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麗水7月6日電(見習記者 奚金燕)色彩斑斕的積木怎麼也搭不好,樹上偷摘的桃子格外地甜,山谷裡迴蕩的歌謠還是否曼妙……在「鋼鐵森林」快速擴張的年代,越來越多人開始拾起童年的記憶,試圖找回丟失的味道。而在這場尋回之旅中,有一座山水中的童話之城——浙江雲和,正等待著一次不期而遇。
雲和,隱逸於浙南山中,山水風光大開大合,有「中國木製玩具城、國家級生態縣、省級森林城市」等美譽。現今,憑藉豐盈的山水優勢及蓬勃的木玩產業,聰明的雲和人走出了一條「生態促產業、產業養生態」的和諧發展之路。
不可複製的童話名城
無處不在的木玩元素、奇思妙想的木玩樂園、融入生活的木玩文化……一到雲和,就彷佛墜入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童話王國,潛藏已久的童心被瞬間激發,沿途路過的每一處風景都能讓人雀躍不已。
最初的陀螺、響板、溜溜球,到走上央視螢屏的《奧運小貼士》,從「製造」到「創造」,從「貼牌」到「品牌」,從「賣產品」到「賣文化」,在四十多年的歲月裡,三代雲和人將單純的「木玩世界」演繹為了遐想無邊的「童話世界」。
如今,雲和已成為了中國最大的木製玩具生產、出口基地,從業人員3萬多人,產品達十大類上萬個品種,銷往70多個國家和地區,佔國內同類產品的近50%。
浙江木玩世家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彬是典型的「第三代」,在會議室裡,何彬用滑鼠點開由他團隊製作的原創動漫片《木木部落》。目前,投資800多萬元、共計52集的《木木部落》已經拍到了第20集。
「以前玩具玩的是色彩、是外形,現在玩的是內容、是文化。」生於「木玩世家」的何彬深諳此道,他說木玩世家的目標就是將動畫創作發行和玩具開發、生產、銷售整合起來,形成一條完整的玩具產業鏈。
近年來,受勞動力成本上升、技術貿易壁壘等影響,雲和木玩開始戀上「文化創意」。來自溫州的採購商邢先生,在杭州的一次招商大會上看到了雲和波菲的幼兒園區角標配玩教具組合,覺得非常新鮮,於是特地趕來雲和考察。
「現在幼兒園的區角非常少,很多老師都是找一些東西進行廢品利用,瓶瓶罐罐、亂七八糟,沒有一個體系。」邢先生十分看好這套產品的前途,「現在雲和推出的整套區角,有創意,性價比也高。」
推進木玩產業與文化創業產業的融合、加快木玩產業與幼教結合、加快木玩產業與動漫產業結合……如今,雲和木玩人正沉浸在木玩產業文化創意的幸福「童話」裡。
產業「反哺」育出新生態
仲夏的鳳凰山森林公園花染清溪、綠葉如蓋。沿著山路直走,在一大片楓香、木荷樹下,立著塊木牌,上面「美國藍橙公司營林基地」字樣已經被風雨蝕舊,看得出有幾個年頭了。
木玩產業是雲和最具特色與活力的支柱產業,但其發展卻以消耗森林資源為前提,現今雲和每年消耗的木材在10萬立方米以上。如何讓玩具產業與生態建設均衡持續發展成了業內人士避不開的命題。
作為一家木玩企業,藍橙每年要在雲和採購價值100多萬美元的木製玩具產品。從2007年開始,該公司每年出資7000元至15000元不等,在雲和投資建設玩具原料林,到2013年已經種下公益苗木95000多株。
「不僅僅只是想為雲和玩具產業的循環持久發展出一份力。」藍橙公司的中國代表朱利恩說,他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喚起更多的玩具經銷商來反哺這片給他們帶來無數財富的山水家園。
如今,在雲和玩具產業與生態建設的良性博弈之中,已經有眾多玩具企業加入了反哺隊伍,在發展木製玩具產業的同時不忘還故鄉一片青山綠水。至2013年,雲和由產業反哺形成的玩具原料林和生態林已經近4000畝,全縣活立木蓄積量也由10年前的不足190萬立方米增至300多萬立方米。
在木玩人的呵護下,雲和,水至清,山更秀,生態風光愈加如詩如畫:森林覆蓋率80.8%,空氣優良率97.6%,負氧離子平均每立方釐米3000個以上,綜合環境質量列國內第10位……
生態紅利「反哺」旅遊經濟
八百裡甌江,如果說是天鵝的曲項,碧波蕩漾的雲和湖,便是掛在曲項上的祖母綠玉墜,質樸無瑕、美甲天下。七月流火,遠山漸翠,在雲和湖仙宮景區,幾隻小船遊弋在水面上,陽光灑落,波光粼粼,白帆點點,宛如仙境。
中國最美梯田——雲和梯田,同樣坐落在這裡的雲山霧海中:春飄條條銀帶、夏滾道道綠波、秋疊座座金塔、冬砌塊塊白玉,變幻萬千景象,猶如人間天籟。從2011年開園至今,雲和梯田已迎接超過170萬的遊客。
有人為雲和湖、梯田的詩畫風光傾倒,也有人對大山裡的泥牆瓦舍情有獨鍾。從雲和縣城出發行25公裡,便來到了小順村。循著叮咚的流水聲,走進村落,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富有詩意的田園風光:徽派建築的村舍錯落有致,乾淨明朗的村道蜿蜒曲折,山上花果飄香,田野稻浪翻騰。同行的友人嘖嘖讚嘆:好一個雲中的小橋流水人家!
小順村位於緊石庫區,擁有寬闊的庫灣水資源。近年來,該村依託獨樹一幟的田園風光和漁家風情,先後創建了甌江帆影攝影基地、釣魚島度假區、水上樂園等休閒旅遊農家樂,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
得益於好山好水好生態,昔日的窮山村改頭換面,現有農家樂9家,年接待遊客近3萬人次,年產值達到300餘萬元。每逢周末,這裡隨處可見來自上海、杭州、溫州等地的遊客。
「一城一湖一梯田多鄉村」,2014年,從農村到城市,從山中到湖裡,雲和旅遊產業邁開了更大的步子,立足生態優勢,以山水為底色,以童話為主題,精心培植農家樂,悉心打造養生養老業,以濃重筆觸抹開了一副「山水童話之城」的曼妙畫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