是抄襲,而且還能證明自己是真正的原創者,愛興生物一系列咄咄逼人的進攻也都將化為烏有。

但如果科美診斷輸了,輕則被上市委質疑是否擁有核心技術,核心技術如無法追回對未來經營業績的影響,重則可能終止上市。

可以說,李逵與李鬼的鑑真,兩家公司的前途和命運,在此一戰!

關鍵轉折點出現在9月22日。

根據10月15日科美診斷IPO審核階段更新的最新信息顯示,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在9月22日作出本案的《民事判決書》,判決:(1)程敏卓、愛興生物停止侵害博陽生物(註:已被科美診斷收購)的技術秘密;(2)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元,及合理維權支出30萬元;(3)駁回其餘訴訟請求。

雖然科美診斷訴求的6900萬商業秘密賠償額最終沒有獲得法院支持,但是100萬的賠償額,也達到了修法前的最高法定賠償額上限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一款:確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規定的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損害賠償額,可以參照確定侵犯專利權的損害賠償額的方法進行

根據《專利法》第六十五條:……,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侵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而剛剛通過的新《專利法》,已將上述賠償額調整為「三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

可見未來對於侵害專利、侵害商業秘密等行為的懲戒力度對原創者有利的大環境正在形成。

相比於賠償來說,科美診斷或許更看中這一紙勝訴的裁決。這不僅為其掃清了上市之路的最大障礙,更是在這場「釐不清」的糾紛中證明了自己原創者的地位。

兩家公司的系列智慧財產權訴訟,也引出了一個非常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當商業秘密洩露,專利被搶先申請後,競爭對手反過來又用專利來打擊原創者時,應該如何應對?


02 商業秘密被搶先申請專利,如何應對?

商業秘密侵權案具有取證難、查證難等特點,很多企業即使遇到了商業秘密被侵害、離職員工帶走商業機密等行為,有時也很難通過司法途徑獲得有利的裁決。即使勝訴獲得賠償,因洩密造成的損失有時要遠遠大於實際賠償額。

尤其是商業秘密洩露後,被對方搶先進行專利申請的案例,呈現越來越多的趨勢。這種情況多出現在員工離職、技術合作交流展示、論壇和會議分享等場合。

幾年前,我就遇到過一個類似的案例。

一位大學教授,希望將自己苦心研究多年的技術尋找合作夥伴進行商業化開發,在與潛在合作方交流PPT時,毫無保留的將技術的核心要點合盤推出。最終這起合作並沒有達成。

一年後,這位教授無意中發現當時洽談合作的這家企業申請了一件專利,而這件專利正是當時演示給對方PPT中的核心技術內容。

後來這位教授找到了我,尋求解決之道。我建議他憑藉對這個領域技術的了解,尋找相關材料,提出公眾異議。最終這些材料被審查階段的專利審查員所採納,駁回了這件專利申請。

所以搶先申請專利,對原商業秘密所有者造成的傷害很大:一是不僅自己核心機密被他人掌握甚至公開二是他人因此獲得的專利反過來還會限制原商業秘密所有者的使用。

科美診斷與愛興生物技術秘密案的一審判決,只是證明了愛興生物使用了科美診斷的技術秘密。但是愛興生物是否依據該技術秘密形成了後續一系列的專利,並以這些專利來反訴科美診斷侵權,目前還不清楚,科美診斷也沒有對案情做進一步的披露。

但是科美診斷在獲知商業秘密洩露後的採取的一些舉措,還是值得為一些企業參考的。

一是及時取證查證。科美診斷對此過程並沒有披露,但是從最終獲勝的結果來看,科美診斷應該是向法院提供了充足證據。本案中,科美診斷在並沒有使用通常商業秘密案中經常採用的「先刑後民」的方式來搜集證據,就取得了有利判決,推測科美診斷在日常商業秘密和智慧財產權管理中,應該是比較規範的,或是在訴訟前進行了充足的調查取證準備。

二是提出專利無效。對於基於洩露的商業秘密所形成的專利,要儘可能的阻止其獲得授權,例如在審查階段提出公眾異議等。如果已經授權,要通過提出專利無效請求來無效掉這件專利。科美診斷對愛興生物的關鍵專利也都提出了無效,為自由使用奠定基礎。

三是進行補救布局。科美診斷在答覆上市委的回覆中提到,在發現技術秘密洩露後,對能夠公開的內容申請專利保護,這屬於搶救式布局。本案中,對於愛興生物在先申請的外觀專利,科美診斷很難再次申請同樣的整體外觀專利,但在愛興生物的專利布局空白區,通過策略性的申請局部外觀專利(圖形用戶界面GUI專利),很好的完成了補救式布局。

03 寫在最後

近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經過科創板、創業板兩個板塊的試點,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的條件逐步具備。

科創板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儼然已經成為檢驗企業智慧財產權工作是否紮實的「練兵場」。

敏芯微與歌爾股份、光峰科技與極米科技、成都縱橫與雄安遠度等重大智慧財產權糾紛背後,考驗的不僅僅是涉案專利能否經住大戰的「洗禮」,順利完成狙擊或是防禦的任務,更是對各家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水平和IP危機應對能力的一次綜合大考

相信未來隨著註冊制的全面推行,加之新《專利法》的通過實施,證券市場將會成為刺激企業智慧財產權工作水平再次全面提升的「催化劑」。

這一點,其實在科美診斷與愛興生物一案中就有體現。

從兩家企業對專利的認識和布局意識上,還是能看出些微差異的:雖然愛興生物在關鍵專利上的申請時間較早,但是比較零散,缺少整體布局意識。相比之下,科美診斷在專利布局策略上,要比愛興生物略好一些。

以本案雙方爭議的三件關鍵專利為例,科美診斷同時申請兩件相似的實用新型(外加同日的發明專利),形成了組合式的布局,這種布局能夠實現兩個目的:一是獲得更為全面的保護,兩件專利之間能夠相互補位;二是實用新型能夠在發明專利授權時間晚的空擋期實現先期保護。

這三件關鍵專利也是本案中除商業秘密糾紛外,另一大看點:因為這既是愛興生物質疑科美診斷抄襲的三件專利,也是愛興生物要求無效掉科美診斷的三件專利,還是科美診斷用來起訴愛興生物的兩項重要專利

兩家公司的糾紛還遠沒有結束,愛興生物在一審判決後還可以繼續提起上訴,影響案件走向的三件關鍵專利是否侵權的法院裁決還沒有出來。

但這些應該都阻擋不了科美診斷的上市之路了,體外診斷IVD的資本市場又將迎來一家重要企業。

相關焦點

  • 「華為」前員工侵犯公司商業秘密案一審宣判?
    ·事件回顧 引起廣泛關注的華為前員工侵犯公司商業秘密案在深圳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王志駿、劉寧犯侵犯商業秘密罪,各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及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秦學軍則以同樣罪名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及罰金人民幣3萬元;法院責令滬科公司將已被凍結的帳戶內款項588萬餘元退賠給華為公司。
  • 科美診斷首發過會 體外診斷上市公司科創板再添一員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李喬宇10月26日,科美診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首發過會,將於科創板上市。公開資料顯示,作為國內最早專業從事臨床免疫學診斷產品開發的公司之一,科美診斷是國內體外診斷行業的早期入局者,主要從事臨床免疫化學發光診斷檢測試劑和儀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公司已建立了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光激化學發光技術平臺,以及基於該技術平臺的LiCA系列「儀器+試劑」的全產業鏈產品。
  • 86萬彩禮案二審判決,女方敗訴,男方:花在她身上的錢不止86萬
    86萬彩禮案」的二審判決下來了,一審的結果是判罰徐女士歸還俞先生彩禮錢86萬,二審徐女士仍然敗訴,但她不服,表示仍將上訴。一審判決徐女士歸還俞先生86萬元,徐女士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敗訴後徐女士表示不服二審結果徐女士仍然敗訴,依據是彩禮和附條件的贈與。在二審時,俞先生還提交了新的證據材料,這份材料是一份聊天記錄。
  • 科美診斷成功過會 力爭成為國際領先的體外診斷廠商
    10月26日,科美診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美診斷」或「公司」)首發申請獲上交所上市委員會通過,將於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的A股不超過 4100.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10.22%。
  • 科美診斷科創板IPO已提交註冊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12月30日,科美診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美診斷」)科創板IPO已提交註冊。中信證券為其保薦機構。科美診斷是一家主要從事臨床免疫化學發光診斷檢測試劑和儀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產品為基於光激化學發光法的 LiCA 系列診斷試劑和基於酶促化學發光法的 CC 系列診斷試劑及儀器,主要應用於傳染病(如B肝、C肝、愛滋病、梅毒、A肝、戊肝等)標誌物、腫瘤標誌物、甲狀腺激素、生殖內分泌激素、心肌標誌物及炎症等的檢測。
  • 雪萊特9宗合同糾紛均敗訴 星期六股權轉讓案賠付高
    廣東上市公司作為起訴方,起訴最多案由也是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約佔74.1%,其次為信用卡糾紛、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糾紛、保證保險合同糾紛,其餘高發的案由類型還包括借款合同糾紛、侵害商標權糾紛、著作權侵權糾紛等。例如,2020年6月23日四川省巴中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審理判決的「中順潔柔紙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平昌縣美天惠超市泰和店侵害商標權糾紛一案」。
  • 方舟子起訴王志安名譽損害案,法院為何判決王志安敗訴?
    王志安敗訴不過從內心裡講,我還是支持王志安的,王志安對方舟子的「打假」,起訴對「保安資金」的用途不明朗,包括在轉基因問題上方舟子隱瞞事實等問題,法院還沒有判決,這次判決的只是方舟子起訴王志安名譽損害案,這是整個案件的一小部分,另外的起訴事項一定會有一個結果。方舟子起訴王志安名譽受損案,方舟子勝訴,這樣對我們大多數網友來講,也是一個教訓。
  • 女翻譯跳槽帶走商業秘密
    女翻譯跳槽帶走商業秘密  協助新東家克隆新產品,省高院日前作出判決,老東家獲賠30萬  本報訊 (記者孫齊昆 通訊員周悅)順德市華×公司翻譯甘某獲取公司商業秘密後跳槽到順德一家金屬製品公司,不久,這家金屬製品公司開始生產並出口華×公司開發的同類產品,造成華×公司的產品大量積壓。
  • 現實版「藥神」案峰迴路轉 美華案一審判決被撤銷
    今天上午,美華案二審宣判現場,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裁定,撤銷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發回重審。此前,在2018年1月, 婦產科專家、上海美華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上海美華丁香門診部(下稱美華門診部)法人郭雨橋因銷售假藥罪,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
  • 理邦儀器(300206.SZ):二審判決均判決駁回萬孚生物的上訴 維持一審...
    格隆匯 1 月 5日丨理邦儀器(300206,股吧)(300206.SZ)公布,2017年11月17日,公司就與廣州萬孚生物(300482,股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萬孚生物」)、自然人王繼華、賴遠強、楊斌之間圍繞4件專利申請(「涉案專利」)的專利申請權糾紛,向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了4個訴訟案件,一審案號分別為(2017)粵73民初4400、4401、4402、4425號,
  • 一審敗訴二審未預交上訴費 銀河生物或需承擔3億元擔保責任
    摘要 【一審敗訴二審未預交上訴費 銀河生物或需承擔3億元擔保責任】大股東對外借款,銀河生物(000806,SZ)提供擔保,一審銀河生物被江西省高院判決承擔3億元以內的擔保責任。
  • 科美診斷擬登陸科創板背後是國內體外診斷技術的崛起
    隨著診斷技術的進步,體外診斷(IVD)已經成為全球醫療器械行業最大的細分市場。目前在中國體外診斷市場中,免疫診斷已取代生化成為規模最大的細分市場,約佔35%以上的份額,從最初的放射免疫分析技術到目前已經發展到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階段。
  • 揭陽中院對劉忠炎侵犯商業秘密案二審宣判
    8月18日,揭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劉忠炎侵犯商業秘密案二審公開宣判,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今年6月29日,揭陽市惠來縣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判處被告人劉忠炎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0萬元。宣判後,劉忠炎提出上訴。法院審理查明,劉忠炎原系遠景能源(江蘇)有限公司某分公司技術團隊負責人、工程師。
  • 「超前點播」案敗訴,愛奇藝站在十字路口
    6月2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開庭審理了吳聲威訴愛奇藝公司網絡服務合同糾紛一案。法院當庭宣判,一審愛奇藝敗訴。判決稱,愛奇藝的超前點播條款對原告無效,被告需向原告連續15日提供原告原享有的VIP會員權益,並賠償原告公證費損失1500元。一場用戶與平臺之間長達半年的博弈,終於落下帷幕。愛奇藝一審敗訴的結果,看似是用戶贏了,但事實真是如此麼?
  • 員工侵犯商業秘密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經查,根據立項、研發等材料、非公知性鑑定、勞動合同、保密協議及相關證人證言等在案證據,足以證實曉程公司享有涉案四個核心程序原始碼的電錶程序技術秘密,且採取了嚴格保密措施。另查,曉程公司主張其涉案技術研發成本為263萬餘元;徐某自認海馬公司向其進貨單價是155元,出口單價26美元;在最初與許某向朝鮮製售的2萬套電錶中其個人獲利10萬元,之後其與許某合作製造了三四十萬個電錶。
  • 萬國花園「接口費」案18名業主一審敗訴 10名業主繼續上訴
    萬國花園採暖接口費一案,儘管一審被判為敗訴,但仍有10名業主堅持向西安市中院上訴,目前已被受理。  一位上訴業主說,之所以敗訴了還繼續上訴,是覺得特別委屈。當時是按要求繳納接口費,可至今還有很多業主沒繳卻一樣享受暖氣,也無人再催繳,非常不公平。
  • 臺北市長選舉案丁守中敗訴 柯文哲或成最大贏家
    柯文哲(臺媒資料圖)海外網5月10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臺灣前「立委」丁守中在去年(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中以3567票敗給尋求連任的現任臺北市長柯文哲後,提起選舉無效訴訟,臺北地方法院10日一審判決
  • 「專利敲詐勒索第一案」一審判決:「碰瓷者」被判四年六個月有期徒刑
    來源:北大金融法研究中心9月30日上午,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對全國「專利敲詐勒索第一案」進行一審判決,被告人李海(化名)犯敲詐勒索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罰金5萬元人民幣。針對李海是不是專挑擬上市公司和擬融資公司發起智慧財產權訴訟並作為要挾手段,被告李海的辯護人表示:「從法理上講,專利權本身是一個壟斷權,只要是國家授予一個專利,在有效期內,法律沒有限制權利人,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起訴,什麼情況下不可以起訴。因此,上市規則設定了智慧財產權侵權,作為上市公司的一個因素,專利權人合理行使這個規則,當然是可以的。」
  • 比特智能遭商標權反訴案一審敗訴
    「 8月3日,中訊公司訴比特智能因惡意提起智慧財產權(商標權)訴訟損害責任糾紛一案,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方比特智能敗訴。比特智能不服判決,決定依法向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該案一審判決被告方比特智能敗訴。比特智能須在在判決生效之日起30日以內在《法制日報》上刊登消除影響聲明,並且在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中訊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100萬元。駁回中訊公司的「賠償612萬元和合理支出10萬元」的訴求中除100萬元判決賠償額之外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用由兩家公司按比例分擔。比特智能對判決結果不服,公司決定向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 對企業消防檢查沒有收集證據 法院判決消防救援機構敗訴
    6月25日,被告對原告不再具備消防安全合格條件行政處罰一案舉行聽證。8月5日,被告委託測繪機構測量面積499.91平方米。隨後,被告作出吊銷消防安全檢查合格證,並處以3萬元罰款的處罰。原告不服訴至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