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證實:被吼大的孩子大腦易「變笨」,三招教家長管理情緒

2020-09-05 微夢媽咪

「本文原創/微夢媽咪(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自打孩子開始萌芽出自主意識後,育兒之路就不再是「一帆風順」。面對孩子各種「調皮搗蛋」不聽話的行為,父母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可你知道嗎?被吼大的孩子大腦易受傷,可能智力會低於同齡人正常水平。

哈佛醫學院的精神病理學教授Martin A. Teicher,曾帶領團隊研究孩子大腦發育,十幾年後發現長期受到父母語言攻擊的孩子,成年後大腦左側顳上回的灰質體積達到14%。換言之長期受到吼叫的孩子,難以達到正常的智力與語言水平。


案例:

江燕對兒子童童的要求很高,為瞭望子成龍,每天晚飯後,江燕會雷打不動陪伴兒子寫作業。

「這道題我說了多少遍,怎麼又錯了?」一開始江燕還努力控制情緒。

「前幾天輔導才給你說過這個字母該怎麼寫,今天怎麼又不記得了?」漸漸地,江燕會拔高音量。

「你怎麼這麼笨?我怎麼就生了你這麼個不聽話的孩子!」氣急的江燕忍不住伸手戳了兒子的腦門。

幾乎每天這樣的場景都會在家中上演,而童童也對媽媽的指責習以為常。但江燕想不到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竟然會狠狠打臉自己。

童童的班主任在一次家長會後把江燕單獨留了下來,班主任很委婉地告訴江燕:童童這孩子學習很刻苦,但就是有時候腦子木訥了一些,不夠靈活。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過嚴要求,以至於孩子接受了太多責罵,讓其大腦受到了損傷。

「你的意思是我家童童比別人笨?」江燕說這話的時候,連帶聲音都是顫抖。 她萬萬不想不到,自己嘶吼孩子本意是為了規範孩子的行為,沒想到卻害苦了孩子。

嘶吼、打罵看似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種手段,可這一行為的背後會實則是在釋放家長的負面情緒。情緒失控下的嘶吼,不僅會破壞親子關係,也會嚴重傷害孩子的安全感,引起孩子出現焦慮、憂鬱等症狀,更嚴重地會影響孩子大腦健全發育,造成他們智力發育遲緩。

管教孩子難免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1)保持冷靜、理性

不可否認,家長也是「肉體凡胎」,面對孩子犯錯或者不聽話的時候,家長的情緒也會受到負面影響。遇到這種時候,家長首先要做的是深呼吸,進行自我平靜,確保自己的情緒得到控制之後,再談孩子的下一步教育。

2)融洽的親子溝通

我們要記住一個原則,溝通是雙向的,很多家長會犯一個錯誤。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一味的「高談闊論」,不給孩子發言的機會,以至於很多時候我們都不明白孩子的真正想法。

交流是一個雙向性的過程,家長要平心靜氣傾聽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在確定了孩子後,家長再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這個過程出現意見分歧的時候,不要以家長的權威去嘶吼孩子,不違反基本原則的情況下,允許「求同存異」存在。

3)學會與孩子共情

教育孩子的時候,需要家長保持共情,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想一想。

什麼樣的話當講,什麼樣的話不當講,家長以「同理心」感受在心中過濾一遍,可能「脫口而出」的話殺傷力就會減弱,變得溫和許多。

心理諮詢師孫春梅說過:「如果您家的孩子有吼叫的現象,那麼我們不妨先審視自己有沒有這樣的問題。」

長時間被嘶吼的孩子,可能也會有樣學樣以嘶吼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造成他們脾氣暴躁,缺少耐心。沒有人天生就是成功的父母,但聰明的父母懂得與時俱進,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找到最適合自家孩子成長的一條路。最後,希望您也能成為一位成功的父母。

PS: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變「笨」跟父母的壞情緒有關,三種行為須改正
    針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他做了一次演講,在這個演講中他引用了哈佛長達75年之久的「格蘭特研究」,該實驗以孩子在童年的智商發展和成年後生活的經歷為目標,在做了大量調查和分析後發現,孩子在幼年時期的智商和家庭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即使是聰明的孩子,在不好的影響下也有可能會變笨。
  • 哈佛大學75年研究成果:五種壞習慣讓孩子變笨,「情緒」佔其三
    如何能夠正確養育孩子而不過度管教,是她那次演講的主旨,如同黃鐘大呂,每一條建議都振聾發聵。課題組的研究人員發現,那些長大後「變笨」的孩子,家中很多都有這五種壞習慣,其中有一半和情緒有關。很多時候父母不經意間的小動作,就有可能讓孩子變笨。
  • 哈佛醫學院:被吼的孩子大腦易受傷變形,這樣做比吼一萬次有效
    哈佛醫學院:經常被吼的孩子大腦易受傷變形!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哈佛大學副教授 Martin和他的研究小組,就父母經常責罵對孩子的影響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調查顯示,如果孩子長時間受到父母的斥責,他們的大腦很容易受傷和變形。幾年後,與長期生活在溫和環境中的兒童相比,他們大腦中灰質的體積會增加,一般可達14%左右。
  • 哈佛研究:父母的5種行為,讓孩子變「笨」,很多家長每天都在做
    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根據哈佛的一項研究表明,生活中父母的一些日常行為,卻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甚至一些父母的行為會讓孩子變「笨」。但是時間是有限的,除去正常的上學和課外補習,能擠出來學習的時間,恐怕只有孩子的睡眠時間了。根據哈佛研究,睡眠長期不足的人,他們的腦細胞衰退是非常快的,這會不僅會讓他們大腦思考變慢,還會嚴重影響他們存儲記憶的能力。
  • 被證實了,經常被父母吼叫,孩子會變笨
    可悲的是,有的家長老是說,忍不住啊,有時候太氣了,不吼他不會聽話;但是也有很多家長是吼叫完後,又後悔,下次又吼,又後悔,陷入了無效的死循環。教育孩子時最怕的是家長的自以為,自以為吼兩句沒事,別人不也是這樣過來的嗎?
  • 哈佛醫學院:被吼的孩子大腦易受傷變形,這樣做比你吼叫更管用
    這些場景是否有些似曾相識,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我們作為家長總是會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會動手打孩子,然而事後又後悔不已。雖然我們很多父母都用盡了全部去「愛」孩子,但父母不知道的是,自己的愛正將孩子推向深淵。
  • 哈佛大學75年研究成果:如果孩子越長越笨,多半有6種壞習慣
    有些壞習慣如果不注意糾正,很可能會導致孩子越長越笨,哈佛大學一項長達75年的研究結果就證明了這一點。而研究人員根據哈佛大學的這項研究,繼續探索發現越長越笨的孩子,家中多半有6種壞習慣,一定要注意糾正。,第一反應就是大吼批評,這也是大多數父母常用的育兒方法,根本不聽孩子的解釋,更不會去主動溝通。
  • 哈佛75年研究結論:孩子之所以越變越笨,和這6個習慣有關
    教育學家Julie Lythcott-Haims曾進行一次TED演講,其中引用了「格蘭特研究」實驗,它是哈佛75年研究所發現的結論,其研究是對孩子智商以及長大後的的經歷進行探索,研究發現兒童智商受家庭影響很大,就算是聰明的娃也可能變笨。
  • 哈佛大學歷時75年研究:孩子「變笨」,六個習慣成「始作俑者」
    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擁有一顆「優秀」的大腦,但家長如果能換個角度思考,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答案。我們不需要讓孩子擁有140以上的「天才」智商,而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要讓他們變得越來越「笨」。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成績不好,反應不快是天生的,但其實不然。
  • 哈佛大學教授:家長這樣做,孩子在變笨,其實讓孩子變聰明很簡單
    孩子學的很辛苦,但是成績卻始終上不去,甚至有些家長調侃自己:可能是自己家族裡沒有高智商基因。實際上,並不是孩子笨,也不是基因裡沒有高智商,而是咱們家長的某些做法可能正在影響孩子的學習力,使得孩子的反應越來越慢。具體有那些錯誤的做法?家長快來對照吧。
  • 哈佛曆時75年研究:孩子之所以會「變笨」,和這6個習慣有關
    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很聰明的,生活、工作、學習上都可以很好。而這些就需要一個很優秀的大腦來支撐。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大腦都是很聰明的。還有一種現象,就是小的時候看這個孩子挺聰明的,但是長大之後就越來越笨了,其實這並不是一種偶然現象,他們都是有共性的。
  • 哈佛醫學院:被吼的孩子大腦易受傷變形,這樣做比吼10000次有用
    哈佛醫學院附屬精神病專科醫院的精神病學副教授Martin A. Teicher的團隊做過長達十幾年的研究,發現長期遭受父母言語攻擊的孩子,在成年後大腦左側顳上回(superior temporal gyrus)的灰質體積,增值達到14%。
  •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很容易就會變「笨」,家長心裡有點數
    導讀: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很容易就會變「笨」,家長心裡有點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很容易就會變「笨」,家長心裡有點數!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哈佛醫學院:被吼的孩子大腦易受傷變形,這樣做比吼叫有用
    很多時候,家長們以為的「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孩子往往並不這麼想,有時候父母用盡了全部的「愛」,都給了孩子,但卻被孩子吐槽,被孩子嫌棄,其實有時候父母的愛也是將孩子推向深淵的助推手。哈佛大學的醫學院的精神病學副教授Martin A.
  • 哈佛研究發現:長大後變笨的孩子,兒時大多有這4種不良習慣
    哈佛研究發現:長大後變笨的孩子,兒時大多有這4種不良習慣哈佛大學長期進行一項關於孩子智商變化的研究,也就是著名的「格蘭特研究」。該項研究表明孩子智商的變化與他們所處的成長環境息息相關,如果孩子成長過程中受到家庭環境的一些負面影響,那麼即使天賦再高的孩子也可能會變笨。下面就給大家盤點一下4種讓孩子越來越笨的壞習慣,希望你家的孩子沒有中招。
  • 哈佛研究表明:這6種壞習慣讓孩子越長越笨,但多數家長不知道
    哈佛研究表明:這6種壞習慣讓孩子越長越笨,但多數家長不知道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寄予了家長的希望。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長大後可以成為一個聰明優秀的人,但有些家長悲傷的發現,孩子不僅沒有越變越聰明,反而越變越「笨」了。
  • 「爸爸,別吼我了」,大腦更容易記住壞信息,常被吼的孩子會變笨
    一旁的爸爸忍不住開始對孩子進行引導,孩子突然像是想要哭的樣子,學著爸爸的樣子安慰自己,想不出來沒事,不著急慢慢想,爸爸給你鼓掌。只要爸爸一開口,孩子就會可憐兮兮的看著爸爸:爸爸,你別吼我。孩子可憐的模樣引起了網友的關注,雖然視頻中的爸爸並沒有怎麼吼罵孩子,但是通過孩子的反應,我們不難看出孩子平時的學習有多壓抑。
  • 父母常做的這5種行為,會讓孩子變「笨」
    根據哈佛的一項研究表明,生活中父母的一些日常行為,卻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甚至一些父母的行為會讓孩子變「笨」。但是時間是有限的,除去正常的上學和課外補習,能擠出來學習的時間,恐怕只有孩子的睡眠時間了。根據哈佛研究,睡眠長期不足的人,他們的腦細胞衰退是非常快的,這會不僅會讓他們大腦思考變慢,還會嚴重影響他們存儲記憶的能力。
  • 家長的這4種常見行為,正在讓孩子慢慢變笨
    下面這4種常見行為,容易讓孩子慢慢變笨,值得家長警惕:父母愛大吼大叫提到朝孩子吼叫,很多家長都充滿無奈。「我也不想吼孩子,可是不大聲發脾氣,他根本不聽話。」「每次吼完就後悔,但下次脾氣上來了還是控制不住。」
  • 研究證明:長期被吼的孩子,大腦已經「變形受損」,家長要注意了
    許多父母有一個通病:當孩子犯錯時,雖然理智告訴自己要冷靜,但行動卻剛好相反。每當對孩子大吼大叫之後,可能都會後悔和自責,但是下次再遇到這樣的事情時,父母的脾氣又上來了。時間一長,還會自我安慰:孩子小不記仇,沒關係。但是父母不知道,儘管孩子不會記仇,但大腦卻會「記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