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75年研究成果:五種壞習慣讓孩子變笨,「情緒」佔其三

2020-08-29 糖果媽媽

密西根大學的心理學家南迪·內森表示:人在一生中有3/10 的時間處於「情緒不佳」的狀態,所以人們常常要與自己的消極情緒做鬥爭。

執筆:歐陽比文

因為考試成績不佳,廣東一考生偽造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最後以高考235分的成績,將父親氣暈,還被調侃「血壓沒有分數高」。

家長都希望孩子聰明伶俐,有個遠大的前程,可是這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從小培養起良好的習慣。

哈佛大學75年研究成果:孩子智商發展受家庭影響更大

對此,美國史丹福大學的校長助理,Julie Lythcott-Haims,同時也是一位知名的教育學家,在一次演講中公開了養育孩子的秘籍。

其中她提到的一個研究實驗很有分量,這是哈佛大學經過75年的研究所得,結果發現:孩子的智商發展受家庭影響更多,如果沾染上「壞習慣」,聰明小孩也可能越來越笨。

如何能夠正確養育孩子而不過度管教,是她那次演講的主旨,如同黃鐘大呂,每一條建議都振聾發聵。

課題組的研究人員發現,那些長大後「變笨」的孩子,家中很多都有這五種壞習慣,其中有一半和情緒有關。很多時候父母不經意間的小動作,就有可能讓孩子變笨。

兩種生活「壞習慣」,別不在意

1)不重視孩子的早餐

孩子的早餐是十分重要的,不僅關乎孩子的健康,也關係到精神狀態。早餐吃得要像皇帝一樣。

然而現在很多父母起的晚,早餐往往是敷衍了事,隨便給孩子塞上點錢,不管是啃方便便還是喝粥,就不管了,甚至有孩子餓肚子。

不吃早餐會導致血糖偏低,反應遲鈍,從而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效率。長期如此,就不要怪孩子越來越笨了。

2)生活不規律,經常熬夜

一方面孩子的學習壓力較大,課業負擔較重,睡覺都比較晚;另一方面很多孩子玩手機、打遊戲成癮,晚上也睡得很晚,養成了熬夜的習慣。

據《Intensive Care Med》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長期熬夜的人在認知、記憶、信息處理、空間思維等能力上都會有所下降,尤其是兒童,會影響腦蛋白合成和智力發育。


三類情緒失控的「壞習慣」,小心讓孩子變笨

1)常被爸媽「吼」

哈佛大學在多年的研究中發現,如果父母經常情緒暴走,習慣性地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就會變得思維遲鈍,記憶力下滑,變得越來越笨。

當孩子出現問題了,許多父母自己就難以把控,不是針對問題,而是先發洩掉自己的不滿。缺乏必要的溝通,也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長期如此,不僅會影響親子關係,孩子也會出現兩極表現:要麼異常乖巧,變得小心翼翼;要麼非常叛逆,吼叫聲比爸媽還要大!

2)受到的負面暗示過多

有的孩子,即便是考了班級第一名,也依然要被父母指責,「為什麼不能考年級第一,差在哪呢?」不管孩子多麼努力,總是不被父母肯定,而被各種傷害。

長期如此,容易導致孩子的自卑心理,自尊心受到傷害不說,也會影響到雙商的提高。

3)長期壓抑自己的情緒

「你是男孩子,不能哭,憋回去」、「你是大孩子了,這點事還至於鬧情緒嗎」、「別在我面前甩臉子,給誰看呢?」這些話聽著耳熟嗎?

人有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以及相應的行為反應。

過分壓抑孩子的情緒,會讓孩子的不良情緒越積越多,因無處釋放而變得沉默寡言,鬱鬱寡歡,在這種情況下,您覺得他還能用大腦更好地思考問題嗎?

孩子的情緒管理和性格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與其碎碎念「逼著」孩子去養成好習慣,不如給他讀讀繪本,孩子反而能聽得進去。

而且對於家長來說,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也是重大課題。和寶寶來個親子共讀,以寶寶能理解的語言,更貼近的場景來提高情商,是個不錯的選擇!

糖果媽媽推薦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中英雙語,印刷精良,適合0到6歲的寶寶,總共10冊,平均一本不到4元錢。

父母平時領孩子吃頓好的,都要幾十、上百元,給孩子買套正版書籍並不貴,送人高大上、自留也很實用,感興趣的親快來戳連結吧。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75年研究成果:如果孩子越長越笨,多半有6種壞習慣
    有些壞習慣如果不注意糾正,很可能會導致孩子越長越笨,哈佛大學一項長達75年的研究結果就證明了這一點。在演講中就引出了哈佛大學的這項為期75年的研究實驗。實驗主要針對孩子智商的發育,以及長大後的經歷。而研究人員根據哈佛大學的這項研究,繼續探索發現越長越笨的孩子,家中多半有6種壞習慣,一定要注意糾正。
  • 哈佛大學歷時75年研究:孩子「變笨」,六個習慣成「始作俑者」
    史丹福大學教授Julie Lythcott-Haims在TED演講中,提到了格蘭特實驗,這項實驗結論是哈佛大學歷時75年才得出的。該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力發展很容易受到家庭行為習慣的影響。或許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個錯誤的行為舉止,就可能將孩子推入「越來越笨」的「陷阱」當中,而「格蘭特實驗」研究表明:孩子變「笨」,孩子「變笨」,這六個壞習慣成「始作俑者」。
  •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變「笨」跟父母的壞情緒有關,三種行為須改正
    歷時75年的研究Julie Lythcott-Haims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學家,曾就讀於哈佛大學法學院、加州藝術學院,擔任過史丹福大學校長助理、教務長等職十幾年之久。針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他做了一次演講,在這個演講中他引用了哈佛長達75年之久的「格蘭特研究」,該實驗以孩子在童年的智商發展和成年後生活的經歷為目標,在做了大量調查和分析後發現,孩子在幼年時期的智商和家庭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即使是聰明的孩子,在不好的影響下也有可能會變笨。
  • 哈佛大學耗時75年的研究:越來越笨的孩子,多都有這5種壞習慣
    有一項長達75年的研究,其結果表明,當孩子的壞習慣得不到糾正,往往就只會浪費天賦,從而越長大越「泯然眾人矣」。在美國史丹福大學的一位育兒專家的一次演講中,就有提及到這項研究。這項研究主要針對於孩子的智商在不同時期的不同發展程度,和長大以後的境遇。而在將許多的數據經過不斷的總結後,發現孩子的智商在出生時並沒有較大的差異,但是在後天的成長中,受到家庭因素的影響,就有可能導致天生而言或許還要更加聰明一些的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越來越笨。
  • 哈佛75年大學研究:這些壞習慣會讓孩子越長越笨,父母卻毫不知情
    可並不是所有「美好願景」都能成真,有很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反而會變得越來越笨,除了天資平庸之外,孩子變笨其實還有很多值得家長深思和反思的原因。哈佛75年大學研究:這些壞習慣會讓孩子越長越笨,父母卻毫不知情世界名校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長達75年的研究,研究對象就是成長中的兒童及青少年。
  • 哈佛大學75年研究發現:若孩子越來越笨,多半有這6個壞習慣
    最近哈佛大學用了75年完成一項研究,而這項研究也發現了若孩子越來越笨的一個重要關鍵,那就是在身上多半由這六個壞習慣,然而家長還以為是正常的,因此放而任之,導致習慣越來越壞,甚至影響到了孩子的智商。在這裡,家長不妨了解一下,因為哈佛所說的這六個壞習慣不單單是孩子身上的,還有家長自己身上的,因此,為什麼能造成這麼嚴重的影響,導致孩子的智商被影響到,家長一定要&34;一下自己的認知。
  • 哈佛曆時75年研究:孩子越長越醜,越長越笨,都是因4個壞習慣
    可是,有的孩子卻越長越笨,越長越醜。我們都知道,長相和智商,都是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並非一出生就是鐵板釘釘的事。哈佛大學曾歷時75年進行的「Grant Study」實驗,也叫做「格蘭特研究」。此項研究主要針對的是兒童智力發展和家庭環境的影響。該項研究成果表明,一個孩子智商的高低除了先天賦予以外,大部分都與孩子生活中的習慣息息相關。好的習慣,能讓孩子越變越好,壞習慣則反之。
  • 哈佛曆時75年研究:孩子越長越醜越長越笨,是因為這4個壞習慣
    可是,有的孩子卻越長越笨,越長越醜。我們都知道,長相和智商,都是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並非一出生就是鐵板釘釘的事。哈佛大學曾歷時75年進行的「Grant Study」實驗,也叫做「格蘭特研究」。此項研究主要針對的是兒童智力發展和家庭環境的影響。該項研究成果表明,一個孩子智商的高低除了先天賦予以外,大部分都與孩子生活中的習慣息息相關。好的習慣,能讓孩子越變越好,壞習慣則反之。
  • 哈佛研究表明:這6種壞習慣讓孩子越長越笨,但多數家長不知道
    哈佛研究表明:這6種壞習慣讓孩子越長越笨,但多數家長不知道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寄予了家長的希望。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長大後可以成為一個聰明優秀的人,但有些家長悲傷的發現,孩子不僅沒有越變越聰明,反而越變越「笨」了。
  • 哈佛耗時75年研究成果:越長越笨的孩子,多具有這6種壞習慣
    其實如果細心觀察的話,不難發現,其實很多孩子之所以後力不足,給人一種越長越笨的感覺,多數不是因為到了後面已經沒有天賦可以用,而是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一些壞習慣毀掉了很好的天賦。學習和開發大腦這件事,不進則退,當孩子因為一些不好的習慣而浪費掉了自己的天賦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多多注意了。
  • 哈佛曆時75年研究:孩子之所以會「變笨」,和這6個習慣有關
    Julie Lythcott-Haims在TED演講中,提到了格蘭特實驗,這項實驗結論是哈佛大學歷時75年才得出的。格蘭特實驗」研究表明:孩子變「笨」,孩子「變笨」,這六個壞習慣成「始作俑者」。孩子正在長身體的時候,早餐也是一天營養的第一步。有一項研究表明,長期不吃早餐的孩子身體發育比正常孩子更遲緩,大腦的營養不能及時供給,從而導致孩子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大腦或越多而隨之下降,從而導致孩子變得越來越笨。
  • 哈佛75年研究結論:孩子之所以越變越笨,和這6個習慣有關
    教育學家Julie Lythcott-Haims曾進行一次TED演講,其中引用了「格蘭特研究」實驗,它是哈佛75年研究所發現的結論,其研究是對孩子智商以及長大後的的經歷進行探索,研究發現兒童智商受家庭影響很大,就算是聰明的娃也可能變笨。
  • 哈佛研究發現:長大後變笨的孩子,兒時大多有這4種不良習慣
    哈佛研究發現:長大後變笨的孩子,兒時大多有這4種不良習慣哈佛大學長期進行一項關於孩子智商變化的研究,也就是著名的「格蘭特研究」。該項研究表明孩子智商的變化與他們所處的成長環境息息相關,如果孩子成長過程中受到家庭環境的一些負面影響,那麼即使天賦再高的孩子也可能會變笨。下面就給大家盤點一下4種讓孩子越來越笨的壞習慣,希望你家的孩子沒有中招。
  • 哈佛大學75年研究成果:孩子越長越笨,多半是父母這件事做晚了
    孩子的智商先天因素影響佔比40%,後天培育的影響佔比60%。除開那些&34;,生下來智商就高達150以上的孩子外。一般的孩子,只要出生智力水平正常,都有機會在後天努力中,變得出色和聰明。為了研究後天因素對智力的影響,哈佛進行了一場跨度長達75年的實驗,結果讓人驚訝。讓孩子更聰明的,居然是這麼一件小事哈佛的研究員也很好奇,為什麼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敗,有的人聰明有的人愚鈍?
  • 哈佛大學研究結論:孩子越來越笨,或許和這5個習慣有關
    >Julie Lythcott-Haims教授曾在TED演講中提到過這樣一個實驗——格蘭特實驗該實驗發現:孩子的智力發展並不是天生的,它很容易受到後天環境以及家庭行為習慣的影響,通俗一點來說,就是壞習慣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這項實驗結論是由哈佛大學耗時75
  • 哈佛75年研究表明:如果孩子越來越笨,多半生活在這5種家庭中
    哈佛的一項長達75年的研究表明,當孩子變得越來越笨是因為沾染上了一些壞習慣又或者是生活的環境出現了消極的變化。研究發現孩子出生時的智商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別,只是在後期的成長中受到了各方面的影響從而導致了孩子長大之後有著不同的表現。
  • 研究發現:天賦再好的孩子,沾染以下壞習慣,也會「泯然眾人矣」
    文|秘籍君孩子從剛出生開始,家長都會對他們飽含期待,希望孩子成人成才,擁有幸福美好的人生。所以,如果家長發現孩子頭腦聰明或者具備某些方面的天賦,都會非常開心,好像孩子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有獲得成功的優勢。這裡勸各位家長,要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因為再好的天賦,也容易被消磨乾淨。哈佛大學75年的研究成果,也再一次證明,天賦對於孩子獲得成功,只佔很小一部分。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如果孩子越來越笨,基本因為6個壞習慣
    很多時候,父母都不會太關注孩子的習慣問題,除非孩子的習慣問題特別嚴重。但是有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如果孩子越來越笨,基本因為6個壞習慣。要是孩子成績很差勁往往她的家庭就是學習氛圍很差的情況。家長要是沒有學習的氛圍,自然就會導致孩子模仿父母的行為,對學習不上心,也不注意學習,自然就會越來越笨。
  • 哈佛大學歷經75年研究發現:越來越笨的孩子,多數有這4個習慣
    父母都希望孩子聰明,將來能有大出息,可是有很多孩子小時候還挺機靈、聰明的,長大後卻一天不如一天,尤其在學習方面表現得格外吃力,為什麼孩子越長越退縮呢?問題究竟出在哪呢?美國教育家Julie Lythcott-Haims在一次TED演講中,提到過哈佛大學從曾歷經75年研究,孩子的智力到底受什麼影響?也就是著名的——「格蘭特研究」。
  • 哈佛大學教授:家長這樣做,孩子在變笨,其實讓孩子變聰明很簡單
    經常家長聚在一起討論孩子學習,有的爸媽會吐槽說:「孩子每天放學後,我都陪著學,學的也很認真努力,但是成績就是提不高,是不是我的孩子太笨了?」可能他們的對話道出了很多父母的心聲。孩子學的很辛苦,但是成績卻始終上不去,甚至有些家長調侃自己:可能是自己家族裡沒有高智商基因。實際上,並不是孩子笨,也不是基因裡沒有高智商,而是咱們家長的某些做法可能正在影響孩子的學習力,使得孩子的反應越來越慢。具體有那些錯誤的做法?家長快來對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