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耗時75年研究成果:越長越笨的孩子,多具有這6種壞習慣

2020-09-03 小柳育兒指南

不知道你是否見過這樣的孩子,在小的時候總是表現出很有天賦的樣子,而在長大以後,卻總是表現出後力不足的樣子,讓人感到難以接受。

現代難道也有仲永嗎?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呢?

其實如果細心觀察的話,不難發現,其實很多孩子之所以後力不足,給人一種越長越笨的感覺,多數不是因為到了後面已經沒有天賦可以用,而是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一些壞習慣毀掉了很好的天賦。

學習和開發大腦這件事,不進則退,當孩子因為一些不好的習慣而浪費掉了自己的天賦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多多注意了。

哈佛大學有這樣一項數據很有意思,它通過長達75年的數據統計和研究,最終得出了結論,孩子的智商發展是會受到家庭因素影響的,而在這種影響下,聰明的孩子也有可能會越來越笨。而這些影響,就發生在我們作為家長的大人們的一舉一動中。

而在這項研究的統計中,當家庭中有這六項壞習慣的時候,就很容易導致孩子的智商發展後力不足。

我把它們分為兩類,一類是硬限制,就是在智商發展的潛力上就已經限制了孩子;另一類是軟限制,就是在一些條件方面就限制了孩子。就讓我們看一看這些家庭中的壞習慣吧。

1、沒有規律的早餐

這是硬限制之一,也是最能影響到孩子的潛力發揮的一項。一日三餐是在醫學上都十分認可的科學進食的飲食規律,但是現在很多家長都會由於工作的問題,平時工作比較累,早上總是起不來,不能夠早起給孩子做一頓健康的早餐。

基本就是隨便糊弄,或者買一些樓下的早餐鋪子,路邊攤之類的食物。但是,這種沒有營養搭配,衛生條件岌岌可危的早餐條件對於一個正在長身體,大腦飛速發育,需要大量營養補充的孩子來說,很明顯是不夠的。

2、沒有規律的作息

現在在我國,升學競爭壓力如此巨大的條件下,孩子的壓力往往都是非常大的。甚至每天寫作業到很晚都是常有的事情。這個時候,就很需要家長們去督促孩子,在沒有時間的時候,就不要再執著於娛樂了。因為小孩子都比較貪玩,所以家長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規律作息的好習慣。這樣就不會在寫完作業還要玩手機,打遊戲到深夜,以至於第二天萎靡不振,沒有精神。

這就導致記憶力也會隨之下降,當孩子沒有精力,就無法調動腦力去進行記憶,久而久之,腦力下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3、家中沒有學習的氛圍

這是很重要的一點軟限制。因為孩子在學校的時候多數都是一樣的情況,一樣的上課。但是那些學霸之所以能夠成為學霸,就是因為他們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也就是說學霸在家依然在學習,當然會越來越讓後面的人望塵莫及。

這個時候,家中有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就至關重要了,好的學習氛圍可以讓人學習的效率翻倍,而不好的學習氛圍卻會讓孩子回到家連拿起書本的欲望都沒有。

4、父母總會大聲的批評孩子

有研究結果就表明,鼓勵教育更容易讓孩子成才,而批評教育總是教出中規中矩的孩子。當父母總是大聲斥責孩子的時候,首先孩子的內心會十分的難受,其次當你大聲批評的時候,難以避免的情況就是會被他人聽到,這種情況就很容易讓孩子內心產生出自卑的心理。

而且感覺「丟了面子」以後都不好意思再去做一些積極向上的事情了,很多成績吊車尾的孩子就是往往都是在後面的時候已經不再好意思去學習了,覺得因為這件事情被批評過,沒有立場去做了。所以呵護孩子的內心也很重要。

5、壓抑孩子的情緒

當父母總是在和孩子訴苦,在孩子有一些負面的情緒表達和真情流露的時候,總是對孩子說父母養育你不容易等等的話,就很容易會把孩子情緒發洩的地方給壓抑住。也就是大人所說的,這個孩子很悶,什麼事情都不和別人說,情緒找不到出口。

首先,這對身體本身就有很大的壞處,長期處於這種情況下人的壽命都會因此縮短。再有就是孩子的內心如果都裝下了這些悶事,又怎麼會有心思花在學習上呢?

6、總是給孩子一些負面的暗示

有些家裡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可能習慣於「陰陽怪氣」。在對孩子有一些不滿之後,就會明裡暗裡對孩子進行一些暗示和貶低。孩子雖然表達能力不如大人,說不出口,但是他一定聽得懂,能明白。而這種教育方式是絕對不推薦的,大人的失格很可能會扭曲孩子的心理,從而失去了正確的心思和想法放在學習上。

而且這種暗示時間過長的不僅達不到讓孩子難受,從而奮發的作用,反過來卻有可能會讓孩子慢慢地嘗試接受這種人設,從此一蹶不振。

【小柳寄語】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是為之不易的一段旅程,父母作為孩子的觀眾,導遊,和同伴,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所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塑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我們的孩子都會健康成長,最終成為棟梁之才!

我是小柳媽,一位80後寶媽,每天在這裡為大家分享一些育兒技巧,

還有一些過來人的經驗。

小柳也是育兒領域的優質創作者、更是專業的幼兒潛能開發師,

若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轉發+點讚+評論+關注喲!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75年研究成果:如果孩子越長越笨,多半有6種壞習慣
    有些壞習慣如果不注意糾正,很可能會導致孩子越長越笨,哈佛大學一項長達75年的研究結果就證明了這一點。在演講中就引出了哈佛大學的這項為期75年的研究實驗。實驗主要針對孩子智商的發育,以及長大後的經歷。最終發現,孩子智商的發展受家庭因素影響很多,聰明的孩子可能越長越笨。作為家長,我們可能覺得平時很多事情都無所謂,更別提影響到孩子的智商,殊不知,就是這樣不經意間的一個個小動作,導致了孩子越長越笨。
  • 哈佛曆時75年研究:孩子越長越醜越長越笨,是因為這4個壞習慣
    第一,你是希望孩子越長越聰明嗎?第二,你是希望孩子越長越帥氣、漂亮嗎?想必,你們會說「這不是廢話嘛」,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又好看。可是,有的孩子卻越長越笨,越長越醜。我們都知道,長相和智商,都是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並非一出生就是鐵板釘釘的事。
  • 哈佛曆時75年研究:孩子越長越醜,越長越笨,都是因4個壞習慣
    第一,你是希望孩子越長越聰明嗎?第二,你是希望孩子越長越帥氣、漂亮嗎?想必,你們會說「這不是廢話嘛」,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又好看。可是,有的孩子卻越長越笨,越長越醜。我們都知道,長相和智商,都是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並非一出生就是鐵板釘釘的事。
  • 哈佛研究表明:這6種壞習慣讓孩子越長越笨,但多數家長不知道
    哈佛研究表明:這6種壞習慣讓孩子越長越笨,但多數家長不知道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寄予了家長的希望。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長大後可以成為一個聰明優秀的人,但有些家長悲傷的發現,孩子不僅沒有越變越聰明,反而越變越「笨」了。
  • 哈佛75年大學研究:這些壞習慣會讓孩子越長越笨,父母卻毫不知情
    可並不是所有「美好願景」都能成真,有很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反而會變得越來越笨,除了天資平庸之外,孩子變笨其實還有很多值得家長深思和反思的原因。哈佛75年大學研究:這些壞習慣會讓孩子越長越笨,父母卻毫不知情世界名校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長達75年的研究,研究對象就是成長中的兒童及青少年。
  • 哈佛75年研究結論:孩子之所以越變越笨,和這6個習慣有關
    教育學家Julie Lythcott-Haims曾進行一次TED演講,其中引用了「格蘭特研究」實驗,它是哈佛75年研究所發現的結論,其研究是對孩子智商以及長大後的的經歷進行探索,研究發現兒童智商受家庭影響很大,就算是聰明的娃也可能變笨。
  • 哈佛大學耗時75年的研究:越來越笨的孩子,多都有這5種壞習慣
    有一項長達75年的研究,其結果表明,當孩子的壞習慣得不到糾正,往往就只會浪費天賦,從而越長大越「泯然眾人矣」。在美國史丹福大學的一位育兒專家的一次演講中,就有提及到這項研究。這項研究主要針對於孩子的智商在不同時期的不同發展程度,和長大以後的境遇。而在將許多的數據經過不斷的總結後,發現孩子的智商在出生時並沒有較大的差異,但是在後天的成長中,受到家庭因素的影響,就有可能導致天生而言或許還要更加聰明一些的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越來越笨。
  • 哈佛大學75年研究成果:五種壞習慣讓孩子變笨,「情緒」佔其三
    75年研究成果:孩子智商發展受家庭影響更大對此,美國史丹福大學的校長助理,Julie Lythcott-Haims,同時也是一位知名的教育學家,在一次演講中公開了養育孩子的秘籍。其中她提到的一個研究實驗很有分量,這是哈佛大學經過75年的研究所得,結果發現:孩子的智商發展受家庭影響更多
  • 哈佛多年研究發現:大腦越長越笨的孩子多都有6種壞習慣,警惕
    但其實有一些潛在因素,也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智商高低。而哈佛這項長達75年的研究就發現,孩子智商越來越低的原因,往往與日常生活中這幾個不良習慣有很大關係。研究表明,不吃早餐的孩子,身體發育會落後那些每天吃早餐的孩子,而且大腦的營養也不能及時得到供應,從而導致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笨。
  • 哈佛大學75年研究成果:孩子越長越笨,多半是父母這件事做晚了
    為了研究後天因素對智力的影響,哈佛進行了一場跨度長達75年的實驗,結果讓人驚訝。讓孩子更聰明的,居然是這麼一件小事哈佛的研究員也很好奇,為什麼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敗,有的人聰明有的人愚鈍?於是開啟了一個叫做&34;的研究,橫跨75年,是世界上最長的長期試驗。該實驗還在曾任史丹福大學新生學院院長的Julie Lythcott,與一次TED演講中被引用。
  • 哈佛多年研究發現:越長越笨的孩子,父母生活中通常有這3種習慣
    小時候鄰居家有一個大我六七歲的哥哥,他是附近的"孩子王",小朋友們都喜歡他,因為他鬼點子多、膽子也大,每天帶我們上樹抓鳥、下河摸蝦,只要跟著他每天都有不同的趣事,按理說這樣淘氣的孩子會招大人討厭,可他完全不存在這種問題,嘴特別甜,每天叔叔阿姨的叫著,把大人哄得開開心心的。
  • 哈佛大學75年研究發現:若孩子越來越笨,多半有這6個壞習慣
    作者/苗苗編輯/苗苗孩子的習慣問題,有時候家長會因為司空見慣而忽略,然而這樣的忽略有時候會導致孩子因此被耽誤最佳的&34;,因為孩子的這些習慣未必是好習慣,甚至有可能是壞習慣,因此家長要做的就是及時發現,及時糾正。
  • 哈佛大學歷時75年研究:孩子「變笨」,六個習慣成「始作俑者」
    史丹福大學教授Julie Lythcott-Haims在TED演講中,提到了格蘭特實驗,這項實驗結論是哈佛大學歷時75年才得出的。該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力發展很容易受到家庭行為習慣的影響。或許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個錯誤的行為舉止,就可能將孩子推入「越來越笨」的「陷阱」當中,而「格蘭特實驗」研究表明:孩子變「笨」,孩子「變笨」,這六個壞習慣成「始作俑者」。
  • 哈佛曆時75年研究:孩子之所以會「變笨」,和這6個習慣有關
    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很聰明的,生活、工作、學習上都可以很好。而這些就需要一個很優秀的大腦來支撐。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大腦都是很聰明的。還有一種現象,就是小的時候看這個孩子挺聰明的,但是長大之後就越來越笨了,其實這並不是一種偶然現象,他們都是有共性的。
  • 孩子越長越笨?多半跟這4個壞習慣有關,發現一個家長就要警覺了
    好好的孩子,一個暑假就變笨了一放暑假,小傑就像出籠的小鳥一樣肆意撒歡。因為小傑的家族到這一輩,就他一個孩子,所以包括父母和長輩在內,一大家子都把他捧在手心裡疼,把他給寵成了一個「小皇帝」。可想而知,這個暑假小傑在家裡過得有多瀟灑。可是漸漸的,小傑媽媽心裡犯起了嘀咕:「怎麼感覺兒子最近反應變慢了,腦子好像也變笨了呢?」
  • 哈佛多年研究發現:越長越笨的孩子,生活中通常有這6種習慣
    有研究發現,孩子的智商是天生的,並且大部分孩子的智商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是在生活中,我們發現事實並非是這樣,有的孩子明明剛開始很聰明,結果越是長大變得越笨了。隨後,研究人員拿走了罩住它的玻璃罩,但大魚好像備受打擊徹底絕望了,就算周圍小魚遊到了它的嘴邊,它都不無動於衷。結果可想而知,這條大魚活生生地被餓死了。
  • 哈佛大學歷經75年研究發現:越來越笨的孩子,多數有這4個習慣
    父母都希望孩子聰明,將來能有大出息,可是有很多孩子小時候還挺機靈、聰明的,長大後卻一天不如一天,尤其在學習方面表現得格外吃力,為什麼孩子越長越退縮呢?問題究竟出在哪呢?美國教育家Julie Lythcott-Haims在一次TED演講中,提到過哈佛大學從曾歷經75年研究,孩子的智力到底受什麼影響?也就是著名的——「格蘭特研究」。
  • 哈佛大學研究結論:孩子越來越笨,或許和這5個習慣有關
    ,它很容易受到後天環境以及家庭行為習慣的影響,通俗一點來說,就是壞習慣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這項實驗結論是由哈佛大學耗時75年才得出。哈佛大學研究結論:孩子越來越笨,或許和這5個習慣有關壞習慣三、總是被吼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教授馬丁,曾帶他的研究小隊進行了一項秘密的研究調查
  • 哈佛75年研究表明:如果孩子越來越笨,多半生活在這5種家庭中
    哈佛的一項長達75年的研究表明,當孩子變得越來越笨是因為沾染上了一些壞習慣又或者是生活的環境出現了消極的變化。研究發現孩子出生時的智商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別,只是在後期的成長中受到了各方面的影響從而導致了孩子長大之後有著不同的表現。
  • 孩子越長越笨?可能是這些習慣導致的,很多家長還不自知
    在家長看來,所有的孩子被分為兩種,第一種是聰明的孩子,第二種是笨孩子,當然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第一種,然而不少的孩子卻因一些不良的習慣,變成了第二種。哈佛大學歷時75年進行的「Grant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