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NHE
為更好地傳承弘揚「抗戰省城文化」,讓更多人了解雲和戰時浙江省會這段歷史,教育雲和下一代知曉本土歷史文化,更好地珍惜當下和平時代。雲和縣社科聯聯合縣教育局、縣融媒體中心、縣圖書館以《戰時浙江省會雲和1942-1945》簡明讀本為藍本,在全縣開展以「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為主題的朗讀大賽,並每周通過微信展播部分優秀參賽作品。
今天為您朗讀的是《建復興館 立紀念碑》。點擊視聽↓↓↓建復興館 立紀念碑來自童話雲和00:0002:27
朗讀者 劉子碩
大家好!我叫劉子碩,今年十三歲,現在寧波鎮海蛟川書院就讀。作為一名外出求學的學子,對故鄉的思念常懷於心,雲和的山水鍾靈毓秀,雲和的人文源遠流長,雲和的歷史讓人難以忘懷。《戰時浙江省會雲和(1942-1945)》成為我這個暑期實踐必讀的鄉土教材,我從閱讀雲和那段艱苦卓絕的歷史中汲取力量。
落後挨打,自立圖強。歷史讓我們銘記,歷史更促我們成長!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民族之復興而努力!
朗讀內容
建復興館 立紀念碑
民族復興館
在瓦窯村後面的山岡上,曾有一幢磚瓦結構的三層樓房,佔地面積約為350多平方。樓房雖不高大,卻顯得很有氣魄。門廳由多根粗大的圓柱支撐著,上有黃紹竑題寫的「民族復興館」5個大字,耀眼醒目。大樓建成後,省政府舉行了隆重慶典,並發布《告全省同胞書》,號召全省人民「團結一致,堅持抗戰,保衛浙江,收復失地,復興中華。」 樓內整體寬敞明亮,可容納300多人,一樓是活動室,二樓是會議室。省政府及省級機關一些單位曾在這裡舉行過重要會議,舉辦過示範性實物展覽。1978年,復興館被浙南國防技校拆除,其磚、木等材料用於建設該校的教職工宿舍,其遺址用於建設雲和導航臺。
黃紹竑題寫的民族復興館奠基碑
省政府還在離民族復興館2000多米的前溪山山岡上,闢出一塊平地,建了一座紀念碑。碑高約5米左右,呈三角形,系白色花崗巖,三面鐫刻著「抗日陣亡將士永垂不朽」十個大字,用綠色油漆填著。底盤高80公分左右,呈六角形,用黑色花崗巖砌成。石板經磨光後,刻了全省各縣縣長的姓名和豎碑年月。
現存文保所的抗戰紀念碑底座復興館和紀念碑矗立在東西兩個山岡上,像燈塔似火炬,時時為人們指引方向,增添精神力量。
來源:童話雲和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