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保持距離

2020-12-13 詩文雜話

有句話說得好,越長大越孤單,每個人都是如此。

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個人的心思開始變得越來越複雜,奇怪的想法變多,不再像以前那般單純。

每一個個體把自身所處的環境分類,並根據自己的需要慢慢整合了起來,逐漸形成了一個只屬於自己的閉合的循環。

當人與人之間的需求變小,那麼兩個相互的聯繫自然也就越來越少。

時間一久,一種孤獨感就會不由自主地出現,讓小小的心無處安放。

於是我們開始渴望交流,渴望獲得一段舒服的關係。

同時,維持這段關係的人不需要很多,剛剛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便好。或者說,是雙方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維持一段關係的同時,也需要注意距離。

世間的和諧關係有很多種,大多都有著一個完美的尺寸和距離。

我們常說,愛人之間,要給對方保留足夠的空間,一段感情才能長久。

也就是說,不要讓一個人過多地介入你自己的生活。

在我的身邊,曾有一對在一起半個月的情侶。

每次朋友出去聚會的時候,都能看到兩個人黏在一起秀恩愛的身影。

他們的生活一直是在一起的狀態,一有閒暇的時間,兩個人就相約去見面,在一起聊天,或者出去一起逛街,一直到各自回家也是放不下手機。

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兩個人就知道了彼此的手機密碼,知道了彼此的朋友,乃至於熟悉了彼此的一切。

周圍的人很羨慕他們的感情,都覺得他們兩個人最後能走到一起,修成正果。

誰曾想偏偏事與願違,一個月後,朋友們得知了兩個人分手的消息。

這讓很多人都大為震驚,平時關係那麼好的兩個人,到底是因為什麼突然分離。

原來,是因為沒有了新鮮感。

據朋友說,兩個人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整天在一起聊天,到後來可以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樣的狀態,在剛開始戀愛的時候效果很好,迅速拉近了兩個人的距離。

可是時間一長,問題就慢慢出現了。

兩個人習慣了每天和對方聊天的生活,到最後聊天開始變成一種具有儀式感的習慣。

越到最後,兩個人的話題就變得越來越少,有時候甚至不知道接下來該說什麼。

因為過於了解和熟悉,兩個人沒有了新鮮感,聊天也變得艱難無比,再也找不到快樂的感覺,最後不得不遺憾收場。

試想一下,如果一開始兩個人能給彼此一些空間,保持好一個適當的距離,那麼結果也許就會變得截然不同。

對於我們來說,新鮮感固然很重要,但也不能天天都去追求這種感覺。

一個人習慣了每天接受新奇的東西,他就很難去割捨掉這種習慣。

某一天如果失去了這種環境,那麼他的整個人都會改變,難以適從。

與其從一開始就消耗新奇感,不如保持一段距離。

給對方都留下一份神秘感,在吸引彼此的同時,說不定還會收到生活帶來的意外的驚喜。

何樂而不為呢。

距離,不僅在情侶之間要保持好,面對朋友交往,也是一樣的。

陽陽和小冉是一對很好的異性朋友。

他們有各自的男女朋友,並且兩個人也互相知道。

在內心深處,兩個人都把對方當作自己最要好的朋友。

陽陽和小冉在學習上有共同的愛好,聊天時有共同的話題。

每當兩個人都不開心的地方,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找彼此傾訴,為對方排憂解難。

有時候兩個人也會開一些親密的小玩笑,在輕鬆幽默得氛圍裡,兩個人交流的很快樂。

微信裡,長長的一段聊天記錄,就是兩個人友誼的最好見證,兩個人的聊天頻率,比和各自的另一半都高。

日子就這樣在美好中繼續著。

直到有一天,陽陽的女朋友無意間看見了兩個人的聊天記錄。

於是她質問陽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陽陽心裏面很無辜,他和小冉之間是知己的關係,一直是聊聊天,談談心,從來沒有過其他的想法。

於是他實話實說,向女朋友解釋。

可是小冉並不這樣想。

她問道:「為什麼你們倆天天聊天,聊天的次數比我都多?為什麼不找我去找她?聊天那麼親密,到底有什麼秘密......」

鬧到最後,兩個人直接大吵了一架。

陽陽哄了好些天,並向女朋友保證和小冉保持距離,這件事才就此作罷。

而小冉也感覺到了陽陽的可以疏遠,兩人的關係慢慢冷了下來,這段友誼也漸漸變淡了。

一段美好的友誼就這樣變得疏遠,這是多麼遺憾的一件事情。

如果陽陽平時能注意到這些情況,在交友中保持好距離,也不至於落得如此境地。

人,總是嚮往自由的。

愛人也好,朋友也罷,我們所面對的一切關係,都會面臨關於距離的問題。

太遠不好,太近的話更不好。

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相處中把握好最恰當的那個點,把一段愛情、一段友誼長久得進行下去,讓人生不再患得患失,穩當地前行。

很喜歡一句話:我對你的感覺大概就是,就算我們很久不說話、不聊天,或者哪 天直接就沒了任何聯繫,我還是會覺得你是我非常非常重要的人。

在我看來,一段最好的關係,保持合適的距離,同時也要用一份真摯去把它維持。

在相處中,拿出自己的真誠。其他的,交給時間去考量。

一切不必多言,全在心裡。

相關焦點

  • 為何人與人之間要保持距離
    這種現象無論是夫妻、戀人、朋友以及師生之間都不例外。為何不是交往越深,就越容易相處,人際關係也越好呢?其實這種現象就像兩隻刺蝟一樣,它們在冬季想擁抱取暖,靠得太近會扎到彼此,靠得太遠又無法取暖。於是經過很多次這樣的折騰,才找到這麼一個比較合適的距離,既夠相互取暖又不會被扎。
  • 人與人之間,要懂得保持距離
    柔和的火光會給人帶來溫暖,熾烈的火焰會灼燒胸膛。毫無距離的愛會讓人感到窒息,親人和同事是這樣,戀人和朋友亦是如此。這種死命捉住無法呼吸的距離,背後往往藏著一個人的控制欲,自私心,像是一道枷鎖,牢牢把自己心愛的人纏繞在身上。
  •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終究是要保持距離,是對他人最起碼的尊重
    距離,這個詞語是很難把控的,朋友之間一不小心的近距離就會逾越,戀人之間一不小心的距離就會疏遠,控制距離我們每個人可能都不太擅長,就像是兩隻刺蝟,近了會傷到彼此,遠了又會感覺到寒冷。控制好距離,不要因為關係好就忽略他的感受,忘了該有的禮數,也許你會認為自己人不需要多計較,但對方可能會覺得就是沒把他當朋友。對於朋友來說,控制好距離,距離產生美,不過多的幹預其生活,但在需要的時候又能給他最大的幫助,這就是最好的距離。1.
  • 人與人之間相處,最好的關係:保持這三種「距離」
    那麼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就需要保持合適的距離,該說話的時候說話,該沉默的還是沉默,這是一種親和力,會讓人感覺到輕鬆自在。 所以說,人與人之間關係再好,都應該要保持合適的距離,才能受到更多人的青睞。那麼保持這三種距離很有必要。
  • 越是高層次的人,與人交往,越懂得保持「距離」,值得學
    其實人類也是一樣的,如今有一種說法叫做「社交安全距離」,越是高層次的人,與人交往,越懂得保持這兩個「距離」,有一套,值得學。一、界限是人際關係中的最重要的分寸俗話說得好「距離產生美」,這句話不僅僅是放在戀人之間,在一般的朋友之間也是合適的。
  • 人際交往,儘量與這種人保持距離,避免傷害自我
    生活需要自己與不同的人來往,主要還是為了在困難時,有人能伸出援手拉自己一把,因為簡單的交流,無法得知對方是否會傷害到自己,只有深入的交流或是來往,才能有效地互相進行了解,知道誰是真正對自己好的人。人際來往的過程中,儘量與這種人保持距離,禮貌性的尊重即可,這樣才能有效的避免傷害到自我,其實簡單的拉開距離也可以,只有儘量的避免矛盾與摩擦的出現,生活才會把煩惱不斷地減少,自己也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生活會更幸福更和諧。
  • 人與人之間在感情再深厚,也要保持距離
    俗話說:距離產生美,人和人之間相處,距離遠顯得生分,距離太近就會有摩擦,之間難免會有矛盾;所以,人和人之間,淡淡的感情最好,「君子之交淡如水」,這樣的關係才能更持久。人跟人之間即使感情再深厚,也要保持距離;距離近了,話就多了,「禍從口出」這句話一點不假,可能一句不恰當的話就會將兩個人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感情付之一炬。人跟人之間的相處,是一門藝術;人和人相處需要維持一個平衡的位置;如果兩個人之間的財力、學歷、家庭背景等方面不一樣的話,很難做朋友;即使再深厚的感情也有分道揚鑣的那一天。
  • 薦讀┃最好的交往,是保持距離
    交往的至高境界:親而有間,疏而有密;和而不同,美美與共。 人與人之間最褒有精彩的往來與有興趣的期待, 也只有保持若近若離的距離。 不驚於精彩故事背後的蒼白延續;不必惶恐不安於親近過後的冷漠。
  • 異性朋友之間交往需要「距離感」
    【素言素語】異性朋友之間應有界限,交往要注意「度」,各自有家庭更是要有適當的「距離」,不然早晚會出問題。特別還涉及金錢,如果對方目的不純,到頭來人財兩失。異性交往要注意的「度」:1.不要幹涉對方家庭;2.不要有曖昧的行為/言語;3.不要過多單獨相處;4.不要隨便有金錢來往……我是@無問素心,大家覺得異性之間存不存在純友誼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最好的關係,永遠是保持這三種「距離」
    因此,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您需要保持適當的距離。說話時,您應該保持沉默或保持沉默。這是一種使人們感到放鬆和放鬆的親和力。 因此,無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多麼好,他們都應保持適當的距離,以便受到更多人的青睞。必須保持這三個距離。
  •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最近學校剛剛舉行了期中考試,高一語文試卷上的作文題目是距離,看到這個題目,我思索了一番,總覺得該寫到什麼。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人與自己的奮鬥目標之間或是心願之間會有一定距離。有時為了縮短距離,我們努力奮鬥;有時為了拉大距離,我們奮勇拼搏;有時為了保持距離,我們又煞費苦心……作文題目涉及範圍很廣,學生任意選擇一個方面寫皆可,在這裡,我不想泛泛去談,只想談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人與人之間是存在距離的,既有物質上的,又有精神上的。
  • 和人交往,先看人品,人品一般的人,保持距離,不用真心
    和人交往,先看人品,人品一般的人,保持距離,不用真心。這幾天常常陷入沉思,人品是什麼?品不出來,卻常常要品。這樣的例子卻在自己身上發生過很多次。有些人,在他們有困難的時候,幫過他們很多次,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人出人,但是有一次幫不了,卻倒過來反咬一口,或是因為一件很小的事,就翻臉,就感覺好像是夏天的天空,說來雨就來雨。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這好像一個真實的例子。
  • 人與人相處,保持距離才能美,兩人相處的學問
    人與人相處,保持距離才能美,兩人相處的學問。怎樣保持這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人與人相處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的,並不全是讓自己多出一份神秘感,而是考慮到彼此的感受,這樣做對誰都好,將心比心,誰都不願意讓別人過多的幹涉自己的生活,相處時所保持的安全距離,其實就是保持彼此的一份尊重了。
  • 微課堂•家和工作室|親子交往中,如何保持合適的距離?
    微課堂•家和工作室|親子交往中,如何保持合適的距離?最後,經過幾番聚散,它們終於找到了最合適的距離,既可以滿足彼此取暖的需要,又不至於互相刺傷。這就是有關人際距離的故事,人際距離指的是人與人交往過程中雙方的距離感,或者說是人與人之間的親密度。在不同的人際關係中人際距離是不一樣的。一位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剛剛開門的大閱覽室裡,當裡面只有一位讀者時,心理學家就進去拿椅子坐在他或者她的旁邊。
  • 遇到這些人,保持距離
    從文本的角度來看曾曾人,作為一種群居動物,生活在聚族。我們的生活離不開人際交往,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如果你遇到以下幾種人,不管他們平時多好,對自己有多好,他們一定要保持適當的距離。要掌握禮儀意識,保護好自己和身邊的人,以免陷入危險。
  •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就是保持一定的距離
    人與人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假如自己沒有這種覺悟,就不能防範他人,也很容易被他人利用,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很多麻煩。為什麼要這樣說?因為區分別人是否真心待你,都需要一個過程,如果自己輕信別人,反而會受到對方的傷害,所以,在不了解對方的情況下,有所保留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心魔不可有,防患於未然,這句話的意思是要戒掉心魔。做人,不能有傷害別人的壞想法,但也要防微杜漸,警醒別人,避免傷害自己。
  • 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才能走得更遠
    人與人之間,把握好分寸感,保持合適的距離,才會相處不累,才能一起走很遠。朋友之間,保持「一張紙」的距離。朋友之間,關係好的時候,哪怕同睡一張床,穿一條褲子也行。愛人之間,保持「一碗湯」的距離。明明是愛著的,卻因為愛得太用力,反而讓愛生出發無限的鋒芒,刺傷了原本真心相愛的兩個人。
  • 人與人相處保持距離
    距離產生美!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走得太近,也不要走的太遠。走得太近,只會讓矛盾發生的概率較大;走的太遠,只會讓距離更加疏遠。保持微妙的距離,可以讓雙方的關係更加親密。回頭想想,那些矛盾的加劇來源於距離靠的太近。無論是親情、愛情和友情也好,兩個人朝夕相處,日日相見,矛盾是必然產生的。如果說雙方的性格可以融合,那麼就可以降低矛盾的發生概率;反之雙方的性格產生較大的對比,只會讓彼此的關係更加惡化。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遠香近臭,這句話我覺得可以拿來對比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關係。
  • 異性朋友之間,最好的相處模式,是「保持距離」
    異性關係需要找準中間的線,隔著這條線接觸,不做出越界的事情,兩個人才能長久相處下去。倘若關係變了味,最後就朋友不是朋友,戀人不是戀人了。異性朋友之間,最忌諱的就是朋友之上,戀人未滿,如此曖昧對誰都是傷害。從朋友變成戀人只需要一步,但從戀人重回朋友,那就可能再也實現不了了。
  • 真正愛你的人,懂得和異性保持距離
    作家梁曉聲說:異性之間交往的一切界限感,都是建立在相對自由而又相對謹慎的前提上。 和異性保持適當的距離,把握好交往的分寸,是一個獨立而成熟人的基本標配。 主持人竇文濤舉過一個男女相處,需要注意身份的例子: 一群男男女女聊天,如果提起一個梗,其他人默不作聲,而自己伴侶和別的異性同時會心一笑,那一定有人會覺得很受不了。 這很容易讓人感覺:自己的伴侶和別人有了共同的秘密。 任憑再大度的人,都不可能毫不介意。