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溜溜達達看世界,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西藏保存最完整的封建舊貴族莊園-帕拉莊園。英國威士忌、印度香菸,英國和法國的化妝品來自,當年的LV皮包新款,會客廳的牆上掛的是雪豹皮和金錢豹皮,沙發上鋪的是金絲猴皮和梅花鹿皮……這些現在仍然是很多人追求的奢侈品,但這些對於生活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帕拉家族來說,只是日用品而已。
帕拉莊園的主人是有著400多年歷史的帕拉家族,他們的祖先最早是從不丹遷到西藏的,逐漸發展成西藏十二大貴族之一,在全盛時期,帕拉家族在西藏擁有37座莊園,15000餘畝土地,12個牧場,14000頭牲畜,3000多名農奴。
帕拉莊園坐落在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城西南約4公裡的江熱鄉班覺倫布村,主體面積約5357平方米,主樓為三層樓房,共有房屋57間:會客廳、臥室、經堂、日光室,還有專供玩麻將的「娛樂室」,有專門的釀酒房。
當年帕拉貴族當年遺留下來的原裝用品:會客室主座背後的柜子裡,陳列著象牙精雕的扇子、歐洲名表和鋼筆,還有各種進口的酒水;女主人的臥室裡成堆的金銀玉器、綾羅綢緞、進口香水和化妝品。最奢侈的要數那些珍貴的裘皮服飾,僅一件裘皮上衣,就耗費了400多張印度鼠皮。
與豪華奢侈的貴族生活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時農奴生活的悲慘。莊園對面,有一座農奴院,叫朗生院。面積僅有150.66平方米,不足帕拉莊園的百分之三, 最大的房間有14.58平方米,最小的僅有4.05平方米,在解放前這裡住著約60個農奴,平均每個農奴只有2.5平方米.
這些房間低矮,門只有1.4米高,進入必須彎腰。房間沒有窗戶,裡面又黑暗又潮溼,農奴睡覺的地方就是牆根處那些鋪在地上的雜草和破毛氈,這樣差的居住環境一般的農奴還沒有資格住,『高級』農奴才有資格住在這裡,普通農奴則是跟牛羊等牲畜住在一起,更悲慘的是,有的奴隸因為在屋裡沒有地方只能在屋外的院子中露宿。
莊園中還保存著舊時的監獄,各種刑具,如站籠、鐐銬、鞭子、牛皮筒等,刑罰有鞭笞、掌嘴、割鼻、斷足等,二樓的陳列廳裡展示著少女小腿骨做成的法號、鎖農奴的腳銬、抽農奴耳光用的拍子,難以想像,當時的農奴過著何其悲慘的生活。
我們現在看到的帕拉莊園是1937年重建的,1888年,英帝國主義發動了在我國西藏地區的侵華戰爭,1904年,英軍入侵江孜時,帕拉家族英勇抵抗,包括帕拉莊園在內2座莊園被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