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稅收反哺 十大生態產業發展「綠色蝶變」

2020-12-17 每日甘肅

作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甘肅正通過緊抓節能環保、文化旅遊、循環農業、中醫中藥、先進位造等十大生態產業在綠色發展中崛起,一批新興綠色產業顯露勃勃生機,釋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國家稅務總局甘肅省稅務局出臺《支持十大類生態產業稅收優惠政策指引》,深化稅費優惠「不來即享」,落實24項80條「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服務舉措,營造公平法治的稅收營商環境。上半年,甘肅省十大生態產業實現增加值792.1億元,同比增長1.7%,增速比一季度回升4.9個百分點,「綠色蝶變」 闢出發展新路子。

貼心辦稅服務送上門,「牧家樂」帶來穩穩的幸福生活

清晨,太陽剛露頭,微光中的馬牙雪山鑲上了迷人的金色,抓喜秀龍草原在一片靜謐中甦醒。

在天祝藏族自治縣抓喜秀龍草原生態旅遊景區,一座座帳篷、一間間小木屋,是牧民們開設的集餐飲、休閒避暑於一體的「牧家樂」,成為了不少遊客避暑旅遊的選擇。

「現在抓喜秀龍草原上共有16家『牧家樂』,各地遊客來旅遊、觀光、避暑,品嘗牛羊肉、鹿角菜及很多特色農產品,雖然只有兩三個月的旅遊時間,但最熱鬧的時候,一天要殺十三四隻羊,極大帶動了牧民致富。」南泥溝村村委會主任關宣巴說。

從暫別遊牧生活,到發展鄉村旅遊業,同樣一個「遊」字,卻帶來了脫貧致富的新變化。為了讓16家「牧家樂」過上穩穩的幸福生活,國家稅務總局天祝藏族自治縣稅務局幹部主動上門問需問難,「一對一」宣傳輔導最新稅費優惠政策,「點對點」解決日常經營涉稅難點堵點,讓「牧家樂」心無旁騖走好致富路。

天祝縣稅務幹部到抓喜秀龍草原宣傳最新稅收優惠政策 格桑花藏家園「牧家樂」的張尕藏表示:「6月的時候稅務局的幹部就來草原宣傳稅收優惠政策,上半年我們減免了稅款5400元,國家的政策真是越來越好!」

旅遊產業的發展不僅給「牧家樂」帶來了收益,而且成為了當地農牧民脫貧增收的重要渠道。石尕藏加更是開起了自己的「牧家樂」幸福牧人藏家園,他算了一筆帳:「現在每季度30萬元以下不用繳稅,說句心裡話,有這樣的好政策,我們這些『牧家樂』都是在免稅開帳篷,大家的收入越來越高,生活也越來越好!」

由於天祝縣稅務局打柴溝分局距離抓喜秀龍鎮幾十公裡,加之旅遊季生意繁忙,「牧家樂」辦稅人員領用發票有時要費些周折。稅務部門落實便民辦稅服務舉措,推出「預約辦稅」「延時服務」「稅郵專遞」和「容缺受理」等納稅服務,便利納稅人領用發票。

在相關政策引領下,甘肅持續放大文化旅遊業綜合效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8%,在十大生態產業中居於首位,保持增長和增效的兩旺勢頭。

減稅降費落地,戈壁生態農業播下綠色「金種子」

在河西走廊,17萬畝戈壁生態農業染綠了戈壁荒灘,昔日的咽喉要道成了富民興隴的「菜籃子」「藥寶箱」。

「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天上少飛鳥,黃沙四季擾」。這是毗鄰我國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邊緣的金塔縣鼎新鎮、航天鎮前些年的真實寫照。2011年,胡兵籌資5000餘萬元發起成立了大漠農林生態產業股份公司。

9年過去了,企業栽植梭梭林帶9萬畝、紅柳林帶10000畝、胡楊林帶3200多畝,形成綠色生態屏障,通過在梭梭樹根部培植肉蓯蓉等中藥材,帶動發展沙漠特色富民產業。

金塔縣稅務幹部在大漠農林生態產業股份公司直營店了解肉蓯蓉等特色沙產業產品銷售情況 「受疫情影響,今年公司鎖陽、肉蓯蓉等產品銷售額大幅下降,資金周轉緊張,稅務部門主動來公司進行稅費優惠政策宣講,還指定專人作為聯絡員。今年我們已享受各項稅費減免100萬元,公司將用省下來的資金購進機械設備,擴大沙漠植被種植規模。」企業負責人胡兵表示。

在張掖,沿著黑河走進高臺縣合黎鎮八壩北灘,初秋時節正值林草正茂,瓜果飄香,6年前的這裡還是風沙重點治理區。從漫天風沙到鬱鬱蔥蔥,從荒灘戈壁到大棚林立,凝聚著甘肅新綠達農林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寇克國的堅守與執著。企業目前已建設戈壁生態農業示範基地10000畝,建成高標準日光溫室136座,種植特色林果、蔬菜50餘種,戈壁綠色農業示範園建設初具規模。

「我今年快60歲了,看著大棚裡的苗幾天一個樣,天天有變化,就有心氣兒,心裡就有勁!發展戈壁農業投入大、見效慢,還得感謝稅務部門,好在涉農企業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多,加上這幾年減稅降費力度加大,累計享受稅費減免54.5萬元。」寇克國說。

談及未來的發展,寇克國信心滿滿,謀劃著要投資建設育苗中心、科研中心、冷鏈物流中心等,爭取建成全省、甚至全國有帶動效應的戈壁農業生態農林科技示範園。

稅務添力,中藥材種出致富「良方」

甘肅省中藥材種植面積和產量居全國首位,有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等重大平臺,伴隨大宗道地中藥材標準化示範基地建設,中醫藥產業綠色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宕昌自古就有「千年藥鄉」「天然藥庫」之美譽,是甘肅省道地中藥材的最佳適生區之一。近些年,宕昌縣將中藥材產業列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主導產業,組建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541個,帶動貧困戶4866戶,藥農人均中藥材收入達3220元,佔藥農人均純收入的44.4%,中藥材產業已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又一劑「良方」。

宕昌縣稅務幹部到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調研 理川豐達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3年,主要從事中藥材種植、收購、粗加工銷售等,被認定為甘肅省省級合作示範社。上半年,合作社產值650餘萬元,通過線上方式將首批120公斤白條黨參薄片銷往美國,踏上了「全球賣」的徵途。

國家稅務總局宕昌縣稅務局幹部積極開展大走訪大調研活動,主動送上《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稅費優惠政策指引》等手冊,手把手開展宣傳輔導,及時收集企業涉稅需求及意見建議,幫助解決涉稅難點,支持合作社擴大生產規模。

「企業能做大做強離不開稅務部門的大力支持,各項政策性優惠給我們送來了新一輪紅利,藥材銷路有了著落,發展壯大的信心也就更強,讓我們越跑越有勁。」理川豐達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喬伍忠說道。

根據甘肅省政府最新出臺的《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預計到2025年,全省中藥材標準化種植率將達到50%以上,全產業鏈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

「一企一策」精準服務,先進位造業「強筋壯骨」

構建綠色生態產業體系,就要讓先進位造業「強筋壯骨」。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接續出臺落地,為先進位造業發展持續注入資金活水,助力紓困發展。

天水星火工具機有限責任公司是大型數控車床、精密軋輥磨床主導生產企業, 被譽為中國工具機工具行業「八大金剛」,是西北地區裝備製造業龍頭企業,產品覆蓋全國各地,銷往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稅務部門主動到天水星火工具機有限責任公司輔導最新稅費政策 近幾年企業擴大投資、開拓市場,資金鍊持續吃緊。「在繼續享受減稅降費優惠政策基礎上,今年公司還享受到社保費減免563萬元,這對我們來講真是『雨中送傘』的好事情。」該企業財務負責人畢旭東表示。

服務轄區先進位造業企業,國家稅務總局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下足了「繡花」功夫,逐戶對接企業需求與問題,「不來即享」讓企業在最短時間用好用足稅費優惠紅利。1-7月,企業工具機產量493臺,同比增長2%,銷售收入13781萬元,同比增長13%。

「今年,公司整體由虧轉盈,新增訂單和在手訂單同比均呈現增長,生產投入回升,整體運行明顯改善,星火工具機又有了『燎原』的希望。」畢旭東滿臉欣慰與期望。

除了不折不扣落實好各項扶持政策外,甘肅稅務部門還在「一企一策」精準服務上下足了功夫,通「堵點」,補「斷點」,打通先進位造業發展「神經末梢」。

蘭州西脈記憶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國際上較早實現形狀記憶合金規模化生產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上榜首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通過對現有各項優惠政策進行梳理,國家稅務總局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稅務局為企業量身定做「政策包」,主動做好政策輔導,幫助企業「消化」優惠政策,該企業去年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547萬元,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179.6萬元。而且,提供首席稅務聯絡員服務,制定「一企一策」精準幫扶方案,做到訴求即時響應、服務全程跟進。

「疫情防控期間,稅務部門主動聯繫我們財務人員,宣講在疫情期間的優惠新政策,篩選我公司可用的優惠條款,公司新投產的醫用口罩生產線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減輕了負擔。」企業財務負責人成龍龍說。

前5個月,甘肅省先進位造產業重點項目292個,總投資1015.4億元,累計完成投資279.2億元,高端綠色產業加快發展。(陳澤文)

相關焦點

  • 蘭州市十大生態產業推進會議召開
    努力在綠色發展崛起中先發力帶好頭中國甘肅網5月9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5月8日,全市十大生態產業推進會議召開,會上研究全市十大生態產業發展情況,分析產業培育過程中的短板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
  • 甘肅武威:打造「1 N」奶產業集群 推動生態產業快速發展
    12月13日,甘肅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正式投產。(黃帆 攝)人民網武威12月14日電(黃帆)12月13日,甘肅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的投產是武威市推動十大生態產業和發展生態工業的具體體現。
  • 甘肅前三季度十大生態產業實現增加值1335.71億元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荊文娜報導 11月26日下午召開的甘肅省十大生態產業發展推進會上消息稱,今年以來,在甘肅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克服疫情不利影響,緊盯十大生態產業謀項目、出政策、強基礎、補鏈條
  • 關於印發甘肅省推進綠色生態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強調要「著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高生態文明水平」,這為我們加快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省是經濟欠發達地區,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正處於轉型發展、脫貧攻堅、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協同推進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黨中央交給甘肅的政治責任。
  • 定西全市十大生態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績
    原標題:全市十大生態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績   記者從市發改委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十大生態
  • 小玩具大生態 浙江雲和「產業反哺」育出山水童話
    現今,憑藉豐盈的山水優勢及蓬勃的木玩產業,聰明的雲和人走出了一條「生態促產業、產業養生態」的和諧發展之路。  不可複製的童話名城  無處不在的木玩元素、奇思妙想的木玩樂園、融入生活的木玩文化……一到雲和,就彷佛墜入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童話王國,潛藏已久的童心被瞬間激發,沿途路過的每一處風景都能讓人雀躍不已。
  • 莆田市委書記林寶金:70年來莆田「蝶變」成就綠色生態宜居港城
    9月4日,在福建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莆田專場上,莆田市委書記林寶金用「發展之美」「城市之美」「和諧之美」「生態之美」「活力之美」,五個方面概括了70年來莆田的「美麗蝶變」。莆田史稱「興化」,素有「文獻名邦」「海濱鄒魯」之美譽,是一座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古府新市。
  • 雲南普洱茶(集團)有限公司:生態綠色產業發展帶動扶貧攻堅
    雲南普洱茶(集團)有限公司生態綠色產業發展帶動扶貧攻堅、茶在花園中、花在茶樹下」的獨特景象,真正實現了茶樹生態有機的生長環境,為有機綠色食品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三)經濟效益情況  2017年公司資產總額63924萬元,銷售收入30265萬元,淨利潤5729萬元,總產值38075.98萬元,上繳稅收351萬元。
  • 【生態發展看當陽】產業升級向綠色要動能
    牛運洪攝初冬時節,由湖北日報傳媒集團指導、荊楚網(湖北日報網)主辦的「生態發展看荊楚——全國主流網絡媒體行」大型活動,走進當陽實地採訪,穿行於沮漳大地,處處感受到全國百強縣市湖北當陽淘汰落後產能,倒逼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勁脈動,闖出一條經濟社會高質量之路。長坂坡上寫傳奇,玉泉山下開新篇。
  • 【南方網】甘州區綠色生態產業招商推介會在深舉行 招商籤約109億元
    南方網訊 (記者/潘沈思)12月28日, 相約鵬城·築夢甘州——甘州區綠色生態產業招商推介會在深圳舉行。 推介會上,與會人員觀看了金張掖宣傳片,甘州區委副書記、區長王韶華從甘州區歷史文化、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稟賦、區位優勢、交通區位、產業發展向與會領導和嘉賓介紹了甘州區發展情況,重點對綠色循環農業
  • 亞布力林區:多面出擊 發展綠色生態產業
    森林生態旅遊名氣節節攀升,森林農業、森林食品、生態種養、林下藥材、房車製造等產業發展由「慢跑」變「快跑」,森林資源連續實現恢復性增長……近兩年,亞布力林業局有限公司在發展「八大產業」、營造「兩大環境」目標指引下,充分利用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的優勢,多措並舉建設富有地方特色的優勢產業,
  • 南靖臺農的自然農耕之道:生態反哺催生綠色效益
    南靖臺農的自然農耕之道:生態反哺催生綠色效益 2016年02月18日 08:27:00來源:東南網   東南網2月1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劉深魁 通訊員 郭碧燕 文/圖)南靖是國家級生態縣,發展生態農業得天獨厚。近年來,南靖加大對臺農業合作力度,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紮根南靖的臺農們,用自然農耕實踐,提供了一種生態農業的樣本。
  • 遵義十大名酒飄香「冰城」 兩地攜手共謀白酒產業發展
    遵義是名酒之鄉,中國酒都,以獨特的自然環境和傳統工藝形成了以國酒茅臺為引領,以十大名酒為骨幹的白酒航母艦隊,是遵義市乃至貴州省的支柱產業。我們願意與遵義市以及貴州省各兄弟城市以酒為契機,以產業合作為紐帶,共謀發展,加強兩市長期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帶動哈爾濱市酒類企業做大做強。遵義緣何出美酒?
  • 政聲|溧陽蝶變:生態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爭先進位
    近年來,溧陽市堅定不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全面貫徹落實「六個高質量發展」要求,在區域競合中以生態為基礎變量、核心資源和比較優勢,把單純的自然「原生態」創新為與生產、生活深度融合的「新生態」,催化生態與產業、科技、人才的融合,加速產學研醫等高端資源集聚,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在縣域高質量發展上努力探索以「生態創新」為特質的蝶變之路
  • 均安:港灣式生態園區聚焦電子產業丨順德十大超千畝現代主題產業園...
    在推動村改的同時,結合港澳城均安組團的發展規劃,均安依託百安路城鎮發展軸和東海聯動發展水道,結合本地的生態、文化、產業優勢,打造了「功夫鎮」「創意城」「智慧園」「康養島」「港灣帶」五大平臺,重塑均安的產業、城市發展新格局。
  • 厚植生態底蘊 護航綠色發展
    這生動形象表達了我們黨和政府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決不能再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只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鍥而不捨,久久為功,就一定能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近年來,隴西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注重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實現科學發展,綠色發展。渭水文化生態風情線項目進展順利,生態效益盡顯。
  • 甘肅高校賦能本地文旅產業發展 培育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18日,「賦能文旅產業發展,服務技能甘肅建設」蘭州文理學院新聞發布會在蘭州召開。鄭偉強表示,目前,甘肅各類文旅從業人員8.7萬人,每年的人才需求增長在15%以上,需求總量在2萬人左右。到2025年末,人才需求總量將增至約15萬人,文旅產業人才缺口較大。
  • 【生態文明·聚焦】貴州:深入推進大生態戰略行動 以綠色發展助推...
    近年來,貴州深入推進大生態戰略行動,加強省級環保協作和國際開放合作,以「大開放」促進綠色發展,以綠色發展助推精準脫貧。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綠色理念深入人心、生態文明成果突出、脫貧攻堅成效顯著,逐步探索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生態脫貧的新路子,交出了出色的貴州答卷。
  • 2020年綠色金融十大案例發布會暨綠色金融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2020年綠色金融十大案例發布會暨綠色金融發展論壇近日在北京舉辦。會上,主辦方中華環保聯合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正式發布了2020年綠色金融十大案例,《綠色金融發展報告(2018、2019)》《中國綠色債券運行狀況報告(2019)》,八位專家學者圍繞「發展綠色金融、建設生態文明」作了主題發言。
  • 新華網評:推進綠色發展 降低生態足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現階段,美好生活的標準正在由「生活殷實」向「生態富裕」轉變。我們要走出生態困境、跳出資源陷阱,實現可持續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根本、最有效的路徑是綠色發展。因為綠色發展是一種包容性、生態型的發展,將會使每個人、每代人從中受益。從這個意義上講,綠色發展既關乎當下,更關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